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突襲(上)

時三千按捺下心中的疑惑,接着說道:除此之外,還有三名猛將,這三名猛將連同另外二人,爲僞越王馮常圪封爲五虎上將。

東施效顰而已!趙禳自然是對此很是不屑,別忘記這個時代的三國演義,可是誰寫出來。

那是王爺威名所至!趙嬴武湊上前,巧妙的轉換了概念。

趙禳笑了笑。

時三千附和道:阿武兄弟說的是,只是這五虎上將固然有誇大,但也有一人很是厲害,王爺需要注意一二!

哦!趙禳有些詫異的看着時三千,問道:你既然如此說,那這個人定然有點本領了!

此人叫斑斕虎,乃是蕃州中人,有個漢名,叫陳土牛。因爲覺得名字不好,故而用斑斕虎爲名。時三千臉色有些凝重的說道:這斑斕虎很是不好對付,當初在龍水邊上的八合村之戰中,這斑斕虎一人斬殺我大宋八員猛將,張漢陽也是被他單人匹馬殺散了親兵,單手生擒活捉的。

頓了頓,時三千接着說道:這廝端的是厲害,號稱力大無窮,用的皆是重武器。最擅長的是一蒺藜骨朵,據說有五十斤重!除此之外還擅長一流星錘,以銅鏈串其尾,如果敵人不注意,立刻一流星錘飛出去,可謂是防不勝防!

趙禳聽了笑道:這廝是賣藝的嗎?如此花俏!

時三千聽了也禁不住笑了,止住笑聲,道:王爺,這不過是蠻人誇大之意,不過想來這廝勇武還是可觀的,要不然也不敢這樣自誇!

趙禳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讓人準備這樣……這樣!

時三千聞言,臉上露出爲難的神色,說道:王爺。這不太好吧?

趙禳臉色一虎。道:這有什麼不好的?難不成還讓我們麾下的士兵性命去拼嗎?

時三千這才艱難的點點頭,道:好的!王爺放心,末將一定把事情辦的妥妥當當。

趙禳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不錯!

說着,趙禳就準備離開了,時三千一拍腦門,叫住趙禳。王爺,末將這裡還有一事不明,請王爺決斷!

趙禳扭過頭來,看着時三千問道:有什麼事情啊?

時三千壓低聲音。隱晦的指了指那頭的兩名俘虜,問道:王爺。這些蠻兵怎麼處理啊?

趙禳冷漠的說道:這都不知道嗎?

時三千心頭一凜,垂下頭,道:末將知道!

嗯!趙禳走了幾步,忽然頓住腳步,對時三千招了招手。

時三千立刻屁顛屁顛的湊上來。王爺,還有什麼事情呢?

趙禳壓低聲音說道:給他們個痛快!好歹也交代了一些情報,咱們得有些良心纔可以!

時三千聞言哭笑不得的點了點頭。沒有作聲。

待趙禳回到臨時營地的時候,時間已經過的差不多。士兵們紛紛起來,將毛氈重新紮好,並沒有帶在身上,而是讓軍需官堆在一處,就地存放。如果此戰勝利,還怕拿不會毛氈嗎?就算給偷了,二萬多安化蠻的營地裡頭的戰利品,還比不上這幾百張毛氈嗎?

幾名睡眼朦朧的士兵直接伸手從草地抹了一把。帶着冰涼的露水就往臉上擦去,立馬精神一振。

都準備好了吧?趙禳對走上來的馬同德問道。

都差不多了,要出發了嗎?王爺。馬同德問道。

嗯!你帶人馬先行,別丟了你父親的臉!本王可不想再聽到其他人說,這是馬玉的兒子。而是要聽到別人指着馬玉說,那是馬同德的爹!趙禳拍了拍馬同德結實的肩膀,一番讓人熱血沸騰的話脫口而出。

馬同德聽了,只感覺心中涌起無上戰意,用力的點點頭,對趙禳認真的說道:王爺你放心吧!末將一定會讓這話變爲現實,讓王爺你在不久的將來看到這一幕!

