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過渡

朝廷大軍沒有一絲留戀,走的很乾脆,雖然丟了繁縣與邶城,但這是兩座空城,在劉協佔據了黎陽之後,這兩個縣城,就被劉協當做是與袁紹之間的征戰之地來用,未免百姓受損,早就開始將百姓向南遷徙,兩座城是被劉協當做軍事要塞來營建的,如今看起來是失了兩城,但實際上,劉協什麼也沒失。

不過這樣的結局,卻讓袁紹有些尷尬了。

雖然朝廷沒有去困他,但他卻被自己困住了。

當初信誓旦旦的集結十萬大軍跑來找朝廷的晦氣,誓要一雪前恥,誰知最終的結果卻是被朝廷吊打,邶城外一戰,十萬大軍,傷亡加上逃兵還有被朝廷俘虜的軍隊,戰鬥減員加上非戰鬥減員,損失高達五萬,剩下的人也是兵無戰心,面對朝廷,甚至產生了心理陰影。

如今朝廷走了,袁紹鬆口氣的同時,卻有些爲難了,這算什麼?再打顯然是不可能的,十萬大軍都被朝廷三萬打的丟盔棄甲,如今朝廷損失不大,他卻只剩下五萬兵馬,再去黎陽那就是找抽,這段時間已經足夠讓關羽、黃忠反應過來,到時候,他將要用這五萬殘兵去迎戰朝廷的十萬大軍,贏的希望幾乎看不到。

但要就這麼撤回去,作爲一州之主,天下第一諸侯,他的臉面又該往哪擱?

打不過,卻又不願意就這麼灰頭土臉的離去,袁紹感覺每天面對的目光,似乎都有些淡淡的嘲諷,幸好,田豐生死不明,否則的話,袁紹這個時候真有可能殺人。

“主公,要不……退吧~”逢紀苦笑着看向袁紹,當初出兵的提議是他們提出來的,但如今的結果來看,顯然他們錯了,這個時候,實在不該打這一仗,只是作爲當初提議的發起人,郭圖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說話,只能由他來勸。

“此處已成空城一座,而且還要耗費人力運輸糧草,長期駐守,得不償失,不如退回鄴城,再做計較?”逢紀小心的看向袁紹,深怕自己的話觸怒袁紹。

繁縣、邶城二縣,距離鄴城足有百里,而邶城距離黎陽卻不過五十里,如今朝廷兵鋒正盛,留在此處,哪天朝廷一個不高興,將這裡給圍了,那袁紹治下的管理層可就要被朝廷給一鍋端了。

袁紹皺眉看着這些人,他雖然有些貴族特有的傲嬌,但並不是傻子,自己麾下這些人明爭暗鬥心裡自然也清楚,此刻他突然有些懷念起田豐來了,那傢伙雖然性子惹人討厭,但說話做事,都以務實爲主,以前不怎麼覺得,只覺得討厭,但如今沒了田豐在身邊,反而有些不自在,如果他在這裡的畫,大概可能給自己一些更好的建議吧?

皺眉看了郭圖一眼,卻見郭圖此刻正努力的縮在旁人身後,藉着旁人的身體隱藏自己,生怕被自己發現了。

心裡面,沒來由的生出一股煩悶,不行,這次回去之後,定要將沮授給召回來,身邊盡是這麼一幫人,有些失衡。

人總會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後悔,袁紹此刻顯然也已經感到後悔,田豐,是他親手放棄的,只是以袁紹的驕傲,是不可能承認自己後悔的,當下,也只是想着回到鄴城之後,將沮授召回來,也有平衡一下手下幾個派系的打算。

“退吧!”看着衆人隱含期待的目光,袁紹狠狠地揮了揮手,他也想退,畢竟打到這個時候,若不保全實力,接下來,劉協什麼時候來了興致要收服冀州的時候,他連阻擋的力量都沒有,但就這麼退回去,臉往哪放?而且朝廷的態度更讓他窩火,感覺自己就像朝廷圈養的畜生一樣,什麼時候想宰就能宰,想反抗,卻無力反抗,這種感覺,真讓人難受。

“主公英明!”逢紀、辛毗等人鬆了口氣,齊齊拱手道。

“還有。”袁紹想起了什麼,扭頭看向衆人道:“不管用什麼辦法,給我派人去通知曹操、還有我那侄兒,請他派出袁軍,脣亡齒寒,袁紹的今日,便是他們的明日!再讓朝廷這般下去,乾脆大家都俯首稱臣,去往洛陽求降算了!”

