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婆媳哭訴

“太后,您要爲臣妾的女兒做主啊!夫君與臣妾膝下只有這麼一個女兒——”鄭野郡夫人手裡捏着帕子哭得悽悽慘慘,一旁長媳碩人裴氏扶着婆婆,也不時別過臉去擦拭淚水,婆媳兩個哭成了一團,隨同入宮的四個使女扶了這個扶那個,好不狼狽,霍清瀣、丹朱郡主、周意兒還有懷真郡主都默不作聲,而被她們糾纏的嘉懿太后此刻卻不得不耐着性子來應付。

一大早,德泰殿就被玉堂殿來的稟告吵醒了,一開始的時候,齊雲聽小宮女慌慌張張進來說玉堂殿被禁足的蘇如繪病了,還沒放在心上。

哪知沒過多久,姜太醫那邊就傳來消息,說蘇如繪已經病得神智不清,這一下連太后也坐不住了,以太后的身份當然不可能親自去探病,再者也不能讓太后靠近病人免得過了病氣。於是袖香親自去看過一趟,回來時臉色就很不好看:“稟太后,那蘇氏是真病了,而且病得很兇,奴婢去時已經糊塗得連貼身宮女都不認識了!姜太醫如今開了兩副方子,一副是溫補,一副是虎狼,要請旨該給蘇氏用哪一副!”

這番話說出來連太后也不免微微變了臉色,蘇如繪早先在德泰殿時還好好的,在玉堂殿過了一夜就病成這個樣子,若是一個不好當真人去了,青州蘇嘴上不說心裡必定是認定了是太后暗中下手,如今大雍還有秋狄這個心腹大患在,就算蘇家不掌兵,青州蘇氏千年基業,也不是能夠輕易動的。

而且其他門閥、世家,也必定以爲這是皇室要對他們下手,一個不好,就是一場大禍!嘉懿太后當機立斷,吩咐人去急急傳了蘇如繪的母親入宮來選方子,哪裡曉得鄭野郡夫人一聽說女兒重病馬上暈了過去,被家人手忙腳亂的救醒後,竟是連路都走不穩了,去傳旨的李光只得請了裴氏陪同入宮。

這婆媳兩人先去了玉堂殿,看到蘇如繪果然已經連母親都不認識了,鄭野郡夫人在玉堂殿就昏過去了兩回,李光只得請過太后的同意,又召了院正餘太奇去坐鎮,好不容易鄭野郡夫人下定決心用溫補之藥吊着,留了貼身使女紫染親自去熬藥,這會兒要來德泰殿謝恩,一進殿,安氏裴氏就雙雙跪倒,要太后給蘇如繪做主。

安氏是這麼說的:“臣妾的女兒素來身子強健,蒙太后憐惜進宮七年,未有病恙,聽李公公說,昨兒被太后身邊的袖素姑姑送去玉堂殿時還是好好的,卻沒想到半夜裡就病成了這個樣子!定然是有人謀害!還請太后明鑑!我兒縱然有過,也有太后、皇后與陛下親自責罰,卻怎麼能讓小人作祟陷害?”

太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有點措手不及,但現在安氏佔着理兒,她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讓宮中傳出讓門閥、世家不安的謠言,所以不得不以安撫爲上:“安氏你剛纔在玉堂殿裡暈過去兩回,先坐下來慢慢說,如繪這孩子養在哀家膝下七年,哀家也是疼她才把她從除華宮接回來的,若真有人害她,必不會讓那起子小人逍遙了去!”

婆媳嗚咽着謝了恩,裴氏與幾個使女一起扶了安氏入座,太后這才放緩了語氣道:“有道是病來如山倒,如繪這一回病得這麼厲害,哀家也感到很驚訝,若早知道,昨兒就留她在德泰殿暖閣住下了,也免得那四個不長眼睛的奴才耽擱!”

說着嘉懿太后猛然一拍案桌,厲聲道:“那四個奴才呢?拖上來!”

