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

昆明往永昌官道上,哭喊震天,數萬百姓攜老扶幼追趕着天子車隊。他們不知道哪裡安全,只知道跟着天子走或許會安全些,畢竟天子車駕有軍隊護衛,至於天子到底去哪,他們卻是一無所知了。爲了追趕天子車駕,百姓們奮力追趕着,腳板底子都磨出了泡。

撤退極其匆忙,永曆朝廷根本沒有派員組織百姓撤退,晉王那邊也只是將命百姓撤離的榜文在城中一張,除此之外也沒有派兵組織撤退,導致昆明城的大撤退一開始就陷入恐慌和極度混亂的場面。隨行護駕的總兵靳統武只一心護衛天子車駕,對百姓不聞不問,結果大量昆明百姓從西城追趕上聖駕後,整個撤退隊伍包括護衛兵馬都陷入了混亂之中。

沒有人知道如何解決眼前的混亂場面,也沒有人站出來維持秩序,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往西跑,一些擁擠的地段上,甚至都出現了百姓相互踐踏的慘景。昆明城中的一些富人乘坐的馬車、騾車在夜色中和天子車隊的馬車撞在一起,結果道上翻了十幾輛車,把個隊伍弄得更加混亂不堪。混亂中,又有無賴市井兒趁火打劫,被搶了包袱的婦人嚎哭聲令得所有百姓都是心有慼慼,哀聲遍野。

天子車駕由一百餘輛馬車組成,皇帝朱由榔本人坐在車隊中間最大的一輛馬車上,後面緊跟的是太后和王皇后的馬車,再其次是太子等人的馬車。內廷一些有地位的內監和宮女這會也是幾人同擠一輛馬車隨着車隊緩緩前行着,沒有地位的內監和宮女只能用手拽着馬車跟着往前走,那馬車走得再慢,宮女內監們走了這麼長時間,體力也是無法支撐下去,不斷有人絕望的鬆開雙手蹲在道邊啼哭,苦苦哀求經過的車輛能將他們捎上,可卻是沒有人理會他們。

上百輛馬車,真正分給內廷卻只有二十幾輛,其餘馬車都是分給的隨行官員,其中內閣首輔馬吉翔一人就佔了十七輛馬車,馬家老小坐了五六輛,餘下的則全裝着馬吉翔這幾年貪污受賄所得。大箱小箱擺滿了馬車,使得車軲轆在地上滾出老深的印子。司禮監王坤也獨得了六輛馬車,上面同樣裝滿他這幾年所得,而他的那些徒子徒孫和那些尋常宮女內監一樣只能緊跟着馬車跑。

大學士扶綱和雷躍龍及六部尚書、侍郎等官員都有馬車乘坐,他們的家人好歹得到了照顧也分到了馬車隨行,可更多的隨駕官員只能用兩條腿跟着隊伍走,也不知有多少官員氣憤的脫下官袍甩在道上,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聖駕。他們是真的對皇帝絕望了,對這大明朝廷絕望了。

長樂大長公主蒙王皇后惦念也得了一輛馬車代步,帶着伺候自己的三個宮女呆呆的坐在車中,看着眼前的逃難景象,心中悽苦不已。她想到了十年前廣州城那一幕,那時她才七歲,被乳母抱着從城中驚惶出奔

“殿下,咱們這是去哪啊?我們還能回來嗎?”

翠兒年紀最小,她是昆明本地人,進宮才一年多,哪裡經過這等逃難場面,在那低聲哽咽着,她真的好怕也很擔心,她很怕自己的爹孃和小弟沒有逃出城來,她很怕再也見不到親人。

另外兩個宮女一個姓何,年紀最大,有四十幾了,是從肇慶一路跟着聖駕的老宮女了,宮中都叫她何媽媽。還有一個宮女姓秦,19歲,和翠兒一樣也是昆明本地人。

何媽媽經歷過皇帝從肇慶出逃的惡夢,加上年紀大了,所以不像翠兒和秦兒一樣害怕,她只坐在那默默看着外面。秦兒也怕,但沒有哭,跟個受驚小兔子般看着公主殿下。

長樂回過頭來看了眼一臉淚水的翠兒,微微搖頭:“我也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回來。”

翠兒聞言,眼淚掉得更厲害了,她一邊抽泣着,一邊很委屈的道:“殿下,郭大學士不是說駙馬的兵很能打嗎,連滿州韃子都不打過他,他爲什麼不來救我們?”

