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生死較量(4)

徐少傑撥通了譚常軒的電話,說是有相關的工作,需要彙報,譚常軒很快答應了,說是在辦公室等着徐少傑。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此刻,西林市官場兩位重量級的人物的見面,即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這是兩人都沒有想到的。

徐少傑在進入譚常軒的辦公室的時候,要求孫振東隨時注意電話,如果有什麼緊急的電話,或者是唐文俊打來的電話,要求對方等一會,自己在譚書記的辦公室有事情。

進入了譚常軒的辦公室,譚常軒早就在等候了。徐少傑知道,譚常軒到北京去了好幾天,不知道找到了哪些領導,從譚常軒的起色來看,還是不錯的,譚常軒的臉上帶着微笑,徐少傑已經不在意這些事情了,該走的關係,徐少傑已經走到位了,該注意的地方,徐少傑也全部都考慮到了,現在,就是最後要見勝負的時候了。

“徐省長,請坐啊,看看我們,工作可真的是很忙,雙休日從來都沒有安穩過,沒有辦法啊,什麼時候,我們也找時間輕鬆輕鬆啊。”

聽見譚常軒帶有調侃的話語,徐少傑臉上露出了微笑。

“譚書記,你是主要負責人,什麼時候,要求下面的幹部,體諒一下我們的忙碌,給我們放一點的時間,還要期盼上面不要來領導,這樣,我們纔可以輕鬆啊。”

“哈哈,不過是說笑,在其位謀其職啊,我們到了現在的位置,擔子很重,沒有辦法啊,徐省長這樣年輕,想到休息,可是一種奢望啊。”

徐少傑的臉上依舊帶着微笑,不過內心未必舒服了,這是譚常軒在自己的面前擺資格了,顯示自己是西林市的主要領導了,說話都是帶着套子,一會說應該好好休息一下,一會說在其位謀其職,這些道理,徐少傑難道不知道嗎,需要譚常軒來囑託。

“譚書記,我今天來,主要是彙報一下麗晶會所和汪涵元的事情,主要是汪涵元的事情,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彙報不可能很詳盡,不過已經掌握了一些大概的情況了。”

“哦,徐省長知道了哪些情況啊,麗晶會所和汪涵元出什麼事情了嗎?”

徐少傑不知道,譚常軒是不是也和麗晶會所有什麼聯繫,當然,在徐少傑看來,譚常軒到了如今的身份,應該是和汪涵元沒有什麼交集的,也不大可能發生什麼交集。

“是這樣的,省公安廳調查了麗晶會所的汪涵元,發現了一些問題,所以對汪涵元採取了措施,如今,汪涵元已經開始交代問題了,具體涉及到哪些方面,我不是很清楚,畢竟是省公安廳直接辦理的案件,不過我聽說,麗晶會所和汪涵元可能和我們西林市的某些領導有着一些牽扯的,所以,專門來給譚書記彙報一下。”

譚常軒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徐省長,省公安廳調查麗晶會所和汪涵元,這件事情,我們怎麼不知道啊,按照道理說,公安廳應該是要和我們通報相關的情況的啊。”

徐少傑早就想到了這一層,也料定譚常軒會問到這個問題,所以說,他從容不迫的回答了,這個回答,會令譚常軒無可奈何的。

“譚書記,你也是知道的,省公安廳的常務副廳長唐文俊是我的岳父,因爲他們在調查的過程中間,發現汪涵元和西林市的某些領導幹部有聯繫,所以,想着給我先通報一下情況,我也想到了,既然涉及到了西林市的幹部,必須要給譚書記彙報,也好我們有所準備,目前還正在調查,具體涉及到哪些幹部,我不清楚的。”

“嗯,我知道了,你看,這件事情,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啊,是不是過問一下,市委市政府是可以去了解一下情況的。”

“省公安廳好像沒有在西林市辦案,而是在異地辦案,我估計,目前過問其中的情況,可能是不大好處理的,當然,我會馬上聯繫一下唐廳長,說說市委市政府的意見,其實我也考慮到了,不過沒有請示譚書記之前,我也不好說到這件事情的。”

“呵呵,徐省長一定知道,他們是在什麼地方辦案吧。”

“哦,我是知道的,在xx省辦案,估計近期就要回來了,譚書記看,我們是現在和他們取得聯繫,還是等他們回來啊。”

“也不急於一時,等他們回來以後,我們再聯繫吧。”

譚常軒的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不過問出來這些話,已經是譚常軒的極限了,按照譚常軒的理解,徐少傑是需要詳細彙報的,可麗晶會所和汪涵元的事情,是省公安廳調查的,不是西林市辦的事情,譚常軒也不好過於關心。

