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漢興車

“對了,文淵(朱皓字)在軍中,頗受黃忠、魏延幾位將軍青睞呢。”談完了政事,劉協笑着跟朱雋開口道。

“犬子雖懂些兵法,但臨敵作戰卻無多少經驗,幾位將軍都是上將,讓他跟在幾位將軍身邊,總好過日日待在家中荒廢光陰。”朱雋微笑道。

其實朱皓年紀可不小,算起來,也已經有三十歲了,將門之子,以前可是跟着朱雋上過戰場的,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於朱雋這些老臣,劉協不可能棄之不用,但自廷尉設立以來,對世家子弟入仕把控逐漸嚴格,劉協有自己的人要用,自然將這些職位放在心腹手中。

洛陽的事情,朱雋做得很好,一開始,劉協是擔心朱雋在洛陽重新推行世家的那一套,架空廷尉和虎賁,但如今看來,朱雋並沒有這麼做,反而多少有些推波助瀾的意思。

朱雋爲什麼會這樣做,自然無需多問,雖然未明說,不過他卻在用行動表示自己的支持,投桃報李,而且根據黃忠送來的消息看,這朱皓也確實有些能力,提一把,對劉協來說,不難,不過這種事,不能拿在桌面上敞開來說,雙方心照不宣便可。

“文淵算起來,也不小了,只是老將軍太過嚴苛,依漢升將軍所言,文淵將軍做一萬人將是綽綽有餘了。”劉協搖頭笑道。

萬人將,一些不是太大規模的戰役來說,已經是一軍主將的級別了,徐晃如今雖然獨鎮一方,但實際上,手下所統帥兵馬也不過萬餘,而且還有一個名義上平級,實際上壓他一頭的皇甫嵩,朝中如今的萬人將,除了呂布、樊稠、張濟這些老將之外,也只有黃忠、趙雲、徐晃、方盛這些立過大功勞的將領才能擔任,這個評價,可不低,但也只是能做而已。

實際上,如今劉協麾下將才倒是不缺,若說潛力,魏延、龐德、馬超、張遼、高順,都有這個潛力,朱皓能力不錯,但要說真的統帥萬人,朝廷的精銳是別指望了。

“陛下謬讚。”朱雋心中微微嘆了口氣,只是不知,自己此舉,於朱家而言,是對是錯。

“朕會在洛陽盤桓幾日,行程便交由老將軍來安排了,今日天色已晚,朕就不去看那軌道了。”劉協喝了口水,看向朱雋道。

“喏,末將告退,陛下早些休息。”朱雋會意,躬身告退離去。

看着朱雋離開,劉協微微皺了皺眉,扭頭對着身旁的衛忠道:“朕要知道,朱雋在出任司隸校尉前後的一切情報,包括他見過什麼人,去過哪些地方,還有到洛陽之後的一切事情,事無鉅細,讓秘衛儘快送來。”

“喏!”衛忠連忙一躬身,匆匆離去。

朱雋既然表了態,劉協自然也不可能拒人於千里之外,懷疑是肯定的,劉協接下來的動作,會觸及世家的根本利益,朱雋在世家與皇權之間,有些類似於牆頭草,這也跟他的出身有關,他乃寒門出身,一路能爬到今天的位置,少不得貴人相助,這欠下的人情暫且不說,被人抓在手裡的把柄恐怕也不會少。

如今這樣毫不猶豫的倒向皇權這邊,要說劉協心裡沒有一點懷疑,那才奇怪。

不一會兒,衛忠吃力的抱着一大摞竹箋進來,司隸校尉也算獨鎮一方了,若放在外人眼裡,朱雋大小也算一路諸侯了,而且本身身份也於世家與皇權之間搖擺不定,自然不可能放心去用。

秘衛的存在,有些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不過卻又有所不同,秘衛只有察舉之責,卻沒有絲毫決斷權,否則,這樣的部門,本就已經可怕,一旦再讓他們掌握了足矣斷人生死的權利,對朝廷來說,絕非益事。

那句話怎麼說來?水之情則無魚,君至查則無臣。

人畢竟都是有私心的,除非這個世界交由機器人來管理,否則很多事情,總會有些偏向,作爲君主,劉協需要把握大方向,但小節方面,該糊塗的時候,也需要糊塗。

錦衣衛的存在,的確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皇權的威嚴,但同樣,也會使君臣離心,劉協需要秘衛來收集情報,讓所有官員在自己面前毫無隱私可言,但知道是一碼事,將秘衛的功能給搬到檯面上來就是另一回事了,一些小過,他要知道,但可以選擇不說,擺在明面上,那種全部秘密都暴露在別人眼中的感覺,可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莫說這亂世,君擇臣,臣亦擇君的時期,就算是在治事,也會讓官場上人人自危,畢竟很多時候,一方官員要維護一方太平,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也是在所難免的,事事追究,只會讓手下人做事束手束腳,用之威懾,廷尉已經足夠了,秘衛的真正作用,是絕不能暴露出來的。

