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

(上一章有一個地方寫錯了,昏頭了,甘奇的兒子是國公,不是王,已經改了。)

皇帝有了決斷,這個決斷有許多人出力其中,其中富弼出力最大,這也是富弼老早就謀劃的事情,從給趙宗蘭封個公主名頭開始,富弼就埋下了伏筆。

甘奇是駙馬了,也是國公爺了,也是樞密使,這些名頭與官職都還在。但是甘奇回家了,不用上值了。

這件事情在皇帝心中,是想低調處理的,低調處理的意思就是把權力交出來即可,什麼都給甘奇留着,這在大宋朝也是正常的,比如什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種名頭,也可以是個虛職,甚至可以拿來封賞給皇家子弟。

甘奇這個樞密使,也成了個寄祿官。

美其名曰,守孝之用,昔日甘奇父喪,守孝期未滿便爲國效力,而今再行守孝,補滿時日。

許也是一種打擊甘奇名聲的手段,一個讀書人,連父喪守孝都未滿,不免有不孝之嫌。古代的這些禮法,你不是一個脫產的讀書人,倒也無妨,什麼守孝時限,什麼冠禮,什麼抓週,這都得有產階級才能貫徹實施的。

甘奇是一個街邊浪蕩子的時候,自然也沒人在意他有沒有給自己老爹守孝期滿,如今成爲了一代名士,自然就需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有時候,這種禮法也是一種麻煩事,倒也不是說禮法不對,而是過於迂腐,比如王安石,好好的三司副使,忽聞家中母喪,匆匆回江寧而去,比甘奇走得還早。

王安石忽然也回家守孝了,官也不當了,國家大事也不顧了,就這麼忽然走了,三年之內不會回來。

皇帝的想法可能是好的,希望低調處理甘奇的問題。

但是世間之事,往往卻不如皇帝想得那麼簡單,事情既然做出來了,就止不住有人議論有人說,當官的會議論幾句,當官的家人下人就會跟着議論幾句,接着整個汴梁城都會開始議論,汴梁城就是這麼一座城。

誰都知道,甘相公大功不久,就權柄盡失。這件事情,有人看到的是甘奇高風亮節,有人看到的是其中的陰謀論,口中不免也要說上幾句鳥盡弓藏的話語。

朝堂諸公們,似乎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種暗喜之感,有些人單純就是覺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站在他們前排,心中有一種不爽,如今這個年輕人不再出現在朝堂上了,心理平衡了。

有些人就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知道甘奇做了許多逾越之事,就該受到懲罰,欣喜說不上,就是覺得事情合該如此。比如司馬光,他便是這種想法,哪怕往後甘奇還有再起之日,他也覺得無甚不可,但是有錯就要受罰,這是正理。

有些人,喜悅比較多,比如富弼,他很高興,終於把這個小年輕弄下去了,高興不已。

不過很大一部分人心中,都還有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外戚干政之事,這種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不好,奈何甘奇立功太大,便也得過且過,他們本來是比較中立的,如今外戚離了朝堂,倒也覺得滿意。

什麼?你說甘奇立了大功?這話也對,但是能列班朝堂之人暗自的內心裡,哪個不覺得自己爲國爲民,居功至偉?哪個沒爲國立功?不立功,怎麼升遷上來的?更何況皇帝對甘奇也不差,一門兩國公,這般榮耀,何其榮耀?