閒聊了幾句話之後,徐少傑告辭了,徐少傑已經達到了目的,不需要繼續留在譚常軒的辦公室了,本來,徐少傑不是很清楚譚常軒的態度,但從譚常軒問到了辦案的地點,徐少傑就知道了,譚常軒還是很關心這件事情的。徐少傑已經肯定了,譚常軒和麗晶會所和汪涵元沒有直接的聯繫,這是徐少傑的直覺,也是徐少傑的判斷。

徐少傑離開之後,譚常軒是非常惱火的,本來不錯的心情,又變得陰晴不定了。譚常軒這次到北京去,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見到了中組部的領導,而且還詳細彙報了工作,居然和領導一起吃飯了,雖然說領導沒有表態,也沒有說什麼,但譚常軒已經感覺到,自己很有可能要離開西林市了,說不定到哪個省市出任政府一把手了。高層就是這麼微妙,主要觀察的是領導的態度。當然,譚常軒知道,在自己的任期內,堅決不能出現任何的問題,譚常軒最爲惱火的,就是需要的態度和做法。譚常軒需要維護自身的權威,不管什麼時候,譚常軒都不會放棄對權力的爭取。

徐少傑提到了麗晶會所和汪涵元的事情,譚常軒立刻想到了馬洪波哥孟耀飛,還有楊海澤等人,他們和麗晶會所以及汪涵元之間的聯繫,譚常軒是有耳聞的,如果說這次的調查,馬洪波和孟耀飛等人都出現問題了,那麼,自己的提拔肯定是麻煩了,西林市如果出現了這麼大的問題,不要說提拔,自己能夠保住目前的位置,都是萬幸了。

譚常軒陷入了沉思中間,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能夠告訴馬洪波和孟耀飛,還是從側面提醒一下,徐少傑今天的態度,譚常軒必須要判斷。

譚常軒想到了很多的可能,爲什麼徐少傑會給自己彙報,如果說馬洪波和孟耀飛等人出現問題了,徐少傑是巴不得,說不定已經給中紀委直接反映了,中紀委可能派出調查組,前來調查相關的事情,可目前沒有這樣的跡象,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麗晶會所以及汪涵元暫時沒有牽扯到馬洪波等人,汪涵元不知道是出於什麼角度考慮,沒有說出來所有的事情,二是徐少傑可能掌握了一些情況,想着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推給自己,看看自己的什麼態度,說不定自己不小心,就在這件事情上面,栽跟頭了。譚常軒知道,調查麗晶會所以及汪涵元的事情,一定是徐少傑的主意,只不過徐少傑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老丈人唐文俊在省公安廳負責,可以幫助徐少傑做不少的事情。

想到這些,譚常軒的臉變黑了,想不到如此年輕的徐少傑,也能夠想到如此毒辣的計劃,有一點譚常軒是可以判斷的,那就是汪涵元肯定還沒有說出來馬洪波和孟耀飛等人,可能說到了西林市下面的一些幹部,包括區縣的一些負責人,這是有可能的,汪涵元能夠經營好麗晶會所,一定還是有着不錯的頭腦的,知道全部交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精明的譚常軒這次判斷失誤了,儘管譚常軒想到了徐少傑的用心,可他還是沒有能夠判斷出來汪涵元的交代,更想不到,在這次對待審訊汪涵元的時候,徐少傑絞盡腦汁,想到了一般人都沒有想到的計策。

不長的時間,譚常軒做出來了決定,這件事情,還是告訴馬洪波和孟耀飛,讓他們自己注意一下,當然,譚常軒不會直接和馬洪波以及孟耀飛聯繫,秘書出面辦這樣的事情就可以了,萬一出現了什麼不可預料的事情,自己也還有一定的退路的。

秘書進入譚常軒辦公室的時候,譚常軒已經想好了一切。

“省公安廳正在調查麗晶會所和麗晶會所的負責人汪涵元,剛剛徐省長到我這裡來了,我們商議了相關的情況,看來我們西林市有些領導幹部,和汪涵元的關係不一般啊,我看這樣,馬洪波同志是負責紀委工作的,如果我們的幹部出現了什麼問題,紀委要及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到時候直接展開調查,另外就是孟耀飛同志,是負責政法工作的,必要的時候,和省公安廳聯繫一下,看看西林市公安局是不是參與到案件的辦理中間去。”

秘書頻頻點頭,下一步應該怎麼做,秘書是清楚的。

秘書離開辦公室之後,譚常軒閉目養神,他主要想到了和徐少傑之間的關係,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召開市委常委會了,徐少傑提到的招投標的事情,譚常軒仔細考慮過了,在目前的情況下,徐少傑提出來的意見是很有道理的,裁判員和運動員混淆的事情,的確是容易引發非議的,而且大家很快就會想到*的問題,所以下一次的常委會,研究招投標的程序和領導小組的問題,順理成章的糾正過來,這也是自己的功勞啊。

