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

當日下午,樞密院簽押發回了文廷玉的奏請,批准他率軍追擊殺害陳大都督的兇手,同時也勒令大軍在追剿途中肅清地方匪患,保境安民維穩鄉里。

繼而,文廷玉連發三道敕令,將城外大軍營的鷹揚衛各協步軍和輕重兩協騎兵分成三路,氣勢恢宏地朝着東瀛行省的東南西三個方向急速開拔...

同日夜裡,林鎮南的胞弟林鎮嶽收到兄長的發兵信函,隨即率着早就集結完畢的四萬南投軍趁着夜色緩緩朝着京城方向進發。

騎在馬上的林鎮嶽手中握着兄長的來信,望着京都城方向,心道,榮華富貴,位極人臣就在此一舉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各自雙方設定的軌道上運行着...

京都城,皇宮,婉儀殿。

楊太后一臉落寞地坐在火炕之上取暖,雙手撫摸着火炕上的羊絨毛毯,感受火炕下方傳來的陣陣暖熱,驅散着身上寒意的同時,也在默默地消化着陳靖元命隕野狼谷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燕國公府擺起靈堂祭奠,府中早已哭亂成了一鍋粥,朝廷臣僚紛紛前往祭奠,這個假不了。

城外軍營的大軍開始調動,奔赴各地,爲他們的大都督追剿兇手,這個也假不了。

而自己的眼線清平公主到現在也沒有傳來關於陳靖元還活着的消息,這也說明此事多半是爲真。

陳吊眼、李倫等陳系老臣也紛紛告假,準備親自主持陳靖元的喪禮,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個更是假不了。

從種種跡象上表面,陳靖元確實已經命隕野狼谷了。

但是楊太后的內心深處始終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僅是因爲這個噩耗來得突兀,還因爲陳靖元的面相,還有那小賊與生俱來的那股子精氣神壓根兒就不是早夭的面相。

難道是自己看錯了?

對於陳靖元的身死殞命,楊太后說不上大喜,更談不上大悲。

雖然一直將陳家視爲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想着打壓陳家實力,削弱陳家的兵權,但是陳家一門三代爲大宋立下汗馬功勞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如今陳家唯一的香火斷根,大宋朝唯一一個能夠與蒙古朝廷抗衡的領軍人物夭折,這未嘗不是一種損失和遺憾。

而且她覺得自己和陳靖元就是一類人,天生耍手腕的政治野心家,拋開一切不說,這樣的對手突然中途身死,名赴黃泉,不免有了一絲兔死狐悲的感覺。

想當初陸秀夫去世,自己都沒有如今這般複雜的情緒,楊太后也頓感莫名其妙。

最關鍵的還是因爲陳靖元這麼一死,營救文天祥之事是否就要無限期的擱置下去了?

“唉...”

楊太后一聲長嘆,自言自語喃喃道:“可惜了,可惜了啊!”

誰也也不知道她是在可惜陳靖元的英年早逝,還是可惜營救文天祥一事從此遙遙無期。

旁邊的李敬忠見狀,心中也是悲慼不已,這陳大都督咋就這麼走了?唉,可惜了。

突兀,楊太后問道:“敬忠,你說這燕國公是個忠臣還是當世佞臣啊?”

李敬忠一怔,頓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太后的問題。

他整日在楊太后身邊被引爲對方的心腹,心中很清楚太后對陳家父子的忌憚,但是人死賬銷,一切都

亦如過往雲煙。在他看來,燕國公哪怕是再攬權,再囂張,但是對大宋朝是功不可沒的,立下的赫赫功勞是無人可以詆譭的。

就算不是忠臣,也永遠不能歸類到佞臣之列。

想畢之後,李敬忠將拂塵一甩搭到左臂,輕聲道:“太后,奴婢覺得燕國公雖然時常惹怒太后娘娘生氣,但是對咱們趙家江山,大宋朝廷卻是忠心耿耿的。如今的大宋雖然還未入主中原,但是在燕國公的操持下也算是站穩了腳跟。如果燕國公尚在,假以時日必能挺進中原,恢復我大宋衣冠。如今嘛,唉,又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可惜了...”

楊太后頗爲詫異地看了一眼自己身邊這個唯唯諾諾的老太監。平日裡說話都是瞻前顧後,小心謹慎,今日卻是一反常態,說出這麼多話來,不過倒也中肯。

於是問道:“那敬忠的意思是說燕國公是...”

