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紹本初

張平聽袁紹如此說,微感驚,沒想到兩人還有這層關係。品書網

“要說孟德此番,若非他善做主張,也不止於此,本初還當引以爲鑑啊。”張平自是不想曹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所以話不由有些敲打之意。

袁紹顯然聽明白了張平的意思,於是點了點頭,“自是應當,紹既然以調至國師麾下,自當以國師之命是從,還請國師放心。”

如此張平自是心稍定,又與袁紹聊了幾句家常,袁紹便即告辭離去。袁紹這邊剛走,蓋勳、孫堅便來到府。兩人到不是事先約好,只是恰好在門前碰,等待通報之時,二人互相道明身份聊了兩句,卻讓兩人聊的越聊越是投機,如此,聽到通傳,便一起聯袂攜手而來。

張平看着蓋勳明顯蒼老不少的臉龐,不由的有些感慨,這個一心爲國、剛正不阿、悍不畏死的老臣,卻是遭遇了大起大落,在朝堂收到了不公的待遇,當真是際遇坎坷,讓人心生同情。那種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感覺想來蓋勳深有體會。至於孫堅亦是如此,朝堂之孤立無援,百口莫辯,這昏庸的朝堂已是越發的讓張平感到失望,原本對漢帝劉宏一息尚存的信念也消磨殆盡,因此這也是張平寧願前往西涼苦寒之地,遠避朝堂的原因。

“蓋勳拜見將軍,感謝將軍讓老夫能在有生之年重返西涼,讓老夫還有機會爲我洗涼百姓做些事情。”蓋勳一進來便向張平拜倒,說着說着不由的老淚縱橫。蓋勳之所以叫張平將軍自是以爲張平被封了車騎將軍,此番前往西涼也是在這身份之下聽用;而另一方面國師這個稱謂蓋勳是不想承認的,他是一個異常保守的老臣子了,心自是有他的堅持,有漢三百餘年一來,未嘗有過國師一職,所以張平這個國師蓋勳心裡實不認的。但是張平確實於蓋勳又大恩,所以蓋勳斟酌良久,還是決定口稱張平爲將軍。

張平雖然不知蓋勳有這麼一番心思,但是這不過是一個稱謂,叫什麼張平實在是沒有放在心,此時見蓋勳老淚縱橫的拜倒在自己面前,趕忙起身將其扶起,好言寬慰,這才讓蓋勳平復下去。

至於孫堅對張平亦是心生感激,不說舉薦他加入征討西涼之恩情,便是那日在朝堂之在其孤立無援之時張平爲其仗義執言便便是讓孫堅感動不已。“國師,堅累國師要往西涼一心,實在心難安,此番前往西涼,國師但有所命,堅定當效死。”孫堅一心以爲是因爲他的緣故,才連累的張平和太平軍不得不前往西涼平叛。

“臺莫要如此說,此事與你無關,乃是我之願意。”孫堅聽了卻是不信,滿心覺得這不過是張平寬慰他的話語,對張平感激之心更甚。對此張平也是樂得如此,不再分辨。

“此番征討西涼,還望二位鼎立相助,將對西涼及邊章、韓遂二人所知詳細告知,我們也好提前議定策略。畢竟我太平軍軍力有限,無法與邊章、韓遂力敵。”張平的話說的很明確,二人自是點頭稱是。如此二人又再與張平說了一會便告辭離開。

如此張平又將消息告訴了張燕等人,沒想到張燕等人非但沒有不滿和怨言,反而人人歡喜,各個摩拳擦掌。對於他們來說,有仗打悶在家裡簡直是要好百倍,各個恨不得能夠立馬奔赴戰場,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張平看着這些好勇鬥狠的戰爭狂魔,知道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讓他們已經悶的發慌,各個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施展拳腳,大戰一場。

至於太平學宮,確實有些發展不順,雖然太平學宮算是正式成立了,但是卻沒有收到哪怕一位學子,這讓主辦此時的周忠、周異及孫夏三人尷尬不已。不過張平對此倒是不以爲意,沒有新的學子那便沒有,反正自己名下還有四十來個弟子。而且這些弟子跟隨張平門下學習已經一年有餘,算是打下了不錯的基礎,此時充入太平學宮再次開始系統的學習,定然事半功倍。等到這些弟子成才,那是定然能夠吸引一大批的學子來投,因此張平自是不會擔心。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張平來說太平學宮未來培養的學子是要充實到太平道將來將要在各地開辦的道觀去的,所以這些學子的忠心纔是第一位的。這難免張平對招收學子的標準有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其所設定的教材更是將太平道的教義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這也難怪其他學子望而生畏了。因爲要知道在一年前太平道可還是邪教,雖然現在被漢帝承認了,誰知道未來哪一天會不會皇帝心情不好,或是換了個皇帝,這太平道便會在此被打入邪教之列。所以算是太平學宮說的再好,能培養的弟子再厲害無,有名有姓的大族還是不願將子弟送來此處學,而那些寒門子弟一心想要學成武藝,賣與帝王家。又如何願意道太平道效力。所以如此一來,太平學宮名義的學子還是張平那四十三個人。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所學的教材更加的系統和完善。

