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京城險

時至九月,京城的天氣轉涼,秋意更濃了一些。西山的葉子紅得似火,吸引着諸多文人士子和小組紛紛前去郊遊。

十六日是嘉靖五十七歲的誕辰,在這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裡,百官亦是紛紛上表祝賀,稱頌着這位帝王治下的太平盛世。

卻不論當前的大明朝的真實狀況如何,百官已然習慣於粉飾太平,更是願意千方百計地募集着銀子供應着皇上修玄。

生活在京城的百姓卻是冷暖自知,深知這根本不是什麼盛世,甚至有着亂世的徵兆。

隨着順天府的提編銀取消,加上徵稅系統得到優化,以及鼓樓燈會拉動地方經濟,他們的日子比以前顯得要好上不少。

雖然林晧然已經到地方整頓鹽政將近半年的時間,但卻給順天府的百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都有人在茶館或酒樓裡津津樂道,更是有稱頌林晧然的童謠傳出:“提編當除,鼓樓華燈。青天主政,樂不可支!”

很多時候都是如此,林晧然當政的時候還不覺得林晧然有多麼厲害,但林晧然離開之後,很多百姓都開始緬懷那段時日。

隨着緝拿震驚全國的一萬石食鹽走私大案傳來,林晧然成爲了京城的熱門人物,很多人更深刻地知曉林晧然是真正能做實事的官員。

現在終究還不是亂世,遠遠沒到茶館貼着“勿談國是”的地步,京城的百姓和士子都熱衷於政事和朝廷大佬的升遷。

“林青天應該很快被朝廷召回京城了!”

“這一次回京應該是出任六部侍郎了!”

“他的官職還是小了點,有甘草閣老一日,朝廷便不會推行改革!”

……

大家都猜到林晧然回到京城出任六部侍郎,只是那位一度讓人抱以厚望的首輔徐階卻是令人感到了失望,擔任首輔一年多的時間,便仍然沒有任何作爲,越來越多人都喜歡在背後稱徐階爲“甘草閣老”。

京城的百姓和士子都希望這個朝堂能夠改變一下,推行一些利國利民的改革,但實質是皇上和當朝首輔都更樂意保持當下的局面。

九月下旬的這一天,北京城永定門外是人來人往,各地的商賈、士子和百姓持着牒文路引雲集於此,彰顯着京城的繁華。

“到了!”

這絡繹不絕的人流中,卻是多了一個顯得風塵僕僕的身影,正是山西大鹽商範千山,他顯得興奮地仰頭望着永定門。

在被林晧然撕掉鹽商的標籤後,他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後,便從揚州馬不停蹄地趕來。雖然路途出現過險情,但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順利來到了京城。

範千山並沒有直撲楊府,而是到了翰林編修張四維的府邸。

跟着楊大石搭上楊博的路子不同,他的後臺其實是現任寧夏巡撫右僉都御史王崇古,而翰林編修張四維正是王崇古的親外甥。

張四維出生于山西的鹽商之家,算是少年得志的典範。年僅十四歲就中了秀才,二十三歲中舉人,二十七歲高中進士並以庶吉士進入了翰林院。

雖然現在三十多歲仍然還是正七品的翰林編修,但卻擔任過去年會試的同考官,成爲重錄《永樂大典》的編修分校官,已然是積累了足夠的資歷。

最爲重要的是,他的人脈鮮有人能相比。他不僅有一個擔任寧夏巡撫右僉都御史舅父王崇古,而且跟楊博同爲蒲州人,更是當今首輔徐階的門生。

張四維身處於翰林院之中,雖然在京城沒有什麼實權,但對朝堂的形勢卻是看得十分的透徹。

範千山已然是找對了人,在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張四維當即給他支了招。

轉天,他便攜帶着一份重禮叩響了刑部右侍郎萬虞愷的大門。

刑部右侍郎萬虞愷曾經出任過漕運總督,漕運總督衙門設在淮安,離揚州城很近,亦是一度收受過範千山的禮物。

面對着這位攜帶厚禮前來的“故友”,萬虞愷在客廳接見了範千山,在雙方寒暄過後,他亦是直接詢問對方的來意。

“萬侍郎,請看!”範千山顯得早有準備,當即便將請願書遞給萬虞愷道。

萬虞愷其實隱隱猜到範千山的來意,畢竟林晧然在揚州推行綱鹽法並不是什麼秘密,範千山趕到京城的企圖自然是不言而喻。

只是他深知這綱鹽法增加不少鹽稅,若不是有過硬的理由,皇上定然不可能中止綱鹽法,故而他心裡其實已經拒絕了範千山。

本着二人的交情和那份厚禮,萬虞愷還是翻開了請願書並進行了閱覽,結果發現這是一大幫揚州鹽商的請願。卻不是要終止綱鹽法,而是矛頭直指林晧然的惡行,很快便發現了其中的亮點:培植親朋和排除異己。

咦?

