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下]

並不怕死。李明偉是張家的奴僕,後來成爲張家的I過整編,成爲青州正規軍之後,他就獲得了自由,成爲一名平民。如果他能夠立下戰功,比如說,斬首三級,李明偉本人便可以得到晉升,他全家也都可以得到自由,並得到了五十畝土地由張涵出。當然,假如李明偉戰死,或者重度傷殘的話,也有同樣效果。不過,那一百畝土地便是由青州官府出了。

“呸!”

開戰之初,卻想到這麼不吉利的事,李明偉不由自主吐了口吐沫,又踩了一腳,去去晦氣。不怕死和願意死,是兩回事。雖然土地少點兒,李明偉依然更願意用立功,來實現自己的心願。

都尉趙文華身體也隨着大地而抖動,身爲先登的指揮軍官,他神色不變,唯有兩眼閃閃發光,緊緊地盯着奔騰而來的騎兵。趙文華心中有點興奮。

趙文華是張家第二次選僕時,與弟弟趙武傑一起雙雙入選的。後來因爲成績優秀,得以進入族學學習,他在族學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和訓令。後來,趙文華加入了魯國郡國兵,屢立戰功,晉升很快。與李明偉不同,整編過後,趙文華已經是都尉,秩千石的中級軍官了。他的全家人早已獲得了自由和土地。滿懷着對張家的感激之情,趙文華期待着能立下更多的功績。

還有兩百步趙文華不動如山。

還有一百五十步“上箭!”

青州軍的先登上好弩箭。

還有一百步“舉盾!”

厚重的大木盾上裹着一層鐵皮,下面的尖錐深深的刺入土中,粗大的撐杆被支在盾後,三百張大盾排列成一道堅實的鐵壁。

還有六十步“預備!”

青州軍的先登亮出了鋒利的爪牙,排在前面的,都舉起了蹶張弩,形勢一觸即發。

嚴綱策馬狂奔,迎面撲來的狂風,打在臉上,他不由得激動起來。速度和殺戮從來都是令人興奮的,嚴綱忍不住舔了舔乾澀的嘴脣。

距離還有一百五十步,嚴綱決定等等。

坦率地說,嚴綱不怎麼喜歡與青州兵作戰。青州軍都是縮頭烏龜,每人一件堅實的烏龜殼實在令人頭痛。原本在百步即可射箭,如今面對烏龜殼,也只能改成八十步,甚至八十步的殺傷也是有限的,等於平白少射了幾輪箭。如此優良的防禦能力,也使得許多人喜歡青州軍的烏龜殼,但嚴綱把分得的幾件鎧甲,都給了部下,自己還是穿着那身魚鱗鎧。當然,爲將官精心製造的魚鱗鎧,防禦能力並不亞於普通的青州鎧。

在一百三十步的時候,嚴綱才吹響了號角。

“上箭!”

雷鳴般的馬蹄聲裡,只有大聲吶喊,才能聽見,但什伍長們整齊的喊聲,還是清晰入耳。

嚴綱眯着眼睛,沒有準備弓箭的打算。青州軍的兜鍪和胸部的鎧甲都有一分餘厚,面上還帶有鐵面罩,只露出寸許寬的眼睛,弓箭的威力被大大削弱了。

一百步了,嚴綱沒有動;

八十步了,嚴綱決定再等等;

“嗚”

直到七十幾步遠,嚴綱才吹響了號角。

“放”

在一片吶喊聲中,天空“咻”一下,一層陰雲掠過了上空。密密麻麻的長箭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圓弧,帶着凜冽的殺機,越過大盾,直撲青州軍中後部……

突然,嚴綱看見大盾間間閃爍出點點寒光,他猛的一驚,弩,是強駑!

但是,在這個時候,距離太近了,騎兵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來不及轉向了。嚴綱握緊了長戟,再次壓低了身體,雙腿用力猛夾住馬腹,駿馬吃痛,奮起餘力又提高了速度,人死鳥朝上……

“低頭!”

李明偉順從地服從了命令,俯45度,把臉部藏在了頭|籠罩住天空,轉眼箭雨便落了下來,打在衆人的頭盔上,鎧甲上,發出清脆的“噹噹”聲,隨後便彈開了。只有少數倒黴蛋,被箭擊破了鎧甲的薄弱部位,或沒有鎧家防護的部位,鮮血從撕裂的傷口涌出,滲溼了附近的衣物。不過,這些地方都不是要害,並不會影響戰鬥,沒有人退出戰鬥,只有稀疏的悶哼聲。

“預備!”