周忠、周異也是無法,對此有些失望,他們原本是因爲張平的拼音方法驚爲天人才願爲此事出力的,如今見這方法無法傳播,也是有些喪氣,周忠有公職在身,原本也沒放多少心思。而周異本來無事在身,因此算是全身心的投入於此,尤其是在知道獨子周瑜的事後,更是將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在了這事之。張平不得不好生的寬慰周異,並且向其許諾不久便會招一大批學子拜入學宮,這才讓周異稍微有些安慰。當然這自然不是空話,張平早早便命楊鳳在鉅鹿城招收一批忠心可靠的太平子弟,只待過完年便送來太平學宮學。

第五章 城前對峙第十九章 再惹事端第七十一章 要戰便戰第七章 長史蓋勳第四十八章 煉丹製藥(下)第七十六章 備軍抗烏第一百零三章 霍光王莽第八十四章 韓府遇冷第四十五章 繼任天師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前第十九章 朝會之議(二)第五十五章 南宮大火(一)第五十八章 以死相搏第十五章 系統開放(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平陷落第七十七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郡齊失第三十六章 徐揚戰事第一百二十章 四小來投第六十三章 互爲犄角第七十七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袁術野望第三十二章 浴佛法會(中)第四十七章 煉製丹藥(上)第五十六章 問計沮授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平佈道第七章 深入瞭解第二十一章 周倉顯威(上)第二十二章 城在人在第四十八章 煉丹製藥(下)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三十一章 紛亂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善濟世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辯歸來第一百零七章 逃無可逃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三十二章 鉅鹿來人第一百九十章 和盤托出第三十七章 酣戰不止第九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八十二章 追擊董卓第五十九章 廢帝立幼第一百三十四章 如實招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敗虧輸第四章 阿母趙忠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燒博望第八十章 鉅鹿來信第二十三章 城亡人亡第六十五章 誓師大會(下)第七十二章 司馬德操第一百二十九章 壞事連連第八章 深入瞭解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出臨眺第一百七十三章 欲往峴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而不攻第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帆水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五章 繼任天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薦賢舉良第二百零九章 在上峴山第六十三章 攜友同行第四十章 新年伊始(四)第四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三章 囂張至極第八十二章 和盤托出第十六章 陶謙有請第一百七十九章 袁術堵鬥第三十五章 燕典較技(下)第二百零一章 全力逃遁第十五章 系統開放(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解除危機第七十二章 薊縣攻略(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忠良閻象第六十五章 誓師大會(下)第七十九章 詐死還陽第九十九章 辭賦大會(下)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前第二百四十六章 重修宮殿第三十九章 揚州之亂(二)第八十三章 暗自謀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開導安慰第八十二章 隆冬將至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第六十三章 上門提親第三十六章 徐揚戰事第四十三章 圍宮要挾第八十一章 司馬叔異第三十四章 劫獄始末第一百八十五章 嫌隙暗生第九十五章 豪族之才第三章 武道大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兵攻袁第八十章 拜訪蔡府第五十九章 南宮大火(五)第五十三章 囂張至極第五十三章 囂張至極第八十八章 奉茶論道第四十七章 幽州之危(四)
第五章 城前對峙第十九章 再惹事端第七十一章 要戰便戰第七章 長史蓋勳第四十八章 煉丹製藥(下)第七十六章 備軍抗烏第一百零三章 霍光王莽第八十四章 韓府遇冷第四十五章 繼任天師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前第十九章 朝會之議(二)第五十五章 南宮大火(一)第五十八章 以死相搏第十五章 系統開放(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平陷落第七十七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郡齊失第三十六章 徐揚戰事第一百二十章 四小來投第六十三章 互爲犄角第七十七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袁術野望第三十二章 浴佛法會(中)第四十七章 煉製丹藥(上)第五十六章 問計沮授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平佈道第七章 深入瞭解第二十一章 周倉顯威(上)第二十二章 城在人在第四十八章 煉丹製藥(下)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三十一章 紛亂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善濟世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辯歸來第一百零七章 逃無可逃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三十二章 鉅鹿來人第一百九十章 和盤托出第三十七章 酣戰不止第九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八十二章 追擊董卓第五十九章 廢帝立幼第一百三十四章 如實招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敗虧輸第四章 阿母趙忠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燒博望第八十章 鉅鹿來信第二十三章 城亡人亡第六十五章 誓師大會(下)第七十二章 司馬德操第一百二十九章 壞事連連第八章 深入瞭解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出臨眺第一百七十三章 欲往峴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而不攻第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帆水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五章 繼任天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薦賢舉良第二百零九章 在上峴山第六十三章 攜友同行第四十章 新年伊始(四)第四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三章 囂張至極第八十二章 和盤托出第十六章 陶謙有請第一百七十九章 袁術堵鬥第三十五章 燕典較技(下)第二百零一章 全力逃遁第十五章 系統開放(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解除危機第七十二章 薊縣攻略(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忠良閻象第六十五章 誓師大會(下)第七十九章 詐死還陽第九十九章 辭賦大會(下)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前第二百四十六章 重修宮殿第三十九章 揚州之亂(二)第八十三章 暗自謀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開導安慰第八十二章 隆冬將至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第六十三章 上門提親第三十六章 徐揚戰事第四十三章 圍宮要挾第八十一章 司馬叔異第三十四章 劫獄始末第一百八十五章 嫌隙暗生第九十五章 豪族之才第三章 武道大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兵攻袁第八十章 拜訪蔡府第五十九章 南宮大火(五)第五十三章 囂張至極第五十三章 囂張至極第八十八章 奉茶論道第四十七章 幽州之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