萬虞愷看到範千山竟然是拿着這點做文章,心裡卻是不由得微微一動。

雖然現在官員拉幫結派早已成常態,背後更是不乏官商勾結之事,但這終究是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如果能夠落實林晧然這種行徑,朝廷定然是要對林晧然進行問責。

“萬侍郎,林晧然藉着主持綱鹽法之機,實則行培植親朋和排除異己之事。我們本是淮鹽的世代鹽商,只是沒有給他足夠的孝敬銀,他便將我們排除在綱商之外。我等實在是氣不過,故而委託我代表大家赴京請願!”範千山將萬虞愷的反應看在眼裡,當即便是大吐苦水地道。

世事便是如此,很多是是非非都是在一張嘴上,而範千山從揚州千里迢迢趕赴京城,便是要將林晧然塑造成一個反派形象。

萬虞愷的眉頭微微蹙起,卻是謹慎地詢問道:“可有什麼證據?”

“我可以指天起誓,這請願書上面鹽商都皆是確有其人,並沒有半分造假!”範千山將三根手指豎起,很誠懇地噴着星沫子道。

萬虞愷擡頭望了一眼跟自己不在同一頻道的範千山,顯得不耐煩地提示道:“培植親朋”。

第911章 京城漩渦第978章 賣掉得了第464章 手段第1455章 林晧然的抉擇第1615章 蘇州第233章 難!第1240章 官場圈子第1629章 傳代之物第1583章 突發事件第1497章 江盜、竈戶第1630章 洗牌第1695章 清官之殤第1439章 不服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769章 精明的許朝光第407章 花兒有刺第253章 學而時習之第981章 父子的代溝第733章 市井第610章 林晧然的獠牙第1274章 斷鬼神第464章 手段第379章 希望第1456章 罪證?第550章 清剿計劃第1001章 不堪此任第229章 領班面聖第334章 人事變動第195章 來咬我呀第1413章 揚州雨第818章 汪大炮第1647章 反擊第850章 落幕第1624章 後院起火第245章 尊與卑第1548章 破綻?第1556章 危臨第1065章 白靈芝第1163章 意外之客第726章 背後的玄機第49章 給乞丐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1526章 大局觀第131章 神仙也跳牆第578章 虎妞的選擇第1754章 六部第一侍郎第1550章 身份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402章 亮劍第868章 板子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1070章 聖旨第231章 玄機第1297章 陷阱第1601章 捷報第354章 廷議第908章 新年第1467章 揚州夢第400章 關於未來第68章 麻辣燙第1152章 政治主張第716章 玩火自焚第696章 歌功頌德第644章 難題第1334章 揭曉第506章 減刑第331章 義氣第329章 恍然大悟第1310章 虎妞打虎第1220章 暴雨天(求訂閱)第237章 金殿裝逼(月票長老加更!)第1515章 回揚州第64章 護法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1550章 身份第1479章 亂子第300章 改觀第289章 分歧第999章 青詞四相第234章 傳臚大典第1760章 治國第一人第597章 圖窮匕見第1445章 真相第70章 啓程第263章 獻策第459章 民利遂之第1266章 交鋒第1303章 自救第631章 艦隊和航線第351章 獅子大開口第892章 啓程第104章 壓五百年第1642章 任人唯親第112章 恩科第17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530章 佛郎機炮第177章 艱難的抉擇第551章 硇洲島第986章 嚴嵩出馬第1288章 試探
第911章 京城漩渦第978章 賣掉得了第464章 手段第1455章 林晧然的抉擇第1615章 蘇州第233章 難!第1240章 官場圈子第1629章 傳代之物第1583章 突發事件第1497章 江盜、竈戶第1630章 洗牌第1695章 清官之殤第1439章 不服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769章 精明的許朝光第407章 花兒有刺第253章 學而時習之第981章 父子的代溝第733章 市井第610章 林晧然的獠牙第1274章 斷鬼神第464章 手段第379章 希望第1456章 罪證?第550章 清剿計劃第1001章 不堪此任第229章 領班面聖第334章 人事變動第195章 來咬我呀第1413章 揚州雨第818章 汪大炮第1647章 反擊第850章 落幕第1624章 後院起火第245章 尊與卑第1548章 破綻?第1556章 危臨第1065章 白靈芝第1163章 意外之客第726章 背後的玄機第49章 給乞丐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1526章 大局觀第131章 神仙也跳牆第578章 虎妞的選擇第1754章 六部第一侍郎第1550章 身份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402章 亮劍第868章 板子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1070章 聖旨第231章 玄機第1297章 陷阱第1601章 捷報第354章 廷議第908章 新年第1467章 揚州夢第400章 關於未來第68章 麻辣燙第1152章 政治主張第716章 玩火自焚第696章 歌功頌德第644章 難題第1334章 揭曉第506章 減刑第331章 義氣第329章 恍然大悟第1310章 虎妞打虎第1220章 暴雨天(求訂閱)第237章 金殿裝逼(月票長老加更!)第1515章 回揚州第64章 護法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1550章 身份第1479章 亂子第300章 改觀第289章 分歧第999章 青詞四相第234章 傳臚大典第1760章 治國第一人第597章 圖窮匕見第1445章 真相第70章 啓程第263章 獻策第459章 民利遂之第1266章 交鋒第1303章 自救第631章 艦隊和航線第351章 獅子大開口第892章 啓程第104章 壓五百年第1642章 任人唯親第112章 恩科第17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530章 佛郎機炮第177章 艱難的抉擇第551章 硇洲島第986章 嚴嵩出馬第1288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