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臥龍出山

就在張龍返回許昌的時候,徐庶來到了劉備的府邸,劉備看到徐庶走過來,連忙迎上去微笑着說道:“軍師,你不是在和公臺一起訓練士兵嗎,怎麼有空來我這裡啊?”

自從徐庶跟隨劉備之後,劉備真心對待徐庶,再加上劉備對待百姓也不錯,所以現在徐庶已經認劉備爲主,並且將自己的真實姓名告訴了劉備。

徐庶微笑着對着劉備拜了拜說道;“這幾天我發現主公麾下武將居多,但是文臣卻寥寥無幾,我想向主公推薦幾個人才。”

劉備聽到徐庶的話,連忙急切地問道:“人才在哪裡?”

徐庶微微一笑說道:“在襄陽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有一位奇才,主公何不去求之?”

劉備說道:“現在荊州暗流涌動,我實在是脫不開身啊,能不能請元直將他請來啊?”

徐庶搖搖頭說道:“主公,此人絕對不能夠怠慢,還是主公親自去請的好。若是能夠得到此人的效忠,無異於周得呂望、漢得張良。”

劉備不敢置信的問道:“不會吧,世間還有這樣的奇才,那他與先生相比如何?”

徐庶苦笑了一下說道:“主公,不是我自誇,整個大漢王朝能夠比我強的人絕對不超過二十人,而這個人就是其中之一。此人總是與管仲、樂毅相比,然而在我看來,管仲、樂毅卻遠遠比不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

劉備聽到徐庶如此推崇此人,心中十分高興,雖然與徐庶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劉備知道徐庶此人十分驕傲特別是在軍事方面,能夠令他推崇的人,本事絕對小不了,他連忙高興地問道:“此人姓甚名誰?”

徐庶說道:“此人是琅琊陽都人,複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字孔明,所居之地有一個崗名臥龍崗,主公還是趕緊前去相請吧,若有此人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劉備驚訝地問道:“難道他就是臥龍、鳳雛之中的臥龍?”

“不錯,此人正是臥龍。而鳳雛是襄陽的龐統。”徐庶微笑着說道。

劉備在得到徐庶的提醒之後,馬上和張飛、陳到率領十幾人向着臥龍崗而去,可是不想劉備前去詢問臥龍是否在家,守門的童子卻說臥龍已離家多日,不知到何處訪友去了,無奈劉備只能派遣幾個士兵在這裡等待諸葛亮回來,而他則帶着衆人返回長沙。

劉備回來告訴徐庶諸葛亮出門訪友,不知何時回來。徐庶聽到劉備的話,微微一笑說道:“孔明兄果然神人也,竟然能夠預知主公前去,特此設下考驗。”

劉備疑惑的問道:“元直,難道你是說這是諸葛先生對我的考驗?”

“不錯,孔明這人絕對不可能輕易出山,主公只能用誠意打動他,這樣他纔會見你,這樣吧,這段時間反正沒有什麼大事,主公就費心多往那裡跑幾天,我相信孔明會見你的。”徐庶點點頭說道。

於是劉備過了幾天就又去了一趟臥龍崗,然而果然和徐庶說到那樣,諸葛亮又沒有在家,三番兩次的來諸葛亮都沒有在家,這令張飛十分惱火,於是張飛對着劉備說道:“大哥,這什麼諸葛亮的譜也太大了吧,這都兩次了還沒有見到人,我看還是算了吧,反正我們已經有徐元直和陳宮了。”

“二弟,這諸葛亮的德才可是連元直都推崇備至啊,不管怎麼樣我都要得到他的效忠,既然連這點耐性都沒有,那你就不要再來了。”劉備狠狠地說道。

張飛看到劉備生氣了,連忙小聲的說道:“我這不是怕耽誤大哥的功夫嗎?”

