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子接父業

父子兩人又是寒暄幾句,等得丫鬟上來香茶,便談起正事。

陳靖元穩穩地端起石桌上的茶杯,摩搓着光澤圓潤的青瓷杯身,嘴脣微碰,淺嘗一口香茗,緩緩道:“如今咱們從福建過來的軍隊大約七千餘人,再加上明日即將到達竹山的泰雅軍,差不多近萬人!這已是一個軍的編制了,而且咱們已經東渡琉球,即將對南部周邊地區展開蠶食,所以再打着福建廂軍的旗號也不大合適了!”

陳吊眼醒悟道:“你是說重新整編新軍,定番號?不過我們沒有這個權限啊,這得上奏朝廷,由樞密院做出章程轉兵部吧?如果我們擅自定奪,等同謀逆啊!”

陳靖元神秘道:“父親,說句誅心的話,如今咱們山高皇帝遠,那海上朝廷只顧着自己在海上偏安享樂,哪裡顧得上咱們啊?孩兒的意思是咱們先按着自己的思路來辦,等積蓄足夠實力,拓寬地盤,拿下整個琉球南部,到時候再將朝廷迎來琉球,以示正朔,我想到時候朝廷不僅不會罰咱們,肯定還會打賞咱們陳家吧?”

陳吊眼雖不像自己的父親老太公陳文桂一樣,對海上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抗擊蒙元靠的就是自己的滿腔熱忱,漢人心志。但是,不感冒歸不感冒,像陳靖元這般毫不在乎,口吐誅心之語的心思卻是一點都沒有,畢竟大宋立國數百年,皇室正統早已深入人心。

陳吊眼皺眉道:“這樣做不妥吧,你也說了,離了朝廷正朔,這抗元大業根本無法完成,如果我們這一舉動惹怒了朝廷,我等如何自處?況且朝中盡是些楊廷玉,黃道林之類的豬狗小人,到時候朝廷入琉球之後,他們反咬我們一口,又怎麼辦?”

陳靖元道:“世易時移,如今亂想紛紛,古書不是講了嗎?亂世需擁重兵,到時候如果朝廷善待我們陳家,我們便做那力挽狂瀾的輔國忠臣,如果官家及楊太后任憑楊廷玉這等跳樑小醜作祟,禍害我們陳家,我們便給皇室在琉球圈上一塊富饒之地,讓趙氏子孫安享富貴,讓他們給咱們蓋蓋璽印,發發聖旨便足夠了!”

“哐當”

陳吊眼手中的茶杯墜地,茶水撒滿一地,濺起撲撲灰塵。

陳吊眼看着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兒子,驚駭道:“你想學那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

陳靖元歪歪嘴:“孩兒沒說!”

陳吊眼氣急道:“你明明就有這意思!”

陳靖元狡辯道:“孩兒沒說,孩兒只是打個比方!陳勝吳廣曾言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太祖趙匡胤能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孩兒爲什麼不能學那曹操?孩兒爲的還不是驅除蒙元,恢復漢家天下?”

陳吊眼嘆道:“你祖父臨終之時都念念不忘宋室朝廷,不忘報效朝廷,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忤逆種?”

陳靖元單掌起誓道:“孩兒曾未有過謀逆的念頭,只想陳家幾萬人都能過得好一點,只想天下漢人能不受蒙古番人奴役。”

陳吊眼站起身來,雙手背腰,來回踱步,道:“大郎,你長大了,什麼事情想得都比父親要細,看的要遠,但是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大了,我怕給你根金箍棒,你都敢把天捅個窟窿出來,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罷了,以後陳家外面的諸事就交給你打理了,爲父就在後方替你操持微末小事算了,也好過幾年安生的日子。”

陳靖元一聽,急道:“父親正當鼎盛之年,何必言退?可是孩兒惹怒了父親?那權當孩兒胡扯瞎謅,父親莫要生氣!”

陳吊眼走到他的跟前,輕拍他的左肩,道:“不要多想,爲父說的是心裡話,諸事都可由你,但是你必須記住一點,咱們陳家祖上幾代都身家清白,你叔父爲國捐軀,你祖父臨死仍念念不忘報效朝廷,你答應爲父,切不可萌生謀逆之心,不然你我父子有何臉面與陳家列祖列宗相見於九泉之下?”

說完,頗爲頹廢地轉身朝屋堂中走去,邊走邊道:“你滿伯父是個直性子,手下也沒什麼可用之才,這次軍中整編以你原先班底爲主!這幾日,你擬好條陳就送我屋來,我這邊蓋上兵部侍郎印,以作上奏朝廷的備份。大郎,好好努力,保我陳家世代富貴吧!”

看着陳吊眼漸稀漸遠的背影,陳靖元一陣苦澀,父親啊,我也是爲陳家着想,怎麼搞的我想犯了不可饒恕的罪孽一樣?

