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單福遇主

劉琦回到南郡之後想要求見父親,可是被蔡氏和蔡瑁等人擋在了劉表的屋外,劉琦無奈只能前去找劉備求救,可是沒想到劉備竟然也沒有見到劉表,劉備一氣之下離開了南郡,而劉琦看到劉備離開南郡,也帶着自己的人返回了零陵郡。

卻說劉備一氣之下離開南郡,本想返回長沙郡,可是卻不知爲什麼鬼使神差的來到了南陽郡。

劉備看着快要落山的太陽,想要找個地方落腳,卻看見一個正跨在牛背上,口吹短笛而來。劉備看着牧童悠閒的樣子,嘆道:“吾不如也!”於是帶着衆人立馬觀看。

牧童看到有人在旁邊,於是停牛罷笛,緊緊地盯着劉備看了一會,然後說道:“將軍莫非是那破黃巾的劉備劉玄德?”

劉備大驚,想不到在這偏僻小村竟然有人認識自己,連忙問道:“你是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的?”

牧童緩緩地說道:“我本來不知道你的名字,可是前幾日有一位客人來見我師傅,說有一劉玄德,身長七尺五寸,垂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乃當世之英雄,現在看到將軍的模樣,想必就是了。”

劉備連忙問道:“你的師傅是何人?”

牧童回答道:“我家師傅複姓司馬,單名一個徽字,字德操,潁川人也。道號水鏡先生。”

“奧,看來你家師傅也是一個閒雲野鶴之人,能否引我去見一見啊?”劉備微笑着說道。

“當然可以,請隨我來。”說着就領着劉備等人向司馬徽的住處行進。很快衆人就來到了司馬徽的住處,可是就在衆人剛到門口的時候,就見一人大笑而出說道:“琴韻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調,必有英雄竊聽。”

牧童看到自己的師傅出來,連忙說道:“這位就是我的師傅水鏡先生。”

劉備看司馬徽鬆形鶴骨,器宇軒昂,連忙上前施禮道:“在下劉備劉玄德,聽聞先生有大才,特來叨擾。”

“奧,你就是劉備劉玄德,快快進屋。”司馬徽連忙引劉備入屋,衆人分賓主坐定。

劉備和司馬徽在屋中談論起天下大勢,劉備見司馬徽講的頭頭是道,連忙拜道:“備斗膽想請先生出山,助備保我大漢王朝。”

司馬徽微微笑道:“玄德,我年事已高,實在不想在處理這些國家大事,將來一定會有比我強百倍之人相助與你。不過,我可以給你提個醒,這裡可是奇才雲集之地,只要你有恆心,必可得遇奇才。”

劉備連忙問道:“奇才是何人?”

司馬徽笑了笑說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再問臥龍、鳳雛是何人,司馬徽就不說話了,只是擡頭看了看窗外的月亮,便吩咐牧童帶領衆人前去休息,劉備無奈只能隨牧童前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劉備早早的起牀想要找司馬徽詢問臥龍、鳳雛的消息,可是卻得知司馬徽天沒亮就離開了府邸,劉備連忙問牧童:“你家師傅到哪裡去了?可說過幾天回來?”

牧童回答道:“我家師傅出去訪友了,並沒有說什麼時候回來。”

劉備知道司馬徽這是爲了躲避自己,他實在想不通爲什麼司馬徽告訴自己有臥龍、鳳雛,卻不肯告訴自己兩人的身份,只能搖搖頭跟在牧童的身後,離開了司馬徽的府邸。

離開山野小村,劉備帶領衆人返回長沙,忽然看到市上有一人,葛巾布袍,皁滌烏履,長歌而來。只聽那人唱道:“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聽到歌聲,心中暗想:“難道此人就是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或者鳳雛?”於是下馬相見,邀入府中問其姓名,徐庶回答道:“某乃潁上人也,姓單,名福。久聞使君納士招賢,想要來投靠,可是害怕驚擾使君;於是在集市上放歌,希望能夠引起使君的注意。”

劉備聽到徐庶的話,心中大喜,連忙以貴客的禮遇招待徐庶。

徐庶看劉備求賢如渴,暗暗點點頭,然後接着說道:“聽聞使君有一匹好馬,不知可否牽來讓我看看?”

