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鴻蒙輪迴蓮

老子說:“大道玄之又玄,微妙精深,不可言喻。我等三清,同爲盤古元神,何不親自把己道顯現出來,供道友觀摩?”

“師兄此言甚是。”元始、通天贊同了一句。

當下三清也不客氣,也演解釋盤古大道。

“所謂大道者,高而無上,引而仰觀,其上無上,莫見其首,所謂大道者,卑而無下,俯而俯察,其下無下,莫見其基。始而無先,莫見其前。終而無盡,莫見其後。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儀。天地之中而有陰陽,陰陽有始終之數。一上一下,仰觀俯察,可以測其機。一始一終,度數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老子隨着自己的講道,也深深沉浸在道的意境中,不可自拔,不見脣動,但大道之音更加滾滾如雷,天地亦爲之折身。但見,虛空黑白太極兩儀在老子頭頂變換不停,顯化一黑白世界,隨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單調的黑白世界,肉眼可見的無數高山深谷、樹木花草、江河湖海、亭臺樓閣拔地而起,造化精妙!

受自己師兄講道所激發,元始道人與通天道人也紛紛陷入大道意境當中,在道之天宇內神遊,無數大道感悟也從嘴脣之縫隙間吐出。

元始曰:“大道無形,視聽不可以見聞;大道無名,度數不可以籌算。資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天得乾道而積氣以覆於下,地得坤道而託質以載於上。覆載之間,上下相去八萬四千裡,氣質不能相交。天以乾索坤而還於地中,其陽負陰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還於天中,其陰抱陽而下降。一升一降,運於道,所以天地長久。”

原始頭頂一片金光雲海,綻放五色毫光,金燈萬盞,光明普照,有無數天機、大道至理一一闡釋,金蓮涌現,玉清仙光照徹萬里。

通天道人曰:“大道本無體,寓於氣也,其大無外,無物可容。大道本無用,運於物也,其深莫測,無理可究。以體言道,道始有外內之辨。以用言道,道始有觀見之基。觀乎內而不觀乎外,外無不究而內得明矣。觀乎神而不觀乎形,形無不備而神得見矣……”

通天道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五條白浪在頭頂慶雲來回沖刷不停,一方劍氣世界虛空顯化,浮在慶雲之上,有無數意志堅強之人卻因天生差距而與理想擦身而過的人,堅定理想信念,不氣餒,努力奮鬥,積極向上,最後創造奇蹟,榮耀加身,功成名就!逆天之意顯露無疑,以一往直前之勢,對抗天威,求取一線生機!

大殿內,太清、玉清、上清仙光充斥,三種不同道意彼此激烈碰撞,風起雲涌,股股清氣凝結金花飄蕩其中,道德經文如同黃鐘大呂,滾滾雷音,激盪寰宇,振聾聵,神念。

三清乃是盤古元神三分化生而成,各自傳承盤古三分之一的精神烙印,自然也就繼承了盤古大道。只是因爲一者三人所得盤古大道烙印都是不全,三清講道,互相啓發,闡釋各自教義,演釋完整的盤古大道。

準提以眼觀之,不禁心馳神往,沉迷其中,搖頭晃腦,體悟妙不可言,收益匪淺。

三清與準匯聚三清大殿,相互論道,旁徵博引,以他山之石可攻玉,準提來自後世,看過不少體系幾乎完整、圓滿的道教、佛教經典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宗教的思想精華,這都讓三清大爲所感.同樣老子的煉丹術,元始天尊的煉器術,和通天教主的佈陣之法,也讓準提打開眼界,四人遂一起論道。不僅能開拓三人視野,也能讓準提更加深刻領會三清道法的要義!

三清大殿之中,升起四朵蘑菇雲般的慶雲,氣象萬千,至大、至尊、至強、至勇、至廣。

一畝紅中帶紫的慶雲之上,黑白陰陽二氣蒸騰而上,結成太極圓盤虛影,太極兩儀之相瀰漫周遭,大道至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周天之內,陰陽爲尊,五行爲後,定地水火風;胸中五氣色呈青、赤、黑、黃、白形成五條洪流如同井噴,噴灑無量陰陽二氣而出,玄妙深奧,太清要義,盡在太極之間,以柔克剛,遇弱則弱,遇強則強,上善若水,水滴石穿,潤物細無聲般的堅持和不曾察覺!

