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

宦海無聲

南方傳來了好消息,薛明貴電話聯繫的兩人,已經被抓住其中的艱辛,是很難說清楚的,兩人也是南方公安機關早就注意的人了,如果不是線人,根本就抓不住兩人的,要說抓住兩人,德陽市公安局其實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不過公安辦案,有着這樣的特權,抓了就是抓了,反正帶回來審。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徐少傑知道,距離破案的時間,已經不遠了,這是徐少傑的預感,大家都可以肯定是薛明貴僱兇殺人的,但就是沒有證據,公安局不是萬能的,在薛明貴銷燬了一切證據的情況下,不可能很快破案的。

兩個職業殺手的照片放到了桌上的時候,薛明貴臉色變了,接下來就是預料之中的崩潰,薛明貴崩潰了,什麼都沒有說出來的時候,就嚎啕大哭了,本來就遭遇了幾天的精神折磨,已經到了最爲脆弱的時候,看見了照片,薛明貴感覺到天塌了,沒有什麼指望了,公安局一定掌握了一切。僱兇殺人的後果是什麼,薛明貴是明白的,這一刻,他的痛哭,是對生活的留戀,是對失去一切的絕望。

楊晨沒有預料到,薛明貴會出現這樣的反應,不過這也說明,殺害盧華江確實是薛明貴的注意,殺人的原因,就是那些薛明貴賄賂官員的證據了。

哭過之後,薛明貴要求抽菸,這次,楊晨很是爽快,打開了手銬,看着薛明貴一口氣抽了好幾根香菸。抽菸的時候,薛明貴的手在顫抖。

一個小時之後,薛明貴交代了,徹底交代了,包括爲什麼殺掉盧華江,兩人之間存在什麼恩怨,至於盧華江是如何被殺死的·薛明貴不知道,具體的操作,是職業殺手乾的,報酬是10萬元。交代之後·薛明貴臉上出現瞭解脫,本來就慘白的臉上,居然出現了一絲的血色,薛明貴最後提出了要求,一定要見到徐少傑,有些情況,見到徐少傑之後·他纔會說的。薛明貴已經知道了,楊晨一定是掌握到了盧華江那些證據,否則,不會出現目前的情況,這也是薛明貴擔心的,盧華江既然做好了準備,就不會只有一份證據的,一定是複製了證據·放在其他的地方,這份證據,被楊晨或者是徐少傑拿到了·自己就成爲了主要的嫌疑人。

楊晨迅速給徐少傑打電話,彙報了審訊的情況,到目前爲止,楊晨完成了任務,破獲了盧華江被殺的案件,但楊晨也知道,那些證據意味着什麼,估計薛明貴想着見到徐少傑,會說出來更多的事情,這些事情·很有可能引發巨大的震動的。

徐少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薛明貴一定有重要的情況說,有很多的情況,徐少傑已經掌握了,馮桂鑫說出來了很多,如今·馮桂鑫回到家裡,暫時沒有負責報社的工作,等候紀委的處理,在馮桂鑫的問題上,徐少傑專門給孫勝打了招呼,也就是在確定受賄數目上面,要想辦法予以變通,如果馮桂鑫受賄的數目確定爲50萬元,徐少傑也救不了馮桂鑫。所以,在馮桂鑫的案件上面,孫勝是絞盡腦汁,徐少傑說出來的話語,孫勝是一定要做好的。紀委查案件,是有着一定的靈活性的,不要說紀委,公安局、檢察院和法院,全部都是有靈活性的,馮桂鑫有着最好的條件,就是自首和立功,而且,所有的款項,一分不少的退回來了,這是最好說的情況。

徐少傑專門給李明打招呼了,有關盧華江被害案件,檢察院暫時不要插手,一切按照市委的安排來辦理,按照徐少傑的意見,不想幹部受到檢察院的起訴,紀委處理就可以了,這中間,還是因爲馮桂鑫的事情,如果其他人遭遇起訴,馮桂鑫沒有遭遇起訴,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至於說趙華軍,徐少傑相信,也就是省紀委處理了,不會被移送到檢察院的。

李明當然聽徐少傑的,徐少傑安排了,李明和班子成員通氣了,不要去幹涉到盧華江被害案件,公安局調查完畢之後,自然要報送到檢察院起訴的。李明特別強調了,一些自訴案件,不要牽連到其中。

李明安排了,下面的幹部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不會自己去找事情做。

徐少傑和薛明貴有話說,如果薛明貴咬的人太多,只會死的更快,所謂的檢舉揭發,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就是薛明貴爲了自己,完完全全的揭發,也不一定能夠保住性命的。

徐少傑非常謹慎,和薛胡貴的見面,意味着掌握一些東西,薛明貴一定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這次要求見面,可能是爲了今後考慮,也可能是垂死掙扎,薛明貴一定會說出來一些秘密的,這些秘密,很有可能是徐少傑不願意聽見的,但又不得不聽的秘密,徐少傑必須要爲自己考慮,如果說薛明貴說出來的情況,過於的驚世駭俗,徐少傑是不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的,官場上,反腐先鋒是不收歡迎的,以前,徐少傑就採用過這樣的手段,對付餘懷祥,這一幕,徐少傑永遠不會忘記。

進入看守所的時候,楊晨等人正在等着,徐少傑沒有馬上去見薛明貴。在看守所的辦公室,徐少傑有情況詢問楊晨。

“楊晨,依舊你掌握的情況,薛明貴將要面對什麼樣的判決?”

