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暗流涌動

距離上次的常委會,已經是一個月時間過去了。

郎世福滿懷怒氣進入了丁原書記的辦公室。

“丁書記,太不像話了,照這樣的速度進展,今年不要提到調整產業結構的事情了,玉洪縣首先提出要多方考察論證,接着是開會研究,然後是到省城,請有關專家評估,回來之後,還要反覆論證,現在都過去一個月時間了,方案都沒有拿出來啊,我到玉洪縣去了好幾次了,他們要麼說給市政府彙報了,要麼說正在研究。”

丁原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情,他明白黃海濤爲什麼會這樣爽快了,表面上是答應了,可落實的時候,就不一定有那麼痛快了,丁原很想發脾氣,很想在常委會上面公開這件事情,玉洪縣有責任,可根子在市政府,在黃海濤。但丁原提不起來底氣,因爲丁原擔心的事情,終於要成真了。

省委下半年要進行人事調整,這個消息,過年的時候,丁原就聽說了,人事調整很正常,但是,對丁原最爲不利的是,省委副書記許光坤要退下來了,估計是到省人大擔任副主任了,一方面是年齡的原因,許光坤也一直在努力,爭取能夠調到北京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背後的關係不是特別強硬。許光坤是丁原強有力的支持者,丁原在淮揚市工作5年了,沒有太大的建樹,省委曾經有調整的意向,因爲許光坤的支持,丁原得以在淮揚市繼續擔任市委書記,這次到省城去,丁原基本上落實了這個消息,更爲要命的是,接替許光坤出任省委主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是常務副省長孫志超。

前不久,丁原才知道,孫志超是比較支持黃海濤的,他們之間爲什麼會有聯繫,丁原不是很清楚,丁原曾經就孫志超支持黃海濤的事情,詢問過許光坤,許光坤沒有表示反對,說明這個消息是真實的。這樣一來,丁原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說不定年底就會被調整。

丁原現在非常後悔,到淮揚市這些年,一直有許光坤的支持,感覺不到形勢的微妙,沒有好好利用這些時間,改變淮揚市的局勢,讓淮揚市的經濟快速發展,總是以爲保持穩定就是最好的政績了,殊不知完全不是這樣,丁原從來沒有想到過能夠在官場上繼續前進,因爲沒有什麼更強有力的靠山。在如今的形勢下,努力工作是一個方面,關係是更爲重要的一個方面,直到丁原明白,自己以前是很有希望的,工作上能夠出亮點,藉助着年齡的優勢,完全可以升上去的,所以,當徐少傑在玉都區做出了樣子,丁原就迫不及待想着在淮揚市全面推進,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但丁原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機會,除非有奇蹟發生了。

“郎書記,你是什麼意見啊。”

“我建議,召開書記辦公會,研究一下這件事情,督促玉洪縣加快步伐,老是前怕狼後怕虎,怎麼能夠做好工作啊。”

“好吧,你到玉洪縣去一趟,看看他們的工作做到什麼程度了,拿到工作進展方面的材料,我們召開書記辦公會研究,必要的時候,召開常委會研究。”

看着郎世福信心滿滿的樣子,丁原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普通出身,做到市委書記,不錯了,自己現在還是市委書記,就履行職責,做好工作,萬一省委調整了,自己不後悔,就算是在離任之前,做出來了一些事情,爲淮揚市留下了發展的伏筆。

黃海濤心情非常好。

省委班子可能調整的消息,黃海濤也是非常關注的,這樣的大事,黃海濤幾乎是傾盡全力打探消息,關係到自己的仕途,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情更重要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黃海濤最近剛剛得知消息,許光坤可能退下來,孫志超出任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黃海濤欣喜若狂,至於陳登祥可能出任副省長的消息,都不是那麼重要了,爲了能夠結交到孫志超,黃海濤可謂是煞費苦心,在孫志超還在擔任省政府秘書長的時候,就開始了公關。總算是選擇正確了。淮揚市產業結構調整的事情,如今必須要壓下來,這份功勞,不能夠讓丁原拿去了,許光坤退下來了,丁原難道還想着在淮揚市主政嗎,恐怕沒有那麼便宜了,說不定年底就要離開淮揚市了,就是再晚一些,也是春節前後的事情,現在,黃海濤想到的,是馬上到省城去,將自己的某些想法,彙報給孫志超。