三朵氤氳白蓮沉浮一畝大小的金黃慶雲之中,五色毫光大放,寰宇一片彩光,照在身上,通體舒暢;金花萬朵,猶如天女散花,飛天妙舞;金燈萬盞,心火點點,如晴空璀璨星辰,碎鑽般迷離閃耀,高貴穩重,威嚴氣勢盡顯其中;瑞氣匯聚周身,結成瓔珞,倒掛而下,如檐前滴水,舞得密不透風,當真是玉清護身神通,妙不可言,盡顯仙家玄妙,道家神采!

五氣結成五條白浪在劍氣縱橫的慶雲上來回沖刷,三朵青蓮散銳利氣息,如同是劍氣凝聚而成,筆直挺拔,氣勢一往無前,不可匹敵,一柄三尺青峰白劍圍繞遊弋,不時射出一道道劍氣,爲青蓮所吞,而青蓮愈青翠欲滴,熠熠生輝。

一慶雲之中,一擎天巨樹矗立其上,遍體金黃,非金非玉,一股庚金肅殺之氣縈繞其上,三顆斗大金黃舍利如同高空大日,綻放璀璨光芒。

四朵慶雲慢慢漲大,小心翼翼接觸,互相浸染,最後完全混爲一色,慶雲亦瀰漫大殿,如同水汽蒸騰,雲霧遮掩,迷幻至極!四人閉目打坐,沉浸在其他三人的道境中,細細體察,大有收穫,畢竟各走偏鋒,各自將大道的各個分支都幾乎快要圓滿了,完全可以借鑑,從而對自己的道更有深刻的認識,也能補足缺陷,進一步圓滿!

此時的崑崙山,氣象萬千,道意縱橫,雲海雲捲雲舒,幻生幻滅,霞光聚攏,變化各種形象。地上,走獸按地位等級排座,靜靜聆聽無上妙音;空中,飛舞無數仙鶴靈禽,姿態曼妙,仙氣凜然;湖中,錦鯉跳躍,靈龜伏波,有氣泡浮起,金鱗獻媚,朵朵池中彩蓮好像林中精靈,舒莖展葉,搖擺舞姿。

準提在三清的意境中,看到盤古開天的盛況,儘管是記憶深處的倒影,但是依舊震撼道心,從其一舉一動中體悟出不一樣的大道至理,對天機運轉把握得更隨心應手。一幅幅圖片深深烙印在準提內心深處,識海中無端浮現不明的大道銘文。

隆,電閃雷鳴,本已有方圓萬里的識海此時恍若開天闢地。一股玉色清氣飛來,直如閃電,劃破虛無屏障,將識海邊緣的重重霧霄破開,開闢出更加寬闊的地域。咔嚓,平時堅硬的陰暗屏障此時猶如紙糊一般被撕裂,紛紛碎爲靈氣,紛紛化爲靈雨,散落識海。滋養神魂。

一個足足有剛纔十倍的識海在那道玉色閃電開闢下轉眼之間形成,滄海桑田,倏忽之間。而那道神奇的玉色道氣從天而降,直落九天。一道瀑布般的玉帶直貫天地間,清澈純粹,仙氣盎然!

而後這條連接天地的玉帶孕育出一個手持巨斧的巨人,這個巨人手握板斧。開始狠劈,一下,一下小足足四十九下,劃出天際四十九道劃拜。只覺得這四十九道發痕每道都是博大精深,蘊含無窮奧秘,眨眼之間卻消失不見。但是引起的後果是嚴重的。

已經擴展到十倍有餘的識海此時剛剛形成的屏障再度被剛纔的四十九道劃痕給粉碎。這些烏黑的屏障被粉碎之後小形成滾滾的黑雲。玉色之氣閃電般劃過,這些黑雲翻滾更加激烈。

不一會,就開始清、濁分化。烏黑陰沉的氣體開始下沉,而輕靈飄逸的清氣則開始上浮,天地初現,萬物始生,造化玄機在這一刻被展示得淋漓盡致。

準提被眼前一幕深深的震動,他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接觸到了以往如同霧裡看花的天機,這是最初的天地本源,萬事萬物和億萬法則都是由這些本源慢慢發展完善而成。

此時的本源可以比作簡單的加減乘除和幾何,而億萬載之後的天機法則則是高深的微積分等。只有最爲徹底的瞭解和掌握了最爲根本、基礎的法則本源,纔有可能積水成海,最後攀登高峰。準提被這些可愛的天地本源所深深吸引,沉浸在玄妙的法則之中,久久不曾醒來。

三清大殿雲霧繚繞,如雲裡看花,受此音波激盪,本來風輕雲淡,一時之間波瀾起伏,雲海跌宕,怒海狂濤,最後慢慢變換,化作四朵雲氣迴歸四人頭頂,化作慶雲,一股氣流飛入腦門不見,四人幾乎同時睜開雙眼,金光四射,虛室生輝,猶如黑夜突然燃起的火苗。

