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爭奪

第300章 爭奪

李躍讀完桓溫的信有些無語。

“桓溫想要傳國玉璽?”劉羣神色變幻不定。

八王之亂後,司馬睿在王導、王敦擁護下,南下渡江至建康,九年之後,司馬鄴在長安出降劉曜,西晉滅亡,司馬睿於江東登基爲帝。

但傳國玉璽卻留在了北方,輾轉至冉閔手中。

江東朝廷因爲沒有玉璽,一直被戲稱爲“白板皇帝”……

李躍原本以爲桓溫是爲了豫州而來,沒想到桓溫的心思卻在玉璽上。

當然,桓溫也給了好處,兩家盟好,可以協助李躍攻取豫州,趕走苻雄。

“玉璽乃國之正統,豈可送於他人?”崔瑾當即反對。

“玉璽乃樑公之天命耳。”劉羣也不同意。

取代冉魏後,李躍已經走到了時代的風口浪尖,與周圍各大勢力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南面與江東撕破臉皮,北面與慕容氏是生死大敵,西面的苻氏也不是善類。

當然,李躍走到今日,不可能有真正的盟友。

只有利益。

李躍道:“眼下不宜與江陵反目,去信一封,先拖着桓溫,就說中原混亂,道路爲賊所斷,玉璽非同小可,不容有失,他日桓公舉兵北上,再商談此事不晚。”

一封信就把玉璽弄走,天下沒這麼容易的事。

劉羣道:“桓溫心思極大,既然圖謀玉璽,必不會善罷甘休。”

“他會不會善罷甘休是以後的事。”李躍無所謂。

蝨子多了不怕咬。

既然立足中原,遲早會面對這些。

正商談的時候,張生野在門外道:“樑公,豫州急變!”

“進來說!”李躍等的就是這個消息。

張生野推門而入,對衆人一一拱手,“殷浩密令降將魏憬攻姚襄,姚襄與張遇罷兵言和,轉頭擊敗魏憬,並其衆,直取壽陽殷浩,殷浩懼,棄輜重退守合肥,士卒叛離,器械軍儲皆爲襄所掠,殷浩再遣劉遁、王彬之攻姚襄,爲其所殺!”

李躍聽着一陣無語,殷浩北伐,不攻許昌、洛陽,卻盯着姚襄幹……

既然忌憚姚襄,當初卻又鼓動他南下。

“張遇如何?”

“張遇率大軍迎戰苻雄!”

這一兩年來,其實張遇戰績的還不錯,擊敗殷浩、謝尚,擋住姚襄,許昌穩如泰山。

不過江東這羣人,實在不敢恭維,基本誰都沒打過,連李農都能在他們身上刷戰績。

氐秦則不一樣,這兩年百戰百勝,從洛陽殺到長安,擊敗一個個對手,幾乎沒有敗績。

李躍望着衆人道:“張遇這一關過不了!傳令,起五萬大軍隨吾南下。”

崔瑾道:“樑公這是要跟苻氏反目?”

“只有我們展示足夠的實力,他們纔不會輕易反目。”李躍太熟悉這世道的規則了,實力不夠,到處都是虎狼,實力若是強大,則到處是朋友。

“張遇經營豫州多年,民殷糧足,如是能取之,則今年旱蝗之損失不值一提。”劉羣也不是滿口仁義道德的儒士。

這年頭你不吃別人,別人就吃你。

該出手時就要出手。

“那就事不宜遲,兄長鎮守鄴城,令君負責後勤糧草。”

“唯!”二人同時拱手。

大軍就在銅雀園大營之中,經過二十餘天的調養,看上去也有些“人樣”了。 鄴城別的不多,卻有石虎積累下來的大量裝備。

冉閔消耗了許多,但仍剩下五千多套鐵甲,兩萬多件皮甲。

加上山陽鐵坊和滎陽鐵坊送來的裝備,新軍披甲率達到七成。

站在銅雀園中,頗有幾分氣勢。

李躍策馬在人羣中走過,雖然大部分人還是瘦弱,但精氣神卻極佳,一聽說要出征,一臉興奮之色。

冉閔頒佈殺胡令,這些人無日不攻無月不殺,能活到現在的人,手上都沾滿了胡人的鮮血,對戰爭、殺戮已經習以爲常。

經歷過廝殺的人,氣勢都不一樣。

“黑雲軍的規矩,爾等都已知曉,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軍中仍有大量軍職空缺,爾等當努力!”李躍一句話就點燃了他們的熱情。

“戰、戰、戰!”士卒們舉起刀矛。

“出征!”

士卒們一列一列的走出大營,自鳳陽門而出,南城百姓臨街而立,默默的望着大軍穿過街坊。

出了城,百姓仍依依不捨在背後相送……

渡過黃河,進入滎陽,正碰上張遇的使者,“張使君願獻許昌於樑公,只求共擊苻氏。”

“苻氏是你們引來的,現在又要攻打他們,張使君言而無信也。”李躍笑道。

張遇幾乎對周邊所有勢力都降過一次,到了如今,誰還敢相信他?

