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

楊晨跟着徐少傑已經有接近7年時間了,一直沒有什麼級別,徐少傑有些過意不去,楊晨自己對於這件事情,沒有絲毫的看法,有兩次,徐少傑徵求楊晨的意見,楊晨根本就不要級別,不準備當官。不過,徐少傑不是這麼想的,楊晨老是跟着自己,也是不行的,必須在適當的時候,解決楊晨的級別,今後,也等於是給楊晨多找了一條出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說了,官場上,沒有人敢保證自己會紅火一輩子的。

楊晨進入徐少傑家裡的時候,還感覺到有些奇怪,這裡他太熟悉了,以前,唐婉柔沒有到淮揚市的時候,楊晨幾乎天天進入徐少傑的家裡,後來自己成家了,加之唐婉柔過來了,來的時間就少了一些,不過,徐少傑通知他到家裡來,這樣的情況,還是不多見的。

“楊晨,坐吧,今天我有一些話,我們好好說說。”

楊晨遞給了徐少傑香菸,幫着給徐少傑點燃之後,坐到了沙發上。

“楊晨,我和你說過好幾次級別的事情了,你現在結婚了,有小孩了,老是跟着我開車,也不行的,我認真考慮過了,一定要解決你的級別問題,你先不要說話,等我說完。”

徐少傑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楊晨。

“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不短了,我在淮揚市,還能夠工作多少年,也是說不清楚的事情,如果調到了省直單位,或者其他的地方,你不能老是跟着我,淮揚市的條件很好,這些年的發展速度很快,假以時日,不會比省城的條件差,所以,你在這裡安定下來,也是很不錯的,如果不是工作的原因,誰都不願意跑來跑去的,用不了多少年,人就老了,到時候回頭看看,走了太多的地方,沒有留下太多的記憶,就如同我這樣的經歷,對於每一個城市來說,我都是過客,我不可能太穩定。”

徐少傑的語氣中間,帶有蕭索的意思,人生幾十年,時間不是很長,徐少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經歷,老是在調整,老是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特別是這次白長林的建議,對徐少傑的刺激是比較大的,算一算,從副科級到正科級、從副處級到正處級,如今的副廳級,接下來,還有正廳級、省部級,甚至是更高的層次,真正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人也就老了。

楊晨感覺到吃驚,不知道徐少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在楊晨看來,徐少傑才30歲,就是淮揚市委副書記,位高權重的副廳級領導,看看官場上,有如此機遇的,沒有多少人,很多人工作一輩子,都是普通幹部。

徐少傑看到了楊晨眼裡詫異的目光。

“楊晨,我這是有感而發,也不一定是正確的看法,我們在一起這麼多年,相互都是很熟悉的,說話也是最爲隨便的,這些年來,我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有時候,位置越高,想的事情越多,遇見的困難就複雜,其實,我生性是一個比較隨意的人,只不過是遭受了很多的磨礪,所以心性堅韌一些罷了。”

楊晨沒有說話,徐少傑遇見的事情,楊晨都是清楚的,從玉都鄉開始,和劉志華的爭鬥,在沙隆縣,遭遇破壞選舉的風波,後來更是出現了錄像帶、錄音帶的事件,到了淮安市,稍微平穩一些,可丁原調走了,成爲淮揚市副市長,經歷了棉紡廠的一系列風波,最近,淮揚市的腐敗案件,也直接牽涉到了徐少傑分管的工作。楊晨知道,徐少傑的年紀比他大不了多少,卻承受了這麼多的事情,也算是壓力,無處傾訴,很多時候,就是自己默默忍受着,一般人都是承受不住的,今天徐少傑說出來這番話,也許就是一種傾訴的方式。

“楊晨,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我換了好幾個秘書了,可司機一直沒有換,我們之間的感情,非同一般,我都記在心裡,我也觀察了你好多年了,你其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所以說,這次我是經過了慎重考慮的,決定向柳秘書長提出來你的事情,我的考慮,你的級別,直接到正科級比較合適,我會特別提出來的。”

這個時候,楊晨已經有些忍不住了。

“徐書記,我真的沒有考慮級別的問題,再說了,我也不想什麼級別的,我曾經說過,一直跟着您的。”

“楊晨,你的心情我理解,馬上就要進行第二次的公務員隊伍改革了,第一次的改革,在淮安市的時候,你的編制,就是公務員編制,現在,需要覈定以後,上報到省委去,所以,我已經下定了決心,你既然是公務員,就要有一定的級別,從最爲實際的角度出發,你級別起來了,工資才能夠起來,否則,我於心不安。”