好!本王期盼着!趙禳露出一抹微笑。

清晨瀰漫起大霧,要比之前更加大。這是季節交替造成的,霧氣讓士兵看不到十米外的景象。

爲了防止有人脫隊、走散,趙禳在中途休息了一番,所有人依照當初過山道的方法,以隊爲單位,每隊士兵都用繩索拴住腰間,沒有就用撕下的布條替代。甚至將一條繩索拆分爲兩條。因爲這次不是過山道,所以這繩索反而不需要太過堅韌。

畢竟一會兒戰鬥的時候還得把腰間的繩索割開,要是太過堅韌,可就是要耽誤戰事了,甚至還可能連同自己的小命也得耽誤了。

霧氣矇住了宋軍的眼睛,同時也矇住了安化蠻的眼睛。

…………

木換掀開布簾,從帳篷裡頭走出來,看到瀰漫起來的霧氣,臉色立刻一變,眉頭輕輕皺起來。

軍師!這麼早就起來了啊!一名人高馬大的蠻將,帶着一隊巡邏的士兵走過來。

虎將軍也不晚啊!木換臉色有些不喜的說道。的確,這斑斕虎向來崇尚武勇,對於文縐縐的木換最是不喜歡。如果不是這次需要倚重對方,木換可是連應答都不會有。

那是自然!我們身爲武人,自然要早早起來,倒是軍師昨晚那麼快活,居然還能夠起來,不錯嘛!斑斕虎說話間,還一臉色迷迷的看了看帳篷。

木換雖然早就知道布門遮蔽的還可以,但還是禁不住拉了拉布門,當在斑斕虎眼前。

斑斕虎不以爲然的說道:看一眼又不會少塊肉的,大不了我拿我那母來和你換了!

禽獸就是禽獸!無人倫之說!木換心中腹誹,徑直離開。

但木換見斑斕虎在自己帳篷外駐足不前,唯恐他禍害了自家帳篷裡頭的美人兒,不得不出口說道:虎將軍,今天大霧瀰漫,可能會引來宋軍偷襲,走吧!我們一起到外面巡邏一下!

好吧!斑斕虎給木換看穿自己的心思,有些不滿,但還是跟上去。

營牆本來只是木柵。但這兩天木換讓人加固城防。在木柵沒有來得及加固,但外面卻多了一條淺淺的壕溝。這是因爲沒有挖好,要不然壕溝更加深,裡頭還會有竹籤、利石等在。叫踏入裡頭的敵人,被扎的皮開肉綻。

什麼情況?木換走上木柵後面修築的一個箭塔,對守在塔上的蠻兵問道。

很平靜!蠻兵回答道。

木換皺了皺眉頭,走下箭塔,一名蠻將趕過來。這是負責守衛這一段的蠻將。軍師,不知道有什麼吩咐呢?

你派人出去,在外面點些篝火。別讓宋軍摸過來了,都不知道!木換說道。

蠻將皺了皺眉頭。說道:軍師,你也未免大題小做了吧?依照我看,那小山丘上的宋軍,不過是一支斥候罷了!除了他們外,其他宋軍那裡可能這麼快就來到了呢?

木換皺皺眉頭,說道:行了,你就依照我說的做就可以了!

蠻將一臉無奈的說道:但也沒有那麼多木柴啊?點了這些木柴。也沒有什麼用,還不如留着一會兒造早飯的時候用好了!

怎麼會沒有?昨天不是砍伐了不少木柴嗎?木換見蠻將有敷衍的意思,臉色變的很是難看。

斑斕虎從後面走上來,不以爲然的說道:軍師,你也不看看,這兩天加固營防的命令是誰下的!有多餘的木料,不是修建箭塔就是用來加固木柵了。

說話間,斑斕虎還用尾指挖了挖鼻孔,不滿的說道:昨天我那寵妾說想洗個熱水澡。手下士兵還給我說沒有足夠的木柴,只燒了個半熱送來呢!

木換臉色發黑,說道:行了,別在這裡訴苦了!有多少木柴,就在外面點多少!

斑斕虎聞言,不屑的冷哼一聲。

木換臉色更黑,但對於斑斕虎,他也只得當做沒有聽到。

蠻將雖然不願意,但還是得點了約莫一百人出去,吩咐道:你們去把那頭的木柴帶出去,點幾堆篝火!