劉備也知道剛纔自己說的有點過火了,馬上溫和的說道:“二弟,你這急躁的性子也該改改了,我們是來求才的,人家考驗我們也是應該的,更何況就憑我們這幾人人怎麼能夠鬥得過張龍手下的那些謀士,連張龍都鬥不過,我們談何興復漢室。”

張飛聽到劉備的話,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低聲說道:“大哥,我知道錯了,你放心好了,以後我會改掉急躁的脾氣的。”

又過了幾天劉備第三次來到諸葛亮的茅屋,守門的童子對着劉備說道:“將軍,我家先生正在休息,還望將軍能夠稍等一會。”

劉備聽到諸葛亮在家,連忙高興地說道:“既然先生在休息,那我們就等等。”可是這一等不要緊,很快三個小時就過去了,眼看着太陽就要落山了,張飛等人都開始急躁起來,唯有劉備仍然靜立在旁等待諸葛亮醒來。

又過了五分鐘,眼看張飛就要暴走了,諸葛亮終於睜開了眼睛,吟詩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暖,窗外日遲遲。”孔明吟罷,對着童子說道:“今天有沒有客人來啊?”

童子回答道:“劉皇叔正在外面等候先生。”

“既然有客人到,爲什麼不早點將我叫醒。”說完諸葛亮就來到屋外將劉備讓到了茅屋中。

劉備坐下,才擡頭審視諸葛亮,只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手拿羽扇,飄飄然有神仙之慨。

劉備忙下拜道:“聽聞先生大才,特來請先生出山相助。”

諸葛亮搖搖頭說道:“亮就是一山野村夫,那有什麼大才,我看將軍還是請回吧。”

劉備聽到諸葛亮的話,馬上說道:“水鏡先生和元直都推崇的大才,怎麼會是一山野村夫呢,再說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爲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哈哈哈哈,既然將軍都說道這個份上了,再推辭就是我孔明不識好歹了,既然這樣,我就隨將軍出山,助將軍一臂之力。”孔明笑了幾聲說道。

劉備聽到諸葛亮願意出山相助,連忙高興的說道:“太好了,有孔明相助,天下必可安定,望先生將我如何做?”

孔明說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爲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爲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說完,讓童子取出一張地圖,接着說道:“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爲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劉備聽到諸葛亮的話,思考了一陣爲難的說道:“孔明啊,這劉表和劉璋都是我皇族之人,我怎麼能夠接收他們的地盤呢?”

諸葛亮聽到劉備的問話,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微笑着說道:“主公仁義,但是我夜觀天象發現劉表將不久於人世,到時就是主公接手荊州的好時機,只要主公佔據荊州,那劉璋必然會將益州讓給主公。”

