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

饒是文天祥涵養再好,聽見燕王如此數落自己和衆人,心裡也是極爲不舒服。

隨即臉色一變,喝問道:“燕王乃是堂堂親王之尊,怎得說話如此粗鄙不堪,與市井痞子有何差異?”

楊太后也聽着陳靖元這話有失體統,礙於陳靖元所立巨功沒有發火,而是輕聲責備道:“燕王請慎言哩。”

不僅是楊太后,文天祥,滿朝的清流系衆臣,就連準備受死,峰迴路轉被求免死的忽必烈都瞪大了眼睛望着陳靖元,細細打量着這個將自己偌大一個蒙古帝國攪得天翻地覆,分崩離析,最後敗亡消散的大宋燕王。

陳靖元沒有理會文天祥的慍怒,而是對楊太后解釋道:“太后莫怪,臣也學文丞相一番,有話要說。”

燕王殿下有話要說,楊太后怎麼會不讓他說?

於是微微擡手,示意他說下去。

陳靖元盯着神采嫵媚,嬌豔動人的楊太后,強按下心中的那絲絲悸動,說道:“臣認爲忽必烈必須要死,臣列其必死之四大理由。”

“其一,忽必烈率蒙古大軍攻佔我漢人江山,死在其蒙古鐵蹄屠刀之下的漢人不知凡幾,不殺忽必烈,拿什麼向近千萬漢家亡魂交代?”

“其二,如今我大宋幾路大軍征戰在外,所征戰的對象不外乎是蒙元的殘存勢力或者依附蒙元朝廷的投降勢力,殺忽必烈必能震軍心,令我軍士氣大漲。我大宋軍士皆以蒙古人爲世仇死敵,正所謂哀兵必敗,如果因爲不殺甚至赦免忽必烈,導致我軍士氣大泄,誰來爲敗戰買單?”

“其三,如今元朝三大汗國未滅,安南行省,交趾行省,依舊聽從蒙古人號令,如果不殺忽必烈,不更加助漲了他們死灰復燃的囂張氣焰了嗎?

“其四,忽必烈乃是蒙古人的薛禪汗,就如同我大宋百姓心中所信仰的龍圖騰一般,只要忽必烈不死,殘存或者苟延殘喘的蒙古餘孽就會蠢蠢欲動,顛覆或者滅我大宋之心從此不會消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最後,陳靖元聲如銅鐘般怒吼道:“太后娘娘,官家,大宋要的不是曇花一現的璀璨,我們要的是百年,千年,甚至萬年的穩固基業,只有國家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纔是一國根本。至於什麼禮儀之邦,泱泱大國風範,完全就是誤國之論。”

誤國之論!

四個大字如一副無形的枷鎖般死死套牢在文天祥的背上,頓時壓抑的他喘不過來氣兒。

他突然發現眼前的燕王有些超出了他之前的認知,而且言語之犀利之毒辣完全顛覆了之前的和稀泥。

被陳靖元這麼一說,文天祥這個儒家門下的千古名臣心中也怒氣橫衝,再也無法像剛纔那般淡定了,半分面子不留情的喝道:“豎子,一莽夫武將耳,你也配談治國?”

這是赤裸裸蔑視和打臉,文天祥天性優越的文人治國觀再次助燃了他的怒火。

譁...

文天祥這麼一表態,瞬間就摧毀了清流系和陳系長時間以來的蜜月期,在場諸人都知道,清流系和陳系要正式開戰了。

見着文天祥如此蔑視,陳靖元還擊道:“本王不配談治國大略,難道文丞相就配嗎?若非本王和將士們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焉有今天之大宋?文丞相,你還想恢復我大宋數百年來的重文抑武的陋習不成?你別忘了當年蒙古人的鐵蹄是怎麼踏進中原的?”