劉備聽到徐庶想要看自己的戰馬,連忙命人前去將的盧馬牽到門口。徐庶看到一匹高頭大馬來到屋外,快步走出來認真地看了一會,然後說道:“莫非這是傳說中的的盧馬?它雖然是千里馬,卻會使主人受到傷害,不可乘啊。”

劉備說道:“確實會令主人遭到傷害。”於是將自己騎着的盧被敵人追擊到絕境,然後騎馬越過絕境的事情講了一遍。

徐庶聽完劉備的講解說道:“此是救主,而不是害主,但是的盧馬終究會害一位主人,我這裡有一個辦法可以消除這個弊端。”

劉備騎乘的盧馬多時,早已將的盧馬當做了自己最忠實的夥伴,但因爲害怕他會害自己,所以平常不敢過多騎乘,聽到徐庶有辦法解決的盧馬害主,連忙激動地說道:“願聞其詳。”

徐庶微微一笑說過:“使君心中必然有十分厭惡之人,可將此馬賜之;待害過此人之後再乘之,自然就會平安無事了。”

劉備聽到徐庶的話,頓時臉色大變,他沉聲說道:“先生來到這裡,不想着鞭策備治國救人,卻出此陰謀之計讓備害人,被實在是不敢聽從先生的教誨。”

徐庶聽到劉備的話,臉色一怔,然後微笑着說道:“哈哈,使君不要見怪,只是我聽說使君仁義無雙,不敢相信,於是纔出言相試。”

劉備聽到徐庶是出言試探自己,於是馬上微笑着說道:“先生這個試探可是不好,萬一備聽信先生之言,那備豈不是損失一位大才。”

徐庶聽到劉備的責怪,沒有說話,而是緊緊地盯着劉備,劉備亦緊緊地盯着徐庶,過了一會,兩人突然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當天晚上,劉備在自己的府邸中設宴招待徐庶,同時將徐庶介紹給自己的衆將領,衆人吃吃喝喝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徐庶也漸漸的融入到了劉備的這個大家庭中。