餘懷祥進入了黃海濤的辦公室。

“小余,玉洪縣的產業結構調整,我還是那個意見,一定要穩妥,不要着急,慢慢來,充分搞好前期的調查研究,選準項目,這是大事情,急不來的,不要選錯了項目,急躁冒進容易出差錯,歷史的發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郎書記有些着急,我找時間和郎書記交換一下意見,你將我的意見轉告玉洪縣縣委縣政府。”

“好的,我馬上就去辦。”

“還有,準備一下,下午我們到省城去。”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玉洪縣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始終不能加快,總是有着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原因,儘管郎世福催促了多次,可是,依然沒有什麼效果。郎世福不贊同黃海濤的觀點,和丁原也交換了幾次意見。丁原終於下定決心,召開書記辦公會,專題研究玉洪縣的問題,玉洪縣這樣的速度,不能容忍,一個多月過去,快兩個月時間了,方案都沒有拿出來。

書記辦公會依然在丁原辦公室召開。

“同志們,今天開會,專題研究玉洪縣的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已經過去了快兩個月時間,玉洪縣還沒有拿出來方案,這樣的速度太慢了,所以我想,今天我們召開書記辦公會,統一意見,要求玉洪縣加快步伐,否則我們將視爲玉洪縣的班子不能夠很好貫徹市委的精神,考慮對其班子進行調整。”

丁原的話語剛落,黃海濤就開口說話了。

“玉洪縣的情況,我是知道的,也和郎書記交換了幾次意見,一直沒有來得及給丁書記彙報,產業結構調整,

涉及到一個縣未來的發展方向,玉洪縣很謹慎,多方考證,希望選出最適合玉洪縣的發展項目,我認爲這種負責任的精神值得肯定,至於說時間長了一些,我認爲,可以督促一下,要求他們加快工作步伐,這樣的大事情,我們應該多給下面一些時間考慮,牽一髮動全身,畢竟,所有的縣市都看着玉洪縣,他們也害怕工作做不好啊。”

會議剛剛開始就陷入了僵局,丁原和黃海濤的態度完全相左,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取得一致的意見,就看丁原的態度了,這樣的時候,其他的副職是不好發表什麼意見的。丁原已經明白了,最近一段時間,黃海濤到省城去了好幾次,不用說也知道幹什麼去了,時間不多了,丁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趟開一條路。

“黃市長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在先前的書記辦公會和常委會上面已經統一了觀點,我不否認,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可是,我們看看淮安市,短時間發展起來了蔬菜大棚,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所以說,只要我們胸懷百姓,時時刻刻想着羣衆的利益,就能夠加快工作步伐,我瞭解過一些情況,比如說,玉洪縣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來全縣適合發展林果業的思路,就是值得考慮的,有了好的思路,關鍵是落實,專家的意見,值得借鑑,實踐才能夠出真知,沒有誰會爲你擺好路子,口頭上說的再多,議論再多,也是沒有大的作用的,所以,我認爲,玉洪縣的工作,存在明顯的不足。”

辦公室裡面一時間有些沉悶,書記辦公會說出來這樣的話,實際上是丁原在委婉的批評黃海濤了,以前可沒有這樣的事情。黃海濤的臉色有些微紅,暫時沒有說話。

“我贊成丁書記的意見,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我認爲,玉洪縣完全可以加快步伐,全面開展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我到玉洪縣的時間比較多,瞭解不少的情況,玉洪縣委縣政府應該拿出來氣魄,大膽工作。”

郎世福旗幟鮮明支持丁原的觀點,他是直接負責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市委副書記,說出來的話,還是很有份量的。

接下來,陸長征發表了意見,支持丁原。至此,意見基本上明確了。

“丁書記,書記辦公會做出決定,我沒有意見,不過,我有點想法,還是要說出來的,玉洪縣爲了做好工作,一直很謹慎,也多次給我彙報了,我是贊成他們的意見的,現在書記辦公會研究了,我建議,可以要求玉洪縣加快工作的步伐,但是,不能提出具體的時間要求,比如10天半月的,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端,玉洪縣的產業結構調整萬一不成功,是不是要我們市委來承擔責任,他們也會因爲時間的倉促,做出一些不利於工作的決定。”

丁原非常氣憤,說了半天,黃海濤一句話,還是否定書記辦公會的決定,不限定時間,召開今天的會議幹什麼,有什麼作用,書記辦公會豈不是等同於兒戲。

“黃市長,我們今天召開書記辦公會,本來的意思,就是要求玉洪縣拿出具體的時間表,看看什麼時候能夠開始實施具體的工作,至於說產業結構調整全部的工作,什麼時候完成,那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當然不能限定時間。關於時間要求的問題,我們不再討論,請郎世福同志代表市委,和玉洪縣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談話,按照書記辦公會提出來的要求,一個月時間以內,拿出來方案,否則,市委將採取必要的組織措施。”