陳靖元也怒了,惡狠狠地還擊了文天祥一下,真是給你三分顏色,你就敢開染坊啊。

這下,兩邊大佬一開戰,可就忙壞了兩系下面的骨幹和小嘍嘍。

清流系的左丞相張世傑,兵部尚書蘇劉義,戶部尚書蘇郭義紛紛粉墨登場,予以攻擊。

陳系的樞密使陳吊眼,吏部尚書王澤恩,禮部尚書李倫,就連還一直對陳靖元愛搭不理的平章政事郭敬儀都甩開了胳膊,一一上陣,給予還擊。

整個朝堂就跟一鍋沸水般,又跟萬千蝗蟲過境般,嗡嗡響個不停。

真是你方唱罷我登臺,舌戰羣儒不算,還擼起袖子甩開了臂膀展開了雙方的文武全戲。

小皇帝早已對此情此景見怪不怪,從虛驚中走出,一副看大戲的神情望着下方的嘈雜。

而楊太后則是顏色盡失,心中左右搖擺不定,不知該聽從哪一方纔好。

而有一人,卻是心裡明亮如鏡,他就是深陷囫圇,被縛住不能動彈的階下囚——忽必烈。

此時的忽必烈正是衆人皆醉我獨醒。

自從他聽完陳靖元的一番強勢闡述必殺四大理由之後,心中就徹底明白自己爲什麼敗在此人的手中了。

特別是陳靖元第四點理由,正是他的先祖成吉思汗鐵木真所言及的,要摧毀一個國家,率先就要摧毀它的民族,而要摧毀一個民族,就要釜底抽薪,直接將這個民族的精神先摧毀。

蒙古民族的精神就是眼前這位燕王嘴中所說的圖騰,也就是他忽必烈。

呵呵,忽必烈無暇關心宋朝廷的兩系紛爭,因爲他知道,如果楊太后是個有智慧的女人,必會採納這位大宋燕王的意見,即處死自己。

他不求苟活,但求有尊嚴的死去。

這是他最後的一絲期盼。

果不其然,經過一番思想掙扎之後,楊太后果斷決議道:“燕王言之有理,正中哀家心意,就依燕王之意法辦此事吧。”

唰唰唰...

朝堂衆臣,兩系人馬齊齊將目光對準了楊太后。

一語定乾坤,楊太后偏向了陳系。

這次兩系交鋒,陳系完勝。

在陳系人馬暗暗高興之時,文天祥心有不甘地說道:“太后,還請您再仔細考慮一番啊。燕王之說,完全違背了聖人教誨,殺忽必烈這樣的*無異於殺俘,有傷天和啊。”

文天祥舊話重提,再想敲擊楊太后的心中的最後一層軟肋。

正當楊太后蹙眉噤聲不語之時,陳靖元上前說道:“扯淡,本王自打征戰琉球以來,在東瀛,在高麗,在哥薩克,乃至在中原,殺了多少俘虜?沒有百萬,也有數十萬了吧?可結果呢?這戰是越打越大,我大宋的江山也隨着坐大。文丞相,你別告訴我這就是有傷天和的報應。如果上天的報應是如此的喜人,本王寧願老天爺不要吝嗇,多多來點。”

哈哈——哈哈哈——

整個陳系的衆臣們紛紛捧腹大笑,清流系的官員們則是個個苦瓜着臉,因爲陳靖元說得卻是事實。

楊太后和小皇帝對陳靖元的殺俘政策早有耳聞,也是見怪不怪,特別是陳靖元說得甚爲輕鬆詼諧,而且事實就是如此。

陳靖元最後抱拳道:“太后娘娘,臣不像文丞相那般,儒家學問高深,腹中千溝百壑。但是臣知道亂世需用重典,大亂之後方能大治,歷朝歷代競相如是。”

亂世需用重典!

陳靖元這話算是真正切中了楊太后的心思,比之文天祥那套有傷天和更來得有說服力。

正當文天祥還是不甘心,準備上前再來一次諫言之時,楊太后突然站起,宣道:“毋需再說,多說無益,哀家心意已決,來人,俺燕王之意,處死忽必烈,告慰我大宋千萬漢家亡魂。”

此番楊太后的決議一往無前,別說一個文天祥,就是十個文天祥都拉不回來。

文天祥心中只能可惜了一聲,對着清流系的官員們擺擺手,示意他們不用再討沒趣了。

忽必烈突然哈哈一笑,恨恨地說道:“哈哈,朕真是羨慕你們漢人,不僅有光輝璀璨,歷史悠久的文化,還能夠能人輩出。大宋燕王,宋朝廷有你這樣之人,至少能再保八百年的江山。朕恨啊,爲什麼我們長生天會如此對我們蒙古人不公。”

陳靖元也悠悠轉身,朝着忽必烈緩緩走來,輕聲回答道:“忽必烈,答案很簡單,因爲你們只是一個短命的,只懂得掠奪而不會創造的民族,一個沒有屬於自己文化和歷史的民族。而我們漢人呢?不僅有睿智的頭腦,還有勤勞的雙手,你們這些魑魅魍魎的民族永遠覬覦都是別人的東西,走得始終都是偏門。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這麼一個理兒。”

