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沙隆縣的第一縣委常委會

兩天後,徐少傑接到了縣委辦公室的通知,星期三召開縣委常委會,之前首先召開書記辦公會,商議一些事情。

縣委組織部已經對侯義坤進行了考覈,不過是一些形勢上的過程,侯義坤沒有犯錯誤,從普通幹部提拔爲副科級幹部,沒有什麼問題。縣委辦公室和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級別是不好說的,有的是正科級,有的是副科級,這就要看下文件的時候,後面是不是帶括號了,帶括號明確爲正科級的,就是正科級。

徐少傑感覺很有意思,縣委書記何旭雄的秘書黃洪榮是黃家人,縣長的秘書侯義坤是侯家人,這樣的安排,是不是機緣中的一種巧合呢,預示着沙隆縣的兩大家族,短時間內,依舊是風光無限的。

侯義坤的工作積極性高漲,每天都是提前下樓,侯義坤也住在政府宿舍,不過和徐少傑不是一棟樓,所以,他會提前到樓前等候,楊晨也很早,徐少傑的時間觀念很強,從來不遲到,每天早上7點半鐘下樓,早在今年的5月1日,就實行了雙休日,幹部是非常擁護這個政策的,不過,徐少傑暫時沒有休息時間,雙休日的時候,徐少傑沒有回淮揚市或者是省城,在辦公室看材料。包括陳目標和李明,都很忙碌,沒有回家,各自在辦公室忙碌。縣委辦公室和政府辦公室的幹部隱隱感覺到,沙隆縣是不是要發生什麼大事情了。

左曉峰也是忙忙碌碌的,徐少傑不休息,他當然也不會休息,雙休日,一大早就到了辦公室,徐少傑也不客氣,要求左曉峰找來一些材料,有時候和左曉峰兩人商議,有時候獨自思考,甚至給縣直部分單位的負責人打電話,到辦公室彙報工作。

書記辦公會於上班時間準時召開,徐少傑進入縣委小會議室的時候,陳目標和李明已經到了,距離開會的時間還有5分鐘,很快,組織部長蔡思維進入了會議室,大概是感覺來晚了一些,蔡思維臉上帶着笑容,不住點頭。

何旭雄進入會議室的時候,只有一分鐘時間,就要開會了,可侯義兵還沒有到,徐少傑感覺到奇怪,卻看見何旭雄臉上的表情很自然,沒有詫異的神情。

上班時間過去了三分鐘,侯義兵進入了會議室,臉上沒有歉意的表情,看見了徐少傑的臉色之後,侯義兵彷彿明白了什麼,連連開口說遲到了,不好意思。

書記辦公會,主要是通過兩件事情,一是關於侯義坤職務的任命,沒有任何的爭議,陳目標簡單介紹了侯義坤的情況,指出侯義坤能力強、有責任心等等,大家一致通過。接下來是關於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何旭雄剛剛提出來這個問題,侯義兵就發言了。

“何書記,前不久討論過這個問題,縣委有決議的,現在,已經快到年底了,我認爲討論產業結構調整,時間不合適,縣委剛剛做出了決議,也不好立刻改變啊。”

何旭雄一時間怔住了,不知道說什麼好,徐少傑是沒有想到,侯義兵會有這麼囂張,何旭雄還才提出來話題,侯義兵就開口了,也不看看形勢,不想想自己是什麼身份。

“侯書記,何書記的話還沒有說完,中途打斷,不大好吧。”

徐少傑的話語說出口,侯義兵扭過頭,看了看徐少傑,明白了什麼,沉默了。

何旭雄接着剛纔的話題,說到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何旭雄和徐少傑商議過幾次了,這次只是提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大體思路和安排,重要的是兩件事情,一是召開幹部大會,傳達貫徹市委關於調整產業結構的決定,二是沙隆縣的產業結構工作同步開始啓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事情,由縣委分管農業的領導負責牽頭,開始籌劃,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由縣政府具體負責,在年內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何旭雄說完之後,依舊是侯義兵率先發言。

“何書記,我不同意,年底的重點工作,是抓好財政收入和迎接上級的檢查,徐縣長是剛剛來的,不大清楚情況,我解釋一下,前不久才召開了書記辦公會和常委會,研究了調整產業結構的事情,縣委做出了決定,暫時不討論,現在提出來,有些不合適,沙隆縣的情況特殊,什麼事情都需要謹慎的。”

徐少傑已經忍不住了,他終於更進一步清楚了侯家在沙隆縣的地位了,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雖然說黃海濤是省紀委副書記。