立刻便有人拖進了四具血肉模糊的軀體,還不住的滴下血水來,顯然動了重刑,若非這四人不時還抽動一下,殿中幾乎要以爲已經是四個死人了,陪伴在太后身邊的霍清瀣等人何時見過這般場景?紛紛低呼一聲,拿起扇子遮面。

太后這會沒工夫理會她們,甚至沒空說一句讓她們避出去,當着安氏的面森然責問道:“哀家讓你們去玉堂殿伺候,你們就是這麼伺候人的?蘇氏身邊的宮女拍門求告,你們居然膽敢置若罔聞,以至於耽擱蘇氏病情、害這孩子病到如今這地步!”

那四個內監口中嗬嗬有聲,卻說不出話來,再一仔細看,原來舌頭早已被剪了。太后對安氏道:“這四個奴才昨晚不肯跑這個腿兒,不肯來德泰殿開這個口,既是如此,留他們的腿和舌頭還有什麼用?哀家着人把他們的腿骨敲裂、舌頭給絞了!”

“太后聖明!”霍七等人都不敢多看,太后宮裡一些年輕的姑姑、小宮女也別看頭,然而安氏卻惡狠狠的看着這四人,毫不遲疑的點頭。

見安氏如此,太后眼中露出一絲滿意之色,吩咐將四人拖下去,順便把殿中血跡清理一下,這才和顏悅色的對安氏道:“如繪這場病來的突然,哀家倒是有個想法,前幾日明光宮的事情想必你們也知道了,當時證據都指向這孩子,皇帝震怒之下把她打發去除華宮裡住了兩日,因賢妃一直不醒,她是皇帝身邊的老人,又是正一品的四妃之一,哀家也只能等了兩天才勸歇了皇帝,把這孩子接回來住。那除華宮陰溼晦氣,可能是在那裡積了病根,到得玉堂殿這就發作了。”

“太后說的,臣妾也想到了。”鄭野郡夫人這時候也趕緊擦了擦眼角,恢復了郡夫人應有的端莊儀態,恭敬道,“但如繪到底只在除華宮裡住了兩夜,縱然因此病倒,也斷不可能病得如此厲害,剛纔臣妾在玉堂殿抽空問了幾句如繪身邊的宮女秀婉,卻聽到了另一件事,因此纔會來請太后爲臣妾的女兒做主!”

“哦?是什麼事?”太后皺起眉。

鄭野郡夫人彷彿沒看見太后皺眉一樣,泣道:“昨兒晌午太后令袖素姑姑送我兒去玉堂殿,還有一個人,中途撞見我兒與袖素姑姑,主動提出隨行,後來還在袖素與殿外侍衛、內監的默許下進入殿中,與我兒單獨說了一番話,正是這番話,讓我兒病得如此厲害!”

“什麼!”太后大怒,“究竟是誰?哀家不是說過,蘇氏禁足期間不許任何人踏入玉堂殿一步麼!”

“太后,奴婢知罪!鄭野郡夫人說的人是懷真郡主!”袖素此刻正在殿中伺候,聞言慌忙出列跪了下來,“當時懷真郡主在德泰殿外迴廊上遇見,提出要與奴婢一起送一送蘇氏,奴婢想着郡主或者是好意,便默許了郡主所爲,後來到了玉堂殿外,奴婢送蘇氏入殿時,郡主也夾腳跟了進去,之後郡主要單獨與蘇氏說幾句話,奴婢未多想便避到了殿外,沒過多久郡主也出來了。奴婢實在不知道郡主到底說了什麼,竟讓蘇氏病至於此!”

“太后明鑑,安氏她這是血口噴人!”懷真郡主昨日入宮,她一向住西福宮的,早上也隨了霍貴妃來給太后請安,順便留下來承歡,從袖素跪下起就臉色青白不定,待她說完再也忍耐不住,指着鄭野郡夫人怒氣衝衝的道,“我昨日確實與蘇氏單獨說過幾句話,但若幾句話就能讓她大病一場,何不早日將她咒死——”

“懷真!”太后厲喝!

安氏、裴氏趁機雙雙跪下:“懷真郡主怨恨我兒至此,幾欲除之而後快,臣妾不知我兒到底做了什麼讓郡主如此惱怒,還求太后爲我兒做主!”

