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季龍之謀

豫南傳來戰事不利的消息,給石趙這一次大舉南來、誇武揚威之行蒙上了一層陰霾。不獨中山王石虎爲之雷霆震怒,其餘各路主將對於軍敗辱國的石聰也都是大加指責,乃至於破口大罵。

大軍中對於石聰的辱罵並不止侷限於高層將官之間,很快就蔓延到下層兵長小卒之中。消息傳來之後,大軍便開始加速行軍,軍紀也變得嚴厲起來,氣氛一時間變得極爲肅殺。

如此一來,早前習慣了輕鬆散漫行軍的將卒們自然就倍感不適,心態上一時間不好完全調整過來,多有將卒犯禁,而後便遭受嚴厲的兵法刑罰,甚至就連中山王義從中軍都不能倖免。像是此前的遊獵又或脫離大軍自由活動之事,俱被苛令嚴禁,若有犯禁者,最嚴重的甚至兵長都被斬首傳示諸軍,以作警告。

最開始兩天時間裡,各部都還不以爲然。石聰是個庸質劣才,居然敗給南人軟弱之軍,只能證明其人實在太不堪,並不意味着南軍就有多強大。

他們今次幾十萬雄軍南來,乃是必勝之師,何至於如此緊張,距離淮水尚在近千里開外,連南人的影子都沒有見到,實在沒有必要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姿態,徒增南人氣焰。

然而當一名中山王義從愛將都因違反軍令而被斬首,首級傳示各軍之後,將士們才終於意識到這不是在開玩笑,於是一個個便都忙不迭的約束部衆,收斂所爲。如此一來,軍紀一時間倒是大爲肅清,也讓沿途鄉野民家免收了許多慘無人道的戕害。

國人兵卒們大爲收斂,但大軍之中許多則變得蠢蠢欲動起來。這些胡族義從們成色本就複雜,匈奴、鮮卑、氐羌、零丁、月支等等,諸胡兼具,有的是如羯胡一般內附已久,趁亂而起而後歸於羯胡,有的是早年被戰敗的對手俘虜。

這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早年漢趙舊部將近三萬人,又有兩萬多遼西鮮卑。

這些軍隊同族而聚,保持着原本的部族構架,哪怕是如今的石趙朝廷,乃至於眼下統領大軍的中山王石虎,對於他們的內部事務能夠干涉的也極少。

本就是半獨立的存在,對於石趙也談不上什麼忠心,只要錢糧供應到位,對他們而言,效忠何方又或攻打何方,都沒有太大的意義。甚至於心裡始終存在着觀望時局,以待天下再變的想法。畢竟本質上而言,他們與早年的趙主石勒都是一類人,大概心裡也存着一個念頭,彼可爲之,我有何不可?

所以,石聰今次在豫南被淮南晉軍擊敗,對整個羯胡南下大軍的影響是極壞的。諸胡義從們佔據了大軍將近三分之一的數額,當他們潛意識裡有了觀望之心,那麼對整個大軍的士氣影響實在太嚴重。

對於大軍內部涌現出的這些暗潮,作爲大軍統帥的石虎同樣也感受到,許多胡部人馬都出現了調度不靈活,軍令有遲滯的現象,而且對於糧草資用的需求量也都大增。

石虎久歷戎事,對於這種現象自然不會陌生,因此也很快就有了應對之策。他首先派遣心腹部將分往各軍監事,然後又勒令各軍抽調精銳部衆納入中軍以充軍實,對於心有牴觸抗拒的將領,也都根據各自情況不同,或安撫拉攏,或奪職奪軍。

手段雖然以強硬爲主,但也不乏懷柔,雖然激起了一些怨言和騷亂,但整體上卻讓大軍的凝聚力又加強幾分。這也是因爲他在軍中威望崇高,幾乎僅次於趙主石勒。如果換了另一員將領掌兵,未必就能如此凌厲的將這些不安因素予以拔除。

整軍的同時,石虎又分遣遊騎前往沿路郡國鄉野,勒令這些地方官長和地方豪宗俱都做好接應大軍的準備,同時必須前來軍中拜見。而對於這些地方官長和門戶,他也是訓令並示好兼具,而不再是一味的暴虐凌辱。甚至對於一些態度迎合熱切的地方門戶大許名爵,凡有地方門戶子弟投軍者,俱都以都尉之職留鎮中軍,恩賞不可謂不重。

