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陳目標的麻煩(1)

陳目標每天都很忙,自從表明態度之後,陳目標感覺到了明顯的變化,縣委書記何旭雄和縣長陳大志恢復了過去那種對待領導的一般做法,陳目標分管的是農業工作,需要經常給何旭雄和陳大志彙報相關工作,農業工作,上半年的時間,一般都是投入比較多的,比如說興修水渠等方面的投入,就是縣裡統一負責的,好幾次陳目標彙報的時候,都遇見了麻煩,陳大志總是說經費有困難,陳目標手裡掌握的資金不多,不敢隨意表態,加之工作處於慢慢熟悉的階段,時間稍長一些,陳目標也感覺到了苦惱。不過,陳目標兢兢業業,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來沒有什麼抱怨的情緒。

意外還是發生了。

沙隆縣有兩處大型林場,一處距離縣城20多公里,一處距離縣城80多公里,林場的放火是全縣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都要重點強調的,陳目標上任之後,到過兩個林場,專門強調過安全和防火的事情。

“陳書記,不好了,陳家灣林場發生了火災。”

接到電話的陳目標感覺到大腦裡面一片空白,千叮嚀萬囑託,還是發生了火災,此刻,陳目標恨不得將林業局一幫領導悉數免了,可是,現在不是發脾氣的時候,陳目標一邊詳細詢問火災的情況,一面上車直接趕往陳家灣林場,陳家灣林場距離縣城不過20多公里。

陳目標立刻給何旭雄和陳大志打電話,報告陳家灣林場發生火災的事情,何旭雄和陳大志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陳大志是森林放火的第一責任人,也已經趕往陳家灣林場。

陳目標趕到火場的時候,看見了一副從來都看不見的情景,不少人正在滅火,燃燒的樹幹發出了噼裡啪啦的聲響,沖天的火光印紅了天空,縣裡和鄉里的撲火隊已經砍伐出來一條寬闊的隔離帶,兩臺紅色的滅火車在火場旁邊,粗大的水龍頭正在往火場裡面噴射清水,不少的武警戰士手裡拿着粗壯的枝條,逐一檢查明火已經熄滅的地方。

正在燃燒的火場,是沒有人敢進去滅火的,那屬於找死,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距離火場一定範圍選定隔離帶,不要小看這個隔離帶的選定,需要有高度的專業水平,遠了,火勢蔓延,損失慘重不說,有可能不起作用,近了,還沒有砍出來的時候,火燒過來了,也是白費功夫。

陳目標還沒有來得及說話,陳大志已經過來了。

“陳書記,這裡你指揮,我到背面去,那裡正在搶出來一條隔離帶。”

陳目標知道,背面的隔離帶危險很多,估計大部分的武警戰士和滅火隊員都在後面,這個時候,他不能猶豫了。

“陳縣長,我到背面去,你在這裡全面指揮,這裡的手機通訊條件不好,我帶着對講機到背面去,有什麼指示,隨時聯繫。”

陳目標說完就上車去了,車子啓動的時候,徐少傑看見陳大志皺着眉頭,什麼都沒有說。

兩天之後,陳大志和陳目標搖搖晃晃離開了陳家灣林場,這次的損失不大,因爲要徹底檢查,兩人都不大放心,害怕再次出現火情,所以,一直等到所有隱患都排除之後,才放心的回到了縣城。

陳目標上車就睡着了,兩天兩夜幾乎沒有閤眼,幫着一道砍樹,還要現場調遣人員,還要帶着武警戰士和專業滅火隊查看沒有明火的地方,陳目標期盼着老天能夠下雨,偏偏不能如願,如果下一場大雨,一切的隱患都排除了。

侯義兵已經帶着公安局的幹警到陳家灣林場進行調查了,這麼大的火災,必須要調查清楚原因,看看是不是認爲縱火。

火災發生之後,關鍵在於後續的處理問題,森林火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因爲1987年大興安嶺的火災,中央對森林火災的處理驟然變得嚴格起來,每次的火災之後,各級黨委政府都要處理一部分的領導幹部,這幾乎成爲了慣例,所以說,發生火災之後,全力撲救是一個方面,如何向上級彙報、落實責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接到縣委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陳家灣林場火災情況的時候,陳目標是忐忑不安的,雖然說陳大志是第一責任人,但他是直接責任人,是縣委政府領導中間,直接負責這項工作的,當然,陳目標的下面,還有具體的責任人,政府分管的副縣長、林業局的班子、鄉鎮的班子,但陳目標不是那種推卸責任的人,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責任。

徐少傑匆匆走進了丁原書記的辦公室。

“少傑,沙隆縣陳家灣林場的火災事故,你是怎麼看的?”