楊晨張了張嘴,沒有說出來話,在淮揚市委的司機中間,他的工資是最低的,因爲其他的司機,都是拿的專業技術職稱的工資。

“楊晨,你要做好準備,今後,跟着我下去的時候,多多瞭解下面的情況,掌握一些工作的方法,其實你的能力是非常不錯的。”

楊晨悶頭抽了一會的煙,終於開口說話了。

“徐書記,我跟着您這麼長時間,其實有很多的感慨,平時,我也是注意觀察的,很多的時候,我感覺您做事情的風格,和其他領導有很大的不同,你總是顯得那麼平易近人,決心要做的事情,也都是做成功了,特別是您對普通人的態度,令我受到了很多的教育,我是真的做了決定的,跟着您一直幹下去。今天您說到我級別的問題,我也實話實說,只要您還在淮揚市,我就一直跟着您,如果您離開淮揚市,到其他地方擔任領導了,如果您覺得合適,我還是跟着您,我不在乎級別,如果不是跟着您,我還在玉都鄉工作,現在,我的情況已經是非常好了。”

“楊晨,我知道,我們就這樣約定吧,你有大專文憑,合適的時候,參加函授,拿到本科文憑,對今後的工作都是有幫助的。”

“徐書記,現在不少的領導,都在參加學習,拿到研究生的文憑,其實,您也可以去參加的,您水平本來就這麼高。”

徐少傑搖了搖頭。

“我就是看不慣現在一些領導拿文憑的事情,明明還在上班,不要多長的時間,參加幾次的學習,就拿到了碩士甚至是博士文憑,要是學習有這樣容易,還有那麼多的人考不上大學啊,在職的幹部職工,參加函授,拿到大專或者是本科文憑,是因爲工作的需要,領導一窩蜂的去拿高文憑,下面的幹部職工怎麼看,還不是爲了前途啊,學習,我就不相信,能夠學到什麼真正的知識。”

幾天之後,徐少傑告訴了柳大華,關於楊晨的事情,柳大華滿口答應,楊晨本身就是公務員的身份,解決級別問題,是很正常的,按照楊晨目前的條件,可以出任後勤科的科長,具體的工作,副科長負責就可以了。徐少傑對柳大華這樣的安排,勉強同意,現在也只能這麼辦,本來,徐少傑想着楊晨到更加重要的科室兼職,但這樣做,辦公室的幹部職工很有可能是不滿意的。

10天之後,楊晨出任淮揚市委辦公室後勤科科長,這樣,跟着楊晨的黃志華和楊晨兩人,都是正科級的幹部了,市委辦公室的幹部職工都明白,跟着徐少傑工作,只要是認真努力,都是前途光明的。

“徐書記,黃海濤、朱宗祥、羅一般、孫北海的案件,西林市中級法院已經判決了。”

徐少傑點點頭,示意孫健波繼續說下去。

“黃海濤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朱宗祥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羅一民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孫北海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檢察院是按照貪污罪進行起訴的,據說,他們在接到判決之後,全部都上訴了,依照我的判斷,高院一定是維持原判的。”

“法院和檢察院都派人去旁聽了審判的過程嗎?”。

“使得,都去了,還有一件事情,我給您彙報一下,關於上次您在信訪接待日關注的財政局的案件,檢察院已經研究過了,做出了兩個決定,總體原則是要求撤銷原判決,重新開庭審理,檢察院關於刑期的決定,意見有些不統一,李檢、劉檢和我的觀點,是建議宣告緩刑,還有一個意見是減輕刑期,還是要判決實刑。”

徐少傑的眉頭微微皺起了。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意見?”

“徐書記,您是知道的,案件起訴的時候,有關刑期的建議,都是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也就是說,可以建議緩刑,也可以建議實刑,檢察院有這方面的權力,所以,討論的時候,爭議很大,有的人認爲量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在會上明確說出了意見,建議如何量刑是檢察院的權力,但是,在同一時期、同一類型的案件中間,如果出現了兩種刑期,如何向外界解釋,劉檢也是這樣的觀點,因爲爭議不較大,所以,暫時沒有做出決定,但因爲李檢與劉檢的堅持,估計提議緩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徐少傑點點頭,沒有說話,出現這樣的情況,徐少傑沒有感覺到奇怪,因爲如今的法律,本來就有着一些說不清楚的東西,;量刑的時候,可以出現上下浮動的情況,在徐少傑看來,這樣的浮動,很大程度上,早就了諸多的腐敗行爲,一些本可以輕判的案件被重判,一些嚴重的犯罪,卻被輕判了。

