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甄氏欲聯姻

時間在變.大漢也在變.時間就這樣悄然進入了公元192年

在大漢的北部.隨着港口城市的日益繁榮.幽州的稅收也提升了75%

世家大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商隊.在見識到幽州幾處村落.在興建了碼頭之後.不過一年多就已經隱隱有成爲大型都市的局勢.而且還帶動了領地如此多的稅收.自然是眼紅不已

故而.臨海的諸侯開始也學着幽州興建海港.甚至不惜代價北上偷師.劉銘倒也慷慨.把初級的航海技術和海船工藝傳授了出去

按照他的想法.若是能夠讓諸侯把目光都放在國外.那或許本土的戰爭可以少一些

只是很可惜的是.漢人的大漢正統思想太嚴重

也就是說.他們認可中原爲大漢民族的發源地.除了這裡.其他的地方已經佔領多時的那還可以承認並且搬遷過去.但佔領得太短的.就不太認可.比如交州、揚州以南就沒什麼人願意搬去那裡

至於國外背井離鄉.當一個純粹的開拓者什麼的.那自然是想都別想

這讓劉銘受到一定的打擊.但沒能讓他灰心喪氣

他相信資本論的一句話.那就是:“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商人甚至甘冒被絞首的危險.”

是不是原話他不管.畢竟他沒真正研究過.只要知道.有那麼一句話就好

ωwш✿ TтkΛ n✿ ¢ Ο

現在他可以當開拓者.他日當諸侯看到外面的利潤時.他們也會去冒這個險.畢竟比起和一羣狼搶食.和一羣猴子甚至臭蟲搶食更容易一些

不知不覺.才三個月的時間.沿海的諸侯就興建了大大小小上百個海港.託這個的福.劉銘的商船可以南下更遠進行貿易.運輸船也可以抵達更遠的地方.爲此.各個諸侯都簽訂了《海路禁兵》條約.規定大概是財富的大動脈.任何人不得利用大海行兵事

不過劉銘可不認爲.這個條約能夠長久下去.在利益最大化的短視下.總是會有幾個二貨.幹出違約的事情.不過若非如此.海軍也沒必要存在了

一支龐大的海軍.纔是劉銘放心傳授他們技術的關鍵

歡迎前來幽州.正好劉銘也需要揮軍南下的藉口

新時代降臨的好處還是不斷體現.書院不斷有新的科技研究出來.別的姑且不說.只說調味劑方面.就多出了三種科技

第一項是黃豆醬油.原本宋朝纔出現的調味料在這個時代就被弄出來了.有了醬油這玩意.清蒸的菜餚就可以告別太淡不太好吃的尷尬局面了

第二項是糖.這年頭其實就有蔗糖.不過新技術可以讓蔗糖更潔白剔透.配合冰糖和糖霜.糕點什麼的也可以慢慢研究出來了

第三項自然是最重要的曬鹽法.這法子出現後.煮鹽就算是老歷史了.託這個秘法的福.劉銘在臨海處新建大量的鹽田.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到大漢各個地方

新出爐的海鹽便宜精美.頓時就算是普通的窮苦老百姓也開始受惠.知道這鹽是幽州出品.是劉銘要求賣那麼便宜的.頓時對他感恩戴德.當然.這是在有新人的故意傳播下.才讓大家知道的

其他臨海的諸侯算是恨死劉銘了.本來他們靠煮鹽法弄出來的食鹽.很大程度填補了他們領地內的稅賦問題.如今雪鹽的出現.直接導致他們那雜質多味道不純還經常摻沙子的鹽根本賣不出去了

他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設卡二話不說把商隊的鹽都給買下來.然後擡高價錢賣給治下的百姓.也就是古代通訊不足.百姓也幾乎不出遠門.否則老百姓只安排第一時間跳出來造他的反

就算這樣.他們治下的世家和寒門.也和這些諸侯開始離心離德.索性.這些諸侯裡面不包括曹操.也不包括孫堅.卻是包括了孔融、陶謙、劉繇等諸侯.都成了新鹽的受害者

系統的田地.依然是不斷以奇蹟般的速度生產着糧食.兩年來不僅滿足了劉銘麾下六州(遼州、蒙州、幽州、涼州、夷州和崖州)的糧食供給.還有大量盈餘可以供應外地

唯一的結果.就是距離幽州最近的冀州.被大量幽州的糧食給衝擊

一次次的衝擊.使得冀州的糧食價格一直提升不上去.穀賤傷農.但傷害到的還有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那就是冀州本地的糧商