“丁書記,案情已經明確了,是因爲農民進入林區之後抽菸引發的火災,當事人一定是要嚴肅處理的。”

“領導責任該怎麼說啊?”

徐少傑沉默了,這裡面牽涉到了陳目標,對於沙隆縣發生的這場森林火災,嚴格說,是對丁原書記有利的,沙隆縣是黃海濤的勢力範圍,官場上沒有多少的客氣可以講,有了這樣的機會,就要不遺餘力的進攻,在這樣的博弈中間,得到好處,而黃海濤也是沒有什麼理由好說的,可這裡面牽涉到了陳目標,事情就複雜了。

徐少傑很是惱火,官場上,攻擊的機會不多,目前,丁原書記恐怕也面臨着選擇,就是究竟應該怎麼樣來看待陳家灣林場的火災事故,如果嚴格處理,完全可以免去陳大志縣長的職務,而陳目標無疑也會受到牽連,甚至是暫時免去職務,對森林火災的處罰,可輕可重。

“丁書記,我考慮還是通報批

評的好,損失不大,再說了,沙隆縣積極組織撲滅了火災,沒有蔓延,態度是非常好的。”

丁原臉色嚴肅,點點頭,作爲市委書記,他需要通盤考慮,徐少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涉及到了陳目標,第一想法當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看看沙隆縣是什麼意見吧,他們馬上要開會討論責任問題。”

陳目標進入會議室的時候,感覺到裡面的氣氛很是凝重,誰都知道,今天的會議,是討論領導責任問題,這兩天,陳目標沒有接到任何的電話,在這樣敏感的時刻,不會有誰不知趣,主動找麻煩的。

何旭雄主持會議,列席會議的公安局局長通報了案件的偵破情況,引發火災的農民已經被正式拘留,材料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移送檢察院起訴的問題了。公安局長說完了之後,陳大志就發言了。

“同志們,今天的會議,主要議程,大家都知道了,公安局在最短的時間內抓獲了嫌疑人,我作爲森林防火的第一責任人,對公安局辛苦的工作表示感謝,如何處理嫌疑人,完全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是第一責任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天,請何書記和各位同志提出來處理意見,無論怎麼處理,我都是接受的,縣委政府和人民羣衆賦予我這樣的職責,我沒有盡職,就應該受到處理,至於下面的幹部,我個人認爲,在救火的過程中,都盡力了,主要責任在我。”

陳大志說完之後,會議室裡面一片安靜,沒有人說話,陳目標考慮一下,終於接着開口說話了。

“何書記、陳縣長,我是直接責任人,剛纔陳縣長已經說了,我不重複了,這場大火的主要責任在我,陳縣長雖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具體的工作,是我負責的,所以,我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請大家提出處理意見,我接受。”

會議開到這樣的時候,其他人是不會說什麼了,這裡面,牽涉到一大串的人,包括分管的副縣長,在領導層面中間,是在最前面,下面有林業局的幹部,有鄉鎮的幹部,如果要處理,可不是小事情,何旭雄看了看大家,開口說話了。

“陳縣長和陳書記對這場火災的嚴重性有着正確和深刻的認識,說明他們是清楚自身的職責的,時時刻刻沒有忘記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理念,應該說,這場火災,給我們沙隆縣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給我們的工作大局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問題是嚴重的,教訓是深刻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正面的東西,陳縣長和陳書記奮不顧身,親自參與滅火,廣大的幹部羣衆,不顧個人安危,在最短的時間內撲滅了大火,涌現出來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蹟,這些都是要重點宣傳的,至於領導的責任問題,我認爲,我們要看主流,陳縣長和陳書記都是主動承擔責任,關心愛護下面的幹部,這種精神,值得表揚,我的意見是,這次的火災,縣委縣政府承擔主要責任,出現這樣的問題,我是縣委書記,不能推卸責任,我將向淮揚市委市政府專題彙報,請求處分,至於涉及到的縣直單位和鄉鎮的負責人,紀委調查之後,拿出處理意見,我們再專題研究。”

