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

餐廳裡面的氣氛很不好,啓明縣的諸多領導,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如此尷尬的局面,令縣委書記與縣長很是鬱悶,但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們也無可奈何,何況徐少傑下午還要聽工作彙報,這個時候,只能是將鬱悶壓在心裡。

在安排下午彙報地點的時候,縣委書記與縣長也是有些頭疼的,周耀武的兒子在這裡舉行婚禮,下午正是熱鬧的時候,不可能要人家不慶賀,熱鬧就意味着吵鬧,可徐少傑是省委副書記,按照規矩,彙報是要在賓館進行的,兩人不可能提出來到縣委會議室去聽彙報的要求,也不敢替這樣的要求,彙報在吵鬧的氛圍裡面進行,成什麼體統。此刻,兩人是恨透了周耀武,還有周老四。周老四在縣裡的囂張,兩人是知道一些的,只不過周老四在他們的面前,顯得很是恭敬。

吃飯的時候,徐少傑沒有喝酒,也沒有提出來喝酒的事情,吃飯結束以後,徐少傑終於開口說話了。

“下午的彙報,安排在縣委的會議室吧。”

縣委書記與縣長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在吃飯的過程中,縣委書記已經介紹了周耀武和飛躍公司的情況,還有周耀武的兒子和兒媳的情況,比較詳細的說到了周老四的情況。通過縣委書記的介紹,徐少傑終於清楚了這些人的身份。

徐少傑表面上沒有什麼反應,內心裡面已經明白了,爲什麼在啓明縣會出現這樣的事情,看來一些有錢人,亦或說是有權人,在對子女和親人的教育方面,是存在這明顯的缺陷的,周老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縣委書記說到周老四的時候,徐少傑禁不止想到了沙隆縣的侯老四,兩人是有着不少相似地方的。

周耀武能夠到省城去做生意,能夠成立飛躍集團公司,就說明有着不一般的能力,而且兒子大學畢業以後,能夠到華林市公安局工作,這一切都說明,周耀武有着顯赫的地位,還有牢固的關係,周耀武是啓明縣人,其下屬能夠在啓明縣如此的囂張,周耀武是有責任的,一個精明的商人,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情,何況是自家的企業,這隻能說明,周耀武放縱這類情況的發生,認爲不是多大的事情,認爲自家有錢了,能夠有如此的底氣。

徐少傑最爲痛恨的,就是這類的情況,依靠着錢權開路,自以爲了不起,甚至在做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之後,用錢擺平,用權消弭,老百姓知道了,也是無可奈何。徐少傑不是這樣看的,這些事情,老百姓一時間是沒有什麼辦法的,社會上也形成了風氣,只要有權有錢,就能夠擺平一切,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老百姓對政府的認識,就發生了極大的偏差,認爲政府就是爲有錢人服務的,不是人民的政府,是有錢人的政府。

徐少傑清楚,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有很大層面的百姓,有着這樣的認識,那是因爲發生了不少的事情,讓老百姓相信了這樣的判斷。就說今天在大街上發生的事情,如果是一個外地人進入了恩明縣,想着出面打抱不平,最終的遭遇,肯定是不好的,老百姓會怎麼看,而且大街上有那麼多的行人,看見事情之後,爲什麼不說話,爲什麼車隊進入縣城之後,大家都紛紛避讓,最爲怪異的是派出所的調查結果,顛倒黑白,三個農婦居然說徐少傑等人是鬧事者,三個農婦遭受了什麼樣的威脅,有什麼人能夠左右派出所的調查。

這一切的真相,都是呼之欲出的,根源就在周耀武的身上,周耀武的能力,能夠做好這樣的事情,因爲周耀武有了關係,所以,他的親人子女,就可以依靠着這樣的關係和影響,胡作非爲,而作爲啓明縣的主要負責人,縣委書記與縣長等人,本身與周耀武的關係很好,加之明白周耀武還有其他的關係,不便於得罪,放縱此類事情的發展,有了第一次,就不愁後面的事情,於是,一個錢權交易的關係網,就這樣一步步形成了,最終讓老百姓對政府失去了信心。

徐少傑的臉色陰沉,周耀武有着一層的關係網,徐少傑自信是能夠動周耀武的,可徐少傑必須要考慮到影響,考慮到後果,並非說不能動周耀武,通過整治一個突出的現象,藉以震懾其餘的人,可徐少傑要考慮到,其餘的商人是怎麼看這件事情的。

官場上的事情,是很複雜的,徐少傑曾經力圖做到最簡單,但實際上不可能,就說這次,處理了周耀武,其餘的商人怎麼看,是抵制還是擁護,隴南省的經濟發展速度本來就很慢,在招商引資工作上面,一定是傾盡全力的,某些時候需要給商人創造寬鬆的環境,目的就是引進資金,引進企業,發展經濟,但如果處理周耀武,引發了負面的影響,這樣的責任,就不是小的責任了。