三清和準提相互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之中看到了無數大道流轉之意境,相視一笑,知道彼此都已經通過這次天地共鳴的講道摸到了大道之門檻突破在即,只要閉關仔細體悟消化一番,自然便能再次修爲攀升。準提查看了下自己的修爲,知道自己已經順利進入大羅金仙后期,就是大羅金仙頂峰,距離斬屍之境一步之遙,心中大喜。

“道友,既然來了,我們何不一起去遊一遊這不周之山,我總感覺到有什麼緣法等待着我們。”老子感受完了之後說道。

準提心想那葫蘆和芭蕉已經被你們拿走了,還會有什麼緣法,感覺還有什麼寶物出現?於是立刻回答道:“善”

於是準提就一起和三清架起了雲在不周之山各處遊玩,只見路過之地到處都是仙霧飄渺,靈氣濃厚到實質,偶爾還有一條龍騰,鳳鳴,果然是盤古脊樑所化,當真是仙家妙地。

突兀的一道沖天寶華滾滾而來,一朵青色蓮臺閃現,將天際映得聖潔非凡。

老子看了看另外三人:“緣法在此,各位我們同去。”

“善。”

青色光芒是一朵青色蓮花,放射璀璨毫光,照耀寰宇,祥光寶氣映照得山上如同黃金世界。青色蓮花噴吐色成七彩的靈雨,憑空而張,不斷的開花和閉合,無處不在散發強大的波動。

“這青色蓮花,各自憑緣法取。”老子最是慧根獨具,福澤深厚。當下首先反映過來,使用法力便取。

準提站在一旁只是觀望,並沒有使用法力來取,知道這可是以後三清成道之物,也樂得成人之美。

老子得到的紅花化爲了一個柺杖。原始得到的白藕化爲了玉如意,後來,元始天尊又採集天地人三寶,加以煉化,成三寶玉如意。通天得到綠葉化爲了一把劍,乃是青萍劍。後來三清成聖,這三件寶物,都成了他們的成道法器,雖是後天,威力更勝一般的先天靈寶!

正是: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果然是一家。

準提上前道:“呵呵,恭喜三位道兄,居然得到這樣的先天靈寶,果然福緣深厚啊!”

“還要多謝準提道友的想讓啊!”通天直性子,爽朗的開口說。

老子和原始也是隨即開口道:“多謝道友!”

準提笑道:“這三件寶物本就合該三位道兄所得,準提怎敢不順應天意了。”

老子卻道:“話雖如此,但道友此舉實在是叫我們佩服。鴻蒙輪迴蓮化爲我師兄弟三件寶物後,還剩下這顆蓮子,以後道友也有緣法得到一件很好的寶物!”

老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自己得到證道之寶,卻給準提一個蓮子。通天教主從袖中那出一紅色寶葫蘆,但見通透紅彤彤,似有無量紅光透體,有煙霞聚攏,煙嵐瀰漫,寶光陣陣,當真是仙家寶貝,靈光自現!

通天教主爽快地笑說:“大師兄不必歉意,我這個葫蘆也堪算先天靈寶,不若就贈與準提道友吧!”

準提大喜,把這顆蓮子收入體內。雖然不知道這蓮子有什麼用,但是和三清的證道法寶一起化出,肯定不是簡單的東西。不過卻不接下通天教主的葫蘆。

“準提有這顆蓮子就可以。這葫蘆乃先天之物,如此貴重之物,我怎麼敢接受啊,道兄還是快快收回吧!”

倒不是準提看不上這寶貝,準提一眼就看出此乃天生地養的靈根所產先天靈寶,雖然自己也得到未成熟的一個葫蘆寶貝,可還比不上這原先結成的先天寶物。只是準提知道這先天葫蘆都有定數,準提也不敢隨意惹下因果。

一旁的通天一聽卻是急了,道:“道友還是收下吧!道友遲遲不肯收下,莫非看不起我三人不是?”