“孫局長,我的意見是很明確的,一碗水端平,不能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你直接將這個意見給檢察院黨組彙報,一個案件,拖了這麼長的時間,還沒有拿出來明確的意見,這樣的辦事效率,值得檢討。”

孫健波連連點頭,這個時候,他已經徹底知道了徐少傑的意見,孫健波還是有些奇怪的,那個中年人和徐少傑沒有什麼關係啊,爲什麼徐少傑會如此的關注這個案件,當然,孫健波不會問,孫健波知道,如果徐少傑的態度這樣明確,法院和檢察院都要考慮的,這樣的案件,淮揚市中級法院可以直接重新開庭審理的。

孫健波離開之後,徐少傑想到了黃海濤等人的事情,出現這樣的結局,徐少傑是沒有想到的,因爲丁原的關係,徐少傑和黃海濤之間,一直都是格格不入,隨着時間的流逝,相互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侯老四、侯義兵的遭遇,一定是重重刺激了黃海濤,還有後來的何旭雄、黃洪榮,都牽涉到了爭鬥中間。徐少傑捫心自問,如果不是兩人之間,有着這樣深的矛盾,幾乎成爲你死我活的對手,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事情了,郭曉波的愛人拿出威脅信的那一刻,徐少傑已經想到了,後面會掀起大*浪,如果徐少傑放一馬,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事情了,當然,這樣的秘密,徐少傑不會對任何人說起的。

徐少傑相信,棉紡廠的案件,如果繼續深挖,還會牽連到更多的人,既然郭曉波能夠想到這些領導,還有下面的幹部,沒有從棉紡廠得到好處,怎麼可能,包括經委和工業局的領導,但徐少傑不會繼續追究下去了,當初,郭曉波交代了黃海濤等人之後,徐少傑已經做出了決定,不要繼續挖下去了,郭曉波一定是明白意思的。

徐少傑感覺到了官場上的殘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理由的,當領導的時候,不要以爲自己高高在上,就覺得了不起了,不爲自己留下後路,做任何事情都留有餘地,只是在牽涉到切身利益的時候,纔會毫不留情的出手。

徐少傑感覺到了厭倦,在其位謀其職,這是官場上的基本要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官場上,人人都想着進步,位置只有那麼多,如果沒有特殊的機遇,很有可能一輩子的拼搏都沒有什麼結果的。

想到了這裡,徐少傑更加堅定了決心,跟着自己做事情的人,不能夠受到虧待,起碼,要在可能的範圍內,爲他們謀取好的前途,這個時候,徐少傑還沒有想到建立自己的班底,還沒有徹底弄清楚關係的巨大作用。

———————————————————————————————

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726章 家人(4)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539章 導火線第393章 談話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196章 順利的提拔第49章 新的環境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814章 老調重彈(1)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672章 冰災(1)第249章 舒心的許光坤第58章 有證據了第8章 舞會經歷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690章 推進(3)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684章 人心(2)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655章 風波起第593章 馬愛華的悲劇(1)第349章 處理的分歧(3)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97章 結婚請柬第471章 探望病人第93章 檢查工作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30章 一鳴驚人第215章 無需製造的轟動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11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292章 機會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160章 反響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624章 徐義傑的真實想法第624章 徐義傑的真實想法第689章 推進(2)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201章 山雨欲來(1)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631章 發飆第690章 推進(3)第865章 必須召開的歡送會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112章 年關(2)第835章 張勳的彙報(1)第482章 談話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556章 白長林的再次教誨第479章 心態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749章 啓明縣的規矩(1)第292章 機會第647章 爲了大局
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726章 家人(4)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539章 導火線第393章 談話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196章 順利的提拔第49章 新的環境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814章 老調重彈(1)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672章 冰災(1)第249章 舒心的許光坤第58章 有證據了第8章 舞會經歷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690章 推進(3)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684章 人心(2)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655章 風波起第593章 馬愛華的悲劇(1)第349章 處理的分歧(3)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97章 結婚請柬第471章 探望病人第93章 檢查工作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30章 一鳴驚人第215章 無需製造的轟動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11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292章 機會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160章 反響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624章 徐義傑的真實想法第624章 徐義傑的真實想法第689章 推進(2)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201章 山雨欲來(1)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631章 發飆第690章 推進(3)第865章 必須召開的歡送會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112章 年關(2)第835章 張勳的彙報(1)第482章 談話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556章 白長林的再次教誨第479章 心態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749章 啓明縣的規矩(1)第292章 機會第647章 爲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