長樂一怔,不知如何回答翠兒的話,想到廣東那個尚未謀面的夫婿,長樂沒來由的心中一痛,鼻子酸得厲害,心裡只一個念頭:他知道我嗎?

“靳將軍在哪,靳將軍在哪,晉王有手諭!”

正在車中閉目養神的朱由榔突然聽到外面響起兵士的叫喊聲,說是有晉王手諭給護駕的靳統武,他不由掀開簾子朝外看去,發現靳統武看了晉王的手諭手忽然率人打馬回頭,朱由榔不由大驚,忙遣內侍齊二過去詢問發生何事。

齊二詢問後過來稟道:“皇爺,靳將軍接到晉王手令要將昆明糧庫盡數焚燬,免得資敵,所以帶人準備回去燒糧。”

一聽是晉王要靳統武燒燬昆明儲糧,朱由榔頓時眉頭大皺,十分不滿道:“這怎麼行?要是清軍入城後發現沒有糧食,不是要害百姓嗎?傳朕旨意,昆明儲糧不得焚燬,留給清軍便是。”

“皇上,這?”

騎馬護衛在側的黔國公沐天波聽了皇帝這旨意,嚇得險些從馬上墜落。

齊二也愣在那,他再不知事,也曉得糧食萬萬不能留給清軍,卻不知皇爺怎的非要把糧食留給清軍。他愣在那,不知當不當去傳旨。永曆見他不動,怒道:“你這奴才,朕說了糧食留給清軍不能燒,你怎的還不快去傳旨!”

“是,皇上,奴婢這就去傳旨。”

見皇帝發怒,齊二無奈應了,一路小跑過去將聖諭告訴靳統武。正要帶人回去燒糧的靳統武聽了皇帝口諭後,也是眉頭大皺,最終還是嘆了口氣服從皇帝旨意。

大學士扶綱聞聽皇帝不準燒燬昆明儲糧,大驚失色,對同擠在一輛馬車中的大學士雷躍龍道:“皇上這是婦人之仁,貴州地瘠民貧,清軍沿途籌糧已極爲困難,晉王主動放棄昆明實施堅壁清野,爲的就是讓清軍無法籌措糧草。沒有糧草,清軍就沒法在昆明立足,更不可能乘勝追擊聖駕啊。現在倒好,皇上不讓燒糧,反把糧食盡數留給清軍,這不是讓清軍吃飽喝足好有力氣來追咱們嗎?”

雷躍龍搖了搖頭,一臉苦澀道:“皇上下了旨意,咱們能怎麼辦?”

“不行,糧食萬萬不能留給清軍,我們趕緊去勸諫”

扶綱不由分說就要拉着雷躍龍去進言,卻聽前頭傳來永曆帝的驚呼聲:“朕的大寶呢,朕的大寶哪去了!”

大寶?

扶綱和雷躍龍雙雙變色,大寶便是玉璽,難道玉璽丟了!

“你們這些奴婢怎麼替朕收拾的,竟把朕的大寶落下了,你們這不是這不是該死嗎!”

發現玉璽丟了的永曆帝氣得臉都青了,王坤聞訊趕到硬着頭皮道:“皇上,要不老奴派人回去找找?”

不想永曆帝卻搖了搖頭,意興闌珊道:“罷了,丟了便丟了,待到了永昌後你叫人重新刻個吧。”說完,又補充了句,“用金子重刻一個。”

“老奴知道了。”

王坤應了聲,心中卻是大罵下面人怎麼辦的事,竟將皇帝玉璽給弄丟了,這要是給清軍得了去還得了!

遠處,扶綱和雷躍龍面面相覷,二人同時嘆口氣,不約而同的回頭鑽進了馬車,再也不提那燒糧之事了。

骨頭最近真是很忙又很累,更新不敢說多,只保證絕不會斷更。(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284章 朕發誓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十四章 勸說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
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284章 朕發誓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十四章 勸說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