“侯書記,你認爲我不瞭解情況,有些不合適,雖說實際情況是這樣,農業和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分管農業和工業的兩位書記還沒有發言,你是不是太武斷了,術業有專攻,我們各自分管的有一塊,我還是希望你能夠聽聽其他同志的意見。”

侯義兵的臉色有些難看,不過,還沒有容他緩過氣來,李明率先發言了。

“此一時彼一時,我同意何書記的意見,首先,淮揚市委的決定,我們縣委要不折不扣執行,結合沙隆縣的實際情況執行,具體怎麼做,我們可以開會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可是,不傳達市委的決定,就是我們的失誤,縣委以前做出了決定,無論對錯,我們不計較,今天研究這件事情了,我認爲應該貫徹,其次是沙隆縣的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我同意首先進行調查研究,用比較長的時間,結合沙隆縣的實際情況,拿出方案,大家反覆討論,最終決定,最後我想說說,農業上的結構調整問題,我作爲縣委分管農業的班子成員,一定不折不扣做好工作。”

陳目標不緊不慢發言了,他分管組織,帶着分管工業,簡單的幾句話,同意何書記的意見,支持啓動沙隆縣的產業結構調整。

大局已定,侯義兵在一邊猛地抽菸,不再說話,何旭雄問徐少傑有沒有什麼話說,徐少傑搖搖頭,書記辦公會上面,他不會說,到縣委常委會上面,徐少傑才

會說。

9點鐘,縣委常委會開始。

何旭雄主持會議,第一個議程,是關於侯義坤的職務任免事宜,陳目標和蔡思維分別介紹了考覈情況,所有常委一致同意,接下來,財政局彙報了財政收入情況,計委彙報了項目資金落實情況和下一年度項目爭取情況,項目資金,對沙隆縣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各種項目,沙隆縣爭取到項目資金是3000多萬元,而沙隆縣的財政收入,不過6000多萬元,根本發不起工資,依靠項目資金的支撐,才能夠完全兌現工資,淮揚市不少的縣市都是這樣,大家相互不說,上面也不會檢查,檢查了怎麼樣,法不責衆。

最後一個議程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何旭雄親自說出了書記辦公會研究的意見,會議室裡面陷入了沉默,沒有誰首先發言,大家的眼神不由自主看向了徐少傑和侯義兵。

誰也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常務副縣長龍世賢首先發言了。

“既然是書記辦公會研究過了,本來我可以不說了,不過,我還是說出自己的意見,兩個看法,一方面,縣委已經研究過產業結構調整的事情,不長時間,再次研究,有些不慎重,另一個方面,時間已經是年底了,財政收入的任務很重,幹部職工的工資需要兌現,工作壓力很大,這個時候提出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是不是有些分散精力。”

徐少傑萬萬想不到龍世賢會說出來這樣的話,龍世賢是常務副縣長,主管財貿,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離不開龍世賢,再說了,龍世賢是政府黨組副書記,徐少傑的主要助手,考慮到財政收入的壓力,徐少傑沒有和龍世賢商議產業結構調整的事情,再說了,決策是縣委的事情,政府負責執行,所以,會前沒有通報情況。徐少傑感覺到驚駭,看來,沙隆縣的情況,遠遠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不僅僅是侯義兵,要知道,書記辦公會已經通過的意見,在常委會上面,不過是徵求意見,一般不會有人反對的。

“我同意龍縣長的意見。”

侯義兵僅僅說了一句話,繼續抽菸。

“其他同志還有意見嗎?”

何旭雄終於開口問了,常委會冷場了,這是非常少見的事情,沒有人發言,陳目標和李明是不好說的,本來侯義兵是不能發表意見的,徐少傑根本沒有想到。

見到沒有人發言,何旭雄終於看向了徐少傑。

“徐縣長,你說說吧。”

徐少傑點點頭。

“同志們,我是第一次參加縣委常委會,因爲剛剛到沙隆縣,缺乏調查研究,所以,沒有過多的發言權,關於產業結構調整的事情,我認爲,常委會上面是沒有必要做出研究的,淮揚市委做出的決定,縣委縣政府就要無條件執行,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執行,我們都是共產黨員,下級服從上級是我們必須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如果上級的決策,有明顯的錯誤,我們可以提出意見建議,可以請求上級做出調整。我們需要研究的,是怎麼樣執行上級的決定,如果今後我們的常委會,對上級做出的決定,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執行或者是暫不執行,那就是證明,我們這個集體,或者說我們這一級的黨委政府,存在重大的政治問題。”