“太后……”懷真大怒之下,被太后冷冷一掃才反應過來,自己說錯了話,但她身爲郡主的傲氣讓她也沒法拉下臉來與安氏說幾句軟話,乾脆沉着臉什麼都不說了。

她不說話,太后心中大怒,卻不得不替她圓個場子:“安氏、裴氏起來,懷真年紀尚小不懂事,哀家定然要傳寧王后來責問她教女不嚴之過!你們放心,蘇氏是在哀家膝下養大的,雖然不是哀家的嫡親孫女,這麼多年難道就沒一點情分在?懷真!你身爲郡主卻毫無郡主該有的品行,言語無禮行爲鹵莽,給哀家滾回西福宮去反省!待哀家傳了寧王后來再與你計較!”

太后一個滾字讓懷真呆了半晌,眼淚立刻掉了下來,一旁齊雲忙對殿下角落裡的從霜從寒使個眼色,兩個寧王府的使女壯着膽子上來且拉且扶的把她帶走了。

這麼一鬧竟讓安氏更加佔了理兒,太后心裡好不懊惱,對懷真郡主越發的厭惡,不過是說了幾句話,懷真郡主若能有霍七那點聰明放低身段解釋幾句,難不成安氏還能繼續抓着她不放不成?

現在好了,懷真郡主那番話整個殿裡都聽得清清楚楚,安氏一口咬定她害了自己女兒,那句將蘇如繪咒死的話傳出去懷真這個罪名是逃不了了。

太后心中惱怒,面上卻不顯,溫言安慰幾句安氏,卻聽安氏道:“原本賢妃娘娘還沒醒,臣妾雖然相信自己的女兒絕不是謀害娘娘之人,但如今情況不明,本不該提出這等要求——可是太后仁慈,臣妾壯着膽子求一求太后,讓臣妾把如繪接回家中照料一段時間罷!”

“這怎麼行?”太后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安氏你不要多想,懷真那不過是一句氣話,再者就算誰有不好的主意,哀家這德泰殿還輪不到別人來做主!再說宮裡有太醫在,調養也方便,你若是不放心女兒,大可以留在宮中從旁照顧,哀家着人在玉堂殿附近給你收拾一個住處就是。”

這已經是恩典了,若安氏識趣就該謝恩不提,但鄭野郡夫人卻不肯就這麼罷休:“臣妾並非不信任太后,可是剛纔看如繪的模樣……這孩子八歲時入宮,那之後臣妾入覲還能與她見一面,可憐她的父親、兄長,自長泰廿六年長媳進門後,竟是一面都未見過!若她這回能撐過去也就罷了,若不然……竟連父兄最後一面都……臣妾……”

安氏哭得悽然,太后聽她連最後一面都說出來了頓時不悅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好好的咒起自己女兒來!蘇氏纔多大的人?年紀輕輕的病一病也是常事,好了只會長得更好!再說既然她病得厲害,一旦移動豈不是更加嚴重?”

“太后,一則如繪病重,與太后同處一宮怕過了病氣給太后,這是百死難贖了;二則,若不是見這孩子病得險,臣妾是她親生母親,怎麼捨得說出剛纔的話來?求太后憐恤臣妾與武德侯只此一女,容她回家與家裡人見一面,也許還能好起來罷!”安氏卻是鐵了心,非要把蘇如繪接回去不可。

太后的臉色頓時陰了下來,齊雲見勢不妙,輕輕拉一把太后的袖子,道:“方纔袖香說蘇氏確實病得厲害,玉堂殿固然是在仁壽宮角落,但處在一宮,爲太后鳳體計,不如允了鄭野郡夫人,若蘇氏痊癒再接回宮就是。”

說着附耳小聲說了一句什麼,太后這才放緩了神色道:“也好,不過蘇氏病中體弱,你接她回武德侯府調養可以,但絕不可離都,知道嗎?”