所有人離開丁原辦公室的時候,臉上都沒有笑容,市委書記和市長,是矛盾的結合體,如果說兩人能夠統一意見,很多的工作,開展起來,就是事半功倍,但兩人的意見如果不統一,城市的發展困難重重,無數的事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儘管丁原書記要求嚴厲,沒有人看好這件事情。

黃海濤離開辦公室的時候,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沒有表現出氣憤的樣子,神定氣閒,反而讓大家感覺到了不安,難道說黃海濤心裡有數嗎。

丁原的心在下沉,黃海濤一定知道了所有的事情,看樣子是勝券在握,越是這個時候,丁原越是不會退縮,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離開淮揚市,不擔任市委書記了嗎,臨走之前搏一搏。但丁原的心很疼,他不是一個人,就從眼前的局勢來說,陸長征怎麼辦、郎世福怎麼辦,最爲擔心的,是徐少傑,自己離開淮揚市了,徐少傑就完了,除非是趕快調離淮揚市,不要政治前途,在省城隨便找個單位混飯吃。

書記辦公會之後,淮揚市的局勢顯得有些微妙了,沒有不透風的牆,書記辦公會的意見,不長時間,下面都知道了,丁原和黃海濤意見相左的事情,也泄露出去了,一時間,下面議論紛紛,絕大多數是支持黃海濤意見的,共產黨的幹部,能上不能下,上面要關愛下面的幹部,這樣做,是不是有些過了。

丁原很氣憤,書記辦公會的討論內容,爲什麼會泄露出去,但這樣的事情是無法查的,既然有些人想要泄露消息,就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根本不要想着查出來。

玉洪縣的步子倒是加快了,三個月的時間,玉洪縣終於拿出來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方案,看到了這個方案,不僅僅是丁原,連徐少傑都忍不住要罵娘了。

玉洪縣拿出來的方案,居然是發展蔬菜大棚。

這是一種明顯的挑釁,是對書記辦公會做出的決定的不滿,徐少傑相信,玉洪縣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沒有這個膽量,不敢這樣做,而敢於這樣做的,只有黃海濤,徐少傑不明白,黃海濤憑什麼這麼做,哪來的膽量,黃海濤是市長,公開和市委書記對抗,不會有好的結果,除非是黃海濤在上面有着非同一般的支持。

徐少傑忽然想到了丁原書記每次回到省城之後,那種鬱鬱寡歡的神情,徐少傑開始心顫,難道說丁原書記要失去依靠了,黃海濤已經知道這些事情了,公開和丁原書記叫板了嗎,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就真的麻煩了。

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765章 用人思路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174章 暫時的結盟(1)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674章 冰災(3)第207章 第一次絕唱(1)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第559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1)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710章 塵埃落定(3)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167章 微服私訪第621章 北京的相聚第601章 崩潰(1)第441章 驚濤駭浪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203章 出其不意(1)第380章 盧雲峰的召見第433章 上任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41章 劉宏的計劃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653章 改高高在上爲下訪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733章 抉擇(2)第404章 娛樂城之行(1)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547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2)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96章 手機第542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1)第206章 絕佳機會(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631章 發飆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816章 老調重彈(3)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73章 捉姦計謀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211章 大項目第631章 發飆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840章 省委常委會(1)第211章 大項目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874章 印象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78章 工作佈置第8章 舞會經歷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286章 部門利益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
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765章 用人思路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174章 暫時的結盟(1)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674章 冰災(3)第207章 第一次絕唱(1)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第559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1)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710章 塵埃落定(3)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167章 微服私訪第621章 北京的相聚第601章 崩潰(1)第441章 驚濤駭浪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203章 出其不意(1)第380章 盧雲峰的召見第433章 上任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41章 劉宏的計劃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653章 改高高在上爲下訪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733章 抉擇(2)第404章 娛樂城之行(1)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547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2)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96章 手機第542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1)第206章 絕佳機會(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631章 發飆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816章 老調重彈(3)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73章 捉姦計謀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211章 大項目第631章 發飆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840章 省委常委會(1)第211章 大項目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874章 印象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78章 工作佈置第8章 舞會經歷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286章 部門利益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