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閉關

當然了,說歸說,對於牝道人真正的身份,雲中君卻是不曾將之點破,只是提醒了白澤一句,牝道人在龍族當中的身份,頗有玄異之處,爲了引起白澤的重視,雲中君還刻意加了一句,在自己的感知當中,牝道人之強,不下於自己。

說過之後,雲中君便是乾脆利落的將種種事端都拋開,直接回到了壽埔海域當中,開始了他的閉關。

“雲道友……”見了雲中君的灑脫模樣,白澤一時之間,也是哭笑不得。

“牝道人!”等到雲中君離開,白澤的眉頭纔是皺了起來。

雖然他們彼此之間,並沒有試手切磋過,但對於雲中君的實力,無論是白澤還是師北海,都相當的認可。

——且不提那生死未名的夢神君。

光說那西崑崙一戰。

西崑崙上,西崑崙之主太真道人和弱水河神聯手,逼退祖巫共工這一戰,已經是在整個洪荒天地當中都傳唱了起來。

一衆先天神聖們,在感慨太真道人強橫的同時,對於那位弱水河神的身份,更是好奇無比。

什麼叫一朝成名天下皆知,那弱水河神,便是真正的一戰成名天下皆知。

自誕生以來,就閉關不顯於人前,然後於大戰當中,力挽狂難,以不朽之身,御刀光而威懾太乙道君——這是何等的豪情?

是以,自從那一戰之後,這天地之間的先天神聖們,對於那弱水河神的關注,比起對太真道人的關注還要來得大。

但其他人不知曉弱水河神是誰,師北海和白澤難道還不知曉這弱水河神是誰?

太真道人和雲中君引天河之水入洪荒天地而化弱水,以作西崑崙屏障的謀劃,白澤道人和師北海,都是心知肚明,並且他們也是相當的支持這個謀劃。

畢竟,西崑崙當中,還藏着一道通往星空的門戶。

有了弱水之後,能夠守衛西崑崙固然不假,但有了弱水,那通往星空之界的門戶,從此之後,便也是徹底的沉入弱水當中,落入了雲中君的掌控的之下,而不是如同之前一般,橫於日月潭上,被太真道人所執掌。

雖然雲中君的修爲只是三衰,但有這樣的戰績在,白澤已經是默認雲中君的實力,已然是這天地之間最頂尖的存在,不下於尋常的先天神聖。

而現在,雲中君卻是告訴他,龍族派出來作爲使者的坤道,牝道人,其實力不在雲中君之下。

這又怎麼可能不令白澤生出無限的好奇來。

自開天闢地以來,這天地之間的生靈,就已經是分出了兩個難以跨越的階層,其一者曰後天生靈,而另一者,則是先天神聖。

論及道途的順暢,亦或是根基底蘊,神通秘法,靈寶神兵,等等等等,無論是哪一項,這天地之間的後天生靈們都無法與先天神聖相媲美。

如同雲中君這般的存在,在白澤看來,已經是一個異數,但想想雲中君的背後,有鬥姆元君,有整個星空之界,更加之雲中君也是在紫霄宮中聽過道祖講道的人——這麼一想來,雲中君的實力不下於先天神聖,其實也在常理當中。

但那牝道人憑什麼?

牝道人也不過只是一位後天生靈而已,她又沒有經歷過紫霄宮的傳道,就算龍族底蘊龐大,也不可能依靠底蘊將一位後天生靈的實力推進到不下於先天神聖的地步!

更何況,若是他們真的有這樣的底蘊,那他們將這些底蘊用到龍子敖,用到九龍子的身上,不好嗎?

爲什麼非要用到牝道人的身上?

“來人,傳明庚回返龍城,先將這龍城整飭一二,將龍城恢復原狀。”

“在令人將這十餘萬年來,天地之間的種種變故,以及四海的各種信息,都送過來。”白澤的目光轉了一轉,片刻之後,就已經是有了決意。

……

在另一邊,雲中君此時已經是回到了壽埔海域上。

壽埔海域的波濤之間,雲中君閉目垂眉,赤足行於汪洋波濤之間。

他身上,護身的元氣都已經是隨之散去。

每一次有海風席捲着浪濤而過的時候,那些浪濤都會直接撲到雲中君的臉上,將他渾身都浸透。

“找到了!”數日之後,波濤當中的雲中君,豁然睜開雙眼。

這一段時間,他行於波濤之間,當然不是因爲一時興起。

日月星辰高照於穹天之上。

其倒影,便沉於着汪洋大海時間,是以,這天地之間,又有日處於東海,落於西海的說法。

而在這倒影當中,浩蕩汪洋自然也就和穹天之上的星辰有了玄妙無比的感應。

雲中君形於波濤之間,所尋找的,便是這壽埔海域當中能夠與星空共鳴的地方。

——他本是天河之君,在這樣的地方當中閉關的話,有事半功倍知曉,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地方閉關的時候,他也能夠遙遙的感應到星空之界,感應到天河的存在。

