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漢軍兵威2

且不說雁門關這邊陷入狂歡之,另外一邊,匈奴人收縮兵力聚集在大營裡,雖然這些天攻城損失了點兵力,但他們在兵力依舊佔據優勢,將近五萬匈奴騎兵的營地可不小。

“到現在,你們竟然還沒有拿下雁門關。”

左賢王的大帳內,幾名萬夫長和其他將領都低着頭,按照出兵之前的計劃,他們應該採取突襲的方式拿下雁門關,然後大軍直入幷州腹地劫掠。

可僵持到現在,他們連第一步都沒走出去。連左賢王自己也負傷了。

曹性那一箭射的不是很準,畢竟距離太遠,再加在戰馬太過顛簸,而且左賢王的親衛及時保護了他,這才使得那一箭只是射穿了左賢王的左肩膀。

“漢軍我們想象的要堅韌。”

一名萬夫長低頭解釋起來:“而且,這個季節我們應該在草原放牧,戰馬和牛羊經過一個冬天後掉膘的厲害,不少勇士都牽掛家裡人。

而且,這次漢軍將領將方圓百里之內的部落和村莊都清洗了,我們來的時候根本沒搶到什麼,勇士們的鬥志提不起來,這仗很難打。”

“你是在質疑我的決定嗎?”

大帳內的其他人都嚇的不敢回答,他們不敢質疑左賢王的決定,不過,在這個季節南下本不合適,至少也可以等到三個月後。

等到戰馬膘肥體壯的時候,他們也有足夠的牛羊充當食物,可現在,明顯不合適。

不過,沒有坐在左賢王這個位置,他們是無法理解左賢王的苦衷。左賢王豈能不知在夏季發動南下的戰事是很不合理的,可是,部落內部早出現不和諧的聲音,自己又需要戰功來爭奪單于的位置。

正巧袁譚派人送信來邀請他南下商議大事,而鮮卑部落的首領和連也率領兵馬先一步進犯幽州,這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原本,在與袁譚計劃,雁門關是可以輕鬆拿下的,誰曾想雁門關沒拿下,自己折損了兵馬不少,連自己也差點了漢軍的埋伏。

“據探子來報,漢軍的主力部隊即將抵達雁門關。”

坐在左賢王旁邊的一名匈奴人打破了沉默,他看了看其他將領,然後又看着左賢王。

“我們的目的是劫掠,絕對不能讓勇士們消耗在這,除了雁門關,我們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河東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曾多次進入河東。

而且,幷州在大漢朝也不過是苦寒之地,哪裡得河東富庶,再加這些年戰事不斷,我猜幷州也沒多少油水,我的建議是,何不換個地方。”

“次左日逐王的意思是、、、、、、”

左賢王不傻,他的目標不是拿下雁門關,算拿下了他也呆不了多久,而且,正如次右日逐王所說,幷州其實也很窮,再加幷州民風剽悍,想要直接攻入腹地,確實不容易。

“你們先下去吧,我再想想,次右日逐王留下。”

思考了一會後,左賢王終於下了命令,那幾個萬夫長也鬆了口氣,看來,自己是不會受到懲罰了。

“如果這樣退走,別人會怎麼看待我們,算回到部落,我們還是會受到排擠、、、、、、”

“你覺得部落內的那些人想我們回去嗎?”

次右日逐王打斷他說道:“我們要做的,是劫掠到足夠的物資,然後積累足夠的威望,只有這樣,部落內那些正在觀望的族人才會選擇支持我們。

從當初那場叛亂開始,我們在草原漂泊了這麼多年,現在,部落內部要推選新單于,我們必須儘早回去。

即使這次我們不能在漢地劫掠到什麼,但只要我們擺足了姿態,那些叛徒會畏懼。

只要你能奪回單于的寶座,我們沒什麼好害怕的了,勇士們的血不能白流,叛徒必須要受到懲戒。”

“好,我於扶羅當初發過誓,一定要殺光那些叛徒。”

左賢王點點頭,很明顯,軍這麼多人,唯獨次右日逐王最懂他的心思,而且,這次南下的目的本是劫掠,既然雁門沒什麼好搶的,那不如去河東。

其實,這支南下的匈奴人只是匈奴的一部分而已,這位左賢王於扶羅,當初本該接任單于之位,可由於一場叛亂,使得他有家不能回。

數年前他曾向大漢朝求援,可風雨飄搖的大漢朝沒空搭理他,這才導致他率領部衆在草原流浪。

在一次次南下劫掠的過程,這支匈奴部落擄掠了足夠的人口和物資,後來於扶羅與袁紹搭了線,這才使得他的部落漸漸壯大。

現在他的實力足夠強大,正好又到了推選單于的時候,他這才急着攻破雁門關。

漢軍這邊沒人知曉匈奴人的南下會是一場虎頭蛇尾的戰事,雁門關內的漢軍依舊在積極備戰,匈奴人的大營雖然又往後退了二十里,但這並不代表匈奴人放棄了進攻。

戰事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張合與高覽已經將雁門關當作自己的地盤,他們心裡也清楚。

這次戰事結束後,自己兩人肯定會有一個要留下來,如果以後有機會佔據幷州的話,雁門這邊也會起到很大作用,所以他們也沒法閒下來。

“怪,都兩天了,匈奴人怎麼不攻城了。”

城樓,張合與高覽都陷入了沉思,按理說,即使雁門關得到了增援,匈奴人也不該這麼放棄纔是。之前打的那麼狠,不是想盡早攻破雁門關嗎?

