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義孝兩全

匆匆又是幾日光景。

眼見離着八月中秋不遠,剛剛從賈母壽誕當中平靜下來的大觀園,便又緊鑼密鼓張燈結綵的裝扮起來。

因薛寶釵慣愛素淨,故此蘅蕪院倒是個特例。

只是院子裡雖然清淨,寶釵的心卻怎麼也靜不下來。

自從那日分析出梅家對榮國府心存排斥,一旦王夫人收寶琴做乾女兒,必然會讓二房陷入左右爲難之境,薛姨媽便整日裡憂愁不已,幾乎都快要坐下病來了。

寶釵又何嘗不是左右爲難?

她並非是不念情分的人,若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也斷不會眼睜睜看薛蝌、寶琴往死衚衕裡鑽。

可世上哪有這許多兩難自解的法子?

而相比於寶琴和梅家的聯姻,自家與榮國府關係顯然要重要許多——雖然二房和榮國府往來不多,但同樣也要仰仗榮國府和王家的勢力庇佑。

故此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坐視不理。

而就在昨天,梅家着急忙慌的差人送了對月貼來,定於九月十二迎娶寶琴過門。

同樣是在昨天,王夫人問明寶琴的意思之後,也定在中秋當日要收她做乾女兒。

事情至此已經再無從轉圜,也就到了該正式挑破的時候了!

卻說這日一早。

薛寶釵在鶯兒的服侍下梳好妝容,又對鏡呆坐了片刻,這才長嘆一聲,起身道:“走吧,再不過去,蝌哥兒就該等急了。”

主僕兩個就此出了堂屋,便聽院門外傳來一陣陣銀鈴似的歡笑,原來是史湘雲正在門前的空地上,教寶琴騎那勞什子的自行車。

眼見寶姐姐從院裡出來,寶琴忙喊丫鬟扶住前後,騎在車上笑道:“姐姐這是要去哪兒?若是要去清堂茅舍給伯母請安,就捎上我一個!”

“我是去見你哥哥。”

薛寶釵回了一句,見寶琴躍躍欲試的,立刻又補了句:“是有正經事兒要商量——你們兩個要真是閒得慌,不妨到三妹妹院裡討杯茶吃,她前陣子按古法炮製的菊花茶已經成了,你們去嚐嚐鮮,若味道好,不妨給我也捎些回來。”

寶琴聽說是‘正事’,心知必是和自己親事有關,故此也沒敢再糾纏,大咧咧拍了拍後座,招呼道:“雲姐姐快上來,我馱着你去秋爽齋找三姐姐吃茶!”

她那嗓音奶聲奶氣的,偏行事爽利不下湘雲,這等反差時常惹得人忍俊不禁。

史湘雲上前一把抽在她臀後,沒好氣道:“你自己還騎不穩呢,倒就敢駝人了——快下來,我馱着你去還差不多。”

寶琴捂着屁股吐了吐丁香小舌,用腳尖點地直接滑到了後座上,又拍着車座連聲催促:“那姐姐就騎快些,看咱們多久能到!”

“那你坐穩了!”

湘雲也是聽風就是雨的性子,聽了她的攛掇立刻欣然答應,仗着身高腿長直接跨上自行車,足下發力便馱着寶琴躥了出去。

任憑寶釵追在後面叮嚀她們慢些,兩人也只充耳不聞,留下一地歡快活潑的大呼小叫,轉眼的功夫便去的遠了。

“你們瞧這兩個丫頭,哪裡像是待嫁的樣子?”

薛寶釵無奈搖頭,催着兩人的丫鬟們趕緊跟過去,然後也便領着鶯兒去了前院某處偏廳。

薛蝌早已經在偏廳恭候多時。

等姐弟兩個見禮之後,寶釵便板起臉問:“昨兒梅家下了對月貼?”

“姐姐聽伯母說了?”

薛蝌見姐姐如此嚴肅,只當她是不滿梅家的態度,於是忙道:“我打聽着梅家老太太身子骨還算使得,就是一天比一天糊塗了,所以梅家纔想趁老人家還算清醒的時候,讓她親眼見證一下孫輩的婚事,倒不是爲了什麼沖喜。”

“這倒罷了。”

寶釵的面色卻沒有絲毫緩和,雙目直勾勾盯着薛蝌道:“如今有件事情,還要你先跟我說了實話,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薛蝌聽這話有些不對,忙規規矩矩的起身,拱手道:“姐姐只管問就是了,我對姐姐哪敢有半分欺瞞?”

他這話倒並非虛言,比起性格綿軟,又對子侄輩一貫驕縱溺愛的薛姨媽,寶釵這個堂姐的威懾力反而要大上許多。

“哼~”

寶釵輕哼一聲,板着臉道:“你不敢瞞我,倒就敢欺瞞你伯母了?錯非是昨兒我順嘴多打聽了幾句,只怕禍事臨頭還不自知!你老實告訴我,梅家之所以催着咱們搬出去,又要求婚事一切從簡,是不是因爲不想和榮國府扯上干係?!”