逢紀、郭圖等人聞言一凜,連忙上前道:“主公,不可……”

現在,最頭疼朝廷壯大的,不是袁紹、曹操、孫策這些諸侯,而是世家,諸侯如果稱臣,自縛於朝廷,或可保全一世富貴,但世家,可就要面臨朝廷的律法束縛,所有的特權,都將煙消雲散。

“哼!”袁紹悶哼一聲,也不理會衆人,徑直離開。

衆人面面相覷,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驚慌之色,袁紹自然不會真的去稱臣,但顯然,這是袁紹的警告,內部勾心鬥角,平白讓朝廷得了便宜,更讓袁紹損了一名頂尖謀士,如今袁紹已經反應過來,這種事,顯然已經觸碰到袁紹的底線了。

當下,袁紹收兵回鄴城,繼續舔舐傷口,這一次汲取了教訓,幽州呂布雖然鬧騰的歡實,但沮授於河間駐軍,的確限制了呂布,幽州韓衍將兵力集中在逐郡一帶,堅壁清野,據險而守,呂布雖然厲害,卻也不能帶着騎兵衝上城牆,袁紹趁着這個機會,默默地發展民生,訓練軍隊,一時間,卻也因爲如今劉協無意佔據冀州,相安無事,雖然小規模戰鬥不時會發生,但大戰卻一直在雙方高層的壓制下,並未發生,似乎形成了某種默契一般。

而冀州境內,各大世家不說盡棄前嫌,但因爲有了田豐的前車之鑑在前,袁紹顯然也不容許派系之間的爭鬥損傷到冀州根本,所以衝突雖有,卻還不至於太過激烈。

時間就在這樣相對平靜中,渡過了興平六年,進入了興平七年,前線的戰事詭譎,但朝廷治下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卻是發展迅猛。

皇家商行不斷在西域開拓商路,即便沒有劉協的指揮,商人逐利的特點,依舊讓他們在不斷地開拓一切可能存在的市場,大宛、烏孫在朝廷征戰的這兩年時間裡,漸漸被商人們開拓出商路,甚至甄堯爲了完成劉協的任務,最遠到過花喇子國,那裡正在內亂,雖然差點回不來,甄堯的商隊不惜將所帶的琉璃、精鹽、肥皂等貨物盡數送給花喇子國的一個貴族,才保得性命,而且爲劉協帶回了貴霜國的地圖以及數名仰慕大漢的學者。

劉協在河/北勢力穩定之後,就已經返回了洛陽,留下黃忠主持大局,關羽、徐晃、趙雲爲副將,這可是相當豪華的陣容了。

當時劉協很親切的接待了貴霜國的學者,同意他們與漢家學者交流文化的同時,也要求他們在長安講武堂以及洛陽書院之中,傳播一些貴霜國的語言、文化。

而劉協閒下來的時候,會跟郭嘉、賈詡、法衍等人研究地圖,貴霜一些人文,倒也頗有些心得,不過根據幾人的推演,就算劉協能在十年之內,一統天下,但以目前的交通條件,還不具備遠征貴霜的條件,第一是勞師遠征,耗費的錢糧物力不計其數,另外一點則是就算打下來,要想治理也頗爲費事,就算以飛鴿傳書的方式來傳遞情報,不考慮飛鴿在路上的任何意外,要將消息從洛陽傳到貴霜靠近大漢邊境的地方,都得十五天的時間,而如果調動軍隊的話,漢軍軍隊要想從長安抵達花喇子國,按照日行五十里的行軍速度來算,都要半年的時間。

這還是比較樂觀的算法,如果路上遇到什麼惡略氣候,無法行軍的時候,這個時間,就得無限延長了。

行商可以,但征伐的話,以目前的交通條件,大漢不具備對外出徵的能力,當然,如果能將改良之後,以洛陽璃製作的軌道鋪到西域的話,這個時間可以大大縮短,但前提卻是,大漢能真正的將西域給收服了,這裡的收服可不是讓西域諸國稱臣,而是大漢真正的將西域納入大漢版圖,設立州郡縣。

洛陽璃的造價雖然不貴,但拿來當軌道的話,就有些奢侈了,而且這東西雖然堅硬,但根據工部最新的統計來看,卻缺乏柔韌,做成軌道的話,要做一些固定,比如說往進鑲嵌釘子的話,根本做不到,而且驟冷驟熱的情況下,容易碎裂,還不能回爐重造。

不過工部這兩年,倒是利用這洛陽璃,練出了大量的鑌鐵,這種一般只有在打造武將兵器的時候,才能摻一點進去的材料,如今似乎有了量產的可能。

對於這個發現,工部可是喜出望外,第一件事,就是利用這些鑌鐵鑄了一座火爐,可以承受更高的溫度。

目前雖然只有一座,但對於工業的發展來說,這可是具備跨時代的意義,有了這第一座鑌鐵爐,雖然產量不高,但大漢每年都能產出十萬斤的鑌鐵,目前對朝廷來說,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在礦源這塊兒了。

