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安王來早了幾年,並且身體大不如前。
安王在邊關經歷了什麼,周箏箏不知道。但是,既然重生以後,很多事情都改變了,那麼,安王軍的命運,也有可能會不一樣。
可是,周箏箏希望安王軍不要走前世的路,被慶豐帝毀滅。
雖然林仲超沒有說,可週箏箏已經猜測到,安王是林仲超最大的支持。
安王不可以死,安王軍更不可以毀滅!
雖然林仲超也是重生的,可是,前世,安王軍是在林仲超被害之後毀滅的,今生的林仲超未必就知道,安王軍即將到來的危險。
想到這裡,周箏箏緊急出宮,約林仲超午後吳國公府一談。
吳國公府。濃蔭低樹,晃眼的光線讓空氣中多了一份燥熱。樹梢上,知了煩躁的叫着。
周箏箏拿了一隻白兔風箏,讓水仙牽着繩子,放飛着。
藍的天空如水沖洗過一般,萬里無雲,而透過層層樹冠,一片黃色漂在空中。
後面繫着一條長長的尾巴。細細的繩子一直從空中延伸下來,拽在周箏箏手中。
林仲超對水仙說,“讓我來吧!”
水仙退後。林仲超接過風箏,手一揚,風箏就飛向了天空。
風很大,吹得周箏箏睜不開眼睛。林仲超說:“阿箏,快背過身去,就不會被風吹眼睛了。”
周箏箏說:“你說什麼?我聽不見。”
林仲超看着被風吹亂了秀髮的周箏箏,想到前世。
周箏箏一直說,他不曾對她表白過。
可是,並不是這樣的。
那次,也是在有大風的日子,二人同樣是在放風箏,林仲超曾叫道:“阿箏,我喜歡你。”
可是,風太大,周箏箏說:“你說什麼,我聽不見。”
思緒回來,林仲超對着周箏箏眨眨眼睛,露出孩子般的微笑來,大喊道:“阿箏,我喜歡你。”
這一次,周箏箏聽到了:“我知道!”
“你不知道,這句話,我曾經對你說過,可是,你沒聽見!”林仲超說。
周箏箏緩緩走近,“超哥哥,這一世,我會很用力地珍惜你。”
“我也是!”林仲超握緊了周箏箏的手。
二人深情對視,林仲超脫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周箏箏身上。
水仙在一邊看着,心想,如果張良晨能這樣對她,她都可以爲他而死了。
“其實,我這次讓你過來,還有一件事要告訴你。安王這次有危險了。”周箏箏說,“皇上會對安王軍不利。”
林仲超說:“我猜到了。”
周箏箏說:“那你快想想辦法啊。”
林仲超說:“這一世和前世終歸不一樣,安王軍早就有了準備。”
周箏箏送了一口氣,“是你提醒安王的嗎?”
林仲超拉着周箏箏並肩坐下,看着天空悠悠的風箏,說:“是的。其實,關於前世,原本,我是有一件事要問你的。”
周箏箏說:“什麼事?”
這時,青雲走了過來,“姑娘,豫王,吳國公爺說要馬上見豫王。”
林仲超只好說:“其實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都過去了。我先去見你父親。”
周箏箏便也不好奇,讓水仙把金兔子抱過來,一邊放風箏,一邊餵養兔子。
周瑾軒穿好了官袍,林仲超就過來了。
“安王已經來了。”周瑾軒說,“皇上特命百官齊集皇宮迎接。”
林仲超說:“吳國公,我們一起去吧!”
這一句“一起去”,代表着林仲超希望和吳國公站在同一陣線上。
周瑾軒說:“好。”
這一聲“好”,代表着吳國公府願意協助林仲超,榮辱與共,同生共死。
皇宮。
百官穿着朝服,整齊分兩行站立,慶豐帝攜皇子皇孫站在中間。碎金的紅地毯反射着陽光。
安王只帶了兩個侍衛,手裡不拿一樣武器,就過來了。
“參見皇上。”安王對着慶豐帝行叩拜禮,長長的白髮快垂在地上了。
慶豐帝親自扶起安王,“愛卿快請起。”表情謙恭,眼中含淚,好像多年重逢的親人。
安王淡淡地說:“謝皇上。”起身。
太監過來,扶住安王的手。
“起駕。”
人羣如蜂,團團集向大殿。
林仲超看到安王一身衰老,心裡一痛。
他前世就想孝敬安王的,可惜前世出師未捷身先死,今生,他還有這個機會嗎?
總以爲時間還很多,安王的身體欠佳卻是他算不到的。
昨夜的長明燈還未熄滅。安王回頭,和林仲超對視一眼。
轉開,彼此都有了默契,雖然無言。
“皇上,老臣此來,是爲了修繕皇后娘娘的陵墓的。”安王站在大殿之上,對着高高在上的慶豐帝說道,“皇后娘娘仁德善義,曾不顧辛勞,鎬賞三軍,邊關將士都甚爲想念。聽聞有人想要移除皇后之陵墓,老臣故來問問情況。”
安王言辭雖然客客氣氣,可是,語氣卻是不容拒絕。
慶豐帝咬牙切齒,手指緊緊按住龍椅的金把手上,這個老傢伙,還是這樣討厭!每次只要提到皇后就是一副不容商量的樣子!簡直一點都沒有變!
慶豐帝曾賞了安王一盒麒麟膏,內裡含了慢性毒藥,安王當時不信自己親自扶持上去的慶豐帝會加害他,每日都大膽服用,才把原本康健的身體吃不好了的。
後來,林仲超寫信告訴安王,慶豐帝要加害他,安王纔有所警惕,不再服用麒麟膏,可是,爲時已晚。
這慢性毒藥已經侵蝕進入安王骨髓,清除不掉了。
若不是安王原本身體底子好,早就被毒死了。就算現在還活着,也是時日無多了。
慶豐帝想到這一點,就重新高興起來。
安王遲早都是要死的人了,慶豐帝何必和一個死人計較。
於是,慶豐帝看向安王的眼神,帶了點憐憫,似乎是在看一個死人。
“朕準了,着大理寺調查皇后陵墓一事。”慶豐帝對安王的建議全部採納,反正安王死後,慶豐帝就要消滅掉整個安王軍了,這個時候答應不答應安王的建議,又有什麼區別,“安王,你遠道而來,不如多歇息幾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