石虎當然也明白,豫南之地絕非善土,早年乞活軍與祖氏交替盤踞於此。而且苟存於江表的殘晉小朝廷也多遣使於此境中拉攏遊說,令得境中離心甚重。這些地方門戶或是迫於軍勢不得不有所迎合,其實察其心跡如何,仍是叵測。

但這都不重要,這些人即便是懷有異心,也絕對不敢直接起兵對抗大軍。在他浩大雄軍面前,縱然有什麼陰謀詭計,也都根本沒有施展的機會。而等到他南下擊破盤踞淮南的晉軍敵衆,直接兵臨大江,那些貳心者縱然還心向晉祚,這一番忠心也根本無從附着傾訴,最終還是要俯首低頭。

而打擊完南人氣焰之後,石虎便能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肅清地方,將那些潛在的威脅趕盡殺絕!

中軍雖然分遣數部輕騎南下併入前鋒加速行軍,但因爲有了其他各部人馬的補充,規模不降反增。當過了武昌行入穎水之後,大軍分出三萬餘衆,由此轉向南陽,在那裡與荊州並關中之軍匯合,由河東王石生統率主持反攻襄陽、漢沔。

河東王石生雖然遠不及中山王石虎那麼兇名卓著,但也是石趙宗中諸王驍勇善戰者,以關中、荊州本有兵衆,加上這三萬國中援軍,未必能夠直破南賊老傒狗,但是收復襄陽應該問題不大。

這一次分兵,並不是石虎的意思,而是趙主石勒早先便有的安排。石虎對此雖然有所不滿,但在當時也不敢出言力抗,否則若是觸怒了主上,只怕連自己的軍職都要被再次剝奪。

所以,對於這一路分師,石虎也是極盡刻薄,俱都是郡國散卒不堪之衆,兵甲械用也不多給,甚至連糧草都多有剋扣。

石生雖然是他堂兄弟,但二人之間實在乏甚親情,甚至於彼此怨望。石生怨恨他大出風頭,主上垂愛有加,重用於國內。而他則不滿於石生能夠遠鎮關中這一王業舊鄉之地,獨爲一部藩籬。若他能夠得鎮這一漢趙故國,手握重兵,鎮壓關中諸夷,儼然可以自立門戶,何至於困鎖國中,要看旁人臉色,甚至被程遐等晉奴奸賊構陷!

其實石虎今次出國,最想要拔除的還不是石朗等這些家奴,而是石生這樣的邊鎮宗王。所以最開始他是希望大軍直往南陽,順勢奪了石生兵馬,拿下襄陽後以上游之勢直接衝下大江,兩面合圍,絞死淮南那一部不知死活的晉軍,從而一竟全功,讓晉人再也不敢過江北窺。

同時大大震懾關中諸夷,收爲己用,屆時以此大勢歸國,主上便再也無力予他太多鉗制。屆時大位得取,再以關中之夷掃蕩遼地,盡奪鮮卑之衆。屆時大軍被甲何止百萬,數路並濟踏波滅吳,天下自是一統,功成不世之偉業!

但是主上對他戒備之心太重,讓他空有雄心抱負卻難施展,只能退求次之,直衝壽春。

但如果主上以爲這樣就能將他死死鉗住,爲其奴婢所生之劣子廝殺賣命,那是做夢!

石虎今次出國,雖然妻小家人多留在了襄國,但幾個兒子俱都長成,因而也得隨軍求功。早在離開襄國之時,石虎便遣二子在心腹親信護衛下秘密趕往青州,陰召壯武。

待到他攻下壽春,自然要順勢東擊,屆時坐鎮徐方的彭城王石堪若不願配合,他正可以大勝之勢拿下石堪。到時候他大軍東進,諸子發難青州,腹背受敵,石堪也不足爲患!

到時候他所擁有的勢力之大,也絕非主上能制,擁衆據地與主上談判,若是不合大可就此坐鎮於此,待到主上老衰去世,屆時自然又是另一番局面。

所以對於石虎而言,今次南面用事,絕非只是立威那麼簡單,更關係着他的未來,因此絕對不容有失。所以過了許昌,將近潁川的時候,石虎便屢屢下令石聰速速來見,一方面是詳細打聽一下淮南晉軍的虛實,統兵者究竟何人,居然在他南下在即的時刻還敢興事於南,實在可恨!

另一方面則是一定要嚴懲石聰這個辱國之賊!若非此奴豫南之敗,他近來也不至於如此被動,動作頻頻才勉強消弭掉此敗給大軍所帶來的隱憂。若不嚴懲此賊,實在難消心頭之恨!