李明偉擡起了頭,將蹶張弩平平舉起,通過望山,來瞄準撲來的騎兵。老實說,在五十幾步的距離,騎兵連人帶馬這麼大的目標,李明偉實用不上瞄準,不說百發百中,十發九中也是沒跑的。但是,長期養成的習慣成爲了本能,他還是眯着眼睛,瞄了一下馬也有要害的。

嗚”

“放箭!”

聽到命令,李明偉輕輕釦動了懸刀(扳機),沒有觀察結果,他便向左一步,給身後的唐國強閃開了位置,隨即一轉身,向後疾走兩步,從最前排來到了第三排,又一個轉身,跨步站好,一彎腰,腳句踏在了踏環裡,拉開拉桿……待他直起腰來,弩箭便已經就位。此時,唐國強射箭完畢,正好閃開了位置,孫東平向前一步,李明偉緊隨着他,也向前走了一步……

李明偉的一個瞬間,在嚴綱看來卻很漫長,寒光一閃,嚴綱就見愛馬的頭顱高高揚起,一支雪亮的方頭四棱箭鏃便從馬耳後面透出來,慢慢刺在他的身上,魚鱗鎧的質量很好,又有穿透了馬首,弩箭並沒有傷害到嚴綱。但跨下駿馬的驟然減速,嚴綱沒有絲毫反映便飛了出去……

嚴綱飛出去足足有七八步遠,重重地摔在地上,差一點兒沒背過氣去。恍惚中,似乎有人在大聲叫他,但嚴綱的腦海裡轟轟作項,渾身上下像散了架似的,竟分毫動彈不得……

大漢國的軍法森嚴,主將若是死亡,親兵將盡數處死,其餘大小軍官也多如此。嚴綱說是衝在前面,卻也不是最前面,再前還有親兵這時候都已死了。此時此刻,一見嚴綱落馬,生死不知,所有人都急了,這是要掉腦袋的……

騎兵們也顧不得許多,拼命向前衝,親兵衝上前去,是抱有萬一的希望,想將嚴綱搶回去。而騎兵們衝上前,則是爲了立功贖罪若是將這股青州先登都滅了,斬殺其指揮的軍官,也可以抵消罪行,這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了……

於是,騎兵捨生忘死,如潮水般奔騰而至,青州軍的蹶張弩是經過改進的,發射速度極快,又採取了三段輪流射擊的方式,使發射速度達到了一個新高,頃刻之間,便射出了數千箭,也不能完全阻止騎兵的突擊。畢竟,騎兵如奔流般一起向前衝鋒,前面的騎兵自然而然便爲後面的騎兵提供了掩護……

Www_ тт kΛn_ ¢○

嚴頌是嚴綱的侄子,又是他手下得力的軍官,見嚴綱落馬,他眼睛都紅了,嚴頌恨不能把這些人都吃了,也是他運氣好,穿着一身青州的騎兵鎧,竟沒有大礙,眼看着離青州軍越來越近,嚴頌咬緊了牙關,端平了長戟,正要破開大盾,好殺個痛快,就在這個時候……

“唏嚦嚦”

跨下的駿馬一聲長嘶,忽然馬失前蹄,嚴頌整個人飛出去好遠,大頭朝下摔在地上,當時便沒有了動靜。突破到近處,三五十步的騎兵很多,但他們無一例外,不是倒在了強弩勁射下,便是馬失前蹄,整個人都成了騎兵炮彈飛了出去……

一個是偶然,二個是意外,但一批批都如此,連接近都不能,便平白地死在半途中,這沉重打擊了騎兵的士氣,勇氣來的快去的也快,加之,前面的騎兵連人帶馬堆成了一片屍山血海,騎兵也衝不上去,後面的騎兵不由自主都降低了速度……

幽州兵失去了前進的勇氣,趙文華卻還不肯放過他們,令旗一指,隨着鼓聲的響起,青州軍開始了突擊……

嚴綱伏在地上,不知過了多久,才稍微清醒一點兒,手中的長戟早已經不知去向,卻看到一口黑乎乎的長刀直劈過來,黑暗吞沒了他……

是日,趙文華斬首兩千有餘,公孫瓚軍左翼騎兵潰不成軍。而右翼騎兵出動之時,又遭到了騎軍的阻截。當趙文華指揮先登,奮力向前的時候,也張奐也把握住機會,立刻揮軍猛攻。右翼騎兵也崩潰了,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公孫瓚全軍皆潰,大敗而歸。