…………

王爺,會不會是安化蠻識破了我們的行藏啊?時三千不知道什麼時候,從隊伍後頭趕了上來,湊到埋伏在雜草叢中的趙禳身邊,壓低聲音說道。

怕什麼!殺進去!馬同德殺氣騰騰的說道。

趙禳搖了搖頭,說道:識破行藏是必然的,但本王估計也就是木換等幾個人而已!而且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證據,更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

啊!這該如何是好啊?甭說時三千了,就連馬同德也臉色微微一變。

不怕!他們雖然預料到一些,但你們看,如果真的知道我們的存在,怎麼可能就加派一千人到南營呢?趙禳分析道。

趙禳的話讓二人很快就安下心來,沒有錯,如果敵人知道了宋軍突襲軍怎麼可能就派這麼點人加固防備呢?一千蠻兵看似要比宋軍多不少,但蠻兵裝備簡陋,不通陣法,如果一對一,也許還可以憑藉一腔熱血和宋軍打個小勝。

只是到了戰場上,一名宋軍往往可以抵四名蠻兵。如果要防備突襲軍,怎麼也得個三四千人吧?給這一千人,怎麼看都像是馮常圪被木換煩的不得了,這纔給了他一千人,還打發到南營,看樣子就是來個眼不見爲淨的情況。

話雖如此,但我們現在怎麼辦?對方好像有了防備?時三千還是不減憂慮的樣子。

突襲最怕的是什麼?被敵人預先知道了自己的意圖。沒有任何一場突襲,是可以在敵人預先知道自己的意圖後,還能夠成功的。不被對方將計就計打個大敗,折損十之的人馬,這已經是算得上當世名將了!

等!看樣子,安化蠻也沒有想到,我們會這麼快來到!而且,本王看那個人,像是木換!只要擒拿了對方,哼!南營就算有上萬蠻兵,又有何懼的?趙禳看着霧氣中,若隱若現的白色人影。

安化蠻都是髒兮兮的。就連身上的衣甲都如此。一身白衣勝雪的木換。在蠻兵當中,自然那叫一個顯眼。宛如黑夜中的皓月,如果是平日間也許會被人讚一聲大才子,但在戰場上,這就是傻瓜了。敵人軍中的神箭手,十有都挑這傢伙來下手。

這個時候,蠻兵帶着木柴出營了。爲了能夠帶更多的木柴,免得等會兒要多轉幾次,蠻兵都沒有帶沉重的武器,部分蠻兵更是連衣服都沒有穿。就這樣着古銅色的壯健上半身,抱着一捆捆的木柴出營。

看着洞開的營門。趙禳眼睛中閃過一抹精光,喝道:就是在這個時候了!

馬同德立刻站起來,拿着長槍向前一指,咆哮道:殺!

衝!一陣宛如旋風般的騎兵從迷霧中衝出,這些騎兵人人騎着廣南西路出產的矮腳馬。矮腳馬顧名思義,身材矮小,北地戰馬上千斤。但矮腳馬則不然,只有七八百斤,而且身材矮小,不利於平原奔襲。只是這種矮腳馬卻是善於翻山越嶺,同時身材比較矮小,只要往茂密的草叢中一蹲,裡面就看不到了。

正因爲如此,雖然有霧氣的緣故,但這次騎兵之所以能夠貼的這麼近。而安化蠻卻是毫無發覺,矮腳馬的身材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騎兵並不多,大概三十騎左右。矮腳馬別看身材矮小,但力氣卻不小!。馬背上的都是精壯大漢,人人手持騎矛發起衝鋒。

殺啊!

衝啊!

喊殺聲震天,剛剛出了營門到一半的蠻兵都懵了。

還愣着幹什麼!放箭!放箭!木換透過木柵的間隙看到情況,登時氣急敗壞,對着頭頂箭塔上的蠻兵咆哮着。

箭塔上的蠻兵這纔回過神來,連忙拿起弓箭。只是守了一晚上,寒氣逼人,手指都凍的不利索了,更別說心慌慌的情況下,七八座箭塔上飛出的箭矢,不是軟綿綿的慢悠悠飛行,就是射歪了。

看的木換那叫一個氣憤啊!鼻子都幾乎氣歪了!

