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換了新裝備的青學班居然僅僅幾天後再換了新裝備,他們也隨同自己的連隊是全新四軍第一支換裝由投誠部隊帶來的武器的部隊。全班還沒捂熱乎的中正式步槍被收回去了,戰士們人手一支春田m1903步槍,好在中正式和m1903都是以毛瑟98爲原型發展出來的衍生武器,所以戰士們不難上手。這一次有點不同的就是,班長袁紫山獲准得到了一支ak-47突擊步槍,不過並不理解突擊步槍作用的新四軍,將其定位爲大號的衝鋒槍,作爲衝鋒壓制武器。
這時候齊願也已經返回了青學班,由於他之前用了心靈能力讓同班戰友產生了錯覺,所以他們都以爲齊願從來就沒有離開過。
齊願也扛着一支春田步槍,自己生產的玩意兒,又發到了自己的手上,這種感覺其實挺奇妙。青學班被派到投誠的臨時1師的隊伍中,參與攻擊蕪湖的戰鬥。雖然這麼說,新四軍本部開槍的機率很小,他們更多類似監軍或者憲兵,是來觀看臨時1師打仗的。
“班長,你說這些國府軍能信嗎,他們真的會老老實實地去打守衛森嚴的蕪湖嗎,那天出現的鋼鐵巨人還會再出現嗎?”焦慧則好奇地問袁紫山道。
袁紫山輕輕搖頭,也是道:“這些我也不知道,這一切都太過離奇,我也是想不明白。”
因爲要讓新四軍戰士見證一切,所以鐵詢沒有忌諱,把要讓他們觀察的一切都告訴了他們,以防他們臨場看到被嚇死。所以,現在跟着臨時1師行動的新四軍戰士們,都處於極度凌亂的狀態,一方面出於對身旁“友軍”的不信任,對即將爆發的戰鬥的憂慮,另一方面也是對各種超現實的東西無法接受。
魏晉此時道:“不過這次,估計咱們是不用開一槍一炮了,上面指示咱們不要主動跟日軍交鋒,把戰鬥都留給這些投誠人員。”
焦慧則嘆道:“明明是跟日本人好好打一仗的好機會,可是卻不讓我們動手,真的是憋屈啊。”
袁紫山卻笑道:“如果不出意外,日本鬼子會被我們的新友軍,以及那鋼鐵巨人狠狠地教訓一頓,雖然不能親自出手挺可惜,但是多死一個鬼子就是一個好事,咱們說不定還能撈到幾個漏網之魚滅滅。話說,往後咱們與鬼子的仗還多着呢,早晚有咱們把鬼子都趕下海餵魚的那一天!”
王代糧道:“老子等這一天都快等不及了。”
齊願這時罕見地插嘴了:“有了那鋼鐵巨人,咱們什麼樣的敵人都能擊敗。”
袁紫山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問道:“齊同志,這麼說來你是相信那鋼鐵巨人就是站在我們一邊,幫助我們作戰的了?”
齊願嘿然一笑:“咱們國家苦命的日子過得太久了,該有點什麼好運氣出現了。”
他的話雖然沒有正面回答袁紫山的問題,但是卻引起了青學班幾人的沉思,青學班內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戰士,關於中國在半個世紀以來的興衰沉浮,都有着一番自己的思考。單純將中國的沒落歸結到運氣上,顯然是不聰明的,也沒有人會這麼做。可是現實就是,中國在1840之後,幾乎沒有碰上什麼好事,晚晴一次次的割地賠款,進入民國後一刻不停的內戰,以及外國資本在國內不斷地洗劫着人們的財富。無數的家庭破產,無數的生命消逝,直到1937之後,全面的日本侵華爆發,而終於將中國的苦難推到了一個高峰。
否極泰來,是不是在這樣一個看不到出路和光明的時刻,最不現實但又最爲強大的力量降臨在他們的面前,能夠扭轉一切的頹勢,將強大而又萬惡不赦的侵略者送去地獄。袁紫山等人有點懂了,爲什麼齊願願意去相信這樣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他們的心底,同樣都是希望着的,哪怕再不現實。
與此同時,在蕪湖的日軍根本沒有預料到一場可怕的災難正在降臨。此時日軍的主要精力已經不在中國身上了,雖然可悲但是就是現實。我們常說中國戰場在二戰之中牽制了日軍百萬,雖然不假,但是日軍還是想打印度支那就打印度支那,想發動太平洋戰爭就發動太平洋戰爭。cpc一方是實力不足,應付掃蕩已經是吃力,而kmt一方則是無能加缺乏幹勁,長期的相持中,除了進行一些防禦作戰,少有拿得出手的反攻作戰。
日軍在1940年9月已經擊敗法軍,佔領了越南的大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的抵抗遠比中國要輕微,特別是東南亞還有着日本所緊缺的石油,日本對華的作戰已經放在了比較次要的位置上。在隨後即將出爐的《對華作戰長期計劃》中,日本軍部做出決定:“不放鬆現在對中國的壓力,在此期間應用一切辦法,特別是利用國際形勢的變化,力求解決中國事變”。“作戰以維持治安及佔據地區肅正爲主要目的,不再進行大規模進攻作戰。如果需要,可以進行短時間的、以切斷爲目的的奇襲作戰,但以不擴大佔領區和返回原駐地爲原則”。“準備在1941年夏秋時期,發揮綜合戰力,給敵人以重大的壓力,力求解決事變。”
由此可見,日軍基本無力在華髮動什麼大規模的戰役了,而隨着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在中國戰場歷練出來的日本老兵,將被派去太平洋戰場,而大批的日軍新丁將被送到中國戰場,他們的戰鬥力自然是遠無法跟之前的部隊素質相比。齊願也知道,在1941年日軍發動的規模尚可的戰役也就是兩次長沙戰役了,不過這兩次長沙戰役日軍都沒有完成自己的目的,佔領長沙。而發生在12月的第三次長沙戰役,還被kmt成爲“長沙大捷”,大加粉飾。
且不提水分和現實的問題,單說日軍在1941年對華作戰上,確實分神的厲害,也力量不足。就在這樣的一個節點上,日軍迎來了自己完全沒有想象過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