“這個……”

這招明知故問倒打一耙,立刻讓薛蝌亂了陣腳,支支吾吾的辯解道:“我也不是有意要欺瞞伯母,實在是不想伯母夾在當中爲難,所以才……”

“你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薛寶釵打斷了他的話,恨鐵不成鋼的道:“你可知老太太因喜歡琴丫頭,正打算讓姨媽收她做乾女兒!如此一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請姨媽到場,屆時又準備如何跟梅家解釋?!”

“此話當真?!這、這可如何是好?!”

薛蝌一聽這話就知道事情麻煩了,急的團團亂亂轉了幾圈,這纔想起要向堂姐求救,於是忙深施了一禮道:“姐姐,不知此事可還有轉圜的餘地?”

“唉~”

寶釵無奈嘆道:“若早幾日,拼着讓老太太不高興,倒也還能攔下來——可如今事情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連琴丫頭自己都應下了,你卻讓我們如何轉圜?”

這便是【作者臆想中的】寶釵。

她平時並非自私自利之人,但既然逼不得已做出了自私自利的選擇,那就會想方設法做到萬全,儘量排除掉任何不利於己的影響,並避免將自己自私的一面暴露出來。

所以她纔會選擇在這個節點,恰到好處的將事情挑破,讓薛蝌以爲一切都是自己自作聰明導致的苦果。

你可以說她太過工於心計,可人生在世又孰能無私?

“這、這……”

薛蝌聞言愈發悲苦。

而趁着他手足無措的當口,寶釵也終於圖窮匕見:“真要想轉圜,你也該從梅家着手纔對——先前不住的催逼,本就是他家短了禮數,如今若再由着他們橫挑豎揀頤指氣使的,卻把咱們薛家當成什麼了?”

“俗話說上趕着不是買賣,何況這還是結親?總要有商有量,各退一步互相遷就纔是道理!若不然,便是琴丫頭順順當當嫁過去,只怕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這……唉!”

薛蝌長嘆一聲,苦笑道:“怪道都說好事多磨,罷罷罷,事已如此也只能這般了。”

說着,便心不在焉的告辭而去。

而目送薛蝌告辭離開之後,薛寶釵又在偏廳枯坐許久,這才起身去了清堂茅舍,同薛姨媽商量着,要從自己的嫁妝當中分些出來貼補給寶琴。

這且不提。

卻說薛蝌其實也早就對梅家心存不滿,只是一來顧忌父親的遺命,二來也擔心寶琴嫁過去受刁難,這才選擇了委曲求全,如今被逼到了牆角上,便也只能硬着頭皮尋到了梅家。

青天白日的,梅翰林自然不在家中。

但梅翰林的兒子梅森寶也不在家,這就有些出乎薛蝌的預料了。

好在梅夫人出面接待了他。

薛蝌先是將這陰差陽錯的事情說了,又對着梅夫人大倒苦水:“我家雖不似大房,與榮國府王太尉皆有姻親,可生意上也多仰賴兩家照拂,倘若得罪了榮國府,卻只怕……”

這梅夫人倒是個通情達理的,見薛蝌態度誠懇,此事又純屬意外,非是薛家有意爲之,一時心軟便答應替薛蝌在丈夫面前分說。

薛蝌聞言自是大喜過望,連連道謝之後這才離了梅家。

一晃眼到了晚上。

梅翰林春風得意的回到家中,進門就嚷着要妻子擺酒。

梅夫人一面命人去竈上催促,一面服侍着梅翰林更衣洗漱,趁他高興,就把薛家的事情說了,又好意替薛蝌開脫道:“這事兒倒也怪不得薛家,只是寶琴那丫頭實在生的討喜,一眼就被榮國府的老太太相中了,所以纔會……”

“什麼所以!”

梅翰林卻登時拉長了臉,怒形於色的呵斥道:“這樣的事情你也敢妄自應承,眼裡還有沒有我這一家之主了?!”

說着,他搡開妻子來回踱了幾步,又斷然道:“此事決計不成!你立刻派人給那薛家小子傳信,讓他即刻從榮國府裡搬出來,踏踏實實的準備婚事,若再要節外生枝,這門親事……不結也罷!”

卻原來近幾日他因爲心中有鬼,生怕被人窺出不對來,於是在彈劾焦順的事情額外賣力,結果反倒因此受了上司的褒獎。

如今他信心滿滿,正想着再接再厲呢,自然不願意爲了兒女親事影響仕途。

“這……”

梅夫人大驚,忙勸道:“何至如此?!老爺不是想要讓老太太親眼見證森寶成親嗎,如今卻怎麼……”

“怕什麼?!”

