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第490章 釣魚

“當年黑雲山上,我與薄武水火不容,不得不走,南投朝廷,幸爲荀氏收留,助我成家,如今已育有三兒二女,每每思及舊事,心中所念唯有陛下……”

孟開的信中沒有任何歸降之意,只是追憶往事。

但字裡行間流露出一股悲觀意味。

李躍能想象他的處境,頂着“北傖”的身份,在士族林立、講究出身的江東,怎會過的如意?

不過當年他離開黑雲山的確情有所原,一方面與薄武越鬧越僵,一方面李躍也逐漸暴露出不甘人下的野心,他夾在其中,自然難受至極。

往事已已,李躍看完之後,便將信壓在各種文書之下,沒太當回事。

比起這些私情,李躍現在更關心眼前這場大戰。

無數人的命運裹入其中,一念一言,就有無數熱血健兒殞命,身爲樑國皇帝,李躍要對麾下將士、國中百姓負責,容不得半點懈怠。

咚咚咚……

外間戰鼓又轟鳴而起。

張蠔、竇封各率數千將士攻打敵營。

李躍走出營帳,眺望戰場,只見兩朵黑雲覆蓋天空,然後落下,鹿角、塹壕、地面瞬間長滿了長羽。

兩支重甲步卒一手舉着盾牌,一手扛着大斧狼牙棒,緩緩向晉軍大營挺進。

對面也分出兩支甲士在鹿角之後列陣,長矛森然。

兩軍就在高低不平的狹窄工事裡廝殺。

計謀在此時沒有任何用處,彷彿兩個巨人互相角力,全憑士卒的勇武、血性。

血性也意味着血腥。

短短一炷香功夫,戰場上便血光一片,最前列的晉軍被大斧劈開腦門,被狼牙棒砸斷肋骨,黑雲甲士也被居高臨下的長矛刺穿甲冑,挑到半空中……

黑雲甲士悍不畏死,當晉軍有地利,躲在鹿角塹壕之後。

雙方斗的旗鼓相當。

激戰半個時辰,黑雲軍始終無法突破晉軍防禦,李躍下令收兵。

這種廝殺沒有意義,晉軍抵抗意志極爲堅決,寧死不退,而他們背後,有更多的晉軍在等待着。

“拖下去,桓溫也是輸!”李躍並不着急。

一旦王猛攻破荊襄,不僅桓溫大勢已去,連整個江東都要面臨滅頂之災。

兩軍繼續對壘。

高雲、張蠔、竇封、呂光諸將每日輪番挑戰,桓溫堅守不出。

兩三天後,孟開的信又來了。

與上一封相差無幾,詢問起崔瑾過得怎麼樣,以前的老兄弟還有多少人活着……

諸如此類,更爲詳細。

“不對,桓溫心思極細,爲人謹慎,孟開與陛下有舊,天下皆知,密信豈會如此容易送來?”楊略當即發現不妥。

孟開派人送一封信來,可能是偶然,能接連送信過來,其中不免讓人多想了。

桓溫是什麼人?

沒兩把刷子,也走不到今日。

晉軍營壘戒備森嚴,連只蒼蠅都飛不出來,更不用說一封信。

“你是說這是桓溫背後主使?”李躍只感覺一陣悲哀,桓溫無所不用其極也就罷了,孟開居然配合他。“八九不離十,江東慣用詐降計,昔日黃蓋赤壁誑曹公,周魴斷髮賺曹休,皆大破曹軍。”

識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楊略這幾年越來越長進了。

如今桓溫進退失據,唯一反敗爲勝的機會,只剩下此計了。

“桓溫使詐降計,朕就順水推舟。”李躍恢復鎮靜,這恰恰是一個破敵的機會。

只要桓溫從烏龜殼裡面出來,黑雲軍就能在野戰中堂堂正正擊敗他。

李躍當即回信一封,“兄長若不如意,不妨歸樑,重續兄弟之情,家眷子女,朕攜大勝之威,向江東討要,江東不敢不從!”

楊略收起密信,拱手而退。

信送過去了,卻如石沉大海一般,久久沒有動靜。

李躍都有些懷疑是自己想多了,但轉念一想,孟開要投奔自己,早就投奔了,沒必要等到現在。

以他不撞南牆不死心的性格,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回頭。

而且信裡面也說了,荀羨待他不錯,以庶出女嫁之,生下三兒二女,還上表爲其請封,恩重如山。

而荀羨死在黑雲軍刀下,此仇不同戴天。

孟開的信沒回,西面的王猛卻來信了,桓衝、朱序一退再退,捨棄江北重鎮新野、蔡陽、山都、鄧縣,集中兵力防守樊城。

樊城與襄陽對列漢水兩岸,又有荊州水軍相助,一時片刻難以踏入漢水之南,只能令徐成率偏師攻打新城、上庸二郡。

李躍讀完信後莞爾一笑,王猛吹過的牛不止這一次,去年樑燕決戰,他還口口聲聲要生擒慕容垂,結果慕容垂滑的像泥鰍一樣,並不接招,退守晉陽,至今逍遙快活……

桓衝本事如何,李躍不清楚,但朱序當年跟自己並肩作戰過,有勇有謀,是一員宿將,宛城失守之後,他燒掉府庫,迅速放棄江北,回防荊襄,極有遠見。

桓溫經營荊襄十餘載,以漢水爲天塹,持水軍之利,王猛區區五萬人就想攻破荊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他見好就收,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李躍還是頗感欣慰。