本來依靠糧商壟斷冀州大量糧食的甄家.如今的經營也開始出現了危機

甄家是壟斷集團.麾下的商隊壟斷了冀州90%的糧食.若非如此.只怕也當不成諸侯討董的糧草提供方之一

若是以前.就算別州的諸侯不斷盤剝.他們也可以靠冀州本地的糧食市場來撈取利益.家族就算賺不到多少錢.也絕對不會虧本

可最近變了.幽州來的糧食把冀州的市場填補了75%.換言之只剩下25%的市場供他們販賣.偏偏最大的問題是.對方的糧價並不高.而且貌似還源源不斷似的

問題就出來了.他們有90%的糧食庫存.25%的市場根本不能夠把那麼多的糧食販賣出去.若是降價銷售.那麼甄家就要虧本

賣到別的地方

他們也很想.只是外地都有屬於他們扶植的糧商.知道甄家的生意不好做.紛紛統一口徑打壓價格.再加上其他的公關費用.對外銷售更加虧本

更大的問題是.糧食總不能一直這樣儲備着

一年或許還好.兩年若賣不出去.基本上除了倒掉或者燒掉也沒什麼辦法了.一年的陳糧降價出售.或許那些泥腿子還會買一些.但那絕對是虧本中的虧本.若是放兩年.就算給老鼠吃.只怕老鼠都會掉頭走掉

“娘.我們該怎麼辦.”次子甄儼.正焦急的向此刻看着賬本的張氏問到

“儼兒.我不是說過了嗎.身爲一家之主.必須要沉得住氣.”張氏沒有擡頭.卻是沒好氣的斥責了一句

甄儼其實也不想當所謂的家主.只是自己的兄長甄豫三年前病故.自己這個‘備胎’纔不得不結果家主的重任.他本性就不打算接管家產.只想好好讀書將來出仕.在仕途上幫助自己的哥哥.誰知道天道不公.哥哥年紀輕輕就病故了

如今甄家的實際掌權者.就是他的母親張氏.實際上自己老爹當上蔡令的時候.家裡的財務也是由她來管.如今接管也算是熟門熟路

張氏也頭痛.今年虧了六成.這已經是傷筋動骨了.若是繼續兩年.只怕甄家就沒錢去收糧了.實際上就算收了也沒什麼意思.市場都被幽州的糧食佔據了

幽州到底是怎麼回事

糧食難道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若是不然.爲什麼可以如此龐大的不斷販賣過來.

再這樣下去.甄家的糧店.只怕就真的幹不下去了

至於別的資產.當初和其他世家已經約定好.不能夠過大涉足.甄家也怕樹大招風.若非抱上袁閥的大腿.他們家未必能夠壟斷糧食業

甄家.要完蛋了.那一瞬間.張氏也不由得懷疑起來

“娘.不若我們去幽州投資如何.幽州經過多次洗牌.沒有多少家族勢力.就算有.只怕也未必形成市場份額的約定.我等適當插手進去.未必不能夠彌補一些經濟上的損失.”年僅九歲的甄洛在一旁奶聲奶氣的說到

甄洛從小就非常聰慧.六歲已經通文墨.八歲已經可以幫助家裡算賬.如今已經九歲.那七竅玲瓏的心.把甄家的現狀看得是非常的通透

“娘也想過.但幽州刺史劉銘知道我們是袁閥的人.他不會允許我們進去的.”張氏何嘗不知道幽州那邊還有得賺.只是身份決定立場.她沒有選擇

“如今袁閥的主要勢力在中原.大河以北已經沒多少根深蒂固的勢力.若非如此.我等豈能繼續壟斷冀州的糧業

再則.劉銘並非安於幽州一地之人.他不過是想要休養生息.積蓄實力之後再一口氣把冀州給吞下來罷了.此刻不快點和他搭上關係.待他大舉南下.我等這纔是一點回轉的餘地都沒有了.”甄洛非常認真的說到

