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

馬愛華的遭遇,形成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有的特別強烈,很多人都不會想到,馬愛華的自殺,竟然引發了一場浩大的風波。-?當然,這不是馬愛華所引起的,而是因爲馬愛華的自殺,造成了一種錯覺,那就是薛明貴可能交代了很多的問題,因爲薛明貴是商人,在做生意的過程中間,一定是接觸了諸多的官員,和很多的官員,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薛明貴在省城做過生意,在淮揚市做過生意,在德陽市做過生意,如今,德陽市和淮揚市都有官員牽涉進來了,那麼,省城也就說不定了。

劉宏是受到衝擊最大的。

35歲的年紀,就是西林市漢中區區委書記,副廳級的領導,而且發展的前途無可限量,這樣的趨勢,劉宏是比較滿意的,再說了,譚常軒如今是省委副書記、西林市市委書記,劉宏曾經是譚常軒的秘書,如今是譚常軒的心腹,這一切,都證明了,劉宏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間,只不過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機遇。

薛明貴出事情之後,劉宏本不是很擔心,他和薛明貴接觸過很多次,看出來薛明貴是不錯的人,至少是非常講義氣的,雖然薛明貴涉嫌殺害盧華江,但劉宏認爲,薛明貴聰明,知道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所以,也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劉宏唯一擔心的,就是徐少傑,因爲徐少傑是德陽市市委書記,如果說一定要深挖裡面的問題,那就說不定了,但徐少傑在省委彙報的情況,劉宏很快掌握了,加之劉宏在官場上也幹了很多年,明白徐少傑不想將事情鬧大,不會去逼迫薛明貴說更多的事情,有了這樣的保證,劉宏就不是很擔心了。

劉宏打電話問過譚玲莉,譚玲莉如今是德陽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一定是知道一些內部的消息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宏從譚玲莉的態度知道了,薛明貴可能什麼都沒有說,因爲在平常的聊天中間,徐少傑透露出來對薛明貴的評價,不是很壞。

劉宏是聰明人,從這些隻言片語中間,得知了重要的消息,更加安心。

但馬愛華出事情了,令劉宏的心懸起來了,難道說薛明貴得知自己沒有希望了,說出來了一些什麼嗎,有關馬愛華是怎麼出事情的,劉宏花費了很大的氣力去打聽,但沒有得到準確的消息,大部分還是說薛明貴牽涉到了馬愛華,令馬愛華無處逃遁了。?馬愛華自殺之後,劉宏更加擔心了。

劉宏是不會甘心坐以待斃的,如今的情勢,不是對方怎麼說了,就有什麼樣的事情了,萬事都需要證據,這些年,劉宏每年從馬愛華的手裡拿到了不少的錢,包括鄭琴琴住的房子,都是薛明貴提供的,這些說起來都不是很要緊的。鄭琴琴住的房子,房產證上面,是鄭琴琴的名字,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鄭琴琴曾經在薛明貴的公司工作過,老闆給員工獎勵房屋,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是可以說得通的,至於說薛明貴每年給劉宏的錢,都是現金,銀行裡面查不到任何的記錄,劉宏將這些錢存在了銀行,用的是假名字,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最爲保險的是,劉宏和薛明貴之間的交易,沒有其他人知道,鄭雨欣和鄭琴琴都不知道。

但劉宏也是要保證萬無一失的,如果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自己和薛明貴扯上什麼關係了,就是說明情況,都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可不是好事情,再說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有什麼具體的事情透露出來了,豈不是功虧一簣。

劉宏信不過薛明貴,更不用說徐少傑,嚴格說,在這個世界上,劉宏就是相信父親劉志文和自己,包括鄭雨欣和鄭琴琴,劉宏都不是完全相信的,劉宏一直都抱有一種觀點,人都是自私的,在利益面前都是爲了自己的,千萬不要感情衝動,官場上,要求的是理智,要求的是冷靜,切忌衝突,切忌輕易相信他人。

性格決定命運,遇見了這樣的事情,劉宏自然是要動腦筋,自然是要想辦法,當然,劉宏不會衝動,他會採取一定的手段的。

劉宏進入了譚常軒的辦公室。

看見劉宏進來了,譚常軒沒有什麼異常的表現,譚常軒有兩處的辦公地點,一處在省委裡面,一處在西林市委,一般情況下,譚常軒都是在市委辦公,譚常軒的主要職責,還是西林市委書記。

“小劉,有什麼事情嗎,坐下說話。”

劉宏是譚常軒忠心的下屬,所以,譚常軒說話的語氣也是不叫隨和的。

“譚書記,我想說說薛明貴的事情。”

“哦,薛明貴的事情,在省城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老盧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我看薛明貴是面臨這最爲嚴厲的法律制裁,不過這個薛明貴也是的,怎麼牽涉到了這麼多的幹部啊,這就有些不好了。”