那頭騎兵已經殺到了,當先一人不是別人,乃是趙禳的侍衛長趙嬴武。手拿一杆騎矛,宛如毒蛇吐信一般刺出。在趙嬴武跟前的蠻兵完全沒有反擊的力量,手中的木柴丟在地上,轉身想走。

只是矮腳馬雖然奔跑的速度不快,但那得和什麼比啊!比起人來,矮腳馬可是絕對完勝的。不過是轉眼間的功夫,趙嬴武已經策馬追上去,也不用刺,就這樣平舉騎矛扎入那蠻兵的背後。鮮血飛濺,在霧氣中綻放出妖異的血花。

趙嬴武順勢放開矛杆,免得被力度撞在手臂上,造成骨折。這頭放開矛杆,那頭趙嬴武已經抽出腰間的細長馬刀。馬刀揮出,也一名蠻兵慘叫一聲,帶着一串鮮血躺在地上,被後續的戰馬踐踏過,已經是死的不能夠再死了。

該死的!真的給那宋狗說中了!斑斕虎壓低聲音痛罵了一句,對着背後的士兵咆哮道:還看什麼!還不快上!把寨門堵住,要不然這裡那一個也走不了!

說話間,斑斕虎已經咆哮一聲,率先一人衝上去。

馬同德在後面氣的瓜瓜大叫。該死的!我纔是先鋒呢!我纔是先鋒呢!

趙禳有些悻悻然,畢竟自己之前可是讓馬同德做先鋒的。唯恐馬同德記起自己之前的許諾,趙禳連忙喊道:別想那麼多了,你立馬帶人衝擊木柵!現在蠻兵都把注意力放在木柵上面!

馬同德聞言,那叫一個兩眼放光啊!立馬顧不上那麼多,吆喝着本部兵馬衝上去。

有壕溝?直接放上塔盾鋪墊在上面,十多名身強力壯的宋軍跑了過去,立馬拿着斧頭砍劈,木屑飛濺。

那裡!快派人去那裡!木換忽然有種四面楚歌的感覺,怎麼到處都是宋軍的?這該死的趙禳到底帶了多少人來的?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的?難道趙禳那混蛋把邕州的邊軍調來了嗎?他難道不顧邕州的安危了嗎?

木換的命令沒有多大的用處,因爲宋軍的突襲,南營木柵一帶一片大亂。斑斕虎帶人衝上去攔截,都沒有成功,被趙嬴武帶着騎兵,以摧枯拉朽的衝破了蠻兵的兵線,十多名蠻兵倒在血泊中。

當然了宋軍也好不到那裡去,七名騎兵永遠的留在了營門附近。

殺!後續的宋軍步兵趕上。

擋住!擋住!斑斕虎不斷咆哮,帶着士兵攔擊宋軍。斑斕虎知道雖然營門被突破了,但這並不代表已經失敗了。在這裡拖住宋軍。爲後面蠻兵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反敗爲勝完全不是問題。

蠻兵並沒有太多人注意到馬同德那裡,他們大部分都衝去營門一帶。因爲營門太過重要了!

馬同德破開木柵,率先衝進去。立刻迎面就殺出一隊蠻兵,只是這隊蠻兵人數卻少的可憐,只有十五六人。

馬同德那裡會怕呢?咆哮一聲,拿着巨斧率先衝進去,仗着身上盔甲堅硬,不管不顧的一斧頭飛劈而出。那橫掃千軍的氣勢,嚇的前面的幾名蠻兵心頭髮顫,刺出的長矛禁不住稍微收了收力氣。刺在馬同德身穿的魚鱗甲上只是留下幾點白印。

馬同德悶哼一聲,繼續衝過去。巨斧掃過。兩名蠻兵被腰斬,痛苦的慘叫聲叫人發怵。五臟六腑連帶着腸子、鮮血灑滿了一地,更是把馬同德染成了半個血人,宛如浴血而生的戰魔。

馬同德的部下登時士氣大漲,蠻兵那般則是士氣大跌。不過片刻,這一隊阻擊的蠻兵就丟下五六具屍體,帶着受傷的蠻兵。飛快的撤退着。

宋軍士兵想去追,馬同德連忙攔住士兵,一指營門處,道:打通營門再說!你帶人殺上箭塔,先把上面佔據了!在上面放箭,我帶人衝擊蠻兵的背後,我就不信,這些蠻兵這還不崩潰!

接到命令的押隊應諾一聲,立刻帶着本部人馬和弓弩。殺向箭塔。

馬同德帶人從背後掩殺過去,木換大驚失色,連忙喊道:後面來敵人了!快!快去阻擊!

