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邊境傳來戰報,南蠻部落入侵,山泰城被毀,二十八座城池,千萬百姓,都受到影響,死傷無數,山河王府,乘坐靈舟逃散,下落不明。”
帝殿內,氣氛凝重,空氣瀰漫窒息,耶律野握着一份情報,面色格外難堪,沉聲說道。
對山河平原百姓死活,他並不在意,亂世蒼茫,動盪不安,邊陲死一些人,也是很正常。
哪怕邊陲亡,又有幾人憶?
他所在意的,僅僅是那片土地,擔憂南蠻部落,會佔領山河平原,不再歸還,從而影響國家氣運。
一旦發生,大元皇國,將有很大可能,降級爲大元王國!
這份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元皇國疆域,總共就十一萬里,割讓大唐國萬里疆域後,大元皇國掌握的領地,堪堪達到皇國最低標準。
如果再失去山河平原,大元皇國疆域,肯定會跌下十萬裡,沒有龐大疆域,如何承載皇國氣運?
到那時,他堂堂皇主,就會變爲王主!
兩者之間身份,可是天差地別。
“那羣畜生,本皇遲早有一天,要把他們全部消滅。”
乞顏狄也接到類似情報,不由脫口大罵,以前他當大將軍時,主要防禦十國邊境線,對山河平原,並沒有多加理會。
但如今,他登基爲皇,早就把皇國每一寸土地,當做私人領地,自然不允許外人搶奪。
“可當下,時局不穩啊!”
“三洲之地,保皇黨依舊存在,在暗中招兵買馬,時刻準備反撲,各系皇族支脈,打着正統名號,爭取民心。”
“地方氏族,投靠中央朝廷者,不足三層,並且這些氏族,大部分都腳踏兩隻船,與保皇黨,皇族支脈,有密切聯繫。”
“再往遠看,邊境危機尚未緩和,鷹盟野心勃勃,不斷進攻我國北疆,受中央改朝換代影響,那些邊關將士,是否認同我們,還不好說。”
“總之,如今國內,就是一潭渾水!”
耶律野揉着太陽穴,愁苦的說道,對滿目瘡痍,派系林立的國家,他也無從下手。
疆域越大,勢力派系,也就會更多,他們就像齒輪,緊密交織在一起,互相作用下,不斷轉動,要是誰不運轉,就會造成崩潰。
龐大的國家,要在一夜間崩潰,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昔日,萬古大戰前,東大陸霸主天楚帝國,就因爲勢力紛爭,一方爲八,變成三大皇國,五大王國。
所以,統治一個國家,並不簡單。
“要不,我們請唐候主出手,以他屬下實力,要解決山河平原危機,應該輕而易舉,還能震懾保皇黨,地方氏族,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乞顏狄希冀問道,對國家時局,他雖沒有耶律野看的透,但也清楚,局勢不容樂觀。
他當下最需要的,就是穩定自己統治。
“不行,唐候主已經幫過我們兩次,再麻煩他幫忙,恐怕會引起不悅,我們還是自己想辦法,總不能什麼事,都仰仗外人。”
“要不然,唐候主會看輕我們,滿朝文武,天下百姓,也會暗自嘲諷我們無能,再說了,南蠻部落入侵,不也是一個契機嗎?”
耶律野搖了搖頭,臉上浮現一絲詭異,神秘的說道。
如果憑藉自己本事,把南蠻部落平定,開疆擴土,那全國的百姓,還有什麼理由,不擁護他們呢?
那些氏族,保皇黨,面對國內各界壓力,還敢輕舉妄動嗎?
這世界,即是權貴的天下,也是百姓的紅塵,沒有紅塵滾滾,那些所謂權貴,還能高高在上,俯瞰普通人嗎?
沒有紅塵,權貴就是普通人。
“如果出兵山河平原,鷹盟乘機大舉進攻,我們又該如何是好?南北兩線交戰,把戰線拉的太長,補給,屯兵,支援,肯定跟不上。”
“可別一子落錯,滿盤皆輸!”
乞顏狄聞言,仔細一想,也明白前因後果,但還是不放心,擔憂的問道。
分兵,戰場大忌也!
“哈哈,區區一個鷹盟,不足爲懼,你可別忘了,葬龍山麓,位於什麼地方,有唐候主在,此時北疆,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安全。”
耶律野自信說道,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笑着說道,彷彿已經看到,鷹盟分崩離析的下場。
東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國家,敢冒犯大唐國?
“原來如此,佩服!”
乞顏狄眼中,閃爍明悟,對着耶律野抱拳,佩服的說道。
…………
次日,星宿行宮!
“候主,真不多待幾天,皇城雖不大,但還有許多地方,值得觀看。”
耶律野穿着淡黃皇袍,尊敬抱拳說道,在他身邊,站着乞顏狄,身後站着朝中百官,所有人眼中,都流露不捨。
這份不捨,不是友人相送的不捨,只是單單不希望李唐離開。
wWW▪ t t k a n▪ ¢ ○
前幾日的大戰,滄瀾聖者,那驚世的一劍,深深刻在衆人腦海,歷歷在目,估計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有李唐在,他們心中,感受到久違的安全感。
此時大元皇國,太羸弱了!
南蠻入侵,十國戰亂,地方動盪,大元皇朝,就是乘風破浪的孤舟,不知什麼時候,會被浪花吞沒。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本王在皇都,已經待了一段時間,也該離開了!”
李唐輕聲道,拒絕耶律野的挽留,他還有太多事,需要親自去辦,無法在一個沒有價值的地方,逗留太多時間。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挽留,這是葬龍山麓文獻,希望對候主此行,能提供一些幫助。”
耶律野暗自一嘆,知道李唐去意已絕,也不再挽留,拿出許多發黃文獻,擺在地上,大約有數百冊,堆了好幾沓。
他這樣做,是想討好李唐。
衆所周知,要統治一份疆域,除了武力外,還需要完整體系,清楚賦稅,人丁,田地,官吏,勢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鞏固其統治。
“多謝兩位皇主好意,等本王離開,你們就安心平定南疆,北疆那邊,會天下太平的。”
李唐看着文獻,心中大喜,對這些文獻,只要不是昏君,都會重視,否則他御案上,也不會擺放天冊與地冊。
文獻記載,是組成一個國家,最基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