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富貴均沾,平均地權

安倍晉三,一個謎一樣的名字。

年少得志,滿腹韜略,年輕時遊歷各地,北至高麗,南至暹羅,西至蒙古大草原,曾得成吉思汗鐵木真的接見,在鐵木真的王帳內喝過馬奶酒吃過烤全羊,與鐵木真秉燭夜談,縱橫時局,並得鐵木真親贊:“東瀛第一縱橫家。”

遊歷歸來的安倍晉三更是力阻兩大幕府廢除天皇,言稱東瀛可無驕陽,不可無天皇,天皇乃是千萬東瀛子民的信仰與精神支柱,沒有天皇,東瀛將國祚難存。更代表皇室與兩大幕府周旋,最終決議,天皇可無實權,但仍是東瀛之尊。

經此一役,安倍晉三天下聞名,後被上一代的天皇奉爲帝師,地位之顯赫,東瀛無人能及。

過去近五十年,安倍晉三早已退隱山林,不問世事,基本上都是他的兒子安倍未明出現在東瀛各地。

但民間關於安倍晉三的傳說還是屢見不鮮,更有好事者將安倍家與專門研究東瀛忍術的九菊一派列爲東瀛最爲神秘的兩大家。

今日安倍晉三突然造訪幕府平家,匆匆地來,也是匆匆地走。

臨走之時,對着源藤敬文和平佐一郎告誡道:“如今大宋之勢猛於虎,東瀛半壁江山淪陷早已註定,如需力挽狂瀾收復故土,光靠東瀛本力難於上青天。唯有北聯高麗,西求蒙元,合三家之力共滅之。”

當兩人問及如何才能讓高麗國和蒙元朝廷出兵襄助東瀛,安倍晉三思索再三,艱難地說道:“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如若不捨,東瀛之土,富士山之巔,將遍插龍旗。”

說完之後,安倍晉三拄着柺杖,落寞地顫顫巍巍離開平家。

安倍晉三嘴中所說的龍旗,二人當然知道指的是什麼,因爲東瀛只有膏藥旗,唯獨大宋才用龍旗。

兩人站在門口半響,心有靈犀地彼此看着,隨即一臉沉重地返回屋中,商量着如何捨得,才能得到高麗國與蒙元朝廷的襄助。

兩人焦頭爛額,不斷地提議着又權衡否定着,直到夜幕降臨...

相比於兩大幕府將軍的狼狽不堪,徵北大都督陳靖元就顯得愜意的多了。

夜幕下來,他便和歸蝶夫人還有金多寶等親衛抵達了大阪城,並第一時間被文廷玉迎進了剛修葺好的大國守府。

緊接着文廷玉又招來了大阪城治安維持會會長齋藤秀吉,當地宋協軍指揮使板藍根,還有當地的一些誠意歸順大宋的豪門富紳,設宴款待大都督陳。

當這些東瀛富紳權貴們第一眼見到陳靖元時,紛紛暗暗詫異,這個年輕人便是擁有着尊貴侯爵之位,手握十幾萬士兵的陳大都督嗎?更是沒想到這個水淹大阪城,致使幾十萬東瀛人喪命的年輕人手段竟然如此之狠辣。

可這些還不是最令他們震驚的,最令他們震驚的便是陳大都督身邊的那個身穿嬌豔和服,容顏嫵媚的歸蝶夫人。這不是源山藏大的妻子嗎?怎麼現在卻如此乖順地陪坐在陳大都督身邊?

猛然想到齋藤家在此次洪水浩劫中竟無一人喪

命,而且宋軍進城後齋藤秀吉第一時間獲得委任治安維持會會長之職,頓時豁然開朗。

不少人更是一臉妒色地看着沾沾自喜自顧飲酒的齋藤秀吉,心中唾棄道,這個不要臉的老東西,一女嫁兩次,次次皆不凡。真是懂得奇貨可居之道。

陳靖元沒有託大,給足了在場的這些東瀛日奸們面子,每逢有人敬酒皆一飲而盡,不時牽着歸蝶夫人的小手走到各桌宴席上敬酒勉勵。

口中說辭一套套,什麼大宋東瀛本一家,此次宋軍進駐東瀛,是爲了解放水深火熱的東瀛百姓,是爲了實現大東亞共榮云云。

並當場承諾,徵北大都督府將出資修葺洪水過後的大阪城,並不會向在場富紳徵取一分一釐的錢財。而且過些時日,徵北大都督府將會廉價拍賣源氏及其效忠武士家族在大阪城內的產業。