忽必烈聽着陳靖元的冷嘲熱諷沒有想象中那麼跳腳暴怒,而是久久不語望向天空,像是在探究和詢問着什麼。

正當殿外走進幾個武士,將忽必烈拖出親政大殿準備行刑之時,陳靖元突然喝道:“等等。”

陳靖元不顧衆人疑惑的眼神,來到忽必烈跟前輕聲說道:“你也算是一代梟雄,曾經也是一代英主,本王知道你現在要得是什麼。既然你不甘心這麼屈辱的死法,本王成全你,人死債全消,本王讓你體體面面的走。”

而後對着金瓜武士中的一名殿帥吩咐道:“給忽必烈找一僻靜的房間,準備三尺白綾,留他一個全屍吧。還有,蒙古人不信和尚不信道士,信得就是他們的長生天。你們去城中找幾個薩滿法師,忽必烈死後將他的屍體交於他們,讓他們好好安葬並超度他。既然長生天讓他來到人間,那本王也讓他重新迴歸到長生天的懷抱中去。”

那殿帥稱了一聲喏,右手一揮,與幾個屬下就i忽必烈拖了出去。

剛被拖出殿門口,忽必烈再次仰天長笑,此次之笑不同上次,這次是全然解脫的酣暢狂笑,只聽忽必烈笑中感慨道:“燕王就是燕王,果然名不虛傳。沒想到朕這幾十年來閱人無數,還是你最懂朕之心意啊。”

...

...

當日,忽必烈在一間房內自縊而死。

死後其屍體被幾名薩滿法師擡出了皇宮,並草草安葬到了一處深山老林中。

一代梟雄,沾染無數漢人鮮血的劊子手——忽必烈,自此而亡。

蒙古人的精神圖騰自此消亡,但是大宋朝廷的幾路大軍依舊在繼續着征剿。

半個月後,陳靖元接到了賀綱與顏鼎善的聯名信函...

陳靖元還未拆開信函,心裡就咯噔了一下,忽必烈已死這個消息傳遍天下,莫非西夏那邊有什麼異動不成?

第二十五章 船艙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四章 林鎮南面見楊國舅第二百五十二章 事情大發了【加長】第二百四十七章 萬貴妃牽着小皇帝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位,平南都督府令第一百六十三章 元宵佳節賜御宴【爆發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和公主鬧掰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詐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二百三十七章 俘虜們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舅子都一樣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二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興辦講武堂的念頭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爆發第三更】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詐我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四十五章 少將軍不孕不育?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戶之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二百二十章 戰死沙場,殺身成仁【二章合一】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給魯王出的金點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天祥到底有幾幅面具?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突襲(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三百八十一章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釣第三百三十六章 紛紛出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三百一十八章 這個忙幫不了第二十八章 結爲盟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四百二十七章 之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十五章 船艙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喜一怒間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道林之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堂又是吵翻天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四百零五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堂又是風雲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綠帽子?第一百三十章 大喬第八十五章 竹山噩耗第三百三十一章 公主,我來了第七十一章 一條人命帶回來的情報第二百九十五章 興辦講武堂的念頭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八章 柔娘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二百八十七章 高加索戰場的落幕第二十八章 結爲盟友第九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九十六章 你什麼你?胡鬧!第六十三章 薛、江會面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皇帝要選親第三百九十五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二章 出謀劃策(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三百九十六章 蜀山書院
第二十五章 船艙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四章 林鎮南面見楊國舅第二百五十二章 事情大發了【加長】第二百四十七章 萬貴妃牽着小皇帝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位,平南都督府令第一百六十三章 元宵佳節賜御宴【爆發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和公主鬧掰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詐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二百三十七章 俘虜們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舅子都一樣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二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興辦講武堂的念頭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爆發第三更】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詐我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四十五章 少將軍不孕不育?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戶之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二百二十章 戰死沙場,殺身成仁【二章合一】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給魯王出的金點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天祥到底有幾幅面具?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突襲(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三百八十一章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釣第三百三十六章 紛紛出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三百一十八章 這個忙幫不了第二十八章 結爲盟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四百二十七章 之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十五章 船艙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喜一怒間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道林之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堂又是吵翻天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四百零五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堂又是風雲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綠帽子?第一百三十章 大喬第八十五章 竹山噩耗第三百三十一章 公主,我來了第七十一章 一條人命帶回來的情報第二百九十五章 興辦講武堂的念頭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八章 柔娘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二百八十七章 高加索戰場的落幕第二十八章 結爲盟友第九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九十六章 你什麼你?胡鬧!第六十三章 薛、江會面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皇帝要選親第三百九十五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二章 出謀劃策(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三百九十六章 蜀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