“那小妹.你說我們要如何搭上劉銘的這條線.”甄儼焦急的問到

“唯有聯姻……”張氏幫忙回答了這個問題.看得出來她其實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只是也放棄過

“對啊.還有聯姻這個方法啊.”甄儼立刻蹦躂了起來

“可是外界傳言.劉銘只喜歡七八歲的幼.女.那個天殺的禽獸.爲什麼就不能有點正常的愛好.哪怕大被同眠.或者隨地撒歡都沒什麼.可只喜歡七八歲的幼.女那就太禽獸了.”張氏幾乎是咆哮般的大叫起來

這是個流言.然而劉銘的妻妾大多都是十來歲就跟在他的身邊.所有劉銘喜歡幼.女的傳言就傳了出去.不知道爲什麼.就變成他喜歡七八歲的幼.女

“流言未必可信.再說位居高位者.我們這些下位者有投其所好的路子就不錯了.哪裡還能挑三揀四的.”甄洛嘆了口氣

甄儼也意識到了這是什麼情況.畢竟他的幾個妹妹裡面.就甄洛還小不足十歲.其他的.那都十幾歲了.早就不是幼.女了

想到這個冰雪聰明.昔日算命先生還說過有‘皇后命’的妹子.要當成聯姻工具犧牲掉.他這個當哥哥的也多有不捨

“此事就此揭過.我們想想別的方法.我是說什麼.都不會讓女兒去受苦的.先不說他的愛好.只說他已經有了那麼多的女人.我女兒嫁過去地位只怕也比丫鬟歌姬高不到哪裡去.”張氏鬱悶的說到

說穿了.後面那句纔是她最擔心的問題呢……

卻不想.甄洛和甄儼當面不說什麼.結果第二天甄洛卻是消失不見了

只留下一封書信.說明自己北上幽州去了.勿念

張氏看着書信.就算她當了那麼久的家主.自認爲已經可以爲了家族犧牲很多很多東西了.此刻也不由得哭了

作者有話說三千字章節,今晚就兩更……呵呵……

最近動力不足,還望見諒!

最後,依然感謝各位對本書的支持!