想想整編的工作量之大,又使勁搖搖頭,盡去陰霾,吩咐家僕牽來馬匹,洗漱完畢,策馬朝着縣城東門外的軍營馳去。

一到了大街,陳靖元便放慢速度,騎着馬悠悠地閒蕩在縣城大路之上,看着那些熟悉的身影對着他不斷的打着招呼。

看着熙熙攘攘的縣城大街,茶館,食邑,客棧,布莊,糧店都一一相繼開門營業,一片欣欣向上,朝氣蓬勃。

陳靖元心中更是篤定,自己這麼做絕對沒有錯。

剛到東門,剛想出城,卻見城外駛來一輛馬車,行駛速度之快,不遜於野地脫繮的野馬,風馳電掣般駛進了縣城,車上馬伕揮着馬鞭,不停喝道:“讓開,快讓開,撞死不關我家事!”

陳靖元聽着這囂張的言語,看着這飛速行駛,橫衝直撞的馬車,不由得皺着眉頭,心道:“這劉之軒幹什麼吃的?不是規定過,縣城內的車馬行駛不得超過限速嗎?不然撞死了人又該怎辦?這尼瑪跟後世的飆車黨草菅人命有什麼區別?”

想及此處,心中不由騰起一陣怒火。

剛被馬車撞亂的路攤,颳倒的行人,雞飛狗叫,好不混亂。

只聽一個年輕人望着遠去的馬車,啐道:“這該死的馬車是誰家的?竟然如此囂張,那混賬是陳將軍家的奴才嗎?”

只聽一皓皓老者拄着柺杖,顫悠悠地指着遠去的馬車道:“這哪裡是陳府之車?這是咱們縣尉夫人的孃家蘇家,你說這蘇家以前在福建紅竹山之時也不像這般囂張,怎的到了琉球就如此混賬了呢?”

又聽一賣菜農婦撇嘴說道:“嗨,人家現在什麼身份?堂堂縣尉大人是他蘇家女婿,主管一縣治安,原先縣尉婆姨在紅竹山俺們還有過來往呢,現在身份不同了,高門大院蓄養刁奴,俺上次想去竄個門都被那門僕給哄了出來!嘖嘖,今時不同往日啊!”

陳靖元越聽越惱火,這他孃的來琉球才幾個月?就亂成這樣了,那還了得?

自顧自的牽着馬兒,走出東門。到了城外,騎上馬去,狠狠的抽了一馬鞭,催着馬兒朝軍營奔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兵馬大都督【五更繼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攻城不一定是壞事第二十五章 船艙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救大喬與小喬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六十九章 安撫後院,連哄帶騙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五十六章 楊、翟二人定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陛下,真狠啊!第四百零五章 歸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救大喬與小喬第四百二十九章 尾聲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二百九十八章 端王也在第二百二十九章 高麗棒子軍的撤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三十九章 北洋軍的戰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方佈局你籌謀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二百八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零四章 北元復國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爆發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二十一章 忠魂歸九天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元宵佳節賜御宴【爆發第二更】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九十九章 朝議之時聞捷報第一百九十三章 郭家堂兄妹第二百九十三章 狡兔死,走狗烹【加長版】第一百五十八章 劍指琉球列島,*是中國的第三十四章 草創北洋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三十六章 不學無術的陳靖元第二十二章 內侍黃道林第二百二十九章 高麗棒子軍的撤退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第三章 出謀劃策(下)第三百零八章 張世傑訪燕國公府【爆發五更之一】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纔是三軍主帥?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都督戰天下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三百六十章 有美相伴,我看行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十二章 圖謀琉球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京城保衛戰(一) 【求月票第一更】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古監軍誰有好下場?第四十六章 軍事會議小風波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地營在行動【爆發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提親!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部三大維持會會長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露殺機的孫尚香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一百七十九章 替張遷侯討封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二百六十四章 搏個爵位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
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兵馬大都督【五更繼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攻城不一定是壞事第二十五章 船艙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救大喬與小喬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六十九章 安撫後院,連哄帶騙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五十六章 楊、翟二人定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陛下,真狠啊!第四百零五章 歸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救大喬與小喬第四百二十九章 尾聲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二百九十八章 端王也在第二百二十九章 高麗棒子軍的撤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三十九章 北洋軍的戰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方佈局你籌謀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二百八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零四章 北元復國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爆發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二十一章 忠魂歸九天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元宵佳節賜御宴【爆發第二更】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九十九章 朝議之時聞捷報第一百九十三章 郭家堂兄妹第二百九十三章 狡兔死,走狗烹【加長版】第一百五十八章 劍指琉球列島,*是中國的第三十四章 草創北洋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三十六章 不學無術的陳靖元第二十二章 內侍黃道林第二百二十九章 高麗棒子軍的撤退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第三章 出謀劃策(下)第三百零八章 張世傑訪燕國公府【爆發五更之一】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纔是三軍主帥?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都督戰天下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三百六十章 有美相伴,我看行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十二章 圖謀琉球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京城保衛戰(一) 【求月票第一更】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古監軍誰有好下場?第四十六章 軍事會議小風波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地營在行動【爆發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提親!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部三大維持會會長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露殺機的孫尚香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一百七十九章 替張遷侯討封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二百六十四章 搏個爵位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