身在高位,爲什麼說需要有全局的觀念,需要有遠見卓識,其實就是考慮到做事情的影響,就是需要考慮做事情的策略,在基層,比如說縣裡、市裡能夠很爽快就拍板的事情,到了上層,就需要多思考一些,需要多考慮到後果。

徐少傑回到了房間休息,下午的彙報,安排在三點鐘,現在不到兩點鐘,徐少傑還能夠休息一會,啓明縣縣委書記與縣長,還有其他的縣委政府的負責人,都是等候在四樓的休息室,不敢離開,縣委辦公室和政府辦公室已經忙乎開了,準備彙報材料,準備會議室,通知相關的人員參加彙報會,而且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宏源市市委書記張勳已經到啓明縣來了,目前正在路上。

杜順平走進了徐少傑的房間,按照徐少傑的要求,只要事情瞭解清楚了,杜順平就要給徐少傑彙報的。看見杜順平進來了,徐少傑也知道,情況一定是基本弄清楚了。

“徐書記,情況基本清楚了,我主要彙報派出所的事情,在我們到派出所的時候,周老四給派出所的負責人打電話了,同時抽出來了時間,到派出所說明了情況,而且周老四還在派出所展開調查之前,和三個農婦見面了,就是在派出所裡面見面的,三個農婦的調查材料,我看了,的確是說我們鬧事的,周老四不過是制止我們鬧事,同時打電話報警,至於周老四和三個農婦說了一些什麼,還有周老四和派出所的負責人是怎麼說的,這些情況,還在進行調查,另外,縣公安局已經抽調了力量,在重新展開調查,公安局的領導已經承諾了,在下午彙報的時候,調查清楚所有的情況。”

徐少傑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杜順平說完之後,徐少傑短暫思考了一會。

“老杜,這件事情,你是怎麼看的?”

面對徐少傑突然改變的稱呼,杜順平顯得有些激動,要知道,領導在認可你之後,稱呼一定是會發生改變的。不過杜順平很快掩飾了自身的激動,如今要真正做好參謀,在徐少傑的面前表現出來能力,纔是最佳的選擇。

“徐書記,我認爲事情還是比較嚴重的,雖然說事情不大,我們在大街山遇見的事情,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周老四爲什麼這麼囂張,大街上的行人爲什麼避讓,車輛爲什麼靠邊,這都說明周老四在啓明縣是很跋扈的,周老四囂張,憑的是什麼,這都是需要思考的。”

“最爲嚴重的是派出所的表現,周老四給派出所的負責人打電話,在調查開始之前,能夠在派出所見到三個農婦,可以想象周老四會說什麼,也可以理解三個農婦的惶恐與無奈,爲了自身不受到傷害,按照周老四的要求說謊。”

“大庭廣衆之下發生的事情,周老四有這樣的膽量和能力去顛倒黑白,這不是一般的問題,如果說周老四在啓明縣總是這樣的表現,我也相信周老四一直是這樣的表現,那麼,縣裡是怎麼看待這樣的事情的,一定是放縱的。”

“最後說派出所的表現,派出所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完全按照周老四的安排來進行處理,不問事情的原委,直接就要對我們進行處理,這是嚴重的失職瀆職,派出所本來是維護一個地方的治安的機關,可有着這樣的表現,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履行自身的職責的。”

“徐書記,我個人認爲,這裡面存在這錢權交易,周老四能夠這樣的囂張,關係是非同一般的,周老四是周耀武的遠房侄子,我瞭解了周耀武的情況,現在,周耀武一般都是在省城和宏源市之間來回的跑動,在宏源市和啓明縣的關係都是很不錯的,周耀武最先是在啓明縣經營煤礦賺錢的,賺錢之後成立了飛躍集團公司,從事房地產開發,而且周耀武是有工作單位的,下海經商以後,提前辦理了病退的手續,我已經詢問了,周耀武以前在啓明縣工商局工作,已經病退好幾年了。”

“徐書記,我認爲,對於這類事情,要嚴肅處理,不僅僅是涉及到的周老四和派出所,包括周耀武,都要進行批評教育。”

杜順平很快說出來了自己的看法,徐少傑還是比較滿意的。

杜順平一直都是在省委工作,沒有擔任過市州甚至是縣市的主要負責人,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可能有很全面的認識,這是很正常的情況,杜順平沒有考慮到,按照他說的辦法操作了,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周耀武的事情,牽涉到的,可能不僅僅是周老四和派出所,可能還會牽涉到宏源市的相關負責人,甚至可能是華林市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甚至是省直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但杜順平沒有考慮到,批評教育周耀武,會對這些人造成什麼影響。還有,周耀武是商人,說起來是比較成功的商人,代表了一個層面,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辦法,震懾這一層面,究竟該誰出面來做這樣的事情,這都是需要考慮的。

