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教

自伏羲證道之後,便與風燁一同在火雲洞修道。本來火雲洞也沒幾個人,算上風仲、伏羲也就是三個人,要是加上那隻白鹿和龍馬也不過五個人而已。

現如今,那伏羲雖然是大羅法力,但是尊位與聖人等同,又有前世準聖的修行經驗。風燁與他一同修行也是受益良多,至少遠比自己一人摸石頭過河要來的方便得多。

伏羲證道天皇也有不少仙神大能前來祝賀,藉此風燁也算是認識了不少人,開闊見聞,畢竟能和伏羲平輩的這些大能,也都是洪荒頂級的人物。但是隨着朝賀結束,這火雲洞天便又清淨下來了。

這日,伏羲和風燁正在推盤“河洛棋”,那耀陽童子突然進來稟報:“啓稟兩位老爺,洞外八景宮玄都大法師求見伏羲老爺!”

河洛棋,是伏羲,風燁二人閒來無事時,所發明的一種棋類遊戲。根據河圖洛書分爲兩方,一方主河圖,代表萬物之始終的混沌,一方主洛書,代表萬物演化的秩序。

兩方,以一個太極圖盤陣法爲根基,各佔陰陽兩個陣眼處,不斷落子,破壞或者改變陣法。河圖一方的勝利條件是將太極圖盤,化作混沌一片,也就是破陣,將陣法完全破壞。洛書一方的勝利條件是將太極陣法不斷演化,化作一個全新的大陣。當然由於雙方目的完全相反,自然便會相爭起來。

也就是說,洛書一方是創造,而河圖一方是破壞。破壞一方,自然要擾亂創造一方的布子,而創造一方也會對破壞一方進行防禦。

這不單單是一個遊戲,也是對天地之理的一個推演,一方演化天地,一方破壞天地,從此參悟天地變化之理。對於道行的提升是很有幫助。

此時正是兩者的關鍵時刻,那風燁所執的洛書一方眼看處於下風,再走幾步,那伏羲便可以將這太極陣法破壞乾淨,只要陣法不成形便是河圖勝利。

那耀陽童子於這時正好進來。窺準時機,風燁伸手一呼啦,直接將那陣盤打亂:“既然現在有客前來,陛下便去見上一見吧!這次也算作平局吧!”

“阿燁啊,不是孤說你!這是你第幾次耍賴了,又是平局!上回你說要吃靈果,直接將陣盤撤了。上上回你說要活動活動,休息一下,最後也不了了之。再上上回,你說檢查風仲的功課,放又拋至一邊。平局已經二十三次了啊!”

“沒辦法,有人來找你不是?快去吧,一會兒吾等在從新開始!”伏羲嘟囔了幾句,便被風燁打發到前面正洞。(咳咳,這就是所謂絕對平局的能力,我會亂說?)

風燁啃了一個靈果,吃了些點心,等了一會,那伏羲皺着眉便走了進來:“嗯,那太清聖人有事找孤商議,要去八景宮一陣子,這火雲洞就交由阿燁你了。”

聖人邀請?風燁一愣:“也罷,那陛下就去吧,耀陽童兒,你去後山將陛下的龍馬牽來,便隨着陛下一起出去走走吧,陛下出門雖然不講排場,但是一個人終究不好,總要有人服侍一二。”

耀陽童子,便是那遂鳥重生之後所化,風燁有感火雲洞甚是冷清,缺乏人手,也不願去元馗那裡找一些童子過來,便將那遂鳥點化開靈,作爲童子,侍奉左右。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童子名號紫玉,乃是玉石化形。

伏羲走了,風燁招來風仲,便開始檢查那風仲的功課了。說是功課,也不過就是讓其書寫十萬道符籙而已。嗯,一點也不多,這纔不是風燁,因爲飽受後世那應試教學的苦處,於是便抱着“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的心態,便就開始惡整風仲呢!嗯絕對不是!風燁以自己的節操擔保!至於風燁的節操還有沒有?這個可以單開一個課題,不在此討論!