諸葛亮和劉備返回長沙後,開始和徐庶、陳宮一起訓練士兵,以便應對以後的大亂。

第兩百零六章 孫劉聯合(一)第七十一章 孫堅二斗劉表(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覽發威第四十五章 戰公孫瓚(一)第三十五章 短暫發展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龍定遼東第七十二章 孫堅撤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援軍到來第四十九章 陶謙求救第一百五十八章 諸葛之謀第七十五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下)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桓南移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權動手第三十六章 戰鮮卑、烏桓(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許昌(上)第九十一章 攻佔河內第一百一十章 渡河攻擊第六十三章 收服張頜第五十二章 曹操戰呂布(二)第十四章 華佗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權攻江夏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龍中伏第六十章 進攻渤海郡第八十五章 孫、劉大戰袁術(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單福遇主第九十六章 劉、馬戰曹操(二)第十二章 發展壯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統一北方第兩百二十章 孫權到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水軍(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龍進兵第兩百一十五章 馬超戰死第一百三十章 孔明初顯威(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孫策攻打荊州(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勝曹操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三十九章 鮮卑撤軍第七十四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上)第六十章 進攻渤海郡第兩百一十四章 攻擊劉備第五十六章 張龍戰鞠義第二十四章 進兵汜水關(一)第八章 收服戲忠第四十二章 孫堅戰劉表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滅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權動手第九十八章 劉、馬戰曹操(四)第四章 再次出征第兩百二十一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孔明初顯威(下)第兩百二十二章 諸葛亮的提議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五十九章 收服黑山軍(三)第七十一章 孫堅二斗劉表(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決裂第五十五章 出兵冀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打許昌(下)第七十四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上)第七十二章 孫堅撤軍第六十三章 收服張頜第六十二章 攻擊安平第兩百一十二章 受阻第一百二十四章 組建水軍(二)第八十二章 幷州攻略(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當了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兩百一十四章 攻擊劉備第十六章 烏桓來襲(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野大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災還是機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諸葛之謀第兩百一十五章 馬超戰死第六十章 進攻渤海郡第七十六章 攻打鮮卑(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臣武將到手第兩百零六章 孫劉聯合(一)第九十三章 佔領青州第八十四章 孫、劉大戰袁術(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孫策攻打荊州(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擊(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孫策攻打荊州(一)第二十章 張龍大婚第一百五十五章 強強相撞(上)第三十六章 戰鮮卑、烏桓(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馬家軍(上)第十七章 烏桓來襲(二)第八十四章 孫、劉大戰袁術(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組建水軍(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許昌(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石炮發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兇手是誰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備入川(二)第四十二章 孫堅戰劉表第一百六十一章 游擊戰第九章 靈帝召見第兩百二十二章 諸葛亮的提議第九十六章 劉、馬戰曹操(二)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
第兩百零六章 孫劉聯合(一)第七十一章 孫堅二斗劉表(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覽發威第四十五章 戰公孫瓚(一)第三十五章 短暫發展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龍定遼東第七十二章 孫堅撤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援軍到來第四十九章 陶謙求救第一百五十八章 諸葛之謀第七十五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下)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桓南移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權動手第三十六章 戰鮮卑、烏桓(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許昌(上)第九十一章 攻佔河內第一百一十章 渡河攻擊第六十三章 收服張頜第五十二章 曹操戰呂布(二)第十四章 華佗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權攻江夏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龍中伏第六十章 進攻渤海郡第八十五章 孫、劉大戰袁術(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單福遇主第九十六章 劉、馬戰曹操(二)第十二章 發展壯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統一北方第兩百二十章 孫權到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水軍(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龍進兵第兩百一十五章 馬超戰死第一百三十章 孔明初顯威(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孫策攻打荊州(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勝曹操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三十九章 鮮卑撤軍第七十四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上)第六十章 進攻渤海郡第兩百一十四章 攻擊劉備第五十六章 張龍戰鞠義第二十四章 進兵汜水關(一)第八章 收服戲忠第四十二章 孫堅戰劉表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滅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權動手第九十八章 劉、馬戰曹操(四)第四章 再次出征第兩百二十一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孔明初顯威(下)第兩百二十二章 諸葛亮的提議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五十九章 收服黑山軍(三)第七十一章 孫堅二斗劉表(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決裂第五十五章 出兵冀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打許昌(下)第七十四章 攻擊吳郡和會稽(上)第七十二章 孫堅撤軍第六十三章 收服張頜第六十二章 攻擊安平第兩百一十二章 受阻第一百二十四章 組建水軍(二)第八十二章 幷州攻略(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當了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第兩百一十四章 攻擊劉備第十六章 烏桓來襲(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野大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災還是機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諸葛之謀第兩百一十五章 馬超戰死第六十章 進攻渤海郡第七十六章 攻打鮮卑(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臣武將到手第兩百零六章 孫劉聯合(一)第九十三章 佔領青州第八十四章 孫、劉大戰袁術(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孫策攻打荊州(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擊(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孫策攻打荊州(一)第二十章 張龍大婚第一百五十五章 強強相撞(上)第三十六章 戰鮮卑、烏桓(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馬家軍(上)第十七章 烏桓來襲(二)第八十四章 孫、劉大戰袁術(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組建水軍(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許昌(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石炮發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兇手是誰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備入川(二)第四十二章 孫堅戰劉表第一百六十一章 游擊戰第九章 靈帝召見第兩百二十二章 諸葛亮的提議第九十六章 劉、馬戰曹操(二)第十五章 剿匪收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