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滿樓皆敵(上)

雖然面對衆多謾罵,不過那隊伍卻彷彿毫不在乎。一路策馬來到白礬樓外的空地上,這塊空地其實並不大,百來騎擠在這裡,立刻給人一種水泄不通的感覺。

附近燈籠高掛,刺目的火光也變得柔和了。這個時候白礬樓內的衆人也看清楚來者了,竟然是一隊上百人的騎兵!

這對騎兵更叫人吃驚的是,雖然只是前排騎兵身穿盔甲,但即使如此依舊威風凜凜。只見那隊騎兵一身灰黑色的鐵甲,背後大紅披風,頭戴紅纓鐵盔,臉容堅毅而自信,手持一丈長的紅纓龍蛇槍。

後面的騎兵雖然差一點,但也是一身短打黑衫,背披大紅披風,手拿長槍,腰掛騎弓。

“禁軍!”有人認出來了,登時失聲驚呼了。

他們想到來人很囂張,但想不到囂張到這個程度,居然讓上百禁軍護送上街!這是什麼待遇啊?恐怕樞密使也沒有這個膽量,最多也就二三十人開路罷了!而且多半都是僕從、扈從,真正的禁軍士兵卻不多,那個不怕皇帝猜忌的?

有不少人忍不住看向同樣來赴宴的樞密使張耆之子張元壽,張元壽自然知道他們的疑問了。那腦袋搖的彷彿撥浪鼓一般,雙手連連搖擺,道:“我可不知道怎麼回事啊!不過絕對不是我爹爹或者哥哥所爲!在汴梁城內,誰敢怎麼囂張的!”

其他人仔細一想,也覺得這事情沒有可能。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一聲號角聲響起,禁軍騎兵宛如退開的潮水一般,在中路裂出一條筆直的道路來。

身上傳着白色士子服的趙禳施施然的驅馬,“得嗒!得嗒!”的馬蹄聲悠然響起。白礬樓的大掌櫃已經一溜煙的衝出來,一臉諂媚的說道:“草民見過會稽郡王,王爺萬福金安。”

趙禳怔了怔,旋即笑道:“想不到白礬樓手段如此了得,可是有本王畫像呢?”

大掌櫃本能的想不承認,只是見趙禳那一副自信而坦然的樣子,自己抵賴不得。心中吃驚這怪王爺的機智,臉上卻露出一臉坦然的說道:“王爺英明!”

趙禳也不計較,翻身下馬,自有禁軍士兵來牽馬。小玄子宛如一隻靈猴一般,也不知道原來是在那裡了,反正彷彿憑空出現在馬隊裡面的,忽然竄了出來,低眉順目的跟在趙禳後面。

“不知道王爺是來赴宴的,還是約了友人呢?還是來品嚐草民這白礬樓的美食呢?”大掌櫃調整一下臉色,露出一個職業性的微笑對趙禳熱情洋溢的問道。

趙禳打了個哈欠,漫不經心的說道:“赴宴吧!這裡是不是有一個什麼詩會的?”

這個時候樓上的人也發現了來人,也許有人不認識,但在勳貴子弟裡面認識趙禳的人可不少,因爲他們可是和趙禳仇恨不少。當初趙禳帶着一幫宗室子弟,可沒有和一副君子聖人的文人勳貴子弟幹架,在趙禳手裡面破相的,沒有三十人,絕對也有二十人。

自然也有不怕死的走出來了。趙禳的死對頭劉源波,便是那個肥得宛如圓球一般的暴發戶,十根肥嘟嘟,白嫩嫩的手指上都套着寶石戒指。

只見劉源波在二樓處探出小半個身子來,大罵道:“趙禳就你這武夫還知道什麼叫詩詞歌賦嗎?我看你還是快快滾開吧!免得丟人現眼!給大行皇帝蒙羞!”

劉娥退位讓賢了,劉家並沒有因此衰落,彷彿因爲補充,宋仁宗對於劉家更加恩寵,連劉源波這不學無術的傢伙也封了個從五品的中散大夫,這叫本來就驕傲自滿的劉大胖子變爲驕橫跋扈,那裡還會給趙禳面子的?