譚常軒的態度,正是劉宏需要的態度。

“譚書記,我認識劉宏,也正是想到了造成的影響,所以來給您說說薛明貴的事情。您看,淮揚市和德陽市都有幹部牽涉進去了,薛明貴在三個地方做過生意,包括在西林市,我聽見了不少的議論,說是淮揚市和德陽市有問題的幹部都在進行大規模的查處,下一步就要輪到西林市了,這樣的議論不正常,我覺得有必要注意一下的。”

“大家有議論,這不奇怪,薛明貴在西林市這麼多年,一定是認識不少人的,包括不少的領導幹部,一起吃吃喝喝的事情,不算是什麼事情,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接受賄賂,如果觸碰了這根高壓線,就不好說了。”

“譚書記,我認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您看,如果說西林市的幹部有什麼問題,應該早就暴露出來了,薛明貴是最早在西林市做生意的,淮揚市和德陽市有問題的幹部都被調查出來了,西林市的幹部,如果牽涉到了薛明貴,早就應該暴露了,不會等到現在的。”

“嗯,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這說明我們西林市的幹部素質還是不錯的,經得起考驗的,薛明貴的事情,給我們的幹部也提了個醒,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譚書記,我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不知道應不應該說出來。”

“有什麼話說出來就是了,小劉,你歷來都是比較靈活的,今天是怎麼了?”

看着譚常軒有些疑惑的面容,劉宏馬上開口說話了,他可不想自己被譚常軒懷疑,是不是和薛明貴之間有些關係,那樣的話就不好說了。

“譚書記,我是有些顧慮的,您看,薛明貴在西林市的時候,做了不少的建築工程,很多的工程都是在漢中區,大家必然懷疑到漢中區的幹部。在您的面前,我說實話,我都和薛明貴一起吃過了幾次飯,都是薛明貴邀請的,當時想,吃幾頓飯不算什麼,現在,薛明貴被抓了,而且犯下了殺人罪,我有些擔心,更不用說漢中區其他的一些幹部了,這吃飯的事情,如果傳開了,會不會形成什麼不好的影響,再說了,人家就不會相信了,和薛明貴之間的交往,是不是就是吃飯了,恐怕還有其他的事情吧,幹部又不可能爲自己辯解,有些事情越描越黑,這樣漢中區的幹部,包括其他的一些幹部,肯定都是非常擔心的。這樣的擔心,時間長了,大家的工作熱情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譚常軒聽的比較仔細,劉宏說出來的這些話,譚常軒也是隱隱有些擔心的,畢竟他是市委書記,如果說西林市也牽涉到了一些幹部,面子上不好看,所以,譚常軒想到的,和劉宏說出來的話語,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但譚常軒站的位置不一樣了,想到的也就不一樣。

“譚書記,我認爲薛明貴的案子,可以早一些起訴了,老是這麼拖着,對幹部會有一定的影響,您想,薛明貴是因爲僱兇殺人的事情,被德陽市公安局抓捕的,現在,調查的重點,慢慢傾向了反**上面了,薛明貴是重罪,殺人償命的,如果薛明貴知道自己罪行的嚴重性,一定是想着拼命立功的,立功能夠在審判的時候,考慮進去的,我現在最爲擔心的就是漢中區,區委區政府的幹部都是人心惶惶的,我不能給大家解釋,不可能說和薛明貴吃飯算不算什麼事情,我自己也不好說,畢竟和薛明貴一起吃過飯,不好解釋,大家都是這麼不安心,工作必然要受到影響啊。”

劉宏終於將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了,他感覺到很高興,從譚常軒的神情來看,劉宏是說對了,如果說譚常軒的神色稍有不對,劉宏就不會說出來後面的意思了,譚常軒是省委副書記,說出來的話是很有力度的,如果譚常軒在公開的場合,要求薛明貴的案子要迅速辦理,德陽市一定是會認真考慮的。

這是劉宏計劃的第一步,目的就是要薛明貴早點去見閻王,薛明貴死了,那麼,什麼都好說了,萬一這一步的目的暫時達不到,劉宏還要想其他的辦法,此刻,劉宏是信心百倍,認爲自己是一定能夠搞定薛明貴的事情,只要譚常軒開口說到薛明貴的事情,那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劉宏離開辦公室以後,譚常軒點燃了香菸,一般情況下,譚常軒是很少吸菸的,除非是遇見事情了,需要思考了,此刻,譚常軒想到了劉宏的奇怪表現。劉宏如果不說出來最後的一段話語,譚常軒還覺得是正常的,畢竟薛明貴在省城這麼多年,和西林市的幹部有着不少的接觸,當劉宏提出來了薛明貴的案件以後,譚常軒不得不思考了。