如此一來,東路戰場只能靠自己。

偏偏在這個時候,軍中糧食略有些捉襟見肘,將士們搭配菜蔬、豆菽、乾魚、牛羊肉混煮爲食。

但常煒下一波的糧船已經飄蕩在運河之中,不出意外,這批糧食還是從崔、劉、鄭等大族借來的,足夠七萬大軍支撐一個月。

真到了山窮水盡,大營中還有數萬匹戰馬。

這年頭的狠人餓急,什麼都吃,更別提戰馬。

李躍心中一動,“可向晉軍大營散播我軍缺糧流言!”

桓溫行詐降計,李躍瞞天過海。

“臣以爲不可,晉軍人物極多,我軍刻意而爲,反而會引起他們警覺!不如固守不出,晉人自會揣度出我軍乏糧!”楊略主持細作事宜,心思不細膩,絕無法成事。

“大善!”李躍心中一喜,幾年時間,楊略也成爲獨當一面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

歷史上的那些開國君主,身邊那麼多能臣猛將肯定不是天生,而是不斷磨練出來的。

李躍當即下令全軍固守營壘,除了斥候,所有人都不得出營。

兩軍頓時安靜起來。

釣魚者,焉知自己不是被釣之人?

第59章 窮困第21章 退498.第496章 宿將第399章 司隸494.第492章 棄卒第218章 黎陽第50章 等級498.第496章 宿將第230章 誤會第107章 虎毒第19章 接戰564.第562章 快刀第454章 死志691.第689章 引薦467.第466章 登基619.第617章 夢碎第271章 皆敵663.第661章 教誨第102章 算計第777章 大結局第185章 忽變第337章 灄頭第342章 殺第7章 回山第318章 聯姻第183章 東進第22章 戰損第112章 騷動第19章 接戰第132章 廝殺第241章 講武638.第636章 河套第74章 敵手第393章 拒戰760.第758章 追殺762.第760章 志向637.第635章 耕作640.第638章 不敵723.第721章 天命694.第692章 請辭第256章 重圍673.第671章 將伐第46章 重兵第289章 北渡672.第670章 勾結第82章 叛第2章 囚徒第437章 迎戰(三)第343章 火第177章 傳話618.第616章 赤壁631.第629章 遷都509.第507章 伐心第97章 春第16章 料敵第392章 白波谷第155章 風起第115章 血將第342章 殺第147章 波瀾第95章 工匠514.第512章 命數609.第607章 戒子第190章 防線534.第532章 僵持第400章 文治第157章 星火679.第677章 威第106章 劇變第152章 鼓動第193章 迎戰590.第588章 謀643.第641章 雙璧第155章 風起第282章 大戰第309章 立國第218章 黎陽第378章 援軍第243章 西歸第81章 戰692.第690章 回第94章 接受463.第462章 攻薊654.第652章 封賞第53章 流民帥第165章 捉生652.第650章 迫759.第757章 配合第207章 鍛造第413章 敲詐747.第745章 建康第272章 雄心635.第633章 交換第357章720.第718章 捷報第264章 立威第47章 騎兵725.第723章 勸進第344章 勝第403章 血冷
第59章 窮困第21章 退498.第496章 宿將第399章 司隸494.第492章 棄卒第218章 黎陽第50章 等級498.第496章 宿將第230章 誤會第107章 虎毒第19章 接戰564.第562章 快刀第454章 死志691.第689章 引薦467.第466章 登基619.第617章 夢碎第271章 皆敵663.第661章 教誨第102章 算計第777章 大結局第185章 忽變第337章 灄頭第342章 殺第7章 回山第318章 聯姻第183章 東進第22章 戰損第112章 騷動第19章 接戰第132章 廝殺第241章 講武638.第636章 河套第74章 敵手第393章 拒戰760.第758章 追殺762.第760章 志向637.第635章 耕作640.第638章 不敵723.第721章 天命694.第692章 請辭第256章 重圍673.第671章 將伐第46章 重兵第289章 北渡672.第670章 勾結第82章 叛第2章 囚徒第437章 迎戰(三)第343章 火第177章 傳話618.第616章 赤壁631.第629章 遷都509.第507章 伐心第97章 春第16章 料敵第392章 白波谷第155章 風起第115章 血將第342章 殺第147章 波瀾第95章 工匠514.第512章 命數609.第607章 戒子第190章 防線534.第532章 僵持第400章 文治第157章 星火679.第677章 威第106章 劇變第152章 鼓動第193章 迎戰590.第588章 謀643.第641章 雙璧第155章 風起第282章 大戰第309章 立國第218章 黎陽第378章 援軍第243章 西歸第81章 戰692.第690章 回第94章 接受463.第462章 攻薊654.第652章 封賞第53章 流民帥第165章 捉生652.第650章 迫759.第757章 配合第207章 鍛造第413章 敲詐747.第745章 建康第272章 雄心635.第633章 交換第357章720.第718章 捷報第264章 立威第47章 騎兵725.第723章 勸進第344章 勝第403章 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