在赴會的勳貴子弟裡面和趙禳有仇的可不少,他們不少人現在都不敢對趙禳出言諷刺,但要是附和大笑還是敢的。登時二樓處響起一片叫好聲和大笑聲。

趙禳漠然的掏了掏耳朵。“大白元寶什麼時候怎麼勇敢了?要不要本王給你捏指一算一下你今天的運道啊?”

“匹夫!匹夫!”聽了趙禳這話,劉源波登時感覺菊花一緊,聲勢登時沒有之前那麼壯了,語氣也充滿色厲內荏的感覺。趙禳這話劉源波可是嘗過厲害的,下面如果劉源波還敢強硬,趙禳就給劉源波來一個五行欠打!

不得不說,在這白礬樓裡面,趙禳的仇人還真不小。剛剛用威脅嚇退狼牙棒,這個時候又有一人站出來了。這個人和趙禳仇恨可不小,此乃趙元儼之幼子趙守懿。

雖然是幼子,但趙守懿年紀一點也不輕,已經十八歲。他是宗學裡面的前任小霸王,威風凜凜了五六年,都準備將宗學裡面的事業交給其他人,自己專心紈絝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禳出現了,用了一年多的功夫,將昔日的小霸王從天堂打落泥濘當中。最後本來想象中,在一幫小弟哀求下,自己一臉毅然離開的結局破滅了。趙守懿是灰溜溜的被趙禳趕走的,那結局可以書寫一部血淚史了。

再次站出來和趙禳作對,趙守懿自然有不怕趙禳報復的自信了!不僅僅自詡老爹堅挺,更是因爲宗室不得爲官,所以無慾無求的他,對於趙禳可是一點也不怕。

“趙禳,這裡乃是詩會!如果你是要炫耀你的武功,你自己再去舉辦一個汴梁論劍吧!”趙守懿毫不客氣的諷刺道。

別看趙守懿說話不帶罵字,實際上暗示趙禳是一介武夫已經是最大的罵字了。宋朝文人對於武人的歧視和戒備,都已經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處處針對武人。

趙禳雖然不屑於這種誣衊,但也知道這事情關係他日後的佈局,一旦掛上武人的標籤,趙禳怕是日後在朝廷上難行很多了。

趙禳冷笑道:“趙守懿少拋你的書包!本王今天來就是爲了讓你們這些坐井觀天的青蛙知道,什麼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91章 舅甥對話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58章 斷案(下)第309章第124章 東口鎮遭遇戰(3)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66章 古鬆第216章 宗舉令第178章 貪官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178章 貪官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240章 安化蠻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81章 生母(續)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32章 寶元第262章 出兵第264章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1章 威逼利誘第210章 杜獻升第269章 戰後(下)第102章 種世衡第140章 安賑司(2)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309章第90章 機遇第136章 彈劾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212章 權臣第301章 秦鳳路(上)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285章第236章 入桂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91章 舅甥對話第1章 雷擊第54章 招賢(上)第261章 疑兵第14章 孤立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42章 善後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172章 獄訟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06章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125章 練膽第72章 衆口鑠金第90章 機遇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63章 沸水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56章 張子始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92章 安撫使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19章 商謀(中)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01章 要人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186章 勸農(上)第214章 背第258章 斷案(中)第271章 出使(中)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54章 招賢(上)第130章 攻城戰(2)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54章 招賢(上)第178章 貪官第205章 踏春(1)
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91章 舅甥對話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58章 斷案(下)第309章第124章 東口鎮遭遇戰(3)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66章 古鬆第216章 宗舉令第178章 貪官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178章 貪官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240章 安化蠻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81章 生母(續)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32章 寶元第262章 出兵第264章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1章 威逼利誘第210章 杜獻升第269章 戰後(下)第102章 種世衡第140章 安賑司(2)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309章第90章 機遇第136章 彈劾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212章 權臣第301章 秦鳳路(上)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285章第236章 入桂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91章 舅甥對話第1章 雷擊第54章 招賢(上)第261章 疑兵第14章 孤立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42章 善後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172章 獄訟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06章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125章 練膽第72章 衆口鑠金第90章 機遇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63章 沸水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56章 張子始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92章 安撫使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19章 商謀(中)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01章 要人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186章 勸農(上)第214章 背第258章 斷案(中)第271章 出使(中)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54章 招賢(上)第130章 攻城戰(2)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54章 招賢(上)第178章 貪官第205章 踏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