“道友還是收下的好,不然我等心中有愧,日後境界上空難再有突破啊!”這時原始也開口啊。

老子把葫蘆往準提手裡一塞道:“道友不要推辭了,收下就是了”

“那麼,準提就厚顏收下了!”準提衝三人又是一禮道。

“如此甚好!”三清齊聲道。

收下蓮子後準提心想,看來這次不周山沒白來啊,好歹也混了個蓮子和一個先天寶物葫。這蓮子自己再培育一番,說不定又是個法寶,看來真的是自己人品大爆發。

準提與三清在不周山上一遍遊覽這洪荒第一神山的秀麗風景一遍相互論道,那日子過得真是好生快活。百年的時間過去了,幾人都是在修行方面的執牛耳者,經過如此一番的交流,都覺得受益良多。

這日準提與三清論道完畢之後,準提覺得自己此次出來遊歷的目的也已達到,而且自己也曾答應過接引要早日迴歸西方。於是準提向三清告辭,就駕雲向着西方而去,百年未見接引,準提還真有些想念他!

16.問道宮47.盧聖落敗93.北海冥獄13.大雪山82.巫妖大戰二3.一場大混戰27.賭鬥78.聖人不死,大盜不止16.無上祈福術36.動搖83.孫猴子發瘋?43.羽翼仙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61.萬仙陣68.不成聖,終是螻蟻99.地府爭鋒52.準提初會誅仙陣96.一招立威15.西方毀15.昊天吃癟108.大覺仙塔57.至人機緣125.燧人氏123.不可與之爲敵?38.幽冥燈56.直面三清21.僞聖2.封神將起19.廣成敗陣10.多寶棄佛102.佛法大興29.建木通天地19.廣成敗陣92.鯤鵬道人108.大覺仙塔20.人間皇者失其人54.四聖共破誅仙陣29.慈航隕落27.佛門鼎盛16.錢幣度量22.軒轅劍78.路遇金兜山13.大雪山80.商紂滅亡47.翊聖保德真君22.重整河山76.既爲人,便是人!72.盤古烙印35.鯤鵬受擒49.地仙之祖125.燧人氏48.孔宣的機緣20.殺人立威16.無上祈福術5.緊那羅王17.開山門49.十誡3.偶也是聖人?83.燃燈歸佛82.娑婆童子6.大神盡出14.太極符印120.三世諸佛56.玄鳥45.五行山122.度母103.兩儀微塵大陣80.又見盤古真身104.地府之戰21.佛貼3.人間大道31.冥河異動16.孔子成賢86.混世四猴3.偶也是聖人?36.捲簾大將19.雷震子隕落36.宋判官29.金蟬子103.兩儀微塵大陣31.神王之眸24.昊天拉攏70.三光神水23.子牙下山31.懼留孫禮佛25.盤古封印87.小張太子21.菩提往生經36.宋判官89.丹道仙法5.人族共主36.宋判官29.底牌4.韋護39.道祖分寶75.悟空命劫87.路阻火焰山108.大覺仙塔92.偏處西方44.法天相地
16.問道宮47.盧聖落敗93.北海冥獄13.大雪山82.巫妖大戰二3.一場大混戰27.賭鬥78.聖人不死,大盜不止16.無上祈福術36.動搖83.孫猴子發瘋?43.羽翼仙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61.萬仙陣68.不成聖,終是螻蟻99.地府爭鋒52.準提初會誅仙陣96.一招立威15.西方毀15.昊天吃癟108.大覺仙塔57.至人機緣125.燧人氏123.不可與之爲敵?38.幽冥燈56.直面三清21.僞聖2.封神將起19.廣成敗陣10.多寶棄佛102.佛法大興29.建木通天地19.廣成敗陣92.鯤鵬道人108.大覺仙塔20.人間皇者失其人54.四聖共破誅仙陣29.慈航隕落27.佛門鼎盛16.錢幣度量22.軒轅劍78.路遇金兜山13.大雪山80.商紂滅亡47.翊聖保德真君22.重整河山76.既爲人,便是人!72.盤古烙印35.鯤鵬受擒49.地仙之祖125.燧人氏48.孔宣的機緣20.殺人立威16.無上祈福術5.緊那羅王17.開山門49.十誡3.偶也是聖人?83.燃燈歸佛82.娑婆童子6.大神盡出14.太極符印120.三世諸佛56.玄鳥45.五行山122.度母103.兩儀微塵大陣80.又見盤古真身104.地府之戰21.佛貼3.人間大道31.冥河異動16.孔子成賢86.混世四猴3.偶也是聖人?36.捲簾大將19.雷震子隕落36.宋判官29.金蟬子103.兩儀微塵大陣31.神王之眸24.昊天拉攏70.三光神水23.子牙下山31.懼留孫禮佛25.盤古封印87.小張太子21.菩提往生經36.宋判官89.丹道仙法5.人族共主36.宋判官29.底牌4.韋護39.道祖分寶75.悟空命劫87.路阻火焰山108.大覺仙塔92.偏處西方44.法天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