“薛明貴的結果不會很好,不管薛明貴是不是立功,他僱兇殺人的性質過於惡劣了,這樣的案件,應該是市中級法院直接開始第一次審理,依照我辦案的情況來看,薛明貴很有可能是死刑,兩件事情,一是僱兇殺害盧華江的事情,這件事情,已經調查出來了,包括其中的細節,被薛明貴處理的電腦,也找到了,負責到盧華江家裡去偷東西的人也抓住了,從所有的情況看,薛明貴都是蓄意殺人,沒有什麼值得解釋的。二是薛明貴殺害盧華江的原因,是因爲自身的秘密被盧華江掌握了·殺人滅口,這個秘密中間,牽涉到了德陽市的一些官員,薛明貴行賄的罪名也是不小的。從以上兩個方面看·薛明貴沒有什麼希望。”

“呵呵,你這樣分析了,那我還有什麼必要見薛明貴啊。”

“徐書記,薛明貴的案件,主要牽涉的,不是盧華江的被殺,主要還是行賄的問題·這些情況,薛明貴暫時都沒有交代,可能是不願意交代,他說要見到您之後纔會說有一些情況的,所以,我考慮到給您打電話彙報的

看見楊晨的語氣有些奇怪,徐少傑沒有說話·點燃了香菸。

“徐書記,我覺得,您最好是不見薛明貴·我給您打電話,是彙報薛明貴的想法,我知道,這裡面有爲難的地方,有關薛明貴行賄的證據,我們已經掌握了,就是薛明貴不開口,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了,其實,我還想到了一件事情·薛明貴出來混了這麼多年,一定是結交了諸多的官員,如果說這個時候,想着完全說出來,不是很好處理,薛明貴顯然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命運·立功的心思是有的,不過我覺得,薛明貴不管怎麼樣的立功,也逃不脫死刑的判決,他說的越多,判決越快。”

“嗯,你的分析還是有道理的,審訊薛明貴,我也考慮到了這個方面,一直都沒有要求檢察院直接插手,免得有些事情不好處理,紀委的調查,也是針對已經得到的證據,薛明貴一定是有話說的,但不見也是不合適的。”

楊晨這個時候倔勁上來了。

“徐書記,我覺得您最好還是不見薛明貴,薛明貴的精神已經垮了,自從交代了僱兇殺害盧華江的事情以後,基本上就陷入了渾渾噩噩之中了,薛明貴在社會上這麼多年,知道事情的後果,您見了薛明貴,怕是不好處理很多事情的。”

“楊晨,你把話說透。”

“我是這樣想的,現在的實際情況,誰都是知道的,特別是建築行業,什麼回扣,什麼送禮等等,太平常了,建築企業不這樣做,拿不到工程,很多的事情,不暴露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可是暴露出來之後,引發的問題是很多的,甚至可能引發一些高層的問題,薛明貴在省城做了那麼多年,誰知道他有一些什麼樣的關係,如果任由他說出來,且不說可信不可信,光是調查,就夠忙活一陣子了,而且這樣的調查,是很艱難的,說不定您在中間,還要吃一些虧的。

徐少傑看着楊晨,看來楊晨早就想到了這些問題了,這就是心腹和其他人之間的差距,楊晨將所有的利弊毫無保留的說出來了,換做其他人,是不會這樣說的。

“見是一定要見的,楊晨,你有什麼好的辦法。”

“徐書記,您一定要見薛明貴,我就是一個辦法了。”

徐少傑看着楊晨,等候楊晨說出來辦法。

“您和薛明貴見面,相關的記錄,我親自去做,對於一些容易調查取證的材料,我可以保留,對於一些難度大、時間長的事情,我不會保留,誰都知道,所有的指控都需要證據,無法查證落實的事情,我是找不出來證據的。”

徐少傑笑了,楊晨果然會想辦法,言下之意,也就是牽涉到上面的領導了,楊晨是絕對不會去調查的,甚至這些材料不會露面,如果說是德陽市的下面的幹部,還好說一些,可以直接調查,不會有太大的影

“嗯,你的考慮有一定的道理。”

“徐書記,薛明貴的事情,已經引發了很大的反響了,如今·大街小巷都在議論這件事情,就連孫書記都打來電話問我了,上次和李檢察長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李檢察長也隨口問了幾句,我什麼都沒有說,還好檢察院那邊沒有什麼動靜,要不然,我們會更加爲難的,這段時間,我接到了好一些的電話了,就是淮揚市那邊的同事,都有打電話詢問的。都是這樣的情況了,我覺得,現在還是要以穩定爲主的。”

“哦,淮揚市誰打電話來詢問了?”

