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照點了下頭,也不拐彎抹角,直接下令道:“從今日起,你二人上升至良娣,綠蘿,取兩塊良娣玉令來。”
東宮可設良娣四人,類似於天子的賢良淑德四大妃。自內務之事都來鳳棲苑走過場後,四大良娣的玉令,除了姚良娣和雲良娣那兩塊,都到了阿照手中。
不久前雲瀟瀟被賜死後,她那塊也到了她手裡。
太子妃正權,可隨意處置東宮任何以下犯上的良娣庶妃,就是打殺了也是太子東宮之事,她們的孃家亦不敢多說一句。當然了,同時也能提拔良娣人選。
綠蘿很快取來玉令,孟疏影二人接過,急忙興喜謝恩,“謝太子妃娘娘。”
看着被晉升爲良娣的兩人,其餘庶妃各種嫉妒羨慕,面色都有些難看,其中最難看的要屬姚良娣。
早知道太子妃會突然晉升這兩個賤人爲良娣,那她肯定會早些弄死她們,平白給自己添了倆平起平坐的對手。
賜了二人玉令,阿照藉口乏了,讓她們都退下。兩名新晉良娣千恩萬謝後,才興高采烈地走了,其餘幾人心口堵着一口氣心,只能不甘心的跟着離開。
不過太子妃手裡還有一塊玉令,只要她們表現好些,說不定太子妃哪天心情一好,就賞給自己了也說不一定。
姚良娣是走在最後的,剛到門口,就被從後殿出來的崔瑤小聲叫住了。
崔瑤規矩的行禮道:“姚良娣,太子妃娘娘讓奴婢給良娣傳句話。”
姚仙兒心中疑慮,面上堆着笑,問:“太子妃姐姐讓你帶什麼話?”
崔瑤目光微冷,眼尾掃了眼周圍,才低聲道:“娘娘說了,良娣最好安分些,您能留到現在並非您計謀周全、手段了得,而是娘娘不想一次抹了東宮兩分顏面,望良娣您好自爲之。”
姚仙兒嘴角笑意僵住,寒意也瞬間遍佈百骸,明明捧着暖手的湯婆子,手腳卻覺得鑽心的冷。
“妾,謹記太子妃教誨。”
崔瑤點頭,冷冷地望了她一眼,才垂着頭轉身離開。
她二人誰也沒有發現,殿中,阿照靜靜地透過軒窗望着她們,沒有表情的眸底,漸漸帶上了冷意。
越過高牆,角落裡那棵枯木上還殘留着一些冰雪。
隨着殘雪的融化,日子也一天天過去,天氣亦日漸回暖,而東宮也隨着漸漸回暖平靜了下來,然而在這一片平靜裡,一年也到了尾。
時日匆匆,倒是消磨易逝。
臘月初二這日,遠在封地的七王爺慕容薄,比其他兄弟率先攜王妃回京賀歲得早些,恰逢皇后在鳳儀殿舉辦的賞梅宴,皇上大喜,特允四品以上官員可攜家中嫡子嫡女前來觀賞。
想來這場賞梅宴下來,又該多了幾對癡男怨女。
今日主角是皇后,阿照爲了不搶風頭,只穿了一身淺紫色繡着青蓮雲紋的紗襖,頭上髮髻也只挽了斜雲髻,簡單簪了支牡丹頭的翠玉簪和幾株金葉珠花,看着低調又不失她太子妃的氣派。
可就算如此,落在旁人眼中,依舊清豔明媚,不可方物。與前來見禮的命婦們說話時,旁人也覺得太子妃言笑間,態度和氣溫雅,氣質清冷高潔。
慕容燼站在一旁,要不是瞭解自家太子妃什麼德性,他都要認同了。
清豔明媚他不否認,可態度和氣文雅,這些人怕是沒見過太子妃睚眥必報的手段吧!
阿照也感覺到了他熾熱的目光,蓮花慢步地走了過去,問:“殿下從方纔就一直在盯着臣妾看了,可是臣妾臉上有什麼東西?”
“本宮是在看,太子妃是如何臉不紅、心不跳地接受那些讚賞的。”
阿照挑眉,歪着腦袋,面上帶着一抹俏皮,笑吟吟地望着他問:“殿下想學?”
慕容燼被她面上這突然的俏皮顏色晃了下神,沒回答,倒是提醒道:“母后在找你了。”
果然,阿照回頭,龔嬤嬤已經朝這邊找來了。
“唉!應付人,原來也是個苦差事!”
阿照過來,其實就是想偷個懶的,慕容燼似乎已經看穿了她的想法,難得見她面對不喜的事物,保持了這麼久的強顏歡笑,眸底帶笑,目送着她回到皇后身邊。
不過慕容燼也沒清閒多久,北燕帝到場後,便帶着他與衆王爺大臣去了前殿。
皇后則依舊帶着太子妃,領着衆命婦嫡女們慢步去梅園中。
北燕皇宮這片梅花林,據說是四十年前北燕先皇爲孝賢皇后所種植,每到臘梅綻放時節,各宮都能嗅到一陣陣梅花的芳香,鳳儀宮也會適時舉辦一場賞花宴。
“今年花期雖晚,好在花不負人意,咱們人也莫要負了花期,今日自當以花爲主,都不必跟着本宮了,各自去觀賞吧!”
皇后笑容溫柔,她剛說完,有些年紀較小些的行了禮後,都迫不及待的三五成羣去了梅林間。
餘下的一些誥命夫人,依舊笑意連連地跟在皇后身後。
此宴雖名爲賞花宴,可她們並非就真的如小輩們一般來賞花的。
“太子妃也去四處瞧瞧,這可是你第一次參加咱們北燕的賞梅宴呢!可得好好看看了,以後這花宴就得你自己來辦了。”皇后淺笑着,看着她的目光,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溫柔又慈祥。
wωω⊙ тt kān⊙ ℃O 阿照也想去梅林四處走走,屈膝施禮道:“母后,那兒臣一會兒再來陪您。”
“好,去吧!有何事讓人來找母后。”
“知道了母后,兒臣去了。”
對於這個太子妃,皇后總是忍不住多一絲心疼。背井離鄉遠嫁的苦楚她亦嘗過,可比之這孩子,她卻又幸運得許多。
皇后身後的夫人們,皆慢步跟在後頭,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太子妃身上披着的紅狐大氅,心思都活絡着。
見太子妃要走遠了,有個微胖夫人微微上前道:“娘娘,太子妃對梅林應不太熟悉,臣婦小女去年也觀賞過一回,對梅林也較爲熟悉些,不若讓小女陪同太子妃,也好爲太子妃帶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