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抉擇(1)

徐樹昆離開西山省,回去了,但是,留給徐少傑的震撼,是短時間不能夠消除的,徐少傑想到了很多。一直以來,徐少傑都堅持一種思想認識,也就是打破已經漸漸形成的階層固化的形態,爲了達到這個目標,徐少傑決心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哪怕是遭遇失敗坎坷,也在所不惜,徐少傑無數次的想到了歷史,想到了目前的實際情況,徐少傑也知道,要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以至於做出來若干的決策,一定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人都是有‘私’心的,就是再偉大的人,也不可能背離人的本‘性’,自從人類誕生以來,隨着社會的進步,人與人之間就有貧富貴賤,就有等級之分,徐少傑在大學學習的時候,就隱隱參透了這層道理,要想做到天下大同,與其說是一種奮鬥目標,不如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正是因爲徐少傑有了這樣的認識,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都能夠很好的把握,有着自身獨特的思想。徐少傑很清楚,想要做到絕對平等,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是不大可能的。

就說目前一些細微的小事情方面,當領導的,有專車,不要說到了徐少傑這樣的位置,就說下面的市委書記、縣委書記等等,都是有專車的,普通的老百姓,不可能說公家來配備專車,這是不可能的,再說了,不少的領導幹部,吃香的喝辣的,‘抽’煙都是‘抽’着高檔的香菸,就是徐少傑也不例外,可普通百姓,就很少有這樣的可能‘性’了,‘抽’着10元左右的香菸,就算是不錯了,再說家庭待遇方面,在社會上的地位等等,這是不可比擬的。

因爲這樣那樣的事情,造成了社會上一些不平衡的認識,也造就了一大批的憤青,其中部分極左的憤青,對一切都是看不慣的,認爲天下烏鴉一般黑,認爲這個社會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甚至認爲要來一次大的革命,要什麼都砸破、砸爛。還有一些憤青,認爲某些國家的制度好,中國要照搬某些制度,對國內的一切都懷疑,一切都不信任。雖然說這種認識不多,但值得警醒,也就是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教育方面的問題,還是社會存在的問題。

徐少傑知道,在國內,‘精’英人士是存在的,這些人,埋頭做事,關注於自身的成就,很少去議論社會上的事情,絕大部分的‘精’英,都是在官場上拼搏的。也可以說,目前的政權還是穩定的,不管一些憤青有着怎麼樣的認識,保持穩定是絕大部分人的心願。

徐少傑擔心的是有些領導幹部的麻木不仁,對於社會上羣衆的呼聲,不聞不問,甚至想辦法壓制新聞自由,阻撓問題的暴‘露’,認爲那些揭‘露’事情真相的記者和羣衆,都是刁民,認爲目前的宣傳,必須要全部都是說好的事情,說幹部爲羣衆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羣衆又是如何感‘激’等等,特別是在出現了工作上的失誤的時候,咬緊牙關不認賬,絕對不願意接受羣衆的批評,甚至欺上瞞下,力圖掩蓋問題。這些現象,不是個別的,也是非常危險的,社會已經大踏步前進了,可有些領導幹部,根本就認識不到這一點,依舊用着以前的觀點,來看待和對待自身的工作。

徐少傑最爲擔心的還有腐敗問題,如何看待腐敗,徐少傑有自身的認識,既不是羣衆說的打到一切的那麼嚴重,也不會是某些領導幹部看着的輕描淡寫的描述。腐敗是社會公認存在的問題,滲透到生活中間,點點滴滴,到如今,更是被冠給了幾乎所有的領導幹部,吃飯腐敗、坐車腐敗、子‘女’讀書就業腐敗、個人生活腐敗等等,數不勝數。徐少傑認爲的腐敗,依舊是以前的看法,那就是貪污受賄以及以權謀‘私’等等,徐少傑認爲,因爲職務上面的原因,享受到的待遇,絕對不是腐敗,領導坐公車如果也是腐敗,那就是有些過左或者是笑話了,還有公款吃喝的問題,多年來都是爭執的焦點,不僅僅是老百姓,很多的專家都拿出來一大堆的數字,比較國內外的接待制度,比較公費開支等等,徐少傑也認爲,公款吃喝必須要整治,但絕不是一刀切,如果整治公款吃喝,真的有某些人說的那麼簡單了,這麼多年都沒有能夠解決公款吃喝的問題,豈不是說所有的領導都是無能的嗎。