此話一出,頓時贏得了在場富紳們的支持與歡呼。

錢,誰不喜歡?便宜,誰不愛佔?這些東瀛小鬼子也不能免俗。

這也是陳靖元想到能夠快速穩定大阪及整個東海道的策略,即收攏上層貴族的人心,採取富貴均沾獲得他們的支持。殺戮只能起到震懾,不能長治久安。

酒宴之後,得到陳靖元承諾的貴族富紳們滿臉欣喜地紛紛告辭離開了大國守府。

陳靖元又吩咐維持會會長齋藤秀吉派人尋來當地的平民百姓代表和崇尚漢家儒學的代表,言稱自己有事要宣佈。

幾名老者被請了進來,有匠人,有農民,有老叟,有小商販,還有東瀛教授漢學的文人。

這些人是此次災難的直接受害者,對於宋軍乃至陳靖元,心中有着濃濃的恨意,卻又敢怒不敢言。

陳靖元擺出一副與民同樂,與民同殤的神情地請這些人坐下之後,高聲說道:“本侯知道你們都心存怨恨。”

這些人哪敢稱是,連連擺手言稱不敢。唯獨幾個文人悶哼幾聲以示不滿與抗議。

陳靖元不以爲意,沉聲道:“有怨恨也是正常,但是本侯之前就警告過源山藏大等人,是他們一意孤行,因爲他們怕本侯的大軍進駐大阪城後會令自己失去往日呼風喚雨的地位,這才拉着幾十萬東瀛無辜平民一起陪葬。如果真要歸根究底,你們應該恨的是源山藏大,恨得是東瀛兩大幕府,因爲他們沒把平民的生命當成一回事。在他們眼中,你們就是貴族的奴隸,只配被奴役,而無權享受。”

這擲地有聲的話語無形中引起了這些平民代表的共鳴。其中有幾個代表不由自主地點頭附和起陳靖元這個沾滿東瀛人鮮血的儈子手來。

緊接着陳靖元石破天驚地說道:“所以,本侯今天當着你們的面宣佈,從今日起大阪城包括所有被大宋佔領的地域,開始施行平均地權政策。”

此話一出,衆人紛紛面無表情,有個文人問道:“請問大宋都督,什麼叫平均地權?”

陳靖元在酒杯中蘸了些酒水,在桌上畫了一個大圈,然後說道:“這個大圈就是大阪城,而平均地權便是

要將大阪城內原先源氏及其黨羽所擁有的山地良田全部平均分給大阪城的平民,實現耕者有其田,百姓全都能吃飽穿暖,從此不再受武士貴族壓迫與奴役。”

隨即看到齋藤秀吉一臉擔憂,又忙解釋道:“當然,在平均地權的前提下,是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只要是真心實意歸順我大宋的豪紳富戶,他的私有財產是得到保護的。但是,家中的平民奴隸必須給我無條件放還,大宋國不允許存在蓄養奴隸的醜陋惡習。”

齋藤秀吉一抹額頭的虛汗,瞟了眼陳靖元身邊的歸蝶夫人,不滯點頭道:“一定一定,一切便從下官家裡開始做起。”

陳靖元滿意地嗯了一聲,豎起大拇指讚了一番齋藤秀吉的識時務。

與豪紳富戶們採取“富貴均沾”,與平民們的“平均地權”兩大策略是陳靖元深思熟慮,而且參考過後世太平天國起義、還有毛太祖的土地革命。兩者的共同點都是採用過類似或者等同平均地權的這些策略,而且起到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洪秀全在很短的時間內便佔下了半壁大清江山,而毛太祖呢?由於後期經營的好,更是一統山河。

這平均地權只要一深入民心,便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般,將會席捲整個東瀛。到時候,無需自己帶兵攻打,就怕京都附近的平民都會自發組織起來抵抗天皇和幕府的統治。

古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話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度,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被淘汰。

彷彿被陳靖元的這番言論震撼了,這些平民和窮酸文人代表們一個個怔住了,久久沒有說話。

直到有個文人按捺不住,再次問道:“大宋都督真得肯讓貴族們不在蓄養奴隸,讓我們耕者有其田,百姓能吃飽穿暖嗎?”