會議室裡面鴉雀無聲,侯義兵和龍世賢的臉色都變了。

“當然,常委會上面暢所欲言,可以發表不同的意見,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再集中,是我們黨的基本準則,我在這裡強調的,是一旦我們做出了決定,就要不折不扣執行。”

徐少傑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

“最後,我說一點個人的想法,我剛剛到淮揚市,年輕,工作經驗不足,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我表態,堅決擁護縣委的領導,在何旭雄書記爲首的縣委的領導下,做好份內的工作,爲沙隆縣的社會發展,兢兢業業,做出貢獻。”

何旭雄臉上露出了微笑,轉瞬即逝。

“好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通過了,徐縣長負責工業方面,李明書記負責農業方面,縣委確定時間,召開全縣領導幹部大會,傳達貫徹市委的決定。剛纔,徐縣長表態了,我也在這裡表態,支持政府大膽開展工作,一旦縣委做出了決定,具體工作,縣委儘量少干涉,我們的目標,是讓沙隆縣大踏步朝前發展。”

常委會結束,大家默默走出會議室,所有人都感覺到了,沙隆縣的情況發生變化了,而且變化很大,何旭雄擔任縣委書記的時候,書記和縣長從來沒有團結過,徐少傑來了,書記縣長攜手了,徐少傑是不會隨意表態的,常委會上面的講話,鋒芒畢露,毫不客氣,根本沒有留情,這說明,徐少傑不會手軟,爲了達到目的,會清除面前的所有障礙,無論涉及到誰,或許,在不長的時間,沙隆縣會發生官場地震。

何旭雄高興的同時,壓力驟然增大,要知道,徐少傑還是代縣長,還要經過人代會的選舉,如果說選舉出現了問題,他這個書記就到頭了,徐少傑在常委會上面的發言,絲毫沒有留情,已經觸動了某些人,誰知道選舉會出現什麼問題。所以,何旭雄做出了決定,從現在開始,將所有的工作重心,都轉移到選舉工作中,絕對保證選舉的順利,至於其他的工作,徐少傑、陳目標和李明會順利完成的。

徐少傑的想法是很明確的,如果因爲擔心選舉,暫時妥協,今後的工作不好開展,反正是要發生衝突的,早晚是一樣。如果某些人敢在選舉中間搗鬼,徐少傑求之不得,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清洗沙隆縣的官場,將那些絆腳石一次剔除,讓更多的值得信任的人進入沙隆縣的縣委政府班子,這樣一來,理由清楚,上下都無話可說。至於選舉,票數過半就行了,如果說某些人有這樣大的本事,可以令自己的票數不能過半,那沙隆縣就複雜了,可能就不是調整班子那麼簡單了。

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235章 不平靜的春節(2)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319章 意外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459章 傳聞和影響第621章 北京的相聚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771章 徐少傑的脾氣(3)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5章 義氣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726章 家人(4)第41章 劉宏的計劃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14章 夜市驚魂(1)第506章 夢非夢(2)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第450章 查辦案件的奧妙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752章 徐少傑的建議(1)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871章 盧雲峰的來意(2)第294章 特殊的彙報第583章 命案(7)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308章 忙亂(3)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574章 意外的招商(1)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319章 意外第642章 經濟工作會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235章 不平靜的春節(2)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291章 權力論第93章 檢查工作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680章 毒計(1)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849章 重大調整(1)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459章 傳聞和影響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686章 需要鐵的證據第4章 試探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477章 考覈(1)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308章 忙亂(3)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201章 山雨欲來(1)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687章 應對第850章 重大調整(2)第582章 命案(6)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96章 手機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438章 抓現行(1)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259章 小風暴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232章 插手工程
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235章 不平靜的春節(2)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319章 意外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459章 傳聞和影響第621章 北京的相聚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771章 徐少傑的脾氣(3)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5章 義氣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726章 家人(4)第41章 劉宏的計劃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14章 夜市驚魂(1)第506章 夢非夢(2)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第450章 查辦案件的奧妙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752章 徐少傑的建議(1)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871章 盧雲峰的來意(2)第294章 特殊的彙報第583章 命案(7)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308章 忙亂(3)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574章 意外的招商(1)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319章 意外第642章 經濟工作會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235章 不平靜的春節(2)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291章 權力論第93章 檢查工作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680章 毒計(1)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849章 重大調整(1)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459章 傳聞和影響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686章 需要鐵的證據第4章 試探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477章 考覈(1)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308章 忙亂(3)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201章 山雨欲來(1)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687章 應對第850章 重大調整(2)第582章 命案(6)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96章 手機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438章 抓現行(1)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259章 小風暴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232章 插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