道心之衰是天人五衰當中的第四衰,僅次於天人之衰的存在,其危險之大,超乎人的想象。

不朽金仙者,不死不滅,但自開天闢地以來,不朽金仙又有多少?

活到了現在的,又有多少?

而這其中,成功渡過了道心之衰,能夠被成爲巨擘神君的,又有幾人?

和精氣神之衰不一樣,道心之衰,是一道天塹。

天人五衰當中,最後的天人之衰,無形無相,便是雲中君全數捲走了龍族的藏書,又有鬥姆元君這位曾經的太乙道君指導,也都不清楚到底什麼纔是天人之衰,更不清楚天人之衰將領的預兆,以及要如何的度過天人之衰……

對於天人之衰,無論是龍族的藏書還是鬥姆元君,他們所告訴雲中君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四個字。

自悟,機緣!

雲中君尚且如此,其他的後天生靈,自然也不例外。

是以,對於這天地之間的後天生靈們而言,這道心之衰,便是他們修行的極限,也是他們最大的渴望——至於說太乙道君之境,那是隻有先天神聖們纔有希望觸及的領域。

和其他人的懵懂不一樣,對於道心之衰,雲中君還是頗有些心得的。

顧名思義,所謂的道心之衰,便是拷問道心的衰劫。

一旦陷入了道心之衰當中,修行者若是不能渡過這道心之衰,又不能及時從拷問道心的狀態當中脫離出來,那麼伴隨着時間的流逝,修行者本身,便會緩緩的化作金石草木一般的東西。

這,被修行者們稱之爲化道!

而在渡道心之衰的時候,若是想要避免化道的結局,那就得在徹底的迷失之前,從那拷問道心的狀態當中退出來。

而這,則需要一個穩定心神的錨點。

如果是將道心之衰比作一片被迷霧所籠罩的汪洋,那麼修行者便是駕馭着小舟在這汪洋上前行的人,若是能夠成功的穿過迷霧到達汪洋對面的另一片天地,那就算是渡過了這道心之衰。

若是迷失在了這迷霧當中,那最後自然便是神枯力竭……這,便是化道。

而那所謂的錨點,便是修行者駕馭小船從這汪洋上出發地方的燈塔——燈塔亮起,照破歸途,雖然這對於修行者渡過道心之衰並沒有什麼好處,但卻能夠令修行者在快要迷失的時候,即是找到歸途,回到出發的地方。

如此一來,雖然沒有渡過道心之衰,但對修行者而言,卻也避免了化道的結局。

當然了,對於這尋覓錨點之說,天地之間也不是每一個修行者都認同此事——相當一部分的修行者都認爲,道出無悔,若是在渡道心之衰之前,就提前立下了錨點,那就說明內心當中已經有了畏懼退縮的念頭。

而道心之衰的重點,就在於拷問道心。

一旦有了畏怯退縮之心,難免就有道心動搖的隱患,如此一來,修行者又怎麼可能渡得過那道心之衰?