風燁拿着風仲書寫的符籙仔細打量,滿意的點點頭。到底自己現在就這一個弟子在跟前,自然是全心教導,再加上那伏羲時不時也會指點一二。那風仲的進步可是十分顯著,照這樣下去過不了幾百年風仲也可以成道金仙了。

風燁悠閒的過了兩日,卻見伏羲板着一張臉回來了。風燁眉頭一皺,起身,便上前問道:“陛下不是應太清聖人之邀嗎?爲何如今這麼早變回來了?”

伏羲本不欲多言,但想到風燁也是人族先賢,身居人族氣運,便道:“那三清道人實屬可恨!此次請孤前去,乃是去商議天地人三皇之事。孤證道天皇,天道顯示,日後人族當有地皇人皇現世。此三皇事關人道氣運根本。那三清道人,竟然想要派遣門下作爲帝師,定下名分,分去功德。將人族氣運歸於闡截兩教中,日後好轄制吾等!孤爲衆皇之首,焉能甘心!”

“人族之事?太清聖人作爲人教教主,攙和下也就罷了,那玉清,上清兩位聖人爲何也要插上一手?那女媧娘娘可曾同意?”風燁眉頭一皺,問道。

“此事應該是老君三人的意思,孤去的時候,妹妹也在場,聽到那三清說法,也是大爲震怒。只是那老君聖人手持崆峒神印,掌控人皇權柄神器,佔據先機,吾等也不好阻攔。”

爲此,風燁臉色一寒,要知道那神農氏,可是自己門下首徒風魁轉世,本應歸入自己門下,難不成就此要被那三清截了胡不成?

風燁面色陰沉,本欲詳加詢問,但見伏羲正在氣頭上,不願觸及與他,便將耀陽招來,詳細詢問,八景宮到底發生了什麼。

詢問之後,風燁開始盤算開了。地皇之位給截教,人皇之位給闡教,然後老子作爲人教教主,統御人族?

風燁心中冷笑連連,哪有這種美事?到底自己的氣運也在人族,日後那人族氣運歸入三清門下,自己少不得也要受到制約。再者,將自己徒弟讓出,別說自己不願意,就是自己同意,別忘了,當初自己在風魁臨死前,曾許下承諾,來世度他重歸門下,修道之人,最重道心,要是爲此道心破損,日後自己可說是絕了道途。如此怎麼容他!

雖說現在,這太清聖人作爲人教教主,但是並沒有實權,畢竟現在女媧娘娘時不時顯聖,還有那伏羲天皇剛剛證道。人族之中,要說話語權,怎麼也輪不到太清老君。倒也難怪,這位聖人想着訂立三皇,定下人教大勢。不過是,想要藉此,真正做上一位人教教主而已。

人教,說白了就是教化人族,跟什麼修仙成神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可不會因爲老子的聖人身份,朝天吼上兩嗓子,要做什麼教主,天道就將人教教化之權交給他了。

女媧還沒死呢,不經過這位聖母娘娘的同意,老君怎麼可能作爲人教教主?

太清聖人,一不是人族出身,二沒有對人族有什麼貢獻。憑什麼立下人教?難道僅僅憑藉他聖人的身份?

要知道人族所認爲的聖人,可不是修行之中,那種混元聖人。與人族之中立德標賢,教化人族,與人族有大功德,使人族大興於天地間,如此纔會被人族封聖。

只不過這種聖人比混元聖人差了好多,只是享有人族香火氣運,也就是在人族受人尊敬罷了,出了人族,根本沒人買你的帳。你總不能讓那些妖精也尊奉孔孟之道吧?人教與其說是一個嚴謹的教派,倒不如說是一個鬆散的組織,只是爲了教化人族而存在的一個組織。

上古燧人氏,有巢氏,弇茲氏。而後太昊年間伏羲神農軒轅,再往後的堯舜禹,周文王,周公,儒教孔孟,百家諸子都被尊爲聖人,但是他們的聖人是人族的聖人,是人道下的業位。人道不衰,業位不落,如此便可以長治久安,永享逍遙。

太清聖人作爲人教教主,自然也是在人族中做下過功績的,不然那女媧娘娘爲何將自己的子嗣族裔交由這位教化?