梅翰林雖還未曾吃酒,言語間卻似已經醉了:“老爺我如今也快熬出頭了,年內就能高升編撰,直升侍講也不無可能,有了這份資歷,三五年間就能遷轉六部九卿的堂官兒——那薛家不過商賈出身,如今孤兒寡母的也沒個依靠,能高攀咱們已屬叨天之幸,又怎捨得讓咱們另聘別家?”

梅夫人苦笑不已。

這等指日高升的話,她早已經聽了不下百回,可七八年來卻從未兌現半分,也虧丈夫每回都能說的信誓旦旦。

有心還想再勸,可梅翰林如何肯聽?

當晚就給薛蝌下了最後通牒,讓其務必搶在王夫人認親之前搬出榮國府,而先前兩家商量好的‘低調’行事方針,更是不得改變分毫。

薛蝌得了這份強硬無禮的最後通牒,一時直氣的七竅生煙。

他想過梅家會有異議,卻萬萬沒想到梅家會是這樣的態度,一晚上是越想越惱,第二天干脆天不亮就去堵了梅家的門,想要找梅翰林討個說法。

然而等見了梅翰林之後,雙方卻是各說各話,最後也只能不歡而散。

薛蝌回去之後如何氣惱且先不論。

卻說這梅翰林到了衙門裡,又在值房生了半日的悶氣,有心就此退婚吧,偏又捨不得兩家定親時薛家奉上的好處。

何況老太太也還盼着能一睹孫兒的婚事……

他素來以孝順聞名,又怎好自毀名聲?

說來說去,都怪那薛蝌年輕識淺肉眼凡胎,守着自己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世叔不巴結,偏抱着榮國府的大腿不放。

刨去宮裡的賢妃娘娘不論,再忽略掉王太尉這姻親臂助,那一起子不文不武的紈絝子弟,也配和飽讀詩書的翰林相提並論?!

正暗自惱怒不已,忽聽得有同僚議論:

“聽說了沒?順天府今兒派人抓兩個在街上發傳單的工讀生,罪名是妖言惑衆!”

“當真?那新上任的賈府君不是榮國府的同宗麼?聽說和那國賊焦順也有些舊日交情,怎麼就……”

“你懂什麼,這就叫大義滅親!說到底他還不是我輩讀書人出身?眼下這時節,越是和那焦順有舊的,越是要急着撇清!”

“是啊,說不得人家還能借此搏些彩頭呢。”

“這世道,咱們這些持身守正的,竟倒不如一個反覆之人!”

那邊廂同僚們已經離題萬里,抱怨起了世風日下明珠蒙塵,梅翰林心中卻反覆迴響着方纔的對話。

自己一直生怕和榮國府、和那國賊扯上干係,但反過來想,這又何嘗不是個打破桎梏的契機?!

若能像那賈雨村一般,被當做是大義滅親的典型……

呸~

自己豈是那等反覆小人可比?

但這事兒確實幹得過!

至於母親那邊兒……

她老人家也只是想看孫子成家立業,又沒說一定要薛家的女兒做孫媳。

只要能及時找到替補,一樣能忠孝兩全!

呃……

這事兒似乎和忠君不怎麼搭邊,所以應該是義孝兩全才對。

梅翰林越想越覺得此事大有可爲,甚至開始暢想起了事成之後,自己受到萬衆敬仰,並憑此越過編撰、侍講,直接升任學士的光明未來。

而要做到這一點,非得鬧出些大動靜才成!