陳靖元直到這番言論徹底打破了東瀛平民內心的那根底線,斬釘截鐵道:“本侯既然開口,又怎會食言?明日起,本侯便下令各地維持會主持平均地權之事。”

誰知那文人忽然一拜,讚道:“大宋果真乃是仁義禮儀之邦,我等願歸附大宋上國。”

緊接着那些平民代表們紛紛跪下,山呼大宋萬歲。

文廷玉怔怔地看着此情此景,悄然走到陳靖元身邊,耳語道:“廷玉這次是心服口服了。您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啊!”

陳靖元是知道文廷玉心疼那些無主之田被分給東瀛人。

隨即回敬一句:“過程不重要,錢財也是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是否達到了,現在不是已經達到了嗎?”

文廷玉默然點點頭,先拋開東瀛人漢人之分,能讓老百姓吃飽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而且照陳靖元的行事風格來看,以後的東瀛人能夠十戶存一男丁,已經是潑天之幸了。就拿此次水淹大阪城,近三十萬的大阪人和十七萬的東瀛守兵,竟然硬生生被淹死了二十多萬。這位爺就是個殺星。

過了一會兒,齋藤秀吉才領着這些平民代表們離去。文廷玉也隨後離開回到了自己千挑萬選來的府邸。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我斬第三百八十一章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釣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攻城不一定是壞事第四百二十章 急流勇退方顯英雄本色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六十六章 我敢反你!第六章 聖旨到!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這個忙幫不了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底誰是黑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堂中臨時定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二百二十九章 高麗棒子軍的撤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裝孫子的桓武天皇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位,平南都督府令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二百三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四十章 宮闈事發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宇真心牛逼第三十四章 草創北洋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從李恆身上下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炮,三段連射?第三百三十六章 紛紛出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恆倉促登基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尋蹊徑第一百五十八章 劍指琉球列島,*是中國的第一百七十章 不惜一切代價擊沉他們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三十九章 北洋軍的戰果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這個忙幫不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柔政策初顯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俘虜們第三百九十章 殺胡令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八十六章 進入備戰狀態第二百七十三章 求神禱告第三百零八章 張世傑訪燕國公府【爆發五更之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喜一怒間第四百零八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九十五章 裝孫子的桓武天皇第三百五十章 讓他們去哥薩克放羊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二百五十二章 事情大發了【加長】第二百九十七章 唆使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道林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治安維持會會長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二百七十五章 受傷第四百二十九章 尾聲第六十七章 提親!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欲奪嘉義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五十三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六十六章 我敢反你!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二百七十章 不是瘋子就是猛將【求月票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三百三十八章 廟中定毒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恆倉促登基第一百一十九章 宴請昌隆商賈與富紳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京城保衛戰(一) 【求月票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三十二章 暫設平南大將軍府第二百三十四章 分配任務,準備反攻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邊來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我斬第三百八十一章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釣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攻城不一定是壞事第四百二十章 急流勇退方顯英雄本色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六十六章 我敢反你!第六章 聖旨到!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這個忙幫不了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底誰是黑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堂中臨時定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二百二十九章 高麗棒子軍的撤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裝孫子的桓武天皇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位,平南都督府令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二百三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四十章 宮闈事發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宇真心牛逼第三十四章 草創北洋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從李恆身上下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炮,三段連射?第三百三十六章 紛紛出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恆倉促登基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尋蹊徑第一百五十八章 劍指琉球列島,*是中國的第一百七十章 不惜一切代價擊沉他們第三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三十九章 北洋軍的戰果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這個忙幫不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柔政策初顯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俘虜們第三百九十章 殺胡令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八十六章 進入備戰狀態第二百七十三章 求神禱告第三百零八章 張世傑訪燕國公府【爆發五更之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喜一怒間第四百零八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九十五章 裝孫子的桓武天皇第三百五十章 讓他們去哥薩克放羊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二百五十二章 事情大發了【加長】第二百九十七章 唆使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道林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治安維持會會長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二百七十五章 受傷第四百二十九章 尾聲第六十七章 提親!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欲奪嘉義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五十三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六十六章 我敢反你!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二百七十章 不是瘋子就是猛將【求月票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三百三十八章 廟中定毒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恆倉促登基第一百一十九章 宴請昌隆商賈與富紳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京城保衛戰(一) 【求月票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三十二章 暫設平南大將軍府第二百三十四章 分配任務,準備反攻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邊來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