總而言之,興平七年就在這樣平淡中帶着無限生機的氣氛下,悄然渡過,到了興平八年,縣學第一批學滿三年的士子終於完成了學業,在朝廷的徵兆下,被召往洛陽,而同時,似乎是一個爆發年,南方的佔據也在年初的時候,發生了牽動天下的變化。

第八章 衝突第七十四章 遲來的詔書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令第五十八章 煞氣盈天第九十三章 平定青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英雄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標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門金鎖陣第四章 上官婉兒第九十四章 雞犬不留第二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二百二十七章 幽州亂起第八十七章 冷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地業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跑偏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六十九章 張繡揚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本家來人了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標題第一百二十七章 八門之威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一百零八章 追兵至第八十四章 奪權與軍心第二章 萬佛宗第九十八章 劉備入潁川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三十九章 洛陽亂第八十五章 得女第七十章 趙雲的機緣第一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戰第八十四章 奪權與軍心第二章 威震第五十章 破軍第七十二章 郭嘉獻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第五十二章 公孫之殤第二十九章 五勝五敗第五十九章 奪軍心第四十四章 旋門關第五章 三太子第七十七章 絕望第三十一章 呂布獨戰四將第三十章 意料之外的人第三十四章 李傕回朝第一百六十章 降臨洪荒第八章 大幕開啓第十八章 爆發第三十八章 西域第五十二章 黑山鬼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十六章 妥協之道第七十六章 奇力第九十三章 平定青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生如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三更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四十二章 滴血的皇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包圍楊府第七十六章 黃巾餘黨第一百八十一章 夢中吞龍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微星第一百章 不得不退第七章 開始反擊第五十九章 奪軍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以言罪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第二十九章 詔書第二十一章 逆轉陰陽第四十五章 再臨第九章 勢勝第二百零八章 沒爹的日常第六十三章 大漢滾刀肉第三十二章 馬騰、韓遂第六十三章 何須用間第八十九章 反目第一百五十三章 落幕與開始(五更求月票)第九十九章 傳詔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諸侯心思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第六十二章 運氣可一不可再第二十二章 司馬懿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十章 西海龍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自刎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十五章 白馬之戰(一)第二十九章 帝戰?你不配第七十七章 名留青史的女人第二十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章 暗流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十一章 架空第十一章 密謀第十九章 刀鎮三軍第二十二章 桃園一諾終成空(下)第三十一章 天庭出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何人之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洪荒概況第六章 戰
第八章 衝突第七十四章 遲來的詔書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令第五十八章 煞氣盈天第九十三章 平定青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英雄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標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門金鎖陣第四章 上官婉兒第九十四章 雞犬不留第二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二百二十七章 幽州亂起第八十七章 冷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地業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跑偏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六十九章 張繡揚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本家來人了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標題第一百二十七章 八門之威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一百零八章 追兵至第八十四章 奪權與軍心第二章 萬佛宗第九十八章 劉備入潁川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三十九章 洛陽亂第八十五章 得女第七十章 趙雲的機緣第一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戰第八十四章 奪權與軍心第二章 威震第五十章 破軍第七十二章 郭嘉獻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第五十二章 公孫之殤第二十九章 五勝五敗第五十九章 奪軍心第四十四章 旋門關第五章 三太子第七十七章 絕望第三十一章 呂布獨戰四將第三十章 意料之外的人第三十四章 李傕回朝第一百六十章 降臨洪荒第八章 大幕開啓第十八章 爆發第三十八章 西域第五十二章 黑山鬼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十六章 妥協之道第七十六章 奇力第九十三章 平定青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生如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三更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四十二章 滴血的皇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包圍楊府第七十六章 黃巾餘黨第一百八十一章 夢中吞龍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微星第一百章 不得不退第七章 開始反擊第五十九章 奪軍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以言罪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第二十九章 詔書第二十一章 逆轉陰陽第四十五章 再臨第九章 勢勝第二百零八章 沒爹的日常第六十三章 大漢滾刀肉第三十二章 馬騰、韓遂第六十三章 何須用間第八十九章 反目第一百五十三章 落幕與開始(五更求月票)第九十九章 傳詔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諸侯心思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第六十二章 運氣可一不可再第二十二章 司馬懿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十章 西海龍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自刎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十五章 白馬之戰(一)第二十九章 帝戰?你不配第七十七章 名留青史的女人第二十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章 暗流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十一章 架空第十一章 密謀第十九章 刀鎮三軍第二十二章 桃園一諾終成空(下)第三十一章 天庭出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何人之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洪荒概況第六章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