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第575章 潼關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居晉、雍、豫三州之要衝,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

可謂山河險阻。

關上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氐秦一連修建了五座關隘,分爲前關、中關、後關、左關、右關。

扼守住所有山路。

不過真正有用的只有前中二關而已,其他三關屬於畫蛇添足。

由此亦能看出氐秦對樑國的恐懼心理。

慕容垂沿山視察一番後,敏銳覺察出氐秦的畏懼之心,“可沿山下五座大寨,皆深溝高壘之!”

“我軍只有三千黑雲精銳,一萬鎮軍,五座營寨……”行軍司馬高弼道。

“此乃惑敵之計也,震懾秦軍。”慕容垂心情不錯,在鄴城閒置了一年多,終於有領軍出戰的機會。

回望三千黑雲鐵甲,心中頓時升起一縷莫名的心思。

黑雲軍比他原先的鮮卑部曲還要精銳幾分,若當初手上能有萬餘黑雲精銳,何須看他人臉色?

“陛下練兵之術,天下少有。”慕容垂由衷讚歎道。

“不過是分賜田地,堅甲利兵而已!”三子慕容農年輕氣盛。

高弼嘆了一聲,“數百年來,能如此者,唯有大秦、大漢而已!”

有些東西看着簡單,但別人就是複製不了。

走到各國權力核心的人,誰是目光短淺之輩?

燕國連一個清查戶口田地都進行不下去,悅綰被刺,慕容俊不明不白的英年早逝,可見其中之艱難。

桓溫庚戌土斷成功了,卻不敢分給士卒土地。

而堅甲利兵的背後,需要強大的國力支撐。

“大梁能有今日之強盛,其源在冉閔。”目睹雄山峻嶺,高弼大發文人心性,指點江山。

“這是爲何?”慕容垂行軍打仗一把好手,治國略有不濟。

“關東土地,皆在羯胡手中,冉閔一紙殺胡令,清出百萬良田,陛下接掌鄴城,承其利而避其害,焉能不興?”

冉閔殺胡令後,無日不殺,無日不戰,士族豪強處在最虛弱的時候,關東成了一張白紙,這個時候,李躍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而燕國不一樣,其弊爲多年累積。

掌握人口田地錢糧的要麼是燕國宗室,要麼是有兵權的豪酋,所以悅綰一清查人口,就被人刺殺,慕容俊前腳“校閱見丁,精覆隱漏”,後腳就病死了。

燕國不能對外擴張,又不能對內革新,也就只能敗亡。

“是以氐秦必敗無疑?”慕容垂舉一反三道。

“三年,若大梁沒有大變故,氐秦必亡,即便現在革新亦爲時過晚。”高弼伸出三根指頭。

如果關中沒有山河之險,早就敗了。

潼關雖然險固,卻並非不可攻破。

永嘉三年,劉聰令趙染等將攻關中司馬模,戰於潼關,司馬模兵敗降賊,趙染長驅直入到渭南。

當年苻雄就攻破了潼關,從而擊敗杜洪,佔據關中。

山河之險,並非絕對,兩國爭鋒,力強者勝。

樑國選擇了最穩妥的策略,以國力碾壓,氐秦更沒有多少機會。

除非苻堅能打出一場決定性的大勝,爲內部變革爭取時間。

剛說到氐秦,西邊就有動靜來了。親衛捧着一封信小心翼翼的呈上。“將軍,西邊有密信至!”

高弼、慕容農識趣的側過身。

慕容垂讀完信,眉頭卻不由皺了起來。

信不是苻堅送來的,而是慕容德、慕容楷的問候之語,也就訴說燕國滅亡後的慘狀,慕容氏慘遭屠戮,滿門盡滅者甚多,卻被推到翟鼠、庫傉官偉身上。

連慕容恪的屍體都遭到了侮辱,被用來打擊龍城守軍士氣。

慕容恪對他恩重如山,無論如何燕國都是故國,罹難之人不是他的舒叔伯,就是他的侄兒。

“哧啦“一聲,縑帛被撕成兩瓣。

慕容垂取來火石,燒成灰燼。

“父親?”父子連心,慕容農第一時間覺察到慕容垂的鬱悶。

慕容垂道:“玄明、景範已投苻堅,受其恩遇。”

高弼神色一動,“是否勸明公歸秦?”

“那倒沒有,只是訴說國破家亡之苦怨。”兔死狐悲,燕國覆滅,慕容垂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既分屬兩國,還是少些聯繫爲妙,王景略一向忌憚明公,若事情泄露,只怕……”高弼後半段話嚥了回去。

慕容垂名氣太大,在樑國太顯眼,又沒什麼靠山,很容易遭到排擠和中傷。

樑國雖政治清明,但也有諸多派系,朝中分士族、寒門、尚武堂,軍中亦有幾股勢力。

王猛在軍中、朝堂實力強大,又剛剛得到了假節鉞之權,可代替君主出征,斬殺節將之權。

“這樑國處處防範我等,不如藉此機會投奔氐秦!”慕容農低聲道。

“啪”的一聲,慕容垂轉身一巴掌甩在他臉上,“我慕容垂何以生了你這蠢材?再出此不忠不義之言,定斬不饒!”