“多謝太后恩典,如繪身子這麼弱,哪裡能讓她離都呢?”安氏大喜,連忙與裴氏一起跪下謝恩。

第九十一章 螺髻第五十二章 白玉金參第一百二十六章 病第六十九章 香囊第二百七十五章 瞭然第四百八十一章 太祖第三百零二章 事發第一百十章 勸第三百五十一章 過繼第二百五十六章 敏麗夫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霍、林第三百四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三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花王擺瓶第三百章 雪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婚事第八十二章 掖庭第五十章 安氏責女第二百七十九章 顯盛郡君第七十七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周旋第一百十七章 小李子第三百零五章 小李子第一百三十章 寧王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開頭第一百十章 勸第二百三十七章 宮闈秘聞第一百六十九章 清淨第四百七十六章 連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昭華長恨第三百七十九章 今天第一更第三百十七章 動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柔淑郡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辰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光往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七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老薑第五十九章 德妃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九章 福兒第二百七十四章 阮采女第四百五十章 允諾第一百八十五章 丹朱如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拒絕第四十七章 命婦覲見第七十五章 夜訪第二百零四章 時間第四百五十六章 宮女第三十六章 霍氏指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親處第四百零五章 冷太妃第三百八十六章 故事第二百十八章 白鷺、飛鷗(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塵埃將落第三百十六章 看着我們第三百六十四章 樂安公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今天第三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母誨(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用意第三百十六章 武洛第四百二十二章 謀(還是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鏤玉球第二百三十八章 淳于第四百三十五章 太后(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霍氏第四百九十一章 身世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霍氏再次回宮第一百章 意外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棄病第四十八章 周青燃第一百八十七章 宋側妃第四百八十四章 兩個問題第一百八十章 玳瑁第四百六十五章 故人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第四百十二章 表弟走了……第二百十九章 白鷺、飛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辛才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妃第二十八章 藥第一百零八章 除華宮第三百零八章 作孽第二百十八章 白鷺、飛鷗(上)第八十章 問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正妃第二百四十八章 信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章 霍輝第四百三十三章 扶芳飲第一百五十七章 訪師第二百十章 俯瞰的位置第七十九章 墜湖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光第一百五十四章 退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袖香第二百六十八章 昭華長恨第十七章 看不慣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談
第九十一章 螺髻第五十二章 白玉金參第一百二十六章 病第六十九章 香囊第二百七十五章 瞭然第四百八十一章 太祖第三百零二章 事發第一百十章 勸第三百五十一章 過繼第二百五十六章 敏麗夫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霍、林第三百四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三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花王擺瓶第三百章 雪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婚事第八十二章 掖庭第五十章 安氏責女第二百七十九章 顯盛郡君第七十七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周旋第一百十七章 小李子第三百零五章 小李子第一百三十章 寧王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開頭第一百十章 勸第二百三十七章 宮闈秘聞第一百六十九章 清淨第四百七十六章 連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昭華長恨第三百七十九章 今天第一更第三百十七章 動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柔淑郡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辰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光往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七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老薑第五十九章 德妃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九章 福兒第二百七十四章 阮采女第四百五十章 允諾第一百八十五章 丹朱如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拒絕第四十七章 命婦覲見第七十五章 夜訪第二百零四章 時間第四百五十六章 宮女第三十六章 霍氏指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親處第四百零五章 冷太妃第三百八十六章 故事第二百十八章 白鷺、飛鷗(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塵埃將落第三百十六章 看着我們第三百六十四章 樂安公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今天第三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母誨(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用意第三百十六章 武洛第四百二十二章 謀(還是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鏤玉球第二百三十八章 淳于第四百三十五章 太后(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霍氏第四百九十一章 身世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霍氏再次回宮第一百章 意外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棄病第四十八章 周青燃第一百八十七章 宋側妃第四百八十四章 兩個問題第一百八十章 玳瑁第四百六十五章 故人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第四百十二章 表弟走了……第二百十九章 白鷺、飛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辛才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妃第二十八章 藥第一百零八章 除華宮第三百零八章 作孽第二百十八章 白鷺、飛鷗(上)第八十章 問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正妃第二百四十八章 信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章 霍輝第四百三十三章 扶芳飲第一百五十七章 訪師第二百十章 俯瞰的位置第七十九章 墜湖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光第一百五十四章 退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袖香第二百六十八章 昭華長恨第十七章 看不慣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