現在自己這邊的主力部隊未到,匈奴軍依舊佔據着絕對優勢,他們反而不進攻了,這多少讓張高二人感到疑惑。

“或許他們在打造更加精良的攻城器械。”

張合覺得只有這個理由才能解釋匈奴軍的反常行爲。

“也是說,接下來的戰事會更加艱苦,我們的任務是守好城池,傳令下去,雁門關自今日其不許出入,謹防敵軍奸細潛入。”

“不管他們來多少人,這裡都會是他們的葬身之所、、、、、、”

高覽也不是什麼好脾氣,一想到接下來可能會爆發更艱難的戰事,他內心怒火也被徹底激發:“匈奴人不來則已,來了,那死戰到底。”

“我們還要多久才能趕到雁門關?”

另外一邊,陳風這邊的後續部隊依舊在趕往雁門關的路,連續數日行軍,將士們都很疲憊,再加昨天下了場雨,耽誤了行程,而泥濘的道路又阻緩了行軍速度,使得陳風很是不爽。

“有時候,這傢伙精明過人,連曹孟德都屢次在他手吃虧,袁氏兄弟更是被他玩弄於股掌之。”

賈詡看着正在咆哮的陳風,內心不禁有點納悶:“可有時候,他又跟個傻子一樣,很多事情他似乎是真不懂,真不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昨日大雨,不少將士都淋成落湯雞,也不知道軍薑湯夠不夠。”

陳風又在自言自語:“據說冷兵器時代的非戰鬥減員很厲害,如果因爲這場大雨而折損了部分將士,那可很不值得、、、、、、”

“不知道他到底出生於什麼樣的家族。”

賈詡自然是聽到了陳風在說什麼,一直以來,陳風層出不窮的手段和讓人出乎意料的作風都讓賈詡驚。賈詡自認爲自己算得是當世數一數二的智者,數十年的閱歷可不是蓋的,可有時候,陳風說的一些事情都讓他覺得驚訝。

“他說這世界是圓的,又說幽州其實物產豐富。”

賈詡想起這段時間跟陳風的交流後不禁苦笑起來:“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不過,他打包票說出的話到目前爲止確實都兌現了,不知道那些癡語是不是真的,呵呵、、、、、、”

“解決完雁門關的事情後你準備幹什麼去?”

賈詡試探性的詢問起來,自古君擇臣,臣亦擇君,賈詡知道自己的處境,現在除非陳風肯放自己走,否則,自己是死路一條,而天底下諸侯,自己最看好的曹操現在恐怕都不會再相信自己。

所以賈詡有必要知道陳風的打算,即使現在自己還沒認陳風爲主公,可自己的命運,多多少少與陳風已經栓在一起了。

“不是要去幽州打鮮卑人嗎?”

陳風笑道:“到時候再想辦法在幽州落腳,原太亂,各路諸侯相愛相殺,沒有誰願意歇會,我若是現在進入原,必定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

身處亂世,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人口,軍隊,存糧等等都很關鍵,所以,我準備趁這幾年原戰亂的時候躲起來發展自己。”

“所以你選擇了幽州或是幷州。”

賈詡覺得自己是沒法跟陳風交流了,一路,他多多少少暗示了陳風應該選個好點的對方,且不說冀州,荊州這樣的富庶之地,最起碼也該選河東這樣的肥沃之地啊。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放心吧,我說過了,幽州那裡土地肥沃,雖然氣候不怎麼好,但自給自足不難。”

陳風搖搖頭,似乎不遠看到賈詡那鄙視自己的眼神:“再說了,自己種糧食有什麼好,我們可以用錢來別人的糧食,只要自己有錢行。

要我說,這世沒什麼殖民別人來養活自己最划算的了,而且,像曹操他們這樣打來打去有什麼意思,不是爭奪那點地盤嘛,一個個都不把人命當回事。 WWW ¸тt kan ¸¢ ○

天下這麼大,我都想去看看,等到時機合適,我們可以去朝鮮或者印度、緬甸等地方買糧食,絕對的穩賺不賠、、、、、、”

“又犯傻了、、、、、、”

