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法壇

受到知州邀請,陸羽在府衙之內住了下來。

下來連續數日,府內都是宴飲不斷,歌舞不休,好一派清平盛世。

等到諸多禮數做罷,這才談起了正事。

別院一座小亭中,陸羽正和知州與其幕僚盤坐下來,飲茶論道。

敘過一番情分後,知州面容一正,出聲言道:“紫陽真人,您既然已經到了河東,想來也是知曉,此地三年大旱,千里無收,各地百姓民不聊生。

我身爲一地父母官,爲天子守土牧民,如今治下之民水深火熱,心中着實不忍。

此前聽得道長神通廣大,有那呼風喚雨之能,解了高平百姓疾苦,求來那甘霖大雨,實在是功德無量。

我德行淺薄,不能解百姓之苦難,如今請來道長,還望道長,憐憫蒼生疾苦,行大法力求來甘霖,解此大旱!”

說完,知州起身,朝他躬身一拜。

見此,陸羽一揮手,一股無形之力將知州扶了起來,出聲言道:“府尊不必如此,我既然來了這澤州,爲的自然是旱情之事,而今蒙得府尊相請,自然不會推脫。只是其與事關重大,還需做得一些準備!”

知州聞言,面色大喜,當即言道:“真人有何要求,儘管吩咐,吾必竭盡所能,爲您辦到!”

而後,陸羽便將他所求之事說了,知州聽後,沒有半點爲難,盡數應下。

此事議定之後,幾人再是談了幾句,因祈雨之事迫在眉睫,知州還要準備諸多事宜,便就先行退去。

陸羽目送幾人離開,然後是目光收回,心思沉了下來。

此番他欲行大事,謀劃甚多,其中有諸多緊要之處,都需慎重。

先前在高平縣求雨,不過小試牛刀,爲的就是打響名聲,以此步入諸多官員士紳的眼中。

而如今澤州祈雨,便就是第二步了。

他之前以祈雨爲由,與知州提了兩個要求,便是爲第二步埋下伏筆。

第一個要求,爲了成功祈下大雨,所以需要建造一座法壇,切法壇的規模不能太小,須得有三十三層臺階,高六丈,長寬皆八丈。外以青石鋪就,四周立下四根大柱,上要雕刻飛龍圖紋,而後還要準備諸多儀器,缺一不可。

並且法壇必須要在一月之內建成,不然會貽誤天時。

若僅是求雨,那麼以陸羽之能,只需化作那貔貅之身,就能招來風雨雷霆,解一地乾旱。

可是如此做的話,那這雨也求來的太容易了,不能叫這一地百姓知曉他的大法力。

所以他提出建造法壇,以此用來祈雨。

這法壇的規模,其實並不算大,以往趙宋數十次祭天,所建之法壇哪個不比這大。兩者相比,陸羽要求的法壇根本拿不出手。

可是不要忘了。

趙宋一國之力建設的法壇,那規模自然宏大,可如今陸羽要求澤州建造法壇,其一州之力,又如何能夠與一國相比?

僅是他提出的法壇規模,若是要建成,且他給出了一月的期限,必然要趕工,如此動用的人數肯定少不了,須得數千人前後辛勞纔可能做到。而且建造法壇需要用到不少材料,錢糧耗費也是不小。

若是以往,一州之地十數萬生民,搭建一座法壇雖然耗費不小,但也算不得什麼。

可如今河東大旱,各地顆粒無收,無數災民流離失所,早已不復當初景象。

現在澤州哪還有十數萬人,能有個三五萬就不錯了。要從中抽調出數千人,搭建法壇,可以說已經是耗盡了當地民力。

這對於經歷了數年大旱的百姓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又不知要累死多少人命。

“不過這都不要緊,只需我最後求來大雨,那麼縱然怨氣滔天,也能生生降了下去。”陸羽冷然言道。

像這等小民,最是愚昧,只知着眼眼前利益。現下就算受再多苦難,但只要求得雨露,解了旱情,那麼他們只會感激自己的神通法力,救了他們全家老小,又還會有誰會記得爲了搭建法堂而死的那些個冤魂。

“而且就是要多死一些人,多耗一些錢糧,這樣才能顯出求雨的艱辛,顯出我的法力神通!”

太過容易得來的東西,人們總是不會去珍惜。

如今陸羽要求澤州耗費人力物力,搭建法壇,讓無數人蔘與到其中,便就能夠聚集人心。

用辛苦磨練他們,用死亡鞭策他們,這樣等到最後出了成果,他們纔會知道其中艱辛,纔會珍惜,纔會對自己這個仙絲感激戴德。

就像唐僧求真經,不也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走過五萬里路,最後才成功取經而還嗎?