“形勢所迫爾,殷浩、謝尚欺人太甚,使君忍無可忍,是以奮起還擊,原本求援苻氏,奈何苻氏言而無信,背信棄義,先攻我城池掠我百姓……”

“張使君真願獻出許昌?”李躍沒興趣聽他廢話。

“千真萬確,張使君對樑公仰慕已久。”

“好,伱回去告訴他,大魏絕不會虧待他!”李躍盯着使者的臉。

而他的眼神卻在躲躲閃閃。

退下之後,崔宏道:“此人不可信也,張遇麾下數十萬百姓,數萬大軍,城池堅固,糧草充足,絕不會輕易歸降。”

李躍跟張遇是老冤家,自然甚至他的脾性,不見棺材不掉淚。

沒人願意自己經營十幾年的東西拱手讓出。

至少不會這麼輕易的送出去。

“苻雄在何處?”李躍問道。

一個張遇不足爲慮,關鍵是苻雄。

“與張遇對峙與軒轅關。”張生野道。

崔宏建議道:“樑公不妨先取密縣,坐山觀虎鬥。”

密縣是許昌的北門,夾在軒轅關、許昌之間,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攻那一面都有地利優勢,正是兵法上所說的猿臂之勢。

“可。”李躍剛一點頭,斥候的最新消息也來了。

“稟樑公,張遇不敵苻雄,軒轅關失守,氐秦一萬四千精銳長驅直入,奔密縣而去!”

李躍與崔宏同時一愣,軒轅關易守難攻,張遇這麼快就丟了?

如果苻雄拿下密縣,堵住大槐山,李躍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苻雄大有其父之風,傳令河陽魏山部南下,威懾洛陽!”

李躍感覺要給苻雄一點壓力了。

(本章完)

第294章 中原第51章 對峙第419章 奇兵512.第510章 聯姻第173章 許諾第61章 自力705.第703章 識時務第769章 封597.第595章 樊城535.第533章 苗頭第151章 背水624.第622章 分裂第415章 隱患647.第645章 鼠輩第222章 歸順636.第634章 兄弟第309章 立國第391章 飛蛾506.第504章 激勵第173章 許諾552.第550章 惑敵第82章 叛611.第609章 君臣第40章 氣勢第347章 猛虎717.第715章 佛門580.第578章 連環714.第712章 三省717.第715章 佛門718.第716章 重刑第330章 圍堵505.第503章 秦勢第94章 接受473.第472章 勒索第298章 旱蝗581.第579章 東關第185章 忽變第385章 圖謀668.第666章 商議490.第488章 忠血第389章 選鋒第444章 天縱732.第730章 渡603.第601章 討價第258章 殺第263章 不退第25章 議事547.第545章 海第354章 步卒第12章 叛徒第458章 捭闔第182章 立場第274章 倉惶第168章 虎死第358章 妥協549.第547章 準備747.第745章 建康第23章 內第24章 寨主第387章 白波谷第77章 身世748.第746章 波瀾695.第693章 新政第427章 利器第216章 胡夏第28章 山第312章 變故第326章 招賢第82章 叛694.第692章 請辭第134章 悲涼729.第727章 君臣第347章 猛虎第19章 接戰476.第474章 開商521.第519章 跪求第263章 不退第374章 譏諷第141章 夷狄第188章 花明621.第619章 乞活734.第732章 威613.第611章 窮途677.第675章 計第84章 勢第145章 推脫第192章 激將575.第573章 忠奸錄725.第723章 勸進第70章 逃第246章 風雪第417章 明智第150章 渡河第147章 波瀾第174章 雄傑第41章 人心第343章 火第216章 胡夏第366章 刺殺第363章 思變
第294章 中原第51章 對峙第419章 奇兵512.第510章 聯姻第173章 許諾第61章 自力705.第703章 識時務第769章 封597.第595章 樊城535.第533章 苗頭第151章 背水624.第622章 分裂第415章 隱患647.第645章 鼠輩第222章 歸順636.第634章 兄弟第309章 立國第391章 飛蛾506.第504章 激勵第173章 許諾552.第550章 惑敵第82章 叛611.第609章 君臣第40章 氣勢第347章 猛虎717.第715章 佛門580.第578章 連環714.第712章 三省717.第715章 佛門718.第716章 重刑第330章 圍堵505.第503章 秦勢第94章 接受473.第472章 勒索第298章 旱蝗581.第579章 東關第185章 忽變第385章 圖謀668.第666章 商議490.第488章 忠血第389章 選鋒第444章 天縱732.第730章 渡603.第601章 討價第258章 殺第263章 不退第25章 議事547.第545章 海第354章 步卒第12章 叛徒第458章 捭闔第182章 立場第274章 倉惶第168章 虎死第358章 妥協549.第547章 準備747.第745章 建康第23章 內第24章 寨主第387章 白波谷第77章 身世748.第746章 波瀾695.第693章 新政第427章 利器第216章 胡夏第28章 山第312章 變故第326章 招賢第82章 叛694.第692章 請辭第134章 悲涼729.第727章 君臣第347章 猛虎第19章 接戰476.第474章 開商521.第519章 跪求第263章 不退第374章 譏諷第141章 夷狄第188章 花明621.第619章 乞活734.第732章 威613.第611章 窮途677.第675章 計第84章 勢第145章 推脫第192章 激將575.第573章 忠奸錄725.第723章 勸進第70章 逃第246章 風雪第417章 明智第150章 渡河第147章 波瀾第174章 雄傑第41章 人心第343章 火第216章 胡夏第366章 刺殺第363章 思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