身爲領導幹部,因爲掌握了權力,自然需要嚴格要求,但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人人都會出現錯誤,這些年以來,徐少傑注意到了國外某些所謂的很好的現象,一些受到國內某些專家吹捧的制度,其實也不盡完美,甚至可以說,階層固化的現象是更加嚴重的,政權就是有錢人掌控的,某些專家沒有說到這些方面,就是說到了,也認爲是理所當然的,徐少傑很是警惕這樣的看法,這豈不是從側面證明了,階層固化是正常的情況嗎,如果按照那樣的認識,普通百姓更加沒有出頭之日了。

徐樹昆到西山省來,徐少傑明白了,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在提醒自己,包括了個人的生活、個人的前途以及個人的決策等等。徐少傑已經相信了,盧雲峰之所以沒有能夠進入政治局,與徐老和徐樹昆,可能有一定的關係,其中的要害就是盧雲峰和徐竹心之間的關係,還有盧雲峰的個人生活方面。徐少傑爲自己的理解感覺到吃驚,但是沒有拋棄這樣的猜測,徐少傑明白,徐老生前是非常疼愛徐竹心的,因爲徐竹心的原因,不遺餘力的扶持盧雲峰,令盧雲峰很快的時間,就成爲了省部級領導,但徐老一定是知道很多事情的,老一輩的領導人,對個人生活方面,是看得比較嚴肅的,包括徐樹昆,也許就是這樣的原因,盧雲峰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當然,徐少傑知道,盧雲峰沒有能夠進入政治局,一定還有着其他的原因,不會僅僅是生活上的問題。

徐少傑很佩服盧雲峰,在個人能力方面以及認知視野方面,徐少傑認爲,盧雲峰是非常傑出的,完全有資格到中央去,從歷史上的總結來看,評論政治家,首要關注的是個人的能力和掌控,最不爲關注的就是個人的‘私’生活。

這些想法在徐少傑的內心裡面,是不會說出來的。

徐少傑最爲注意的事情,還是自身的前途,徐樹昆到西山省來,透‘露’了一個最爲重要的信息,就是自己有可能到中央部委去出任相關的職務,但被徐樹昆進言反對,這方面的事情,徐少傑幾乎沒有考慮過,出任西林市市委書記的時間太短了,按照道理說,是不大可能被調整的,但徐樹昆的說法,一定是實際情況。

想到這裡,徐少傑打了一個冷顫,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中央有領導對自己在西林市的工作,並非是特別滿意,按照自己的資歷,不可能一步到位,到中央部委出任正職的,也就是擔任副職,省委常委到中央部委去出任副職,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西林市委書記到中央部委去出任副職,就值得思考了。

徐少傑有些‘迷’茫了,此刻,他想到了白長林,想到了高飛等人,既然徐樹昆和白長林‘交’談了那麼長的時間,一定是說到了一些事情的。

白長林依舊是在家裡等着徐少傑。

“徐書記,我就知道你會來的,呵呵,首長已經走了,有些話,我也想着和你說一說了,上次我說到自己快要退休了,會到報社去工作,事情是真的,不過你說到了我個人的能力突出,這就不是實際情況了。”

“報社有那麼多的能人,我一個老頭子了,能夠做多少的事情啊,再說了,年輕人‘精’力充沛,更加能夠做好工作的,其實我到報社去,是首長的意思啊。”

徐少傑大爲吃驚,想不到白長林到報社去審覈內參的稿件,居然是徐樹昆的意思,徐少傑知道,徐樹昆要做到這樣的事情,還是可以的。

“首長沒有離開西山省的,有些話我是不好說的,相信首長和你也說到不少的事情了,今天,我給丁省長打電話了,聊了很多,大都是說到你的事情啊,丁省長比我的年紀還要大,我們都是老人了,馬上就要退下來了,你就不同了,正當年啊。”

白長林說完這些,看着徐少傑,暫時停止了說話。

“白站長,我明白了一些事情,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堅持自身的執政理念,終生的奮鬥目標,都是爲羣衆辦實事和辦好事,都是將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上,我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的信念不會變,我不管其他領導是怎麼看的。”

徐少傑說的斬釘截鐵,沒有絲毫的猶豫,此刻,白長林的臉上,出現了異樣的光彩。

“徐書記,這段時間以來,我已經注意到了,你慢慢固定了自身的執政理念,這是你多年工作悟出來的,我雖然沒有真正在官場上博弈,但我也知道,你這樣的思想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隨意會改變的,你經歷了很多,從社會的發展角度看,你這種執政理念,是彌足珍貴的。”

“我一直以爲,有兩種人,是瞭解官場的,甚至說比官場上的人更加能夠看清楚,一種是歷史學家,一種是資深的記者,無論社會如何的發展,都是有其自身規律的。正是因爲這樣,我感覺到,你選擇了一條非常艱難的執政道路,隨着你地位的提升,今後,你遇到的難題將越來越多啊,你甚至可能面對龐大的官僚集團。”