第540章 白駒過隙2第348章 扶南之行2第814章 勢如破竹1第668章 壯士傷懷2第44章 準備動手2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800章 平定荊南1第103章 落魄公孫1第751章 威不可擋2第253章 擴展目標1第630章 荊州變天2第427章 秘密武器1第306章 擴大勢力2第85章 瞞天過海1第484章 奮勇作戰2第396章 兄弟情義2第331章 調兵南下1第827章 司馬之憂2第41章 鬼哭驚人1第244章 開發沿海2第756章 智破敵軍1第440章 曹操出手2第467章 化險爲夷1第571章 燙手山芋1第687章 報復開始2第3章 委身袁營1第120章 潛入曹府2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669章 草原戰火1第71章 又得精銳1第806章 揚州戰事1第10章 確定兵權2第311章 冀州情形1第554章 各自出手2第30章 勝利回城2第601章 謀劃漢中1第393章 一怒興師1第186章 海上辯論2第719章 鯨吞之勢2第288章 搶收夏糧2第770章 夢中烈火1第752章 民怨之力1第669章 草原戰火1第866章 千里救援1第225章 幽州戰火1第743章 水勢滔天2第848章 疑慮重重1第759章 飲馬長江2第733章 梟雄落幕2第563章 寒冬狼煙1第629章 荊州變天1第795章 兵臨荊南2第166章 東邊消息2第97章 匈奴之殤1第六百五十八章 兄弟相殘2第823章 休養生息2第383章 危機來臨1第301章 黎民之怒1第738章 虛僞之人1第735章 夜涼如水2第273章 意外收穫1第584章 宵小動作2第226章 幽州戰火2第36章 更加忙碌2第752章 民怨之力1第287章 深謀遠慮2第416章 迷霧重重2第672章 鬼才之謀2第596章 偶有摩擦2第469章 由西向東1第369章 忠勇龐德1第707章 疲敵戰術2第622章 沙場惡戰2第223章 袁尚進軍1第21章 穩定黎陽1第729章 驚世霹靂2第166章 東邊消息2第821章 罷兵休戰2第564章 寒冬狼煙2第209章 鮮卑豪傑1第六百四十一章 絕對優勢1第703章 罪惡之年2第437章 河北局勢1第811章 江面火光2第245章 海貿利益1第395章 兄弟情義1第632章 先入江東2第463章 再次圍困1第797章 援兵南下2第144章 三方爭徐2第194章 北方情形2第544章 各有憂喜1第381章 草原惡狼1第235章 出乎預料1第486章 曹操到來2第759章 飲馬長江2第87章 北風怒嚎1第371章 西邊情形1第422章 謀士之威2第251章 目光朝南1
第540章 白駒過隙2第348章 扶南之行2第814章 勢如破竹1第668章 壯士傷懷2第44章 準備動手2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800章 平定荊南1第103章 落魄公孫1第751章 威不可擋2第253章 擴展目標1第630章 荊州變天2第427章 秘密武器1第306章 擴大勢力2第85章 瞞天過海1第484章 奮勇作戰2第396章 兄弟情義2第331章 調兵南下1第827章 司馬之憂2第41章 鬼哭驚人1第244章 開發沿海2第756章 智破敵軍1第440章 曹操出手2第467章 化險爲夷1第571章 燙手山芋1第687章 報復開始2第3章 委身袁營1第120章 潛入曹府2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669章 草原戰火1第71章 又得精銳1第806章 揚州戰事1第10章 確定兵權2第311章 冀州情形1第554章 各自出手2第30章 勝利回城2第601章 謀劃漢中1第393章 一怒興師1第186章 海上辯論2第719章 鯨吞之勢2第288章 搶收夏糧2第770章 夢中烈火1第752章 民怨之力1第669章 草原戰火1第866章 千里救援1第225章 幽州戰火1第743章 水勢滔天2第848章 疑慮重重1第759章 飲馬長江2第733章 梟雄落幕2第563章 寒冬狼煙1第629章 荊州變天1第795章 兵臨荊南2第166章 東邊消息2第97章 匈奴之殤1第六百五十八章 兄弟相殘2第823章 休養生息2第383章 危機來臨1第301章 黎民之怒1第738章 虛僞之人1第735章 夜涼如水2第273章 意外收穫1第584章 宵小動作2第226章 幽州戰火2第36章 更加忙碌2第752章 民怨之力1第287章 深謀遠慮2第416章 迷霧重重2第672章 鬼才之謀2第596章 偶有摩擦2第469章 由西向東1第369章 忠勇龐德1第707章 疲敵戰術2第622章 沙場惡戰2第223章 袁尚進軍1第21章 穩定黎陽1第729章 驚世霹靂2第166章 東邊消息2第821章 罷兵休戰2第564章 寒冬狼煙2第209章 鮮卑豪傑1第六百四十一章 絕對優勢1第703章 罪惡之年2第437章 河北局勢1第811章 江面火光2第245章 海貿利益1第395章 兄弟情義1第632章 先入江東2第463章 再次圍困1第797章 援兵南下2第144章 三方爭徐2第194章 北方情形2第544章 各有憂喜1第381章 草原惡狼1第235章 出乎預料1第486章 曹操到來2第759章 飲馬長江2第87章 北風怒嚎1第371章 西邊情形1第422章 謀士之威2第251章 目光朝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