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儒家變故

火雲天,孔子等人也開始收拾東西帶領百家大賢入駐火雲天。因爲這些百家諸子雖然頗有功德但是修爲到底不深厚,除了爲首幾位金仙家主以外,剩下的天仙之流也是很少。所以伏羲專門爲他們開了一條通往三界的通道讓他們接引後輩。

百家諸子跟着燁龍氏在左邊山脈的原皇山居住,儒家的居住之地爲聖儒宮浩然殿,而孔子作爲倉頡轉世又有一座史皇宮供其居住。

這日,浩然殿中,孔子正在大殿之上跟孟子荀子二人商議儒家未來前程,忽然有燁龍氏座下白禾童子前來相請孔子。

老師相招不知所謂何事?孔子隨着白禾童子來到衆聖殿,就看燁龍氏正拿着一卷書籍閱讀。因爲燁龍氏是藉助燁龍燈斬出的三尸化身,燁龍氏通體普照七十二色神光倒是跟西方那位燃燈佛祖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光輝照耀之下,衆聖殿中諸多書籍也隱隱有靈光閃爍,孔子打量這些書籍不由一怔。衆聖殿孔子也是來過許多次,這些書籍都是用初版文字撰寫之後,又有各國文字的翻譯版本。不過如今這些書籍都是用小篆書寫而成,便是早先夏商周三朝的經籍也統統化作如今秦朝的小篆。

不再多想,孔子整理衣服正色對燁龍行禮。

“弟子拜見老師。”

孔子對燁龍氏行禮之後,看到燁龍氏仍然在閱讀書籍也不敢叨擾,仍是保持行禮的模樣。

過了一個時辰。待燁龍看完書籍之後,終於擡起頭看向下面的孔子:“起來吧。”

燁龍伸手一指,一個座椅在孔子身邊出現。孔子起身理了理服飾小心坐了上去,隨後才問道:“不知老師找弟子前來所爲何事?”

“你看爲師這裡的這些書籍如何?”

“衆聖殿匯聚人族從初始到如今所有書籍,人族如今所有知識都在老師之處,自然是好的。”

“那麼你作爲曾經的字聖對於小篆你怎麼看?”

孔子打量四周的小篆書籍,抿抿嘴:“如今秦朝以小篆統一文字,自然是莫大功德。”廢話,孔子因爲曾經的字聖身份,在文字一統之後也分到不菲的功德自然不會抱怨什麼。

“文字一道。要論起源還是爲師當初的符文。上古之時吾等以符文承載曆法,頒佈神諭,記述事件。

直到你造字之後人族纔有自己的文字出現而不用借用其他種族的文字,吾等人族纔算是真正大興。不過隨着諸侯國的開闢。因爲民俗、地理等等緣故文字也開始各式各樣。直到如今秦朝將文字再度統一。”

燁龍氏吃了一口茶。接着道:“不過秦朝做法到底是有些過了,除了文字以外尺度重量等等方面也隨之統一,加上郡縣制等等新政。百姓一時之間根本就不能接受過來。”

“天長日久,人族自然也會接受的。”孔子回道。

“百姓有怨言倒是不怕,只要君王以仁德教化,假以時日百姓自然歸心,可是若有人在暗中挑撥那又該如何?”

聞言,孔子不由驚懼起來,再聯想孟子荀子剛纔跟自己討論的事情,孔子小心翼翼道:“如今諸國剛滅,定然有人心中不服,只要始皇以寬仁爲政日後自然國泰安康。”

“這麼說,儒家是支持大秦帝國的嘍?”

“修身齊家治國而平天下是儒家的功果修行之法,儒家自然是尊奉帝王的一派。”如今孔子也明白這位老師找自己來是爲什麼了,自己定然是受了那些儒家門人牽連了。

果然,只聽燁龍氏又道:“那麼,如今有人打着‘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的口號想要顛覆大秦帝國,似乎這些人跟儒家頗有淵源啊。”

“弟子不敢!”孔子連忙起身對燁龍氏請罪:“老師以秦國而勝齊國登臨人教教主之位,弟子如何敢對秦國動手?”

“起來吧。”燁龍把玩茶盞道:“爲師自然知道這不是你的意思,不過你能代表整個儒家嗎?”

“這——”孔子遲疑起來,適才自己跟孟子等人不就是在討論這個問題嗎?如今儒家分爲兩派,一派支持秦朝新政,一派想要恢復諸侯分封制。

“秦朝到底是急功近利了。”燁龍氏突然一嘆:“原本爲師預計在十年之內可以將文字尺度等等統一推行,而嬴政和聽訞在三年之內就把這些事情辦完,自然也就引起人族的反彈。”

“不過,爾等要是換了一個王朝,那麼那個王朝是要將文字尺度重新分化成各國標準,而是接着沿用秦朝的統一文字尺度?”

“老師明見!弟子斷然沒有顛覆秦朝之念。”孔子倒是極力解釋。

“那你就替那些想要顛覆秦朝的門人想想,他們是要用統一的尺度還是再度分化成各國原本的尺度?”