看着挺大一堆,但實際上,都是一卷卷竹箋,每一卷,也不過幾百字,對於劉協來說,倒不是什麼難事,一個時辰左右,已經全部看完,對於朱雋的想法,大致也有了底細。

“全部燒掉吧。”看着那小山一般的竹箋,劉協揮了揮手,紙實際上已經有了,看來以後秘衛收集情報,也該以紙來記錄了,雖然保存週期比較短,卻勝在便捷。

“喏!”衛忠抱起竹箋,朝門外走去。

接下來的幾天,劉協在朱雋的安排下,接見了洛陽一些士紳,又去了一趟成皋、敖倉、滎陽。

當年虎牢關之戰,實際上包含的就是這三個地方,也是關中對關東地區兵力部署的重要關隘,雖然眼下劉協盡得南陽之地,這虎牢關的戰略意義無形中被削弱了許多,但日後若朝廷要對關東用兵,這三處城池,絕對是關鍵之地。

因此,對於這三城的重建,甚至比洛陽的重建都要重要。

在洛陽盤桓數日之後,劉協要返回關中,也見到了工部在長安和洛陽之間構建出來的軌道。

“陛下請看,這軌道乃堅木所構,以水泥爲基,水泥雖然不適合作爲軌道,卻可以很好的固定軌道,不至於令軌道變形或是被人爲破壞,另外,軌道車的負重,根據車長以及車輪數量的不同而區分,陛下眼前所見,是目前工部所打造的最大的一架軌道車,共十六輪,可負重萬斤,以八馬拉動,只要車伕技術足夠熟練,可日行五百里,以此車從洛陽之長安,最快三日便可抵達,沿途只需換三次馬匹便可,無需停頓。”洛陽城外,一名負責洛陽督造的工部大匠頗有幾分傲然的立於一輛看起來幾乎是一輛方子的車架前,向劉協介紹道。

負重萬斤,日行五百里,這種車,一旦成了規模之後,以後從長安往洛陽運送物資,根本無需再徵調民夫,對國力而言,絕對是一種質的突破。

“不錯。”看着眼前這輛雕工十分精細的車架,劉協笑道:“不過日後,這樣的車不用再造了。”

“呃……”大匠愕然的看向劉協,不解其意。

“華而不實,此路之重要,不是讓人來享受的,可將十幾輛四輪車首尾銜接,一樣可以做到。”四輪車的承重能力只有千斤,並非不能承受更重的,而是以木質軌道,無法承受更重的重量。

“陛下所言,如醍醐灌頂,令臣茅塞頓開!”大匠聞言,目光一亮,躬身道。

“馬屁就不用拍了。”劉協上了車身,詢問道:“來時,有人試過了嗎?是否安全?”

“陛下放心,此車便是自長安所拉來的。”大匠連忙躬身道,這可是接劉協的車架,若未試過,誰敢擔這個責任。

日行千里,聽起來挺快,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小時十公里的速度,秒速的話,大概在三米每秒左右,算不上快,但若是用在軍事上,這個速度可就了不得了,八匹馬可以拉萬斤重物,那出征所需物資,只需數百匹馬就能運走,當然,驛站要備好替換的戰馬,加起來的話,恐怕沿途得準備上萬匹戰馬才能保證運輸線路始終運作,最重要的是,這上萬匹馬不但能夠替代十萬乃至更多的民夫,而且效率還更高,耗損更少,只此一點,便足矣讓朝廷在今後的征戰中,牢牢地佔據主動,別的諸侯得算着糧食過日子,而劉協根本不必擔心戰爭對民生產生的影響,就算是拖,都能將諸侯給拖垮了。

當然,這也是理想狀態,實際上,如今也只有長安到關中這一條軌道,剩下的,還得靠民夫來搬運,雖然省了不少力氣,但實際上還不可能靠着這一條線便將諸侯給拖垮,需要弄更多條線,至少物資在朝廷內部運轉,需要做到暢通無阻,效率加倍,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興建。

“軌道車這個名字不太好,以後,便將他叫做漢興車吧。”劉協帶着橋氏姐妹以及一衆侍婢上了車架,想了想對着大匠道。

“喏!謝陛下賜名。”大匠連忙躬身道。

“出發!”