當官,把官放在官這個位置,把政治歸到政治上,許多事情就不那麼複雜了。

趙宗蘭真的懷孕了,倒也不知是不是趙曙希望的嫡長子。

在家待了這麼一段時間,甘呦呦終於認得父親大人了,時不時也會在甘奇膝下歡淘。

甘奇是徹底的無事一身輕,樞密院大小事情皆有歐陽修暫爲管理,甘奇剛剛熟悉了樞密院的一切事務,就匆匆而別了。

女兒挺好,可愛至極,爹爹叫着,奶聲奶氣,甘奇便是哈哈大笑,看着這個可愛的女兒,甘奇更加投入進造人的偉大事業當中,多生幾個纔好。

老婆也挺好,趙宗蘭有了身孕,得好好照顧着,時不時出門走一走,還有幾人也挺好,也讓甘奇更加投入進造人的偉大事業當中。

甘相公失勢了,這也是有人說出的話語,這種話語對許多人都有影響,就比如甘奇的門口,每日拜見的人潮,明顯少了許多。倒也不是門庭冷落車馬稀,但也不復之前那般熱鬧了。

時間多了,甘奇提起了筆,先寫出了幾個名目,也是幾個書名。

《管理學要義》、《經濟學原理要義》、《何爲宏觀經濟學》、《何爲微觀經濟學》、《寰宇地理志簡要》、《歷史與社會階段簡述》、《社會學原理概要》、《儒家與社會》、《哲學原理要義》、《宗教學簡述》、《算學新編要義》、《幾何原理要義》……

書名不是要義就是簡述,其實也說明每本書都不會長,甘奇也知道自己懂而不精。

甘奇要寫這些東西,就是要換一個治學的方法,給整個時代換一個治學的思路,聖人之言,對於普通人而言太過高高在上,甚至對於讀書人而言也不友好。學問是否能更好的傳播與傳承,就看這門學問能不能接地氣,能不能換一種方法來讓人更加容易理解。

中國上下幾千年,有的是故事例子,管理學要義,加上歷史故事的證明,來解釋各種管理上遇見的問題,以及該考慮的各個方面,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思路。

經濟學,在這個時代而言是前衛的,但是貼合實際來說,甚至貼合甘奇自己做的貿易戰來講,原理就不難了。

寰宇地理,就是爲了開闊這個時代人的眼界,甘奇倒也不至於非要灌輸地球是圓的這種概念,他就說,北邊有多大地方,大概有哪些人,東邊出海是哪裡,有哪些地方哪些人。西邊還有哪裡,大概是什麼風土人情,哪裡是地中海,哪裡是君士坦丁堡,哪裡是麥加,哪裡是羅馬,哪裡是希臘,哪裡是埃及,古巴比倫是什麼,金字塔是什麼奇觀,突厥人如今大概是什麼境況……

歷史階段與社會階段,是一種顛覆這個時代歷史研究方式的新方法,什麼是奴隸制社會,什麼是封建社會,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區別闡述,中國歷史每一個階段的鉅變,以及鉅變的內在外在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歷程,社會生產力的意義所在,人口與時代,文明的侷限與未來……

儒家與社會,這就是如今社會的深入剖析,從儒家的開始,到儒家的如今,聖人在說什麼,以前的人們如何理解聖人,現在的人如何理解聖人,甚至也說一說儒家的皇權。大宋朝,不以言獲罪,這件事情挺好,甘奇如今的身份地位,也讓他難以因爲言論而獲罪,就會讓他在寫這些問題的時候,更加大膽。

哲學原理,很簡單,以前研究聖人在哲學層面言論的方式方法效率太低,傳播的門檻太高。用後世的辦法研究聖人哲學,就可以深入淺出許多。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是哲學的三大基本問題。

儒家是怎麼回答這三個問題的?孔子言論中是怎麼解釋的?孟子的言論中又是怎麼解釋的?一路之下,各位大儒又是怎麼解釋的?包括胡瑗又有哪些言論解釋這個問題?

人是什麼?人因爲什麼立與天地之間,要達到什麼目的?人與萬事萬物的關係,人對一切事物的態度?

道家是怎麼解釋的,佛家又是怎麼解釋的?