“老杜,你考慮不錯,抓住了重點,下午參加會議的時候,看看啓明縣做出來怎麼樣的解釋吧,對了,出了這樣的事情,宏源市一定是知道了,我想,市委的主要負責人,一定會到啓明縣來的,到時候,我們也可以看看他們的反應。”

“徐書記,啓明縣已經給宏源市市委書記張勳同志彙報了您到啓明縣視察工作的事情,我想,張書記一定已經在來到啓明縣的路上了。”

“嗯,來了就一起參加會議嘛。”

杜順平離開房間之後,徐少傑思索開了。

到隴南省出任省委副書記,徐少傑是孤家寡人,身邊就是孫健,如今杜順平和張曉軍跟隨着工作了,但這遠遠不夠,一個好漢三個幫,徐少傑就是有着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依靠的情況下,做好所有的工作。

徐少傑已經注意看了隴南省省直單位、市州幹部的情況,從個人的簡歷上面,是看不出來多少的情況的,無非是知道了個人的學歷、年齡等情況,徐少傑是主管幹部工作的,熟悉幹部情況,是最爲主要的事情,今後,徐少傑的一些工作思路,都需要通過下面的幹部,延伸到各個領域中間去的。

自從在西山省出任省委常委之後,徐少傑就感覺到了,省委管轄的事情,雖然說是宏觀,但也是有着微觀的一面,也就是省委領導,和下面幹部的關係,是最微觀的事情,徐少傑是一步步升上來的,在縣裡擔任領導時候,市裡必須要有支持,擔任市裡的領導,必須要在省裡有支持,除非你是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如同武聖軍那樣的情況,徐少傑相信,在隴南省,可能少有這樣的關係,應該說是沒有這樣的關係。

中央派下來的領導,表面上看,似乎是隨機的到各省市,但是,留心觀察之後,徐少傑發現,上面的幹部,一般都是到發達地區或者是中等發達地區,很少有人到不發達的地區,不發達地區的條件不好,工作難度自然大一些的,人際關係也複雜一些。中央下來的幹部,沒有多少的基層工作經驗,貿然到複雜的地方,不一定能夠掌控局面。當然還有一個道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能夠到條件好的地方,何樂而不爲。

徐少傑需要有一定的關係,說的不客氣一些,就是需要在隴南省建立自身的關係網,不管是志同道合的關係,還是敷衍趨勢的關係,都是必須有的,這是實際情況,並不是說拉關係,依照徐少傑目前的地位,只能是和省委省政府領導搞好關係,和上面的領導搞好關係。這樣做是工作的需要。

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26章 丁原書記第21章 登門拜訪第450章 查辦案件的奧妙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218章 隱痛(2)第74章 把握時機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253章 解套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259章 小風暴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590章 說情者第581章 命案(5)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86章 做賊心虛第272章 關係論第478章 考覈(2)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863章 獨撐局面第712章 演講(2)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531章 核心和心腹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233章 水電站的工程不能動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580章 命案(4)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223章 口號要落實第135章 陳目標的麻煩(2)第835章 張勳的彙報(1)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194章 婚禮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602章 崩潰(2)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90章 小人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902章 牽一髮動全身(1)第632章 潛在的影響第356章 英雄本色(1)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761章 事與願違(3)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735章 抉擇(4)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134章 陳目標的麻煩(1)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28章 初見唐婉柔一點感悟必看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25章 無聊的挑釁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245章 不準拆借資金第733章 抉擇(2)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728章 家人(6)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77章 波瀾
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26章 丁原書記第21章 登門拜訪第450章 查辦案件的奧妙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218章 隱痛(2)第74章 把握時機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253章 解套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259章 小風暴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590章 說情者第581章 命案(5)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86章 做賊心虛第272章 關係論第478章 考覈(2)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863章 獨撐局面第712章 演講(2)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531章 核心和心腹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233章 水電站的工程不能動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580章 命案(4)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223章 口號要落實第135章 陳目標的麻煩(2)第835章 張勳的彙報(1)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194章 婚禮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602章 崩潰(2)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90章 小人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902章 牽一髮動全身(1)第632章 潛在的影響第356章 英雄本色(1)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761章 事與願違(3)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735章 抉擇(4)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134章 陳目標的麻煩(1)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28章 初見唐婉柔一點感悟必看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25章 無聊的挑釁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245章 不準拆借資金第733章 抉擇(2)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728章 家人(6)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77章 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