李敬忠躬身接口道:“忠臣,一個不拘小節的忠臣。”

楊太后聽罷,唸叨着不拘小節四字,再想到陳靖元當日在農家小院對自己說得那番話,和平日裡放蕩不羈的性格,確如李敬忠所言,不拘小節。

罷了,逝者已矣,一切皆已蓋棺定論,自己這個活者又何須執拗呢?

生前,自己與他爭鋒相對,爭鬥不休。

死後,哀家就賞他一份殊榮吧,免得讓別人說哀家虧待了忠臣,寒了忠臣的屍骨。

隨即說道:“如今陳靖元已死,陳家已無子嗣,後繼香燈斷層。這個燕國公的爵位自此告罄,哀家追封他一個王爵如何?”

李敬忠一愣,大宋的王爵歷來都是皇室中人才能冊封和承襲,對於外姓之人,公爵之位已經是登頂極限,封無可封了。

列土封王之事,對於外姓來說,幾乎沒有可能。

但是也有特例,就是追封。

所謂的追封便是生前功績彪炳,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封賞,只能死後予以補償。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一代名將岳飛。生前戰功赫赫,卻遭秦檜構織陷害,最終落得個冤死風波亭。

到了後來,宋朝皇帝給他平反,就追封了他一個鄂王。

說白了可以這麼理解,如果外姓之人想要封王,難於上青天。除非是死後追封,否則生前無論你功績有多大,想要封王絕無可能。

李敬忠現在想得又是另外一層含義,就是太后如今追封陳靖元爲王爵,等於低下了她那顆高傲的頭顱,承認了燕國公陳靖元是一代忠臣,對大宋朝功高蓋世不容抹殺。

思索過後,李敬忠對着楊太后盈盈跪拜,高聲宣道:“太后娘娘真乃深明大義之人,奴婢拜服。”

不爲別的,就衝楊太后這個女人的這份氣度,她都值得李敬忠跪拜。

楊太后輕輕搖頭,道:“起來吧。你替哀家草擬懿旨前往燕國公府,一是替哀家和官家弔唁一番,二是傳懿旨給陳家中人,陳靖元公忠體國,功高蓋世,爲大宋立下的汗馬功勞足以媲美當年之嶽武穆,特追封其爲燕王。”

燕王?

竟然是王爵裡面最高級別的親王,李敬忠徹底傻眼了。

親王裡面有一字王,也有普通的王爵,比如追封岳飛的鄂王,端王、魯王,這些都是級別最高的一字王。親王下面還有一些普通貨色的王

爺,那都是差出好幾條血脈的王爺,比如清水王,瀘州王,閩粵王等等。

一字王,竟然是一字王,李敬忠心中嘆道,燕國公啊,你該瞑目了,你與太后糾葛如此長的時間,最後太后也沒有虧待了您。

如果在深山老林餐風飲露的陳靖元知道此事,真不知該做如何想。

李敬忠收拾了心情,對着楊太后喏了一聲,便轉身退出了婉儀殿。

剛走到大殿門口,與大內侍衛統領屠清泉正好照了個面,彼此點點頭一進一出,擦肩而過。

屠清泉走進殿後,衝着火炕方向的楊太后報稟道:“太后娘娘,臣屠清泉有事啓奏。”

盤腿坐在火炕上取暖的楊太后唸了句進來吧,屠清泉便緩緩走了進去。

一進去之後,屠清泉對着楊太后頓時臉色凝重地說道:“太后,臣覺得這幾天肯定有大事要發生。”

嗯?

楊太后一愣,疑惑地問道:“你是指燕國公之事?”

屠清泉搖搖頭,說道:“燕國公遇害之事臣也有所耳聞,但是臣指的不是這件事,而是另外一件事,您聽臣慢慢道來...”

繼而,屠清泉將這幾天奉楊太后之命,派人嚴密監視宮中的所有內侍太監和宮女,特別是萬貴妃和陳啓泰那對狗男女。

萬貴妃還是我素我行,依舊夜裡就給小皇帝下迷香讓他昏睡過去,然後召來半男人半太監的陳啓泰進寢宮淫樂。

倒是這個陳啓泰當真開始做起一系列的小動作,不僅到處撒錢收買拉攏各個宮中的內侍太監,還在昨日夜裡花錢買通了在麗陽門處鎮守和檢查進出皇宮之人的御林軍,趁着天黑運進來了一批器械,有刀槍棍棒,還有手弩彎弓,至少幾千件。

這批器械被屠清泉派人秘密跟蹤,發現囤積在一處後山小林中。

在屠清泉看來,這不是簡單的淫穢宮闈了,陳啓泰又是刀槍棍棒又是收買內侍太監的,這是要在宮廷內發動一起內亂啊。

楊太后聽罷屠清泉的彙報,蹭的一下從火炕上坐起,腦中瞬間浮現四個字:逼宮造反。

一個小小的閹人怎麼敢如此膽大包天?