當然,哲學只是儒家的一個方面,儒家也不僅僅是哲學。

甘奇這麼來說儒家,也只是分析儒家在哲學方向的思想理論。還是淺談,但是甘奇提供了一個思路,提供了一個治學之人如何真正認識自身理論的新思路。讓這些治學之人,能把這些東西接地氣的來解釋,更加有利於傳播與傳承。

甘奇在拋磚引玉。

但是甘奇在顛覆一個時代,不論什麼學說,都是有利有弊的,棄其糟粕,揚其精髓,他要讓儒家成爲一個更好的儒家。

每天去跟人爭論到底誰解釋的聖人才是正確的,這沒有意義,理學心學也好,事功也罷,公羊穀梁,殺人的,懦弱的,都沒有意義。

至於什麼是宗教學,這是甘奇新發明的詞彙,深入解析宗教的核心,把宗教的發展與傳播也拿出來說一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古代的正統讀書人,古代的統治階級,其實對宗教的態度都不熱衷。雖然有信宗教的皇帝,比如有對佛教崇拜的,有對道教崇拜的。

但是自古中國的掌權者階層,對宗教的態度實在稱不上恭敬,說滅佛就滅佛,大規模屠殺和尚,焚燬廟宇佛陀。古代中國,也就佛教真正大規模流行過,然後也大規模被滅過,什麼太平道造反之類的,摩尼教起義之類的,都被滅了。

這隻證明到了一點,聖賢子弟的骨子裡就不信你那一套。

所以宗教學,必須要寫一寫,從本質上認識宗教,也從本質上認識宗教爲什麼能快速傳播。

算學,或者用更現代的話語說,數學。本就是中國讀書人必備技能,科舉明算,一直就是大科目。甘奇寫的東西,將會是一個更系統的真正啓蒙,幾何有幾何的用處,統計學有統計學的用處。

甘奇要當一個不一樣的大儒,把研究學問的方法徹底顛覆。

所以甘奇一本接一本的寫,寫一本一本的要義與簡述。

京華時報下面的印刷作坊,一本一本的印。

發給道堅書院的學生,搬到太學裡免費發放,擺在各處書局裡賣。

道堅書院炸鍋了,太學炸鍋了,然後汴梁城就炸鍋了,接着洛陽也炸鍋了,江南也炸鍋了,蜀地也炸鍋了,甚至連福建都開始炸鍋了。

天下的讀書人都炸鍋了。

汴梁的學子讀得這些要義簡述的,多是一臉的新奇,也有不少一臉懵逼,還有一些人陷入了深入的思考。

洛陽的學子,忽然開始成羣結隊往汴梁而來,卻有不少人義憤填膺,程頤就在其中,他要去汴梁,去質問一下甘奇,問問他是怎麼繼往聖之絕學的,問問他弄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出來,是繼了哪個往聖之絕學,鬍子衣鉢在他,問問他甘奇爲何不好好繼承鬍子絕學。

程頤別的不想,就問問甘奇,爲什麼不好好治學,非要走一些歪門邪道,不談仁義,不談家國,搞出這些東西。甘奇若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還罷了,而今甘奇的影響力如此之大,搞出這些東西,不治儒家正統,這豈不是誤人子弟?

所以程頤來了。

其實汴梁城裡也有如程頤這般想法的人,比如同知諫院司馬光,想法雖然不如程頤那般偏激,卻已然對甘奇觀感不好。因爲甘奇如今在天下文壇的影響力實在太大,甘奇卻偏偏“不務正業”起來。