第一百五十章 天市垣中,鬥姆元君第一百八十八章 紫霄傳道 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時機,決斷第四百六十二章 雲中君,裁雲劍第九十六章 隔空論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軍氣與氣運第五十五章 命不該絕?第三百九十二章 挽天傾 七-決戰第三百五十章 放下的戒備第二十五章 質疑第五章 秋玉湖,氣運談第十五章 氣運加身第四百七十五章 破陣第二百二十一章 酷烈第五十三章 三人組第三百八十六章 星空氣象第二百七十一章 條件第九十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狂言爲餌,垂鉤釣龍第一百七十一章 鎖定目標第一百八十六章 入敵營第二章 化形,天仙第三百零一章 天地變色第四百四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六十四章 湯谷十日第十八章 暗室之謀第三十二章 拳勢第三十二章 拳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軍氣體系的進一步延伸第二百四十八章 弱水滔滔 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無雙國士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河漫漫,大劫落幕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計而逆天地勢第三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四十一章 淳安水系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庭寶庫 上第三十三章 換天照影鏡第一百八十九章 紫霄傳道 二 元君之賜第四百二十四章 第三次紫霄宮講道第三章 神庭符詔第三百九十一章 挽天傾 六-決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九章 墜神之戰 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別開生面的比鬥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陽輪轉第五十三章 三人組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退自如,神兵合煉第三百七十六章 西海軍至,進退兩難第三十七章 煉寶術,燃運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市垣,裂痕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衣道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海之戰,各自算計第二百零二章 天殤之隙第七十三章 轉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彤雲淵第四百五十五章 承天效法,后土大帝君第三百零七章 蓬萊島第四百四十四章 窺伺巫族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陽,提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巫族,紫薇第三百零七章 蓬萊島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一章 功德有毒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謀算,思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差距第四百二十五章 層次第一百二十章 虛空天藏第五百零五章 再度展開的棋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關,天人之境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天靈寶第一百章 河海關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止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帝遜位,巫族窮途第六十三章 地劫,動身第三十六章 三百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兩儀天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和,猜測第二百一十二章 后土部,食山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將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狂言爲餌,垂鉤釣龍第二十四章 水宮朝賀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閉關第二百零五章 各自的準備第九十八章 點墨成河,太乙手段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至西崑崙第二百八十三章 道心之衰第六十二章 天機術 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須鴻求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廣成問道,人道之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四象(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天河之上第三百八十章 九龍子和東海之濱的局勢第一百六十章 明心島,連心島第二百一十九章 應天時 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藉口,信任第八十四章 三災之火災第一百五十八章 明心島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之線第二百零五章 各自的準備
第一百五十章 天市垣中,鬥姆元君第一百八十八章 紫霄傳道 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時機,決斷第四百六十二章 雲中君,裁雲劍第九十六章 隔空論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軍氣與氣運第五十五章 命不該絕?第三百九十二章 挽天傾 七-決戰第三百五十章 放下的戒備第二十五章 質疑第五章 秋玉湖,氣運談第十五章 氣運加身第四百七十五章 破陣第二百二十一章 酷烈第五十三章 三人組第三百八十六章 星空氣象第二百七十一章 條件第九十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狂言爲餌,垂鉤釣龍第一百七十一章 鎖定目標第一百八十六章 入敵營第二章 化形,天仙第三百零一章 天地變色第四百四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六十四章 湯谷十日第十八章 暗室之謀第三十二章 拳勢第三十二章 拳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軍氣體系的進一步延伸第二百四十八章 弱水滔滔 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無雙國士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河漫漫,大劫落幕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計而逆天地勢第三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四十一章 淳安水系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庭寶庫 上第三十三章 換天照影鏡第一百八十九章 紫霄傳道 二 元君之賜第四百二十四章 第三次紫霄宮講道第三章 神庭符詔第三百九十一章 挽天傾 六-決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九章 墜神之戰 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別開生面的比鬥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陽輪轉第五十三章 三人組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退自如,神兵合煉第三百七十六章 西海軍至,進退兩難第三十七章 煉寶術,燃運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市垣,裂痕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衣道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海之戰,各自算計第二百零二章 天殤之隙第七十三章 轉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彤雲淵第四百五十五章 承天效法,后土大帝君第三百零七章 蓬萊島第四百四十四章 窺伺巫族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陽,提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棋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巫族,紫薇第三百零七章 蓬萊島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一章 功德有毒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謀算,思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差距第四百二十五章 層次第一百二十章 虛空天藏第五百零五章 再度展開的棋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關,天人之境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天靈寶第一百章 河海關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止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帝遜位,巫族窮途第六十三章 地劫,動身第三十六章 三百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兩儀天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和,猜測第二百一十二章 后土部,食山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將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狂言爲餌,垂鉤釣龍第二十四章 水宮朝賀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閉關第二百零五章 各自的準備第九十八章 點墨成河,太乙手段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至西崑崙第二百八十三章 道心之衰第六十二章 天機術 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須鴻求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廣成問道,人道之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四象(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天河之上第三百八十章 九龍子和東海之濱的局勢第一百六十章 明心島,連心島第二百一十九章 應天時 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藉口,信任第八十四章 三災之火災第一百五十八章 明心島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之線第二百零五章 各自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