第117章 受傳召再議新政、聽閒話省親將至第79章 算底牌楊氏傳警訊、論守宮主僕枉設謀第742章 歸寧省親【上】第504章 重陽日【三】第635章 未水,不鋪墊何來下文?第636章 虛驚一場第527章 訪妙玉乞紅梅第83章 天行健第311章 紅梅詩會【下】第318章 相約第812章 三月十八【下三】第332章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焦暢卿無心插細柳【下】第432章 壽誕【再續】第412章 同室操戈、當其時也第651章 初三小宴【中】第476章 人在紅樓身不由己第240章 焦爵爺又一次日常第210章 邢夫人慾亂鴛鴦譜【上】第44章 林家有女逢蹉跎、楊氏起意訛來順第416章 無題第688章 期限第185章 邢氏問計、衆女議壽第615章 寄生草第310章 紅梅詩會【上】第523章 得志便猖狂第377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265章 塑料良緣第785章 暗戰第589章 逼宮【中】第138章 死寡、活寡第798章 由着他第282章 堂堂之師第376章 爲盟主‘昨夜多雨’加更第808章 三月十八【中二】第486章 前奏【三】第421章 七月二十【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七夕【下】第244章 前奏【上】第758章 接駕【中三】第513章 餘波【下】第503章 重陽日【二】第731章 再婚【終】第51章 斷舊緣司棋設祭、熱心腸路人驚情第807章 三月十八【中】第336章 貪財好色尤家雙姝【上】第418章 集會第328章 端午【續】第690章 禮物第312章 前戲第438章 稻草【上】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205章 雜第803章 通政第545章 ‘丈母孃’第822章 萬幸第659章 潘多拉第505章 重陽日【四】第374章 休沐日常【下】第543章 後續第762章 誰主第369章 爲什麼非要有章節名呢?第389章 節外生枝【中】第704章 啦啦啦,37天速通達成第801章 戡亂【上】第189章 名偵探林懟懟第827章 三省【中】第695章 又是一年壽誕【下】第644章 超超超超額第414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上】第407章 ‘魑魅魍魎’第87章 風雨前的漣漪【中】第61章 熙鳳弄權鐵檻寺、來順夜訪饅頭庵第13章 不能忍第358章 大觀園裡的日常第662章 窺陰私張冠李戴第200章 焦爵爺預料之外的日常第456章 劉姥姥初試……第774章 金簪雪裡埋【下】第572章 總有不同第124章 碼頭第440章 設宴、稻草【下】第816章 吳太后在行動【中】第329章 端午【再續】第775章 莫須有第670章 喜第525章 熊安王第163章 葫蘆娃救爺爺第360章 時間緊想不出章名第550章 前虎後狼【中】第759章 接駕【下】第567章 擒雷第412章 同室操戈、當其時也第491章 潮起【一】第273章 弄口舌金釧取禍第758章 接駕【中三】第778章 朝三暮五第230章 賈母壽辰【中】第366章 畫下完美的句號第27章 忠烈‘僕’二讓叫父第100章 日後餘波
第117章 受傳召再議新政、聽閒話省親將至第79章 算底牌楊氏傳警訊、論守宮主僕枉設謀第742章 歸寧省親【上】第504章 重陽日【三】第635章 未水,不鋪墊何來下文?第636章 虛驚一場第527章 訪妙玉乞紅梅第83章 天行健第311章 紅梅詩會【下】第318章 相約第812章 三月十八【下三】第332章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焦暢卿無心插細柳【下】第432章 壽誕【再續】第412章 同室操戈、當其時也第651章 初三小宴【中】第476章 人在紅樓身不由己第240章 焦爵爺又一次日常第210章 邢夫人慾亂鴛鴦譜【上】第44章 林家有女逢蹉跎、楊氏起意訛來順第416章 無題第688章 期限第185章 邢氏問計、衆女議壽第615章 寄生草第310章 紅梅詩會【上】第523章 得志便猖狂第377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265章 塑料良緣第785章 暗戰第589章 逼宮【中】第138章 死寡、活寡第798章 由着他第282章 堂堂之師第376章 爲盟主‘昨夜多雨’加更第808章 三月十八【中二】第486章 前奏【三】第421章 七月二十【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七夕【下】第244章 前奏【上】第758章 接駕【中三】第513章 餘波【下】第503章 重陽日【二】第731章 再婚【終】第51章 斷舊緣司棋設祭、熱心腸路人驚情第807章 三月十八【中】第336章 貪財好色尤家雙姝【上】第418章 集會第328章 端午【續】第690章 禮物第312章 前戲第438章 稻草【上】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205章 雜第803章 通政第545章 ‘丈母孃’第822章 萬幸第659章 潘多拉第505章 重陽日【四】第374章 休沐日常【下】第543章 後續第762章 誰主第369章 爲什麼非要有章節名呢?第389章 節外生枝【中】第704章 啦啦啦,37天速通達成第801章 戡亂【上】第189章 名偵探林懟懟第827章 三省【中】第695章 又是一年壽誕【下】第644章 超超超超額第414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上】第407章 ‘魑魅魍魎’第87章 風雨前的漣漪【中】第61章 熙鳳弄權鐵檻寺、來順夜訪饅頭庵第13章 不能忍第358章 大觀園裡的日常第662章 窺陰私張冠李戴第200章 焦爵爺預料之外的日常第456章 劉姥姥初試……第774章 金簪雪裡埋【下】第572章 總有不同第124章 碼頭第440章 設宴、稻草【下】第816章 吳太后在行動【中】第329章 端午【再續】第775章 莫須有第670章 喜第525章 熊安王第163章 葫蘆娃救爺爺第360章 時間緊想不出章名第550章 前虎後狼【中】第759章 接駕【下】第567章 擒雷第412章 同室操戈、當其時也第491章 潮起【一】第273章 弄口舌金釧取禍第758章 接駕【中三】第778章 朝三暮五第230章 賈母壽辰【中】第366章 畫下完美的句號第27章 忠烈‘僕’二讓叫父第100章 日後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