第二天,劉備任命徐庶爲軍師祭酒。徐庶上任的第一天就開始改革軍制,訓練強兵,在徐庶的幫助下,劉備士兵的戰力越來越強。

第六十五章 瓜分冀州(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孔明初顯威(下)第七十八章 攻打鮮卑(完)第一百二十章 小霸王逝世第四十一章 公孫瓚戰袁紹第十六章 烏桓來襲(一)第三十章 虎牢關攻略(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備入川(一)第五十章 曹操退兵第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章 攻打壽春第兩百二十章 孫權到來第三十一章 董卓撤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統一北方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權上位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取荊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備入川(二)第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八十九章 曹操戰張繡(二)第五十一章 曹操戰呂布(一)第九十一章 攻佔河內第六章 夜襲敵營第三十一章 董卓撤軍第兩百二十章 孫權到來第五章 小戰一場第一百二十章 小霸王逝世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策攻打荊州(三)第兩百三十五章 大舉進攻(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十一章 趙雲退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擊(二)第兩百二十七章 好消息第五十章 曹操退兵第兩百三十八章 周瑜哭了第一百零一章 鮮卑來襲(三)第八十四章 孫、劉大戰袁術(一)第四十七章 張龍得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龍出擊第兩百零二章諸葛亮敗走麥城(三)第三十七章 戰鮮卑、烏桓(二)第六章 夜襲敵營第四十二章 孫堅戰劉表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龍發怒第八十九章 曹操戰張繡(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權攻江夏第兩百一十六章 劉備哭了第九十五章 劉、馬戰曹操(一)第兩百二十三章 孫權要撤退第八十章 幷州攻略(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孫尚香第二十五章 進兵汜水關(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孫權來襲第二十五章 進兵汜水關(二)第六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周瑜敗退第二章 涿郡之戰(下)第四章 再次出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建國第三十一章 董卓撤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擊(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四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攻荊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句麗撤軍(一)第四十六章 戰公孫瓚(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權動手第四章 再次出征第三十三章 決裂第二十章 張龍大婚第五十八章 收服黑山軍(二)第五十八章 收服黑山軍(二)第四十六章 戰公孫瓚(二)第兩百零三章 劉協滅亡(一)第二十八章 虎牢關攻略(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打許昌(下)第二十一章 大亂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輕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取荊州第九十七章 劉、馬戰曹操(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淹白帝城(一)第九十三章 佔領青州第九十三章 佔領青州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六十二章 攻擊安平第七十八章 攻打鮮卑(完)第兩百一十六章 劉備哭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建國第兩百零七章 孫劉聯合(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烏桓攻擊第七十五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下)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敗退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龍發怒第十六章 烏桓來襲(一)第兩百零八章 孫劉聯合(三)第兩百三十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九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建國第兩百零一章 諸葛亮敗走麥城(二)
第六十五章 瓜分冀州(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孔明初顯威(下)第七十八章 攻打鮮卑(完)第一百二十章 小霸王逝世第四十一章 公孫瓚戰袁紹第十六章 烏桓來襲(一)第三十章 虎牢關攻略(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備入川(一)第五十章 曹操退兵第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章 攻打壽春第兩百二十章 孫權到來第三十一章 董卓撤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統一北方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權上位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取荊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備入川(二)第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八十九章 曹操戰張繡(二)第五十一章 曹操戰呂布(一)第九十一章 攻佔河內第六章 夜襲敵營第三十一章 董卓撤軍第兩百二十章 孫權到來第五章 小戰一場第一百二十章 小霸王逝世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策攻打荊州(三)第兩百三十五章 大舉進攻(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十一章 趙雲退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擊(二)第兩百二十七章 好消息第五十章 曹操退兵第兩百三十八章 周瑜哭了第一百零一章 鮮卑來襲(三)第八十四章 孫、劉大戰袁術(一)第四十七章 張龍得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龍出擊第兩百零二章諸葛亮敗走麥城(三)第三十七章 戰鮮卑、烏桓(二)第六章 夜襲敵營第四十二章 孫堅戰劉表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龍發怒第八十九章 曹操戰張繡(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權攻江夏第兩百一十六章 劉備哭了第九十五章 劉、馬戰曹操(一)第兩百二十三章 孫權要撤退第八十章 幷州攻略(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孫尚香第二十五章 進兵汜水關(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孫權來襲第二十五章 進兵汜水關(二)第六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周瑜敗退第二章 涿郡之戰(下)第四章 再次出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建國第三十一章 董卓撤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擊(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四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攻荊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句麗撤軍(一)第四十六章 戰公孫瓚(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權動手第四章 再次出征第三十三章 決裂第二十章 張龍大婚第五十八章 收服黑山軍(二)第五十八章 收服黑山軍(二)第四十六章 戰公孫瓚(二)第兩百零三章 劉協滅亡(一)第二十八章 虎牢關攻略(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打許昌(下)第二十一章 大亂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輕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取荊州第九十七章 劉、馬戰曹操(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淹白帝城(一)第九十三章 佔領青州第九十三章 佔領青州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六十二章 攻擊安平第七十八章 攻打鮮卑(完)第兩百一十六章 劉備哭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建國第兩百零七章 孫劉聯合(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烏桓攻擊第七十五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下)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敗退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龍發怒第十六章 烏桓來襲(一)第兩百零八章 孫劉聯合(三)第兩百三十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九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建國第兩百零一章 諸葛亮敗走麥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