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黑手

俗語有云,多事之秋。

在平穩發展一段時間後……

景佑元年七月,尚未進入秋天,宋朝便再起邊事。李元昊派兵直接侵犯慶州,宋朝沿邊都巡檢楊遵、柔遠寨監押盧訓率領七百名騎兵與西夏軍隊在龍馬嶺交戰。不想宋軍大敗,環慶路都監齊宋矩、走馬承受趙德宣、寧州都監王文連忙率兵增援龍馬嶺宋軍。李元昊早有準備,在增援部隊到達節義峰時,遭到李元昊率領早已經埋伏好兵馬的猛然發起襲擊。

箭如雨下,宋軍陣型大亂。李元昊高舉紅旗,七路騎兵齊出,將已經大亂的宋軍陣型切割成無數片小塊,失去陣型的宋軍大敗。環慶路都監齊宋矩被生擒,朝廷爲之震動。

京東東路也送來了三司使的一份加緊文書,命令趙禳立刻押解最近開挖的黃金進京,同時加大黃金開挖規模。

不過趙禳尚未來得及爲朝廷對付西夏想出一條可行之策,呂夷簡在這個時候驀然出手了!

前樞密使張耆在劉娥倒臺後罷爲左僕射、護國節度使,判許州,後改陳州,這纔剛剛落腳不到一年時間,改判知濰州。

濰州是什麼地方啊?

招遠金礦所在地也!

而張耆是什麼人啊?劉娥生前的頭號心腹,而呂夷簡是劉娥生前頭號重臣,兩者要說沒有關係,怕是趙禳寧願相信狼改吃草了。

而且別看張耆實際官職是濰州知州而已!作爲宋朝優渥士大夫的待遇之一,只要當過宰相的,不犯下大錯的。哪怕被貶謫,這表明上還掛着一層光鮮的衣服,左僕射、護國節度使!

先說說這兩個官職的意義,左僕射是什麼呢?古代有著名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尚書省。尚書省管六部,爲此慢慢演變成爲一省六部,也就是明清時候的六部。

而這個尚書省最牛叉的長官就是尚書令,唐太宗李世民也當過,爲此這個官職在唐朝之後只是虛設。你想想唐太宗做皇帝前最後當這個官職的,你當這個官職,是想幹什麼?那個敢不長眼的當這官職?

於是尚書省的左右手左僕射、右僕射就成了實際上的宰相。而節度使就不用說了,雖然宋朝之後成了寄祿官,但依舊是宋朝武將最高追求。兩者合在一起統一稱之爲使相,是唐以來最顯赫的官職之一。

有着這樣的護身符,哪怕張耆名義上是趙禳的屬下,誰敢說自己壓得住他啊?

趙禳尚未來得及處理張耆,宮中再次發生了事情。而且這次還是自家大水衝了龍王廟的那種。

景祐元年八月。

自從劉娥去世後,宋仁宗對於劉娥所立下皇后郭氏極爲不滿,於是尚、楊二妃開始得寵,後來有了“爪傷門”一事,宋仁宗在呂夷簡的慫恿下趁機廢掉了皇后郭氏。

沒有了郭皇后的妒忌,尚、楊二人更加肆無忌憚,宋仁宗自然也更寵愛她們。每每都由尚、楊二人侍候宋仁宗休息,不想宋仁宗身體曰益虛弱。對此有兩個說法,一個就是皇帝艹勞政務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另外一個自然就是縱.欲.過度了。

前者豈不是說大臣無能?要不然用得着皇帝如此悲催嗎?於是這個就成了謠言,第二個成了鐵證。

炮嘴石介再次站出來第一個開炮,什麼大仁大義的話都扯出來,不得不說那文章寫的很華麗,就算趙禳的青州邸報也對此轉載了。

朝廷內外的言論被石介這一炮給打響了,上至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對此都議論紛紛,並且在士大夫‘善意’的引導下,將之歸罪於尚氏、楊氏。

就連太后楊氏不得不提醒宋仁宗注意影響,但宋仁宗置之不理,宦官閻文應早晚侍奉宋仁宗,屢屢進言。八月,宋仁宗終於扛不住壓力了,被迫同意將尚、楊二人趕出內宮。尚氏出家爲道士,居住洞真宮,楊氏別宅居住。