徐少傑臉上微微一笑。

“白站長,我已經預料到了,所以,我一直都是很小心的。”

白長林沉默了一會。

“徐書記,你知道嗎,這次對你的安排,曾經有過爭論。”

徐少傑看着白長林點點頭,但沒有說話。

“曾經有建議,你出任農業部的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但這樣的建議,也遭到了反對,我聽說之後,都感覺到不平衡,沒有理由這樣安排你的。”

徐少傑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什麼表情,安排到農業部,徐少傑確實是沒有想到的,雖然說中央這些年來高度的重視三農工作,但是,農業部的權限,很多人都是明白的,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很清楚,和中央的很多部委比起來,農業部根本就不算什麼的,在日常的接待工作中,徐少傑也知道。很多時候,越是中央強調重視的工作,在下面越是不能夠引起高度的重視,農業是國家的根本,但就好比是憲法一樣,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日常生活中,是沒有誰注意到的。

徐少傑更是想到了,徐樹昆爲什麼要到西山省來,一定程度上說,就是在提醒自己,自己出任西山省委常委、西林市委書記,並非是風平‘浪’靜,中間存在着很大的爭議,上面遲遲沒有配備市長,也是有着其他考慮的。

“這樣的提議,遭到了反對,目前是不需要擔心了,不過我認爲,你在西山省的時間,不會很長了,我知道,你想着好好建設西林市,打造西林市,不過我覺得,你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了。”

徐少傑的目光慢慢變得深邃起來了。

“白站長,我雖然時常考慮到個人的前途,但是,我還是要以工作爲着的,不管是什麼樣的安排,我首先想到的,還是工作,我明白,手裡不能夠掌握權力,很多的事情就無從談起,空有一身的想法,是無用的,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特別注意的。”

“徐書記,我是完全支持你的,在我看來,如果你離開了西山省,離開了西林市,這是一種損失,很大的損失,不過,我也有另外的一種看法了,你在西山省工作的時間太長了,換一個環境,對自身也是有好處的,在一個地方工作的時間長了,好友多,熟悉的部下多了,有些工作反而不好推進了。。。”

。。。。。。

離開白長林家的時候,徐少傑的心情有些沉重。

徐少傑明白,自己在西林市的時間,不會很長了,也就是說,自己的很多想法,很多的抱負,想要在西林市施展,可能‘性’不是太大了,徐少傑有些鬱悶,參加工作這麼多年了,在任何的一個地方,徐少傑都是做出來了不小的成績的,唯獨在西林市,徐少傑感覺到,自己沒有能夠留下來什麼,好像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現實就是現實,徐少傑不會也不能夠自艾自怨,中央調整是中央的事情,工作還是要繼續做下去,既然時間不多了,就加快步伐。

……

第491章 秘書的奧妙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911章 大動作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758章 歐陽雲濤的打算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522章 辦法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911章 大動作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200章 不一樣的春節(2)第546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1)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487章 人心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131章 英雄救美?(3)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84章 你情我願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308章 忙亂(3)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5章 義氣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733章 抉擇(2)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165章 小伎倆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587章 授權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661章 陳年往事第71章 必要的犧牲第4章 試探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549章 地盤論(1)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25章 家人(3)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239章 譚玲莉的升遷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524章 實際困難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349章 處理的分歧(3)第666章 現實的壓力第24章 憤怒的情緒(2)第909章 粉墨登場(3)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907章 粉墨登場(1)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568章 兩路開工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231章 任務分歧第840章 省委常委會(1)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259章 小風暴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5章 邪惡的種子第679章 放線釣魚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852章 瑣事第507章 項目的奧妙(1)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655章 風波起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
第491章 秘書的奧妙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911章 大動作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758章 歐陽雲濤的打算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522章 辦法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911章 大動作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200章 不一樣的春節(2)第546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1)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487章 人心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131章 英雄救美?(3)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84章 你情我願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308章 忙亂(3)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5章 義氣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733章 抉擇(2)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165章 小伎倆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587章 授權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661章 陳年往事第71章 必要的犧牲第4章 試探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549章 地盤論(1)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725章 家人(3)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239章 譚玲莉的升遷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524章 實際困難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349章 處理的分歧(3)第666章 現實的壓力第24章 憤怒的情緒(2)第909章 粉墨登場(3)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907章 粉墨登場(1)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568章 兩路開工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231章 任務分歧第840章 省委常委會(1)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259章 小風暴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5章 邪惡的種子第679章 放線釣魚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852章 瑣事第507章 項目的奧妙(1)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655章 風波起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