譚常軒歷來都認爲,做工作的時候,具體事情是下面去辦理的,功勞是領導的,這是官場上的規矩,否則,爲什麼大家都要當一把手,都要當大官,如果說所有的責任,都是領導來承擔,那還有誰願意擔任領導啊,所以說,西林市出現的成績,都可以往自己的身上歸結,至於出現的問題,只要自己高度重視,站在正面的角度去糾正和改正錯誤,也是工作上的功勞,也是能夠正面報道的。

半個小時之後,秘書進入了辦公室,將一份電話記錄遞給了譚常軒,這是秘書通知馬洪波和孟耀飛的通話記錄,上面的意思,是要求馬洪波和孟耀飛從自身的工作角度出發,注意一下麗晶會所和汪涵元的情況,當然,電話裡面提到了,這是譚常軒和徐少傑商議的意見。

譚常軒看了電話記錄之後,很是滿意,這算是完成了一件工作了。

這個時候,譚常軒並沒有意識到,馬洪波和孟耀飛等人,與麗晶會所以及汪涵元之間,有着異常特殊的關係,這是一種利益攸關的關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已經好幾年了,麗晶會所的神秘,以及麗晶會所的名氣,包括麗晶會所的成功,都與馬洪波、孟耀飛等人,有着莫大的關係。

譚常軒還是有着一定的清醒認識的,在原則性的把握方面,是比較注意的,譚常軒看過很多書,知道領導的身邊,少不了心腹,但有一個條件,就是領導可以知道心腹的秘密,甚至是掌握心腹的秘密,但絕對不能夠讓心腹知道領導的秘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最爲安全的做法,就是將自己隱藏起來,推心置腹在官場上,是幼稚的遊戲,這種遊戲,可以被領導所掌握,用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讓下屬更加的忠心,但推心置腹,絕對不是讓領導無所顧忌的說真話,見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是老輩子傳下來的經典。

譚常軒對自己這方面是比較滿意的,這麼多年來,在官場上,譚常軒都是信奉的這樣待人處事的原則,正是因爲嚴格執行了這樣的原則,譚常軒一步步高昇,到了如今的位置上面,今後,譚常軒還是要繼續執行這樣的待人處事的原則。

官場上的很多事情,譚常軒是看得很透徹的,所以,在和徐少傑的較量中間,譚常軒一直都是立於不敗之地,儘管徐少傑有盧雲峰的支持,譚常軒依舊能夠壓着徐少傑一頭,除了職務上的原因,再有就是譚常軒深諳官場哲學。

譚常軒和盧雲峰之間的關係,並非水火不容,譚常軒很注意維持這層關係,畢竟盧雲峰是省委書記,是譚常軒的直接上級,只不過在處理西林市的事情的時候,譚常軒習慣於獨斷專行,很少聽從其他方面的意見,譚常軒也知道這樣做,盧雲峰肯定是有意見的,但自己是西林市的負責人,西林市就要按照自己確定的道路發展,再說了,事事都聽從省委的安排,還要自己這個書記幹什麼。

第143章 許光坤的巡視第60章 整頓村務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121章 面對**(3)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875章 意外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192章 困獸猶鬥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90章 小人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30章 一鳴驚人第212章 登天的任務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577章 命案(1)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52章 有恃無恐第495章 德陽市的情況(1)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628章 德陽市的班子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726章 家人(4)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470章 市長夫人的架子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6章 工地視察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603章 崩潰(3)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723章 家人(1)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272章 關係論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31章 大三的騷動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503章 過路費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第553章 震怒(2)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912章 出國考察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587章 授權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184章 暗鬥(2)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732章 抉擇(1)第398章 暗線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293章 思路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116章 視察(2)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282章 孫華的選擇第736章 調整的風波(1)第906章 牽一髮動全身(5)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
第143章 許光坤的巡視第60章 整頓村務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121章 面對**(3)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875章 意外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192章 困獸猶鬥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90章 小人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30章 一鳴驚人第212章 登天的任務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577章 命案(1)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52章 有恃無恐第495章 德陽市的情況(1)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628章 德陽市的班子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726章 家人(4)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470章 市長夫人的架子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6章 工地視察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603章 崩潰(3)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723章 家人(1)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272章 關係論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31章 大三的騷動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503章 過路費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第553章 震怒(2)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912章 出國考察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587章 授權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184章 暗鬥(2)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732章 抉擇(1)第398章 暗線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293章 思路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116章 視察(2)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282章 孫華的選擇第736章 調整的風波(1)第906章 牽一髮動全身(5)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