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泰山行(中)

bookmark

“爲什麼要視錢財如糞土呢?難道錢財就不好了嗎?”趙禳不以爲然的說道。

張洞一副理所當然的說道:“錢財雖然好,卻引人慾,使得天下人心不古也!遙想堯舜禹,古之人人友愛,爲君者,品格正直,做事磊落。財富之公有,無爭端,良田齊耕,天下平也!”

趙禳搖了搖頭,說道:“你只是看到不好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好的一面!僅問你一件事情,錢財之本意何在?”

“錢財,貨之載也!”張洞牛逼哄哄的昂然道。

趙禳點頭,道:“沒有錯!所以錢財是比如出現的,如果沒有錢,我有一籠雞蛋,卻想要一匹布,怎麼辦?找買布的,他卻不要雞蛋,而是要三斤羊肉,找有羊肉的,有羊肉的不願意換,因爲他要十斤青菜。找到有青菜的,他纔要雞蛋!甚至沒有人要雞蛋!百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會不會生怨?”

張洞卻搖頭,道:“那是不能大同也!”

(大同,類似於共.產,意思就是什麼都是大家所有的)

趙禳嘲諷道:“你見過木桶了吧?”

張洞不甘示弱,也嘲諷道:“莫非公子是何不食肉糜?”

呼延灼好歹讀過些書,知道這‘何不食肉糜’此話是來自於《晉書·惠帝記》。當時晉惠帝當政,有一個地方出現饑荒,大臣自然上奏,說這個地方的百姓怎麼怎麼艱苦啊,連粥水都沒有的吃啊!

晉惠帝反問出了一句經典的話,這話就是‘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既然沒有粥水吃,怎麼不吃肉啊?

趙禳不以爲然的對已經怒形於色的呼延灼擺了擺手,旋即道:“既然仲通明白,那就好說了!木桶是由十數塊木板製成的,但木桶能夠裝多少水,並非是由最長的那塊木板說了算的,而是有最短的那塊木板說了算的!你說的大同也是如此,假如可以什麼都不用幹,就可以得到自己的,誰會去努力工作呢?看到別人如此,其他人還會去努力工作嗎?這些不努力的人,就成了最短的木板!天下如何大同呢?”

張洞不服氣的說道:“歪理!人人都會去努力工作!方乃大同!”

趙禳笑了笑,接着說道:“好吧!那按照你說的算,但你也是人,不是長短一樣的木頭,假如你能夠耕作十畝地,別人卻只能夠耕作八畝,不是別人不努力,只是他的能力只到這個程度!那麼把你的糧食分給他,剛剛開始也許沒有什麼,但時間長了,會不會有怨言呢?”

張洞昂然挺胸,道:“怎麼會呢?人人無私,天下放可大同!”

趙禳聳了聳肩,道:“好吧,就按照你說的,人人都無私了,想要什麼都可以得到什麼了。那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意義呢?”

不等張洞開口,趙禳已經接着說道:“正因爲有**,人才能夠往前走。爲了得到更多的錢財,人會去發動戰爭。古代用石頭作爲武器,爲了勝利,於是有了青銅,有了鐵,有了現在的鋼。如果沒有這些,我們現在還用木頭、石頭去耕作!錢財不是糞土,錢財是人前進的存在!”

張洞漲紅着臉,道:“此乃商賈之錯論!如之奉行,當窮兵極武,國之將不國,民之將自私自利,華夏將亡也!”

趙禳搖了搖頭,道:“鋼鐵可以打造殺人的利器,也可以打造耕作良田的農具!就好比你剛纔所說的大同,他雖然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他的美好可以吸引人爲了達到那個地步,努力的去耕作,努力的去工作。”

張洞黑着臉沒有說話,他發現如果論起口才來,自己不是對面那個公子哥兒的對手。其實張洞不想承認的是,他有些被趙禳說服了。只是二十多年的儒家教育已經根深蒂固,叫張洞有些接受不了突如其來的轉變。