只可惜營門那裡的戰鬥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這個時候大家全憑一口氣。因爲木換這一聲呼叫,去阻擊的蠻兵就沒有了,但蠻兵卻是一片騷亂。登時防線不穩,氣的斑斕虎瓜瓜大叫,想罵的木換一個狗血淋頭。

木換也知道厲害,一見情況不妙,心道:不行,再留在這裡危險,得立馬腳底抹油才行!

但這傢伙也不想想自己穿的是什麼衣服,白衣勝雪是好看,但也顯眼。一看他準備走人,剛剛佔領箭塔的宋軍立馬就招呼弓弩手朝木換放箭了。

幾支箭矢幾乎是擦着過來的,嚇的木換臉無人色,但這傢伙還是有些膽氣的。咬牙繼續往前飛奔逃跑,但沒有走上幾步,旋即感覺腿部一股鑽心的痛,禁不住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啊!

木換低頭一看,卻發現自己左大腿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扎入了一根弩矢,稍微一動左腿,裡面就感覺鑽心的痛。木換知道十有傷到骨頭。

木換一臉怨恨不甘的咆哮。趙禳,難道老天爺都要保佑你嗎?我不甘啊!不甘啊!啊!啊!~

馬同德知道捉到大魚了,唯恐木換跑了,不帶人親自從背後衝擊蠻兵,而是帶了幾名心腹侍衛,衝上去殺散了幾名想救木換的蠻兵。一把將木換捉起來,一臉興奮的說道:你這漢奸也有今天了!

木換來不及答話,營門方向響起一陣興奮的歡呼聲。

蠻兵本來就軍心動搖的了,現在被馬同德本部兵馬從後面襲擊,剛剛接觸,蠻兵就崩潰。

趙嬴武自然是有仇報仇了,咆哮着帶着殘餘的二十多名騎兵衝殺上去。

蠻兵不敢抵抗,唯恐走晚了,每一名騎兵都可以輕鬆收割七八條生命。如果不是之前力戰了一番,說不得殺的還更多。

這個時候,趙禳也帶人從營門進來了。看了看散落在營門附近的木柴,立刻眼睛一亮,道:哈哈!蠻兵真心是好人,立刻拿起這些木柴,殺進去,放火!

ps:六千字!算是二合一好了,晚上凌晨過後,再來一章補上!

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68章 突襲(中)第235章 孔道輔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189章 應對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186章 勸農(上)第146章 跳躍的火焰(2)第205章 踏春(6)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中)第257章 風起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206章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241章 稱王第42章 善後第241章 稱王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32章 攻城戰(4)第269章 戰後(上)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219章 學員難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41章 舞弊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90章 機遇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68章 突襲(中)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31章 汴梁論劍第96章 公孫(下)第20章 商謀(下)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121章 牛背賊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第196章 回朝(上)第125章 練膽第96章 公孫(下)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57章 風起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11章 苦肉計第5章 師傅(上)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306章 震驚第19章 商謀(中)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258章 斷案(下)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54章 議策(上)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107章 贖身第83章 錢氏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300章 史吉第19章 商謀(中)第258章 斷案(上)第260章 鬧劇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00章 王珪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26章 白蓮淨世第266章 古鬆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88章 開封府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309章第54章 招賢(上)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69章 四大儒第85章 王王聯手(中)
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68章 突襲(中)第235章 孔道輔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189章 應對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186章 勸農(上)第146章 跳躍的火焰(2)第205章 踏春(6)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中)第257章 風起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206章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241章 稱王第42章 善後第241章 稱王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32章 攻城戰(4)第269章 戰後(上)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219章 學員難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41章 舞弊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90章 機遇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68章 突襲(中)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31章 汴梁論劍第96章 公孫(下)第20章 商謀(下)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121章 牛背賊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第196章 回朝(上)第125章 練膽第96章 公孫(下)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57章 風起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11章 苦肉計第5章 師傅(上)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306章 震驚第19章 商謀(中)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258章 斷案(下)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54章 議策(上)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107章 贖身第83章 錢氏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300章 史吉第19章 商謀(中)第258章 斷案(上)第260章 鬧劇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00章 王珪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26章 白蓮淨世第266章 古鬆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88章 開封府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309章第54章 招賢(上)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69章 四大儒第85章 王王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