眼下陸羽要做的,就是此等事。

第二個要求,倒是容易了許多,那便是在祈雨那一天,法壇周圍須得有上萬人齊聚,觀摩做法。

至於理由嘛,也很好找。

“行雲布雨乃是天地之力,我等凡人雖然能夠爲之,但其中困難也是不小,需要耗費不少法力。先前在高平我便做了一次法,折損了不少功行,到現在也還未恢復。

所以才需要搭建法壇,以此引爲助力。

可僅僅這樣也不夠,還需要外力相助,這纔可以求來大雨。

先賢曾言,天人交感,說的便是以人心體天心。

若是能夠聚集萬人,以諸多生靈之心意,上達天心,求得蒼天垂憐,那麼我在行祈雨之事,就可以事半功倍了!”那時陸羽是這樣跟知州說的。

很顯然,對於這個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說法,知州這個出身儒門的子弟很是認同,所以一口氣就應了下。

不過其中內情自然不會像陸羽說的那麼簡單,這裡還有許多謀劃。

他這一次來河東,一是爲了藉此進入官府的眼中,從而踏進朝廷。

其二便是爲了求名。

若是想要做成大事,那麼必要的名望就少不了。

就如漢末的張角,大賢良師的名號遍傳八州,全國有數百萬教衆,自已一句蒼天已死之後,便有百萬黃巾當立。

就連那拜月教主,不也是拜月教傳遍了整個苗疆後,纔有那種挾控一國的威勢嗎?

“所以我求雨的時候,有了上萬個觀衆,到時候甘霖降下,有上萬張口爲我宣傳,還怕名聲不滾滾而來嗎!”陸羽心中自得道。

第45章蓋聶出逃第26章致命怪蛇第74章查知第2章再見人煙第80章反思第3章紫陽界第70章長城第30章長孫弘文的異界之旅【終】第29章我和土鱉不是一夥的第79章焱妃第9章大亂將起第83章成功抓到燕丹第24章圍攻屍王第68章戰前【二】第38章貢獻秘籍第9章天道謀算第56章通通打包帶走第42章眼睛的秘密第62章橫掃【二】第21章炮彈轟炸第49章血染青天發個卷尾感言。第26章以威第3章穿渡虛空第27章豐獲的季節第79章焱妃第73章作死的燕丹第15章控制第86章蘆山攻防戰【二】第45章青衫老者第8章蜃樓第3章小山村第8章建立世界的聯繫第11章玄華第18章幻境第50章必死之局第5章一種緣分第18章一派當一國第8章建立世界的聯繫第18章各施神通第40章受人排斥的災星第24章淆水第75章實力對比第18章最後一炮第1章巨峽市第59章第31章陣變第21章此事事關重大第25章第二次穿越第19章鹿臺山第54章開源節流第31章陣變第32章 西去咸陽第30章天淵幽蘭第3章師兄最好了第15章與炎黃政府的接觸第3章艱難的抉擇第24章詛咒加深第41章消耗第60章虛幻大日第16章因生怯懦而生怨第5章懾服第32章恐懼第53章對陣【一】第65章武道金丹第79章焱妃第18章一派當一國第7章清掃下第13章前路已斷第10章劫起第16章轉變第35章崑崙神木第18章拔劍術第68章戰前【二】第17章陸沉第8章夏禾的異樣第3章初聞消息第64章前往樓蘭第15章與炎黃政府的接觸第34章進入地宮前的準備第11章強大的糉子第65章焚城第55章敗亡之機第40章合作談判【四】第27章平常的修煉日常第2章再見人煙第63章消耗天道之力第6章吸星第53章邪神的來歷第54章翻臉第39章合作談判【三】第56章圓日烙印完善第11章玄華第10章風正豪第43章賣隊友最爽了第17章顯蹤第20章泄漏第33章定海城第19章初見衛莊第35章崑崙神木
第45章蓋聶出逃第26章致命怪蛇第74章查知第2章再見人煙第80章反思第3章紫陽界第70章長城第30章長孫弘文的異界之旅【終】第29章我和土鱉不是一夥的第79章焱妃第9章大亂將起第83章成功抓到燕丹第24章圍攻屍王第68章戰前【二】第38章貢獻秘籍第9章天道謀算第56章通通打包帶走第42章眼睛的秘密第62章橫掃【二】第21章炮彈轟炸第49章血染青天發個卷尾感言。第26章以威第3章穿渡虛空第27章豐獲的季節第79章焱妃第73章作死的燕丹第15章控制第86章蘆山攻防戰【二】第45章青衫老者第8章蜃樓第3章小山村第8章建立世界的聯繫第11章玄華第18章幻境第50章必死之局第5章一種緣分第18章一派當一國第8章建立世界的聯繫第18章各施神通第40章受人排斥的災星第24章淆水第75章實力對比第18章最後一炮第1章巨峽市第59章第31章陣變第21章此事事關重大第25章第二次穿越第19章鹿臺山第54章開源節流第31章陣變第32章 西去咸陽第30章天淵幽蘭第3章師兄最好了第15章與炎黃政府的接觸第3章艱難的抉擇第24章詛咒加深第41章消耗第60章虛幻大日第16章因生怯懦而生怨第5章懾服第32章恐懼第53章對陣【一】第65章武道金丹第79章焱妃第18章一派當一國第7章清掃下第13章前路已斷第10章劫起第16章轉變第35章崑崙神木第18章拔劍術第68章戰前【二】第17章陸沉第8章夏禾的異樣第3章初聞消息第64章前往樓蘭第15章與炎黃政府的接觸第34章進入地宮前的準備第11章強大的糉子第65章焚城第55章敗亡之機第40章合作談判【四】第27章平常的修煉日常第2章再見人煙第63章消耗天道之力第6章吸星第53章邪神的來歷第54章翻臉第39章合作談判【三】第56章圓日烙印完善第11章玄華第10章風正豪第43章賣隊友最爽了第17章顯蹤第20章泄漏第33章定海城第19章初見衛莊第35章崑崙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