“想必還是用秦朝的制度吧?”孔子遲疑道。

“那麼以這一點來鼓動百姓推翻秦朝是不是太荒謬了,你爲字聖史皇自然該知道對於人族來說,一個統一的文明對人族有莫大益處,只有統一的文字日後人族的傳承才能永不斷絕。”

殿中那些書籍突然飛起,一股股書香文氣從書籍中瀰漫而出,化作種種神獸在殿中嬉戲。

“道隨世移,如今的文字尺度定然不能適合所有時代,但卻是如今人族最需要的。雖然秦朝推行手段有些殘暴,不過儒家要是藉此便要重換王朝,那麼爲師也只好——”

“弟子等人不敢!”孔子連忙辯解:“如今朝堂之上多是儒家門人,吾等怎會自斷根基?那些想要顛覆秦朝的儒家門人,大多是當初諸國貴族遺裔或者是諸國儒臣之後。所以想要復興諸國重演諸侯時代。”

“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燁龍將孟子這句話念誦一遍:“爲師認爲孟軻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倘若君王不德,天下蒼生疾苦,那麼儒家自然責無旁貸,可勸諫君王施展德政,可重尋明君挽救社稷,亦可重開王朝爲黎民百姓謀取福祉。”

“但是!如今秦朝剛定,嬴政用一些暴力手段壓制諸侯遺族也是應有之意,待秦朝大局定下之後自然也有百姓生息之時。如果爾等跟墨家那些人一起謀劃想要顛覆秦朝的話。爲師不介意換一個教派重新佈施教化。別忘了。法家在朝堂上同樣也有不少門人在。”

孔丘不敢多言,只能聽燁龍在那裡訓斥:“爲師自三皇五帝之時便在人族廣施教化,不少人族都是出自爲師之首,不過真正得到爲師認可的門人才不過寥寥幾人。許由、你、還有你那位師兄周公旦。

爲師選擇儒家教化人族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在爲師的預算中日後儒家也有大興之際。可爲百家之首坐鎮朝堂。但假如儒家想要顛覆爲師的計劃自立門戶,那麼爲師也不介意清理門戶。”

“弟子不敢,回去之後弟子定然要重新清理一番。斷不能讓那些諸國遺族爲了一己私慾壞了儒家道統。”

人族統一這是火雲洞一脈共同的意志,孔子作爲曾經的字聖自然也看得分明,只有一個統一的王朝才能讓人族文明更近一步。而那些諸國王族想要振興國度除非是取秦朝而代之,仍舊以統一王朝出現。如果是恢復諸國統治的話便是逆了人族大勢,就是那流派氣運也要就此衰落。

“雖然墨家當初站在道家一派爲師想要清算打壓,但墨家畢竟也有其可取之處,爲師仍然會留下墨家道統。只是如今墨家打着爲了天下衆生的旗號聯合諸侯國王室遺族想要顛覆秦朝,那麼墨家還需要存在嗎?”

如果真的重演諸侯國林立的春秋戰國之時,單單是這些國度之間的戰爭也不能說是天下太平吧?比起如今的秦朝又能好到哪裡去?

至少日後秦朝在這些政策推行下去之後自然也有人族休養生息的時間,而他們再度掀起一場戰亂對人族恐怕也沒有好處。而且戰亂之後諸侯國林立,爲了各國利益然後繼續戰火不斷,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到了最後他們不也是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王朝?

讓孔子重新坐下之後,燁龍氏又開始安慰道:“爲師以仁德教化,儒家以仁爲本最得爲師之道,故而爲師以儒家教化人族。只是嬴政作爲開國君主定然是殺伐無數,儒家可以暫時忍耐一時,待太子扶蘇登基之後自然便是仁德教化之法了。”

“太子扶蘇?”孔子心中一動,這位公子確實跟儒家關係不錯。

“日後藉助扶蘇,儒家可以佔據朝堂教化人族,但要是儒家跟着墨家等流派一同謀反的話,日後墨家的聯盟豈會讓儒家大興?”

這就是利益了,如今就算顛覆秦朝的目的相同,但是隨着墨家顛覆秦王朝之後倒黴的不還是儒家嗎?就是在秦朝爲官的那些儒家子弟也要一同倒了血黴。

“而且扶蘇的來歷亦是不凡,是伏羲陛下佈下的棋子,爲的就是延續秦朝的國運。只要扶蘇上位借來伏羲陛下的氣運,也可延續秦朝數百年國祚。你作爲儒家家主,便親自入世教化扶蘇一場吧,日後儒家也能借着順風車而大興。”

親自入世?不等孔子想清楚,燁龍又道:“爲師當初教導嬴政被他封爲至德尊師,你教導扶蘇之後自然也可得到敕封師號。待扶蘇上位之後,你功德圓滿歸來火雲天,便可作爲人教副教主。”