這事情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卻不簡單。因爲尚、楊二人那裡,趙禳花費了不下十萬貫拉攏。想不到楊淑妃最後還插口了,坑了自家養子一次。

不等趙禳心裡面怎麼埋怨幾句楊淑妃,楊淑妃卻已經被呂夷簡坑了。趙禳在宮內的左右臂就這樣沒有了。

什麼事情呢?原來郭皇后已經罷廢差不多一年時間了,再加上兩個妃子都出了宮。呂夷簡這傢伙露出鱷魚的眼淚,在八月假惺惺的請求宋仁宗冊立新皇后。

意思很諂媚,皇帝啊!你看你這麼倒黴了,我這立刻就給你找女人來了。

宋仁宗自然很滿意了,秀女迅速組織好。其中壽州(今安徽鳳台)茶商陳氏之女最得宋仁宗喜歡,準備有心立爲皇后的了。

不想這事情被參知政事宋綬知道了,宋綬立刻入宮對宋仁宗說:“官家啊!你想立卑賤之女爲宮中貴人,這是不合禮儀啊!你想想一個商人的女兒,怎麼母儀天下呢?”

沒有過去幾天的時間,樞密使王曾也來勸諫宋仁宗,認爲立茶商之女爲皇后不太合適。

宰相呂夷簡、樞密副使蔡齊、楊偕、郭勸等大小官僚也上書宋仁宗說:“冊立皇后應該謹慎,不可造次。”

按道理說這事情就這樣玩了,不想此時京城之中已謠言四起,傳說陳氏之女是其父陳子城通過楊太后的關係接入內宮的,楊太后早巳答應將他的女兒立爲皇后等等。宦官閻士良將汴梁城內的情況調查清楚後,也竭力反對宋仁宗娶奴僕之女爲皇后,迫使宋仁宗打消了娶陳氏之女的念頭。最後選中宋初名將曹彬的孫女爲皇后。

而楊淑妃呢?反而被戴上一個干預**的罪名,不得不從半退隱狀態進入退隱狀態。讓趙禳引以爲傲的**影響力衰退到一個叫人髮指的地步。

這一切都是在趙禳完全反應不過來的情況下完成了的。

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29章 攻城戰(1)第24章 倩影迷蹤第190章 女真人第20章 商謀(下)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260章 鬧劇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214章 背第125章 練膽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05章 踏春(1)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65章 白礬樓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61章 張元獻計第270章 離間計第205章 踏春(4)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141章 穆陵關第14章 孤立第139章 安賑司(1)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131章 攻城戰(3)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58章 勝捷軍的逆襲(4)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28章 天慶觀第81章 生母(續)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212章 權臣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27章 彌勒教第30章 結黨第97章 囚中對(上)第45章 足球(上)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196章 回朝(上)第309章第16章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169章 四大儒第274章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33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託運第10章 舌戰宰相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74章 洛陽紙貴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02章 種世衡第110章 打壓第118章 選兵(上)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61章 疑兵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62章 念奴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81章 生母(續)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217章 猜忌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23章 宮火第81章 生母(續)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120章 選兵(下)第188章 黑手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288章 開封府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
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29章 攻城戰(1)第24章 倩影迷蹤第190章 女真人第20章 商謀(下)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260章 鬧劇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214章 背第125章 練膽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05章 踏春(1)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65章 白礬樓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61章 張元獻計第270章 離間計第205章 踏春(4)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141章 穆陵關第14章 孤立第139章 安賑司(1)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131章 攻城戰(3)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58章 勝捷軍的逆襲(4)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28章 天慶觀第81章 生母(續)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212章 權臣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27章 彌勒教第30章 結黨第97章 囚中對(上)第45章 足球(上)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196章 回朝(上)第309章第16章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169章 四大儒第274章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33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託運第10章 舌戰宰相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74章 洛陽紙貴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02章 種世衡第110章 打壓第118章 選兵(上)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61章 疑兵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62章 念奴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81章 生母(續)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217章 猜忌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23章 宮火第81章 生母(續)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120章 選兵(下)第188章 黑手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288章 開封府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