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參加了一部電影的開機發佈會,這袁華來說完全駕輕就熟,發佈會上也還是老三樣,基本也沒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
《湄公河》開機發佈會結束之後,袁華原路返回基地,繼續完成剩下的訓練,不過張函予就和他分道揚鑣,跟着導演飛去滇西拍戲去了!
張函予之所以這麼快就走了,那是因爲他來訓練基地比袁華要早得多,人家老早就提前過來這邊訓練了一段時間,可不像袁華纔剛來沒兩天。
袁華不用跟張函予他們一起去滇西,因爲他在國內基本沒有戲份可拍,他安心的繼續在這邊接受訓練,然後等到11月份跟隨大部隊一起出國就好了!
一晃訓練正式結束,袁華表現良好准許按時畢業,他和教官暫時作別,因爲他接下來就得和楊密一起爲《證人》路演跑宣傳了!
本月底,也就是10月30號《我是證人》正式開啓全國公映。
這部戲的宣傳方針,和袁華上一部《夏洛》完全不同。
《我是證人》不準備提前搞大規模點映,雖然點映從17號就開始,但是數量規模一直控制的很小沒有放開。
首映式以及大規模路演也一直拖到28號,也就是電影上映前三天才正式啓動。
整體而言一直屬於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儘量避免提前透露影片太多信息。
這點《夏洛》截然不同,其實《夏洛》從很早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的小規模點映。
後期點映也是規模越擴越大,那都不說免不免費,就差沒說凡是來看的咱們一人給發袋洗衣粉。
而且基本從上映差不多一個半月之前就一直堅持這麼做直到正式公映,通過這種小型點映加地推模式,讓看過《夏洛》的觀衆越來越多——
逐漸讓口碑一點點擴散,所以說最後口碑才能聚沙成塔,助力電影票房逆襲成爲黑馬!
但這種方案《證人》不宜效仿,因爲這種宣發策略,只適用於那些口碑較好的,評分穩穩7.5分往上走的,基本大多數人看了之後都拍手叫好的片子。
《我是證人》成片袁華早就看了,只能說肯定比前世稍好,穩穩6.5分往上!
但顯然也沒那麼好,真這樣乾的話,基本就是在給前期水軍控評出難題!
像現在這樣上映之前捂的的嚴嚴實實,吊足觀衆胃口未必不是另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
畢竟有袁華+楊密這兩個大流量,即便遮遮掩掩,其實也不缺名氣和曝光。
其次的話,這部電影本來就是翻拍作品,也就是說有很多信息,即便影片暫時還沒上映,但是觀衆也可以通過別的渠道瞭解到,比方說看一遍韓版原片——
這種翻拍作品,本身新鮮感就不足,很難跳脫出前作的窠臼。
如果說上映之前還大嘴巴泄露太多天機,那觀衆對影片也沒什麼期待了!那誰還願意花錢買票呢?
再者說題材也不一樣,喜劇片皆大歡喜大家都喜歡看,懸疑片本身就沒那麼討喜,除了粉絲即便免費人家也未必願意去。
即便你真的舉行那麼多場小型點映,估計也未必能湊夠那些人去捧場!
所以肯定掀不起多大水花,只能白白糟踐人力物力,結果錢花掉了,最後達不到預想的宣傳效果。
……
“袁華,你是真紅了是吧?我給你打了多少電話,你理都不理是吧?”
楊密一見面就雙手叉腰向袁華興師問罪,害得袁華不自覺的往中間瞟了一眼——
沒想到這個小動作還被楊密給發現了,然後就被狠狠地剜了一眼!
袁華只能尷尬的擡頭望天,就像天上有個UFO似的,同時心裡還忍不住爲自己叫屈:
不是,你拿這個考驗幹部,不論那個幹部也經不起這樣的考驗啊!
正如楊密控訴的一樣,她最近這兩天可能臨近上映之前有點小焦慮,所以就想找人聊天排遣,於是就老是給袁華打電話討論宣發安排什麼的……
但袁華在基地那邊,天天參加高強度的訓練累得半死,哪還有精力在應付她?
所以每次也就敷衍了事,後來甚至發展到連電話都不想接了!
很明顯,這樣的舉動有點惹惱了大密密,所以今天一見面就向他發難。
袁華趕忙拱手作揖,訕笑着說:
“蜜姐我錯了,主要是天天參加訓練太累了,有時候一沾枕頭就着,絕對不是故意不接你電話的,我保證!”
哼,信你個鬼!
楊密冷哼一聲偏過頭去,表情很明顯是不太信,不過也沒有揪着不放,而是很快開始說正事:
“對了,你說咱們這部電影的排片是不是有點少?要不然你幫忙打個電話,跟王總聊聊這事兒唄!”
袁華不置可否反問道:“現在院線安排的排片是多少?”
“25.4%。”
袁華挑了挑眉笑着說:“這哪裡少了?密姐咱這可是懸疑片啊!直接安排1/4的排片,你還不知足?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上個月《解救吾先生》的首日排片都沒破10吧!9.8還是九點幾來着?”
楊密忍不住反駁:“那能一樣嗎?誰讓他們非要硬擠國慶檔啊?
同期那麼多熱門電影上映,肯定就只能給它安排這麼多排片。
如果肯換個冷門一些的檔期,我相信肯定不會才這麼點!
再說咱們這個檔期根本就沒有熱門電影上映,排片稍微多給點也沒什麼吧?”
其實楊密說的不無道理,《解救吾先生》如果不是非要和《港囧》《夏洛》《九層妖塔》硬擠一個檔期,排片起碼20%肯定是有保障的……
但話又說回來,換個檔期排片率確實是上來了,但是觀影人數又下降了,那其實最後結果估計也差不了多少。
反正這部片子即便換個檔期上映,票房估計也就兩億出點頭。可能會比1.95億略高,但也不會高出很多!
換成《我是證人》也是同理,所以說袁華對於楊密提高排片的建議並不感冒。
這種電影票房不高,那壓根兒就不是排片的問題。
畢竟觀影人羣就這麼點兒,你再怎麼提升排片,其他人不想看就不來。
你不管一天排十場還是八場,沒人看一樣還是沒人看。
一家影院一天排五場票房是這麼多,你排十場基本上還是這麼多。
只是說排五場的時候,上座率稍微高一點,排十場的時候,上座率又稍微低一點,但總數不會懸殊很大。
不過有一點楊密說的沒錯,就是《我是證人》上映的這個檔期,基本上沒有一個能打的對手。
當然,這也不奇怪,畢竟但凡稍微有點夢想有點追求的熱門影片——
要不然提前一個月擠國慶檔,要不然延後一個擠賀歲檔,幹嘛要在不尷不尬的11月份上映?
《我是證人》但凡不是懸疑片,就憑主演袁華+楊密,那就不可能安排在這個檔期上映!
《我是證人》上映的這一天,沒有任何一部熱門新片上映,基本只有幾部上映多日的引進片撐場面。
前世這天除《證人》外,排名最高的五部電影分別是上映17天的《蟻人》,上映6天的《精靈旅社2》,上映33天的《夏洛》,上映3天的《山河故人》以及上映17天的《小王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夏洛》在上映33天之後,依然還能拿下800多萬的票房,簡直穩健的可怕。可能有六成的電影,最高一天的日票房都沒有這麼多!
而且區區八百萬就能穩穩躋身日票房榜第三,說明這個檔期確實競爭力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