今時不同往日,一旦慕容垂投秦,只怕還沒動手,三千黑雲甲士就能要了他父子的命。

在鄴城的家眷也將無遺類……

這封密信只是慕容德、慕容楷送過來的,苻堅都沒表態,就這麼過去,豈不是太輕賤了?

再則,慕容氏一部在秦,一部在樑,無論將來如何,都不至於滅門。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中,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慕容農卻不知道。

慕容垂的憤怒一大半來自於兒子的愚蠢。

還好,長子慕容令沉敏多謀。

“大梁一統天下之勢已成,他日封妻廕子榮華富貴不在話下,切不可自誤也!”還是高弼腦子清醒一些。

“先生所言是也!令各部深溝高壘,依令而行。”慕容垂還沒糊塗。

軍令傳下,萬餘鎮軍開始挖掘土地。

後方洛州趁着農閒,徵發兩萬青壯,輸送糧草,伐木掘土,協助打造營壘。

不數日,五座營壘拔地而起。

慕容垂白日訓練鎮軍,晚上與黑雲甲士同寢,以增進感情。

山上秦軍惶恐不已,卻不敢輕易出戰。

幾日後,關上的兵力增加,漫山遍野都是斥候,五步一哨,十步一崗。

與此同時慕容德、慕容楷的密信又來了……

608.第606章 癖好第363章 思變第258章 殺第242章 南下第125章 破敵第433章 龜縮477.第475章 名士750.第748章 探索第400章 文治第167章 鄴使723.第721章 天命第11章 圍山第54章 瘟起639.第637章 風不止677.第675章 計第361章 劫掠第142章 籠絡第333章 降第434章 出兵第291章 樑公739.第737章 東風第44章 開墾第88章 七曹第438章 進退第314章 籠絡739.第737章 東風第321章 義兒軍第10章 不妙第279章 正法第768章 逆子627.第625章 雨第278章 戰起第440章 反其道第155章 風起第409章 離間第130章 困獸第353章 家人第347章 猛虎643.第641章 雙璧692.第690章 回656.第654章 募軍752.第750章 棉衣第317章 北伐第261章 枋頭第206章 秋收第427章 利器第80章 擊691.第689章 引薦第72章 將才第456章 玄虛483.第481章 響應514.第512章 命數第457章 籌劃690.第688章 盟誓652.第650章 迫第447章 投降第336章 出第94章 接受第182章 立場第150章 渡河第443章 不攻548.第546章 忽聞第329章 暗流647.第645章 鼠輩第206章 秋收第185章 忽變721.第719章 周氏481.第479章 心思第383章 絕境749.第747章 封王第167章 鄴使第177章 傳話第49章 捷第456章 玄虛第394章 滾刀肉第356章 辭官609.第607章 戒子第213章 亂年649.第647章 玄甲第169章 整軍488.第486章 水陸第14章 小勝463.第462章 攻薊第350章 逝725.第723章 勸進第396章 罷兵第38章 夜725.第723章 勸進第193章 迎戰748.第746章 波瀾第8章 醫第418章 密報第116章 合兵第139章 力戰第53章 流民帥第96章 授課第19章 接戰第362章 武舉第448章 虛實605.第603章 暗鬥
608.第606章 癖好第363章 思變第258章 殺第242章 南下第125章 破敵第433章 龜縮477.第475章 名士750.第748章 探索第400章 文治第167章 鄴使723.第721章 天命第11章 圍山第54章 瘟起639.第637章 風不止677.第675章 計第361章 劫掠第142章 籠絡第333章 降第434章 出兵第291章 樑公739.第737章 東風第44章 開墾第88章 七曹第438章 進退第314章 籠絡739.第737章 東風第321章 義兒軍第10章 不妙第279章 正法第768章 逆子627.第625章 雨第278章 戰起第440章 反其道第155章 風起第409章 離間第130章 困獸第353章 家人第347章 猛虎643.第641章 雙璧692.第690章 回656.第654章 募軍752.第750章 棉衣第317章 北伐第261章 枋頭第206章 秋收第427章 利器第80章 擊691.第689章 引薦第72章 將才第456章 玄虛483.第481章 響應514.第512章 命數第457章 籌劃690.第688章 盟誓652.第650章 迫第447章 投降第336章 出第94章 接受第182章 立場第150章 渡河第443章 不攻548.第546章 忽聞第329章 暗流647.第645章 鼠輩第206章 秋收第185章 忽變721.第719章 周氏481.第479章 心思第383章 絕境749.第747章 封王第167章 鄴使第177章 傳話第49章 捷第456章 玄虛第394章 滾刀肉第356章 辭官609.第607章 戒子第213章 亂年649.第647章 玄甲第169章 整軍488.第486章 水陸第14章 小勝463.第462章 攻薊第350章 逝725.第723章 勸進第396章 罷兵第38章 夜725.第723章 勸進第193章 迎戰748.第746章 波瀾第8章 醫第418章 密報第116章 合兵第139章 力戰第53章 流民帥第96章 授課第19章 接戰第362章 武舉第448章 虛實605.第603章 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