氣氛變得有些沉悶,幸好的是,剩下的路程已經不遠了。

順着山路前進,就可以看到一片不大的桃林。桃樹已經沒有嫩綠的樹葉、粉色誘人的桃花,光禿禿的枝椏叫人看了都感覺不舒服。不過可以想象,到四五月份的時候,這裡將會是多麼的美麗。估計孫復能夠有三百士子聽其教授,當初也多虧了這一片桃林的吸引力。

桃林中間是一條青石板鋪墊的馬道,走了約莫一百步左右,一座不大卻精緻的北方式別墅就照入趙禳一行人的眼睛裡。

青色的院牆與皓白的雪形成強烈的對比,紅色的琉璃瓦層層疊疊。一棟二層高的小樓聳立期間,不高,卻充滿了恢弘的氣勢。

大概是聽到馬嘶鳴的聲音,院子的小門打開,一個十一二歲,脣紅齒白的小童,穿着一件青色小號道服走出來。人雖然小,但禮貌上卻一副大人的樣子。

“原來是仲通先生啊!只是不知道這幾位是?”小道童一本正經的微微躬身,說道。

張洞看了微笑着,一臉不以爲然的趙禳一眼,頓了頓,道:“此是尋先生學問的大戶子弟,也一同進去吧!”

趙禳看了張洞一眼,哈哈一笑道:“多謝仲通了,只是沒有泰山先生之請,我還是不進去的好!”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145章 跳躍的火焰(1)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9章 延福殿第119章 選兵(中)第269章 戰後(下)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169章 四大儒第264章第37章 修球場第309章第12章 處罰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02章 尹洙(下)第262章 出兵第110章 打壓第14章 孤立第136章 彈劾第115章 託運第35章 人情債第39章 打狗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72章 蕃州第309章第185章 走私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288章 開封府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182章 一文錢難倒長沙王第136章 彈劾第205章 踏春(5)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下)第205章 踏春(3)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07章 辣魚湯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章 雷擊第132章 攻城戰(4)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55章 招賢(下)第138章 益都城第212章 權臣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92章 安撫使第271章 出使(中)第205章 踏春(1)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249章 龍靈山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57章 文人節操第292章 金明湖第59章 暢談(上)第306章 震驚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05章 踏春(4)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41章 舞弊第260章 鬧劇第42章 善後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133章 賞與罰第210章 杜獻升第26章 白蓮淨世第102章 種世衡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265章第258章 斷案(下)第45章 足球(上)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60章 暢談(下)第205章 踏春(5)第12章 處罰第302章 尹洙(上)第141章 穆陵關第134章 想活嗎?殺三人!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239章 入宜州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34章 官鬥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169章 四大儒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191章 市馬第206章第288章 開封府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268章 突襲(下)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30章 結黨第205章 踏春(6)第224章 西華門
第145章 跳躍的火焰(1)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9章 延福殿第119章 選兵(中)第269章 戰後(下)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169章 四大儒第264章第37章 修球場第309章第12章 處罰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02章 尹洙(下)第262章 出兵第110章 打壓第14章 孤立第136章 彈劾第115章 託運第35章 人情債第39章 打狗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72章 蕃州第309章第185章 走私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288章 開封府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182章 一文錢難倒長沙王第136章 彈劾第205章 踏春(5)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下)第205章 踏春(3)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07章 辣魚湯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章 雷擊第132章 攻城戰(4)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55章 招賢(下)第138章 益都城第212章 權臣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92章 安撫使第271章 出使(中)第205章 踏春(1)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249章 龍靈山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57章 文人節操第292章 金明湖第59章 暢談(上)第306章 震驚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05章 踏春(4)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41章 舞弊第260章 鬧劇第42章 善後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133章 賞與罰第210章 杜獻升第26章 白蓮淨世第102章 種世衡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265章第258章 斷案(下)第45章 足球(上)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60章 暢談(下)第205章 踏春(5)第12章 處罰第302章 尹洙(上)第141章 穆陵關第134章 想活嗎?殺三人!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239章 入宜州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34章 官鬥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169章 四大儒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191章 市馬第206章第288章 開封府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268章 突襲(下)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30章 結黨第205章 踏春(6)第224章 西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