盧華江留下的證據,譚常軒是知道的,盧雲峰提出了硬性的要求,絕對不準泄密,不準將盧華江留下的證據情況透露出去,迄今爲止,知道這份證據的人很少。這份證據裡面,就牽涉到了劉宏,劉宏自己可能不知道。

當劉宏剛開始說到薛明貴的事情,譚常軒表示理解,一方面,劉宏和薛明貴之間,不可能沒有什麼接觸,比如說一起吃飯,逢年過節有一些往來,這都不算什麼,也不值得大驚小怪,馬愛華的事情發生以後,譚常軒也有考慮,不能說在西林市也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是什麼大事情,譚常軒會想方設法保護幹部。另外一個方面,譚常軒是看好劉宏的,不管以前出過一些什麼事情,譚常軒都是看好劉宏的,畢竟是自己的心腹,劉宏年輕,有着很不錯的發展前途。

譚常軒也知道,劉宏和徐少傑是大學同學,還在一個班,譚常軒對徐少傑的印象,不是很好,主要還是因爲陳登祥的原因,譚常軒幾乎沒有與徐少傑接觸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暫時也不會有什麼接觸,所謂恨屋及烏,這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譚常軒想不到,劉宏會說出來早點起訴的事情,劉宏的意思是非常明確的,早點起訴,也就是早點結束薛明貴的生命。譚常軒的臉上浮現出來了奇怪的笑容,不知道在考慮一些什麼,如果劉宏看見了譚常軒出現這樣的表情,一定會覺得事情有些不好了,因爲譚常軒出現這樣的表情,往往是對某人產生了一些不好的看法。

劉宏回到辦公室以後,精神很好,隨着工作年限的增長,劉宏的很多想法開始慢慢堅固起來了,也逐漸變得成熟,比如說和徐少傑較量的事情,兩人畢業以後,還沒有因爲工作上的事情,發生什麼樣的碰撞,劉宏總是覺得,徐少傑不會是自己的對手,自己佔據的優勢是很大的,陳登祥調走了,徐少傑最大的靠山走了,包括陳目標,也不可能那麼得意洋洋了,看看自己,依靠的領導譚常軒成爲了省委副書記,此消彼長,優勢在慢慢發生改變,至於說徐少傑以前的靠山丁原,在外省工作,管不到西山省的事情。

劉宏覺得自己慢慢佔據優勢了,雖然說徐少傑和陳目標都是正廳級的領導,自己是副廳級,但縮短這種差距的時間,很快就要到了,劉宏有這樣的信心。

隨着年齡的增長,劉宏感覺到,不要時時刻刻都想着去對付徐少傑的事情,機會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到來的,欲速則不達,劉宏想着,總有一天,要將徐少傑踩在自己的腳下,劉宏要向大家證明,自己就是比徐少傑要強。

虛幻總是能夠令人滿足,就好比是阿q精神,有的時候是能夠起到正面作用的。

註冊用戶天天登陸送q幣,話費真給力!凡人修仙傳

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734章 抉擇(3)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874章 印象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685章 人心(3)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900章 奇怪的告狀信(1)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365章 菸廠第90章 小人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429章 改制之艱難(3)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31章 大三的騷動第309章 做人有傲氣 做事請低頭第185章 暗鬥(3)第552章 震怒(1)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218章 隱痛(2)第256章 熱血(1)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74章 把握時機第858章 何謂奸商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512章 心思不可琢磨(1)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60章 整頓村務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605章 崩潰(5)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433章 上任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422章 艱難的適應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272章 關係論第758章 歐陽雲濤的打算第167章 微服私訪第212章 登天的任務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601章 崩潰(1)第497章 盧雲凱的辦法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323章 跑官第915章 一個傳奇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132章 微妙的局面第577章 命案(1)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522章 辦法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603章 崩潰(3)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77章 波瀾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
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734章 抉擇(3)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874章 印象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685章 人心(3)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900章 奇怪的告狀信(1)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365章 菸廠第90章 小人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429章 改制之艱難(3)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31章 大三的騷動第309章 做人有傲氣 做事請低頭第185章 暗鬥(3)第552章 震怒(1)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218章 隱痛(2)第256章 熱血(1)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74章 把握時機第858章 何謂奸商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512章 心思不可琢磨(1)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60章 整頓村務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605章 崩潰(5)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433章 上任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422章 艱難的適應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272章 關係論第758章 歐陽雲濤的打算第167章 微服私訪第212章 登天的任務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601章 崩潰(1)第497章 盧雲凱的辦法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323章 跑官第915章 一個傳奇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132章 微妙的局面第577章 命案(1)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522章 辦法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603章 崩潰(3)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77章 波瀾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