0223 郗公強勢0965 千金邸0545 試箭1071 時局難返1200 幼鹿麟信0855 三番四矢0355 歡欣忘形0129 表裡不一1153 鵝鵝鵝1324 乞活冷眼0957 夜襲水營0559 黃雀在後0980 自棄九霄0688 難堪舊事0592 趁火打劫0671 兵入壽春1182 老賊奸猾1429 血浸朝陽0740 掃蕩淮北0876 打草驚蛇0125 七娘難配0857 各有所謀0196 有功當賞0100 板鹽0152 大而無當0533 南北並重0181 兩敗俱傷1483 典午歸命0854 鄉射之禮0919 河洲苦戰1377 坑陷強敵1216 夜幕殺機0013 名士雅量0739 水灌穎口0772 奴主歸天0596 冷落師君1234 五姓難大1016 物控南北0257 南苑兌票0110 送君黃泉【求首訂!】1360 羽翼漸豐0796 木秀於林0537 會稽難入1060 潼關在望0420 營建新都0429 前程可期0459 山河舊人0444 臺城有困0787 英魂永存0169 婦人之見0767 嗣位動搖1054 不作驕狂1316 轟殺萬軍0456 室內有決0729 民心士氣1077 歷陽蓄甲1288 推心置腹0479 梁祝新說1267 長安市肆1006 無財難行0783 奴部相殘0845 官民共營1228 生死寸利0230 流民帥1127 信託治家0874 徐鎮何屬0933 入彀1002 苑中黯然1142 遼地風物1216 夜幕殺機1434 罪無可恕0229 機關算盡太聰明1044 通苑驚變0017 幣重言甘0594 攔江劫殺0782 雄破敵營1305 鄴下約會0674 困守孤城1077 歷陽蓄甲1123 鷹犬過江0161 塔上觀婿0805 同儕共扶0047 投我以木瓜0599 除其爪牙0468 衆望所歸0205 拜舅姑0133 膏粱難共事0891 諭中原檄0789 真命水德0237 少君0967 父子積怨0407 王郎魂飛0921 強軍懾人0702 潑天富貴0196 有功當賞1036 城破軍危0730 天命之爭0691 老驢性倔0832 遼東來使0702 潑天富貴
0223 郗公強勢0965 千金邸0545 試箭1071 時局難返1200 幼鹿麟信0855 三番四矢0355 歡欣忘形0129 表裡不一1153 鵝鵝鵝1324 乞活冷眼0957 夜襲水營0559 黃雀在後0980 自棄九霄0688 難堪舊事0592 趁火打劫0671 兵入壽春1182 老賊奸猾1429 血浸朝陽0740 掃蕩淮北0876 打草驚蛇0125 七娘難配0857 各有所謀0196 有功當賞0100 板鹽0152 大而無當0533 南北並重0181 兩敗俱傷1483 典午歸命0854 鄉射之禮0919 河洲苦戰1377 坑陷強敵1216 夜幕殺機0013 名士雅量0739 水灌穎口0772 奴主歸天0596 冷落師君1234 五姓難大1016 物控南北0257 南苑兌票0110 送君黃泉【求首訂!】1360 羽翼漸豐0796 木秀於林0537 會稽難入1060 潼關在望0420 營建新都0429 前程可期0459 山河舊人0444 臺城有困0787 英魂永存0169 婦人之見0767 嗣位動搖1054 不作驕狂1316 轟殺萬軍0456 室內有決0729 民心士氣1077 歷陽蓄甲1288 推心置腹0479 梁祝新說1267 長安市肆1006 無財難行0783 奴部相殘0845 官民共營1228 生死寸利0230 流民帥1127 信託治家0874 徐鎮何屬0933 入彀1002 苑中黯然1142 遼地風物1216 夜幕殺機1434 罪無可恕0229 機關算盡太聰明1044 通苑驚變0017 幣重言甘0594 攔江劫殺0782 雄破敵營1305 鄴下約會0674 困守孤城1077 歷陽蓄甲1123 鷹犬過江0161 塔上觀婿0805 同儕共扶0047 投我以木瓜0599 除其爪牙0468 衆望所歸0205 拜舅姑0133 膏粱難共事0891 諭中原檄0789 真命水德0237 少君0967 父子積怨0407 王郎魂飛0921 強軍懾人0702 潑天富貴0196 有功當賞1036 城破軍危0730 天命之爭0691 老驢性倔0832 遼東來使0702 潑天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