何旭雄的話說完之後,會議室裡面很快熱鬧了,所有的人開始發表意見,都是贊同何旭雄的意見,認爲陳大志和陳目標不應該承擔什麼具體的責任。

會議結束的時候,陳大志和陳目標都分別發言,承認工作失誤的同時,對縣委的處理表示感謝,表示今後一定認真工作,防止再次出現這樣的失誤。

何旭雄做了總結,充分肯定了沙隆縣班子的團結。

徐少傑拿着沙隆縣的報告,他已經看了三遍,總是感覺有些不對勁,究竟是什麼地方不對,徐少傑也感覺不出來,何旭雄已經給丁原書記彙報了,這份材料,是何旭雄直接交給丁原書記的,丁原書記讓他認真看看。報告對陳家灣林場發生火災的過程以及撲滅的過程寫的非常詳細,可是,在領導責任方面,寫的很模糊,縣委縣政府集體承擔責任,這是什麼意思,集體也是由一個個的人組成的,責任有主有次,如果上級要追究,豈不是直接點到了負主要責任的領導嗎。

“少傑,你是怎麼看這份報告的?”

“丁書記,我說不清楚,總覺得這份報告有些不妥當,按照常理來說,總是有負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的領導,處分的輕重暫且不說,關鍵是責任要落實,這樣的報告,沒有落實責任,實在不好評價。”

“少傑,你能夠看到這方面,已經不簡單了,陳家灣森林火災的事情,遠遠沒有結束,這種不落實責任的報告,對陳目標是非常不利的,報告中間明確了,陳大志是第一責任人,陳目標是直接責任人,但縣委政府集體承擔後果,說不過去啊,少傑,這段時間,你要特別注意陳家灣林場的後續報道,防止出現什麼意外。”

徐少傑點點頭,很想繼續問,可他沒有開口,丁原書記願意說,一定會說的,不願意說,自己就不要問了。

徐少傑很快接到了陳目標的電話,電話裡面,陳目標有些高興,似乎對何旭雄和陳大志很是感激,關鍵時刻,兩個主要領導承擔了責任,自己以後要努力工作。徐少傑什麼都沒有說,如果不是丁原書記那一番話,徐少傑也會認爲,陳目標這次沒有什麼事情了,徐少傑想到了,自己和陳目標都還年輕,對官場上的伎倆,並不是特別熟悉,既然丁原書記說這件事情沒有結束,那麼,後面就一定還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的。當然,這是徐少傑的想法,他不會告訴陳目標的。

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374章 春節瑣事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683章 人心(1)第113章 年關(3)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340章 試探第272章 關係論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727章 家人(5)第425章 蛻變(3)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878章 談話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218章 隱痛(2)第657章 少見的快速調整第558章 幹部的調整第546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1)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852章 瑣事第281章 家產的算法第741章 移交工作第681章 毒計(2)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448章 真正的風暴(3)第760章 事與願違(2)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479章 心態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683章 人心(1)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96章 手機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657章 少見的快速調整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256章 熱血(1)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577章 命案(1)第723章 家人(1)第294章 特殊的彙報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3章 吃得苦中苦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266章 上任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74章 把握時機第293章 思路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78章 工作佈置第874章 印象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585章 鬥智鬥勇(2)第453章 潛規則第364章 唐文俊的分析第683章 人心(1)第600章 重手有關宦海無聲閱讀的幾點說明必看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734章 抉擇(3)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860章 全新的局面(2)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319章 意外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400章 審計風暴(2)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
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374章 春節瑣事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683章 人心(1)第113章 年關(3)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340章 試探第272章 關係論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727章 家人(5)第425章 蛻變(3)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878章 談話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218章 隱痛(2)第657章 少見的快速調整第558章 幹部的調整第546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1)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852章 瑣事第281章 家產的算法第741章 移交工作第681章 毒計(2)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448章 真正的風暴(3)第760章 事與願違(2)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479章 心態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683章 人心(1)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96章 手機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657章 少見的快速調整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256章 熱血(1)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577章 命案(1)第723章 家人(1)第294章 特殊的彙報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3章 吃得苦中苦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266章 上任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74章 把握時機第293章 思路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78章 工作佈置第874章 印象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585章 鬥智鬥勇(2)第453章 潛規則第364章 唐文俊的分析第683章 人心(1)第600章 重手有關宦海無聲閱讀的幾點說明必看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734章 抉擇(3)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860章 全新的局面(2)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319章 意外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400章 審計風暴(2)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372章 省直單位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