太清聖人,又名道德天尊,他在人族中,所傳播教化的便是道德。要知道在人道不興,衆生渾渾噩噩,懵懂不堪的時候,那裡知道什麼禮儀善惡,一切爲了生存。

正是太清聖人入世教化,才使得衆生明善惡,知廉恥。如此,方纔作爲人教教主行教化之事。

但是這位人教教主,固然尊貴,但是在人族中地位也算不上最高,至少那聖母娘娘地位便在其上。

在人族所尊奉的先賢,不過三類:祖、皇、師。

祖,便是指的人族的老祖宗,每逢過節,宗廟祭祖,自不用說。祖宗在人族中佔據首要的地位。

而女媧不用說,被人族尊爲“聖母媧皇”可以說是最大的老祖宗。而往下,有巢,燧人,弇茲都可以算是人族的老祖宗,也會被尊爲聖祖。便是風燁出身燧人部落,嚴格來說也是人族的一位老祖宗。還有伏羲以及後來的炎黃二帝等等都可以被視爲先祖。

第二,便是皇,所謂的皇,指的便是人族的首領,是引領人族走向進步發展的領頭人。在這個洪荒時代,指的自然便是三皇五帝這些人族帝王。而這些聖皇中,佔據首位的便是太昊伏羲了。

伏羲作爲女媧聖母的兄長,也被視爲人文初祖,教化人族。也被尊爲“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統御所以帝皇一脈,是後來諸皇的表率。

而第三個就是師了,師者,傳道解惑也。如果是聖祖和聖皇都要是人族出身。那麼聖師就不同了。教化人族,傳播道德,被人族尊爲師長。這纔是老子被稱爲道德天尊執掌人教的緣故。

但要是說什麼人教之中,老子獨尊那便是妄言。

如果將人教之中分爲祖,皇,師三脈的話,太清老君,最多是聖師這一脈的首領,負責人族開蒙教化。頂多跟女媧伏羲三足鼎立。根本做不到一言堂的地步。

這三位共掌人教,人族的事,也要三人共同商議纔是。不過伏羲女媧向來同氣連枝,真要說的話,老君的發言權還不如這兩位。

爲此老君便要通過一些事情來加大自己在人族的影響力。比如說,帝師。由玄門二代弟子將那地皇人皇收入門下,自然可以將部分氣運收歸入玄門,如此那地皇人皇也可說是三清一脈,自然可以加大老君的話事權。

不過這樣一來,那風燁的算計自然被打亂了,原本風燁想要收徒神農,成爲帝師,再加上風燁與人族與伏羲的關係,至少一個人族逍遙尊位是跑不了的。現在一切被老君的謀劃打亂,要是日後大劫來臨自然逃不了好。

絕對不能讓老君定下地皇人皇!