“都是以前一些熟悉的同事,我都感覺到奇怪,雖然薛明貴是淮揚市政協委員,不過,案件是發生在德陽市的,那邊的同事關心那麼多幹什麼啊,我沒有說什麼情況,再說了,這些調查情況,在沒有完全覈實之前,或者說沒有移送檢察院的時候,都是需要保密的。”

徐少傑的腦海裡面,再次冒出了馬愛華的身影,難道說馬愛華真的是有着什麼重大的問題嗎,爲什麼這麼關心薛明貴的案件。

已經到南方去做生意生活的黃思軍,知道了薛明貴沒有德陽市公安局抓獲的消息。

黃思軍看上去成熟了很多,自從父親黃海濤進入監獄之後,黃思軍就斷絕了其他的想法,一門心思做生意,應該說,黃思軍做生意還是不錯的,依照黃思軍的想法,賺錢了之後,等到父親黃海濤出獄之後,將黃海濤接到南方來生活,只要有錢了,不用擔心什麼,如今的社會,大家都是看着錢的,不管你是有權還是無權,沒有錢總是不行的。

黃思軍每年都要給侯義兵上墳祭奠,有的時候回到淮揚市,有的時候在南方,隨着年齡的增長,黃思軍完全明白了侯義兵的苦心,也爲自己以前的囂張感覺到心痛,侯義兵這樣的長輩,纔是真正關心他的長輩。黃思軍從來不回沙隆縣去了,世態炎涼,黃思軍充分感受到了,他將母親接到了南方,常常和母親談心,說到以前的生活,母親掉淚,回想起以前的種種不是,出了這樣的事情,真的不能怪他人的。

黃思軍想到了侯義兵保存下來的材料,這些材料,足以令馬愛華的人生徹底轉變,也令薛明貴更加不能夠翻身,當初侯義兵爲什麼留下這些材料,黃思軍不明白,也不想去明白,現在,得知薛明貴的事情之後,黃思軍覺得,這些材料,應該要寄給徐少傑了。黃思軍考慮了很久,侯義兵無非是兩個意思,一是這些材料自己來銷燬,這有些牽強,侯義兵可以自己銷燬,二是這些材料在一定的時候發揮作用,現在看來,時間已經到了。

黃思軍到郵局,將這些材料用特快專遞郵出去了,收件人是徐少傑,寄出去之後,黃思軍感覺到了解脫,郵寄人地址上面,黃思軍用的是假名和假地址,如果說徐少傑收不到這個郵件,也就算了。

黃思軍已經想好了,今後,就在南方生活了,不要想到那些阿諛我詐了,以前的生活,就當做是一場夢,一切都過去了,寄出了材料,就算和過去完全告別了。糹

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631章 發飆第504章 現場辦公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852章 瑣事第253章 解套有關宦海無聲閱讀的幾點說明必看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803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4)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337章 潰敗的防線(1)第173章 交心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419章 瘋狂的代價第631章 發飆第377章 黨校畢業論文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725章 家人(3)第550章 地盤論(2)第568章 兩路開工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504章 現場辦公第778章 頻繁的拜訪(5)第726章 家人(4)第613章 市長的配備第599章 對策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694章 絕佳計謀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414章 決心已定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165章 小伎倆第349章 處理的分歧(3)第550章 地盤論(2)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433章 上任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622章 昇華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733章 抉擇(2)第465章 突然的調整(1)第314章 正式協議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284章 工作中的暗礁第111章 年關(1)第380章 盧雲峰的召見第506章 夢非夢(2)第876章 特殊考覈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306章 忙亂(1)第789章 吃癟(1)
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631章 發飆第504章 現場辦公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852章 瑣事第253章 解套有關宦海無聲閱讀的幾點說明必看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803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4)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337章 潰敗的防線(1)第173章 交心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419章 瘋狂的代價第631章 發飆第377章 黨校畢業論文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725章 家人(3)第550章 地盤論(2)第568章 兩路開工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504章 現場辦公第778章 頻繁的拜訪(5)第726章 家人(4)第613章 市長的配備第599章 對策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694章 絕佳計謀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414章 決心已定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165章 小伎倆第349章 處理的分歧(3)第550章 地盤論(2)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433章 上任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622章 昇華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733章 抉擇(2)第465章 突然的調整(1)第314章 正式協議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284章 工作中的暗礁第111章 年關(1)第380章 盧雲峰的召見第506章 夢非夢(2)第876章 特殊考覈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306章 忙亂(1)第789章 吃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