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甜棗,燁龍氏剛剛將孔子訓斥一頓,立馬就幫他想了一個辦法延續儒家氣運安撫於他,將儒家綁在秦朝之上。

“謹遵老師之命。”人教副教主,那麼儒家也可以演化儒教,自己也能作爲一教教主,日後大道可期了,孔子心中一陣暗喜。

“既然無事你便退下吧。”燁龍氏擺擺手便讓孔子下去準備了。

第41章 重塑山河第44章 前塵如煙第43章 虛空造化第43章 重塑玉皇第23章 殺劫量劫第21章 化道之劫第93章 觀諸世音第89章 針鋒相對第82章 十日並出第69章 石猴身隕第53章 日輪造化第86章 材料第14章 各自爲戰第77章 截教門人第35章 天極安排第77章 截教門人第29章 遊歷第25章 派系之別第30章 斷指第72章 大命尊神第35章 九州風起第37章 西遊小隊第41章 初露獠牙第42章 爭鬥伊始第85章 虛空自衍第50章 界外開宇宙第94章 仙道藍第83章 四靈星宿第52章 冥月女神第69章 革天之始第91章 太乙第14章 各自爲戰第14章 百家初立第49章 火雲之亂第42章 火鴉第47章 天雪第50章 波旬第44章 古之聖人第78章 肉身第6章 女媧后土第54章 大羅命星第37章 神怒第22章 謀天第23章 殺劫量劫第27章 丹若榴實第75章 洞陰真君第7章 人族變故第42章 姜氏退讓第64章 機關暗道第85章 虛空自衍第98章 永眠之地第35章 我是臥底第55章 落魄奪魂第52章 永恆歸滅第48章 日落幽冥第32章 玉扇第71章 紫微失宮第49章 幽冥詛咒第51章 三尸道法第31章 補天第68章 原始魔主第68章 十萬第60章 佛門宇宙成第99章 上清道統第21章 百家相聚第37章 元妃聽訞第57章 辰天第13章 滄海桑田第48章 重塑火雲第80章 見面不識人第50章 天帝命格出第73章 誅仙陣前第13章 命河反噬第一百零七章第83章 道行第5章 四大皆空第39章 你來我往第29章 西遊大幕第4章 龍蛻第97章 上古秘事第58章 帝摯帝堯第73章 三尸皆斬第25章 修行第30章 名山第103章 時光第71章 暗謀第22章 修行第53章 儒家變故第12章 觀世人書第3章 黃河第35章 元虛宇宙第69章 混沌之戰第25章 永劫少年第7章 會面楊戩第2章 鴻蒙道境第80章 青獅第72章 煉陰化陽第21章 大幕落下第7章 人族變故第32章 金靈之威
第41章 重塑山河第44章 前塵如煙第43章 虛空造化第43章 重塑玉皇第23章 殺劫量劫第21章 化道之劫第93章 觀諸世音第89章 針鋒相對第82章 十日並出第69章 石猴身隕第53章 日輪造化第86章 材料第14章 各自爲戰第77章 截教門人第35章 天極安排第77章 截教門人第29章 遊歷第25章 派系之別第30章 斷指第72章 大命尊神第35章 九州風起第37章 西遊小隊第41章 初露獠牙第42章 爭鬥伊始第85章 虛空自衍第50章 界外開宇宙第94章 仙道藍第83章 四靈星宿第52章 冥月女神第69章 革天之始第91章 太乙第14章 各自爲戰第14章 百家初立第49章 火雲之亂第42章 火鴉第47章 天雪第50章 波旬第44章 古之聖人第78章 肉身第6章 女媧后土第54章 大羅命星第37章 神怒第22章 謀天第23章 殺劫量劫第27章 丹若榴實第75章 洞陰真君第7章 人族變故第42章 姜氏退讓第64章 機關暗道第85章 虛空自衍第98章 永眠之地第35章 我是臥底第55章 落魄奪魂第52章 永恆歸滅第48章 日落幽冥第32章 玉扇第71章 紫微失宮第49章 幽冥詛咒第51章 三尸道法第31章 補天第68章 原始魔主第68章 十萬第60章 佛門宇宙成第99章 上清道統第21章 百家相聚第37章 元妃聽訞第57章 辰天第13章 滄海桑田第48章 重塑火雲第80章 見面不識人第50章 天帝命格出第73章 誅仙陣前第13章 命河反噬第一百零七章第83章 道行第5章 四大皆空第39章 你來我往第29章 西遊大幕第4章 龍蛻第97章 上古秘事第58章 帝摯帝堯第73章 三尸皆斬第25章 修行第30章 名山第103章 時光第71章 暗謀第22章 修行第53章 儒家變故第12章 觀世人書第3章 黃河第35章 元虛宇宙第69章 混沌之戰第25章 永劫少年第7章 會面楊戩第2章 鴻蒙道境第80章 青獅第72章 煉陰化陽第21章 大幕落下第7章 人族變故第32章 金靈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