第12章 孫武降生第69章 遠程交手第94章 仙道藍第33章 兩界開闢第15章 神道無蹤第24章 神爐煉猴第47章 天雪第6章 小小插曲第21章 遂鳥第33章 慶宴第22章 三皇齊出第37章 神怒第80章 諸聖歸洪荒第17章 符修之根第47章 常羊之戰第1章 仙佛之爭第64章 三清聚首第26章 元會劫起第44章 古之聖人第36章 開天第85章 玉虛議榜第3章 人皇出世第43章 九洲計劃第92章 五帝尊位第56章 南斗六司第33章 姻緣命數第79章 初見苗頭第46章 人教教主第23章 兜率宮亂第72章 神農第67章 巫山淮水第59章 你來我往第69章 反戈第62章 帝師第12章 土地化身第66章 天道反噬第55章 回明靈珠第31章 西行開始第57章 辰天第47章 三尸之秘第25章 天極閒談第30章 陰陽化山海第16章 人教第5章 洛水宓妃第83章 天地重演第27章 歸去歸去第46章 瘟疫第33章 女媧聖誕第74章 絕好少年第45章 九洲功成第45章 炎黃戰鎧第93章 九頭歸來第59章 誓願封神第55章 開闢之劫第39章 暗箭難防第89章 針鋒相對第46章 諸聖跨界第34章 地皇之爭第100章 鼎震九州第45章 九洲功成第48章 日落幽冥第4章 登門拜謝第66章 佛門先行第90章 神血鑄前路第59章 登帝第96章 白蛇報恩第89章 皇母之言第40章 九鼎聚秦國第9章 道統傳承第57章 辰天第29章 竹籃打水第12章 河洛第9章 劈山救母第50章 界外開宇宙第63章 西岐瘟毒第24章 神爐煉猴第59章 誓願封神第53章 天道聖殿第73章 先天五太第79章 媧皇化身第71章 暗謀第52章 未來藍第26章 筵宴之後第76章 誅仙鬥劍第105章 三神三尸第70章 冥河的道劫第49章 開闢之斧第20章 五百年數第16章 人教第50章 混沌神遭遇第92章 五帝尊位第6章 九頭第27章 丹若榴實第38章 夔牛雷奎第37章 西遊小隊第92章 火蓮第85章 量劫計時第40章 三書三皇境第46章 三拒帝邀第96章 神霄法界
第12章 孫武降生第69章 遠程交手第94章 仙道藍第33章 兩界開闢第15章 神道無蹤第24章 神爐煉猴第47章 天雪第6章 小小插曲第21章 遂鳥第33章 慶宴第22章 三皇齊出第37章 神怒第80章 諸聖歸洪荒第17章 符修之根第47章 常羊之戰第1章 仙佛之爭第64章 三清聚首第26章 元會劫起第44章 古之聖人第36章 開天第85章 玉虛議榜第3章 人皇出世第43章 九洲計劃第92章 五帝尊位第56章 南斗六司第33章 姻緣命數第79章 初見苗頭第46章 人教教主第23章 兜率宮亂第72章 神農第67章 巫山淮水第59章 你來我往第69章 反戈第62章 帝師第12章 土地化身第66章 天道反噬第55章 回明靈珠第31章 西行開始第57章 辰天第47章 三尸之秘第25章 天極閒談第30章 陰陽化山海第16章 人教第5章 洛水宓妃第83章 天地重演第27章 歸去歸去第46章 瘟疫第33章 女媧聖誕第74章 絕好少年第45章 九洲功成第45章 炎黃戰鎧第93章 九頭歸來第59章 誓願封神第55章 開闢之劫第39章 暗箭難防第89章 針鋒相對第46章 諸聖跨界第34章 地皇之爭第100章 鼎震九州第45章 九洲功成第48章 日落幽冥第4章 登門拜謝第66章 佛門先行第90章 神血鑄前路第59章 登帝第96章 白蛇報恩第89章 皇母之言第40章 九鼎聚秦國第9章 道統傳承第57章 辰天第29章 竹籃打水第12章 河洛第9章 劈山救母第50章 界外開宇宙第63章 西岐瘟毒第24章 神爐煉猴第59章 誓願封神第53章 天道聖殿第73章 先天五太第79章 媧皇化身第71章 暗謀第52章 未來藍第26章 筵宴之後第76章 誅仙鬥劍第105章 三神三尸第70章 冥河的道劫第49章 開闢之斧第20章 五百年數第16章 人教第50章 混沌神遭遇第92章 五帝尊位第6章 九頭第27章 丹若榴實第38章 夔牛雷奎第37章 西遊小隊第92章 火蓮第85章 量劫計時第40章 三書三皇境第46章 三拒帝邀第96章 神霄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