第四十五章 孟達獻關第三十二章 賭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第三十六章 成效第六十二章 李儒第二百三十四章 馬超vs黃忠第三十一章 天庭出手第六十四章 君威何在第九十五章 呂布出兵第三十章 方盛第九十章 抉擇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一百一十四章 求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英雄酒第十一章 耳熟的劇情第六十二章 聖人出第一百二十章 講武堂第一百四十五章 武夫爭雄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三更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何須用間第三十一章 呂布獨戰四將第二十五章 曹劉交鋒第四十六章 江東來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師王越第三十章 方盛第一百八十章 可惜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三更求訂閱)第六十一章 血戰第二百零五章 有貓膩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言封神第三十七章 看客第九十三章 欲加之罪第十六章 創新第七十三章 奇襲烏巢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師王越第一百三十六章 橫海水師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五十九章 除賊第六十七章 戰後第四十六章 強行收徒第一百六十章 非常手段第四十章 蜀中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狡詐如狐第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非成空(中)第三十九章 伐蜀之議第九章 堵門,敵蹤第一百三十章 破營第二十三章 戰起第五十章 休養生息第五十一章 袁術末路第一章 聯盟之勢第一百三十章 洞察第四十六章 強行收徒第八十七章 冷酷第二十七章 大意第三十五章 暗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論商第四十一章 擔憂第二百三十九章 混亂之夜第十二章 鹽業第一章 聯盟之勢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夜第三十六章 成效第六十八章 南陽李嚴第一百零四章 反目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歧第八十二章 大雪第一百六十四章 義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師王越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二十九章 詔書第九十九章 田豐被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詐死第六十二章 運氣可一不可再第二百二十章 衆智第二十五章 換人第八十五章 得女第五十章 李傕闖宮(求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利令智昏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襄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第四章 諸侯請願第六十一章 慫貨第八十四章 奪權與軍心第一百零五章 追擊第五十五章 黑山的機緣第五十九章 聖皇會晤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十三章 兵伐三大天朝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戰起第六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九十六章 落定第七章 開始反擊第八十三章 淒涼第一百九十一章 曹操喪父(三更求月票、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將軍之位
第四十五章 孟達獻關第三十二章 賭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第三十六章 成效第六十二章 李儒第二百三十四章 馬超vs黃忠第三十一章 天庭出手第六十四章 君威何在第九十五章 呂布出兵第三十章 方盛第九十章 抉擇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一百一十四章 求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英雄酒第十一章 耳熟的劇情第六十二章 聖人出第一百二十章 講武堂第一百四十五章 武夫爭雄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三更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何須用間第三十一章 呂布獨戰四將第二十五章 曹劉交鋒第四十六章 江東來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師王越第三十章 方盛第一百八十章 可惜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三更求訂閱)第六十一章 血戰第二百零五章 有貓膩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言封神第三十七章 看客第九十三章 欲加之罪第十六章 創新第七十三章 奇襲烏巢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師王越第一百三十六章 橫海水師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五十九章 除賊第六十七章 戰後第四十六章 強行收徒第一百六十章 非常手段第四十章 蜀中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狡詐如狐第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非成空(中)第三十九章 伐蜀之議第九章 堵門,敵蹤第一百三十章 破營第二十三章 戰起第五十章 休養生息第五十一章 袁術末路第一章 聯盟之勢第一百三十章 洞察第四十六章 強行收徒第八十七章 冷酷第二十七章 大意第三十五章 暗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論商第四十一章 擔憂第二百三十九章 混亂之夜第十二章 鹽業第一章 聯盟之勢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夜第三十六章 成效第六十八章 南陽李嚴第一百零四章 反目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歧第八十二章 大雪第一百六十四章 義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師王越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二十九章 詔書第九十九章 田豐被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詐死第六十二章 運氣可一不可再第二百二十章 衆智第二十五章 換人第八十五章 得女第五十章 李傕闖宮(求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利令智昏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襄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第四章 諸侯請願第六十一章 慫貨第八十四章 奪權與軍心第一百零五章 追擊第五十五章 黑山的機緣第五十九章 聖皇會晤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十三章 兵伐三大天朝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戰起第六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九十六章 落定第七章 開始反擊第八十三章 淒涼第一百九十一章 曹操喪父(三更求月票、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將軍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