難道陳靖元命隕野狼谷,還有陳啓泰收買數千內侍,還偷偷運進宮來數千件兵械準備逼宮造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竄連在一起的嗎?

是了,是了,陳啓泰僅僅只是宮中的內應罷了,宮外頭肯定還有人,陳啓泰是陳宜中之子,哀家將陳宜中逐出朝堂,陳宜中心中肯定有惡氣。而陳宜中這老狗又與端王交好,難道是端王不成?

猛然警醒之下,楊太后立刻對屠清泉吩咐道:“快,哀家命你率數千大內侍衛將陳啓泰和萬貴妃先暫時扣押起來,然後把那三千被陳啓泰收買過的內侍太監統統處死,處死。”

屠清泉猛地一顫,這一下子就要殺掉三千太監嗎?

剛想說一聲遵旨,又聽楊太后喝道:“傳令御林軍指揮使蘇李義即刻起緊閉宮門,接管麗陽門,召左相張世傑、戶部尚書蘇郭義,兵部尚書蘇劉義前來宮中護駕...”

傳來完畢之後,楊太后心中不由嘆道,如果陳家那人還在的話,端王這老狐狸又怎能出來興風作浪?哀家真是看走了眼。

關鍵時候又想到了陳靖元的好,早知當日,又何必當初呢?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部三大維持會會長第五十三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二百六十章 魯王紆尊降貴第一百零七章 孫康年對堂嫂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府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柔政策初顯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做什麼?第二百三十四章 分配任務,準備反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二公子真是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堂又是吵翻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平公主訪侯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燕王駕到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六章 端王爺獻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一百九十八章 富貴均沾,平均地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一提上日程第三百三十八章 廟中定毒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發來賀電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飲一啄似有天定第三十六章 不學無術的陳靖元第二百零五章 遇刺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七章 清平公主的無奈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淹大阪城 (一)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戰大國守府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限皇權,組內閣,軍政分離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二十六章 頓珠軍營逼婚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六十三章 薛、江會面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南侯真富有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天祥到底有幾幅面具?第三百五十六章 燕王府的側妃之位歸誰?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襲(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完顏黑水遊說李恆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我斬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一百二十三章 好一條漢子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爆發第三更】第六十章 太傅張世傑來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輪流做炮灰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六章 聖旨到!第三百四十八章 燕王駕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四十五章 少將軍不孕不育?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國公單刀赴會【爆發五更之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三百零四章 大朝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釣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百五十章 顏府有妻顏孫氏 【爆發第四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九十三章 攻城,攻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一百三十一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九十五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十三章 吳三官大鬧聚義廳第七十四章 文廷玉破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安倍未明聞噩耗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一百零八章 那銷魂的一吻第四百零四章 北元復國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部三大維持會會長第五十三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二百六十章 魯王紆尊降貴第一百零七章 孫康年對堂嫂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府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柔政策初顯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做什麼?第二百三十四章 分配任務,準備反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二公子真是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堂又是吵翻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平公主訪侯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燕王駕到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六章 端王爺獻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一百九十八章 富貴均沾,平均地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一提上日程第三百三十八章 廟中定毒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發來賀電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飲一啄似有天定第三十六章 不學無術的陳靖元第二百零五章 遇刺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七章 清平公主的無奈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淹大阪城 (一)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戰大國守府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限皇權,組內閣,軍政分離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二十六章 頓珠軍營逼婚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六十三章 薛、江會面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南侯真富有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天祥到底有幾幅面具?第三百五十六章 燕王府的側妃之位歸誰?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襲(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完顏黑水遊說李恆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我斬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一百二十三章 好一條漢子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爆發第三更】第六十章 太傅張世傑來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輪流做炮灰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六章 聖旨到!第三百四十八章 燕王駕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四十五章 少將軍不孕不育?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國公單刀赴會【爆發五更之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三百零四章 大朝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釣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百五十章 顏府有妻顏孫氏 【爆發第四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九十三章 攻城,攻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一百三十一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九十五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十三章 吳三官大鬧聚義廳第七十四章 文廷玉破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安倍未明聞噩耗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一百零八章 那銷魂的一吻第四百零四章 北元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