第一章 少村長劉銘第三章 世道不同了第十章 戰神呂奉先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線收網(二)第六十五章 分支的選擇第八十八章 要主動出擊第十五章 黃忠到碗裡第二十四章 英雄惜英雄第七十四章 徐福還活着第四十五章 辣手把花摧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科舉(十四)第四十五章 與羌人決戰(下)第四十二章 偷得半日閒第十一章 使者見聞錄(1)第二十二章 劉銘的意第三十六章 擒張郃高覽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科舉(十四)第七十三章 武宗外門級第十三章 發展與敵蹤第七章 何後的交易第三十七章 老槍王出馬第二十章 梟雄的利劍第十九章 十分鐘殺敵第二十八章 輕兵襲糧道第七十四章 黃忠成箭神第十章 大秦的善意第三十四章 戰後的時光第三十四章 戰後的時光第二十八章 梟雄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淒冷的現實第一百二十章 梟雄的末路第六章 一戰定乾坤(下)第十七章 系統又升級第四十二章 偷得半日閒第三十章 設計場敗仗第五十四章 新帝國時代第三十一章 太平教暴露第四章 請纓打前鋒第四十六章 把幷州拿下第二十一章 匈奴軍南下第八十二章 讓你爹贖你第二十三章 禁非法集會第三十七章 老槍王出馬第二十五章 猛人的效忠第五章 有帳該清算第二章 真該縫他嘴第十八章 經濟的制裁第二十八章 打完了收工第五十五章 被刺險遇難第二十六章 匈奴的無奈第二十六章 匈奴的無奈第七章 一擊的勝負第四十一章 大賢隱於市(1)第十七章 系統又升級第五十二章 詐降變真降第六十八章 帶頭吃蝗蟲第八十二章 讓你爹贖你第四十五章 與羌人決戰(下)第七章 二貨總不缺第六十六章 幽州的形勢第十三章 發展與敵蹤第八十二章 讓你爹贖你第三十二章 甄氏欲聯姻第二十九章 黑心的曹操第八十七章 與朱雋買賣第七十八章 誰趁機偷襲第三十二章 鬧劇的結束第八十二章 關羽二進宮第四十四章 人至陰無敵第四十五章 真假兩貂蟬第十三章 董肥肥殺到第二十三章 真正的強敵第八十六章 張燕的震驚第十八章 噩夢山地戰第五十章 西涼的人才第四章 妾身漂亮不第八十三章 四方聚荊州第四十九章 草莽多死士第十四章 屠殺小分隊第五十七章 劉銘要遷都第五十八章 告急書信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線收網(三)第二十章 梟雄的利劍第十六章 曹操初發飆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線收網(二)第三十六章 擒張郃高覽第三十五章 銀行與鑄幣第六十六章 第一次科舉(完)第二十九章 孫堅死不了第八十七章 與朱雋買賣第二十四章 妖孽的實力第四十八章 敵將襲糧道第十二章 席間訂盟約第八十四章 劇情提前了第十八章 搶曹操女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宗的謀算第一百二十九章 羣臣勸稱帝第六十章 奉旨回幽州第三章 飛熊戰江東 下第二十八章 輕兵襲糧道
第一章 少村長劉銘第三章 世道不同了第十章 戰神呂奉先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線收網(二)第六十五章 分支的選擇第八十八章 要主動出擊第十五章 黃忠到碗裡第二十四章 英雄惜英雄第七十四章 徐福還活着第四十五章 辣手把花摧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科舉(十四)第四十五章 與羌人決戰(下)第四十二章 偷得半日閒第十一章 使者見聞錄(1)第二十二章 劉銘的意第三十六章 擒張郃高覽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科舉(十四)第七十三章 武宗外門級第十三章 發展與敵蹤第七章 何後的交易第三十七章 老槍王出馬第二十章 梟雄的利劍第十九章 十分鐘殺敵第二十八章 輕兵襲糧道第七十四章 黃忠成箭神第十章 大秦的善意第三十四章 戰後的時光第三十四章 戰後的時光第二十八章 梟雄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淒冷的現實第一百二十章 梟雄的末路第六章 一戰定乾坤(下)第十七章 系統又升級第四十二章 偷得半日閒第三十章 設計場敗仗第五十四章 新帝國時代第三十一章 太平教暴露第四章 請纓打前鋒第四十六章 把幷州拿下第二十一章 匈奴軍南下第八十二章 讓你爹贖你第二十三章 禁非法集會第三十七章 老槍王出馬第二十五章 猛人的效忠第五章 有帳該清算第二章 真該縫他嘴第十八章 經濟的制裁第二十八章 打完了收工第五十五章 被刺險遇難第二十六章 匈奴的無奈第二十六章 匈奴的無奈第七章 一擊的勝負第四十一章 大賢隱於市(1)第十七章 系統又升級第五十二章 詐降變真降第六十八章 帶頭吃蝗蟲第八十二章 讓你爹贖你第四十五章 與羌人決戰(下)第七章 二貨總不缺第六十六章 幽州的形勢第十三章 發展與敵蹤第八十二章 讓你爹贖你第三十二章 甄氏欲聯姻第二十九章 黑心的曹操第八十七章 與朱雋買賣第七十八章 誰趁機偷襲第三十二章 鬧劇的結束第八十二章 關羽二進宮第四十四章 人至陰無敵第四十五章 真假兩貂蟬第十三章 董肥肥殺到第二十三章 真正的強敵第八十六章 張燕的震驚第十八章 噩夢山地戰第五十章 西涼的人才第四章 妾身漂亮不第八十三章 四方聚荊州第四十九章 草莽多死士第十四章 屠殺小分隊第五十七章 劉銘要遷都第五十八章 告急書信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線收網(三)第二十章 梟雄的利劍第十六章 曹操初發飆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線收網(二)第三十六章 擒張郃高覽第三十五章 銀行與鑄幣第六十六章 第一次科舉(完)第二十九章 孫堅死不了第八十七章 與朱雋買賣第二十四章 妖孽的實力第四十八章 敵將襲糧道第十二章 席間訂盟約第八十四章 劇情提前了第十八章 搶曹操女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宗的謀算第一百二十九章 羣臣勸稱帝第六十章 奉旨回幽州第三章 飛熊戰江東 下第二十八章 輕兵襲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