事情越來越熱鬧,富弼也開始翻了翻甘奇最近出的新書,文彥博也開始在翻,曾公亮自不用說,也翻了幾本。

翻得最多的,反倒是皇帝趙曙,他倒是真看得進去,特別是《管理學要義》,他看得手不釋卷,其次便是《歷史與社會階段簡述》,他也很有興趣,最後經濟學與社會學也翻了翻。

甚至御書房裡閒談,時不時都會有這些話題出現,其中自然也有爭論。

甘奇卻還躲在家中努力造人,他知道自己一石激起千層浪了,不過還得等子彈再飛一會。

甘相公,即便沒了權柄,卻也要攪得一個天翻地覆,他要保持自己的熱度,永遠都下不去的熱度。

甘奇家門口拜見的人,又多了起來,無數人拿着書上門來見,或是誠心誠意請教,或是一臉不爽來討教,一概拒之門外。

過幾日,甘奇才會出門,去會一會天下儒生。

第四十章 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第三百三十七章 雞鳴狗盜之輩(感謝岱更衷萬賞)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三百四十章 此生再也不考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三個野人,生的與熟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王安石可能要崛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第十五章 娛樂大宋第三百八十二章 誰比誰高明?(六千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嘴抹了蜜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不真切的官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心惶惶關於甘正談兩句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五百一十三章 甘相公在哪裡呢?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妹妹要送什麼給我?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獲全勝,甘主事的未來(八千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五百零九章 道堅,快快頭前來坐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掃寰宇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三百五十章 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第九十章 初中三年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五百六十六章 錢,公私分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五百五十八章 逆賊(八千六,一口氣寫完,昨天今天都在裡面了)第九十四章 馬發瘟踩了什麼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五百七十二章 繼續彈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三十五章 汴梁水軍第六百零八章 平衡之道,帝王心術第八十八章 咱們不殺人第七十章 負心薄倖,如此而已第四百二十九章 貿易戰攻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老貨當真如此放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搶東西第五百五十四章 司馬昭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獲全勝,甘主事的未來(八千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甘奇的項上人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霆萬鈞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多蓋一個茅房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五百一十章 洗白白,有好事。第一百章 男兒當殺人第九十一章 無曲可唱第三百五十三章 行動總指揮甘奇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之賭神篇第一百六十二章 剛纔誰打我?第三百一十一章 生命在於泡澡第十一章 拔苗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奸巨猾與鋒芒畢露第一百七十五章 斯文掃地,有辱聖賢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八十三章 有感情的啪第四百八十八章 生死攸關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不心善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筆墨不伺候第四百零六章 收穫的季節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天下,哪裡都能去(感謝我有一條小青龍萬賞)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五百六十二章 冤枉啊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都不準投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失落第五百四十六章 高原英豪董氈第五百一十三章 甘相公在哪裡呢?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十章 狄詠與三十畝地(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二十章 蘇門學士成了甘門學士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一百九十九章 這球賽有點跑偏了第三百零八章 韓大相公與錢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將軍大義
第四十章 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第三百三十七章 雞鳴狗盜之輩(感謝岱更衷萬賞)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三百四十章 此生再也不考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三個野人,生的與熟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王安石可能要崛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第十五章 娛樂大宋第三百八十二章 誰比誰高明?(六千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嘴抹了蜜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不真切的官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心惶惶關於甘正談兩句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五百一十三章 甘相公在哪裡呢?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妹妹要送什麼給我?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獲全勝,甘主事的未來(八千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五百零九章 道堅,快快頭前來坐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掃寰宇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三百五十章 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第九十章 初中三年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五百六十六章 錢,公私分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五百五十八章 逆賊(八千六,一口氣寫完,昨天今天都在裡面了)第九十四章 馬發瘟踩了什麼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五百七十二章 繼續彈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三十五章 汴梁水軍第六百零八章 平衡之道,帝王心術第八十八章 咱們不殺人第七十章 負心薄倖,如此而已第四百二十九章 貿易戰攻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老貨當真如此放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搶東西第五百五十四章 司馬昭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獲全勝,甘主事的未來(八千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甘奇的項上人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霆萬鈞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多蓋一個茅房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五百一十章 洗白白,有好事。第一百章 男兒當殺人第九十一章 無曲可唱第三百五十三章 行動總指揮甘奇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之賭神篇第一百六十二章 剛纔誰打我?第三百一十一章 生命在於泡澡第十一章 拔苗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奸巨猾與鋒芒畢露第一百七十五章 斯文掃地,有辱聖賢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八十三章 有感情的啪第四百八十八章 生死攸關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不心善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筆墨不伺候第四百零六章 收穫的季節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天下,哪裡都能去(感謝我有一條小青龍萬賞)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五百六十二章 冤枉啊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都不準投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失落第五百四十六章 高原英豪董氈第五百一十三章 甘相公在哪裡呢?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十章 狄詠與三十畝地(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二十章 蘇門學士成了甘門學士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一百九十九章 這球賽有點跑偏了第三百零八章 韓大相公與錢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將軍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