宜將剩勇追窮寇,張奐指揮着青州軍緊追不捨。公孫瓚逃到大營附近,收殘兵準備再戰,卻被隨之而來的趙文華,指揮先登猛烈攻擊。公孫瓚軍又敗,連牙門旗竿都被奪取了牙門旗竿就是旌旗,也就是全軍的軍旗,連牙門旗竿都被奪去了,公孫瓚的狼狽不堪可見一斑。公孫瓚軍遂潰不能止。其時,張指揮青州軍趕到,趁勢拔其大營。隨後,騎都尉孫齊雲指揮着騎軍一路追殺,直追殺出上百里之遙。

是日,青州軍共斬首五千餘級,俘虜八千有餘,斬公孫範、嚴綱以下將校一百一十七人。

公孫瓚僅率白馬義從等五百多騎渡過了漳水,逃脫了性命。

至此,張涵控制了冀州全境。

第三十一章 僕婢[下]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墾荒者第二章 干謁[上]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聖典》第二十七章 出征[下]第二十二章 續族學[下]第二十六章 學鄉第三十章 管亥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沒錢啦?第三章 張氏[上]第八章 籌謀[下]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三十七章 爲難[上]第四十一章 財源[上]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八章 回家[下]第三卷 第七十三章 人生總有意外第三卷 第十章 從軍記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四十二章 相聚[下]第三卷 第七十章 廷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總結第二十九章 卞南莊[上]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天子東歸[6]第二章 干謁[下]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二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章 管亥卷尾語第四卷 第八章 無題序言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第十七章 農書[上]第九章 後路[上]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書第八章 籌謀[上]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1)第四十一章 財源[下]第一章 夢醒[上]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六十章 恭賀新禧!福壽安康!第三章 東觀[上]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戰的序幕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一章 麻煩[下]第三卷 第八章 青州行第三卷 第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三十六章 鄭玄[下]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遼東[3]第三卷 第七十二章 匈奴北遷第三十三章 無題第四十章 社會主義[上]第十二章 天書[下]第二章 幸福?[下]第二十章 冶煉作坊[下]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下]第二十七章 李勝忠[下]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卷 第三十五章 西望長安第四十一章 財源[上]第三十七章 爲難[下]第二十八章 鋼鐵[上]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四十一章 有錢沒錢又是一年第十四章 整軍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2)第二十五章 出書[下]第三卷 第八十章 閒話第三卷 第八章 青州行第四章 神童[下]第三十八章 欺騙[下]第二十四章 閒話[下]第三十四章 餘輝第三卷 第四十章 朝令夕改?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十七章 爲難[上]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煙又起第十五章 預備第二十五章 出書[下]第七章 青州[上]第四章 支婁加讖[上]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2)第三卷 第二章 開始第二章 幸福?[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四十六章 各懷心機第八章 籌謀[下]第二十二章 活人令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四卷 第五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1)第三卷 第七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僕婢[下]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墾荒者第二章 干謁[上]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聖典》第二十七章 出征[下]第二十二章 續族學[下]第二十六章 學鄉第三十章 管亥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沒錢啦?第三章 張氏[上]第八章 籌謀[下]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三十七章 爲難[上]第四十一章 財源[上]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八章 回家[下]第三卷 第七十三章 人生總有意外第三卷 第十章 從軍記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四十二章 相聚[下]第三卷 第七十章 廷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總結第二十九章 卞南莊[上]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天子東歸[6]第二章 干謁[下]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二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章 管亥卷尾語第四卷 第八章 無題序言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第十七章 農書[上]第九章 後路[上]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書第八章 籌謀[上]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1)第四十一章 財源[下]第一章 夢醒[上]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六十章 恭賀新禧!福壽安康!第三章 東觀[上]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戰的序幕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一章 麻煩[下]第三卷 第八章 青州行第三卷 第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三十六章 鄭玄[下]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遼東[3]第三卷 第七十二章 匈奴北遷第三十三章 無題第四十章 社會主義[上]第十二章 天書[下]第二章 幸福?[下]第二十章 冶煉作坊[下]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下]第二十七章 李勝忠[下]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卷 第三十五章 西望長安第四十一章 財源[上]第三十七章 爲難[下]第二十八章 鋼鐵[上]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四十一章 有錢沒錢又是一年第十四章 整軍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2)第二十五章 出書[下]第三卷 第八十章 閒話第三卷 第八章 青州行第四章 神童[下]第三十八章 欺騙[下]第二十四章 閒話[下]第三十四章 餘輝第三卷 第四十章 朝令夕改?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十七章 爲難[上]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煙又起第十五章 預備第二十五章 出書[下]第七章 青州[上]第四章 支婁加讖[上]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2)第三卷 第二章 開始第二章 幸福?[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四十六章 各懷心機第八章 籌謀[下]第二十二章 活人令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四卷 第五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1)第三卷 第七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