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也許以後會成爲唐國的敵人。
但現在,明國卻絕對是唐國的朋友。
至少,以後唐國在滅掉魏國的時候,肯定是要找明國幫忙的。
如果這一次不幫的話,那等他滅魏國的時候,明國怕也會袖手旁觀。
雖然,算魏國和宋國聯手,要滅掉明國也不太可能,但唐煜還是讓唐軍出手幫忙。
唐國這邊的事情順利的進行着,與此同時,劉伯溫也已經騎着快馬,來到了周國。
周國的都城是荊州城。
荊州相對來說也是十分繁華的,劉伯溫來到荊州城後,並沒有多做停留,直接把使表交了去。
很快,有人將劉伯溫的情況報給了周女皇周武媚。
周武媚看到劉伯溫的使表之後,露出了一絲淺笑,而後把朝的幾位大臣給叫進了宮來。
“宋國和魏國要聯手滅明,如今明國派劉伯溫前來求救,對於此事,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周武媚詢問,朝的幾個官員思慮了片刻,然後把各自的意思給說了一下。
“聖,明國不弱,宋國和魏國想要滅明可沒有那麼容易,劉伯溫此來,只不過是爲了保存實力罷了,要我說,不幫他們是了。”
“是啊聖,明國離我們太遠了,幫他們划不來啊。”
有人並不覺得幫明國有什麼必要,不過也有人覺得明國是可以幫的。
“聖,明國若是被滅,魏國和宋國勢必夾擊我周國啊,明國存在,纔可以牽制他們兩國,臣以爲,這個忙是可以幫的。”
“不錯,宋國對我周國一向虎視眈眈,我們若是不讓他們知道一下我們周國的厲害,指不定他們什麼時候要對我們周國動手了呢。”
“…………”
幾位大臣之,反對和支持的人數都差不多,周武媚反倒一時有點拿不準主意,道:“既然此事大家的意見不統一,那等明天見過劉伯溫之後,再做定奪吧。”
把這幾個大臣叫來,等於沒叫,因爲他們並沒有解決問題,周武媚搖頭輕嘆,很是無奈。
次日一早,劉伯溫來到了大殿,見到了周武媚。
周武媚看了一眼劉伯溫,道:“你出使我周國,可是有什麼事情?”
劉伯溫道:“女皇陛下,我是代表我明國天子,來與女皇陛下商量瓜分華夏諸國的。”
聽到劉伯溫這話,周武媚覺得好笑,明明是來求他們周國幫忙的,卻說是商量瓜分華夏諸國,難道這些當使臣的,都很喜歡玩這一套嗎?
這樣的一套,周武媚早已經膩歪了。
不過,此時的周武媚並不點破,反而很有興趣的問道:“哦,瓜分諸國,你們明皇是什麼意思啊?”劉伯溫道:“如今華夏幾大強國,有唐國、魏國、明國、周國以及宋國,蜀的漢國這幾個,不過要說最有可能瓜分滅掉其他國家的,卻只有三個,唐國,明國以及你們周國,我們三國都在外圍,可以全部
夾攻魏國,也可以趁機聯手滅掉宋國,如果周國願意與我們明國聯手的話,我相信很快,周國的領土會再增加一些的。”
遠交近攻這個道理華夏的很多君王都懂,別看魏國地處原,兵家必爭之地,但魏國周邊的強國太多了,只要這些強國聯手,要滅掉他們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劉伯溫說的這點,的確是有道理的,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最後整個華夏諸國所存留的,可能也是唐國、明國和他們周國了。
宋國當然也地處外圍,但宋國只是經濟繁榮,要論武力,並不其他國家強大多少,只要周國和明國聯手,有可能滅掉宋國。
聽劉伯溫這樣說完之後,周武媚露出了一絲淺笑:“聽來好像挺有道理。”
劉伯溫道:“女皇,我說的自然是有道理的,只要我們三國聯盟,早晚都會把其他敵人給滅掉的,那個時候,我們三分天下多好?”
此時的劉伯溫仍舊沒有提自己的要求,而周武媚也不點破,仍舊跟劉伯溫這樣說着。
這樣說的差不多了,周武媚道:“好,我周國願意跟你們明國聯盟。”
聽到這話,劉伯溫才又開口道:“女皇,如今魏國和宋國正在攻打我明國,我們既然已經聯盟,還希望女皇可以派兵攻打宋國,減輕一些我明國的壓力。”
見劉伯溫終於把自己此行的目的說了出來,周武媚露出了一絲淡笑:“原來劉大人來我們周國,是爲了這事啊。”
被周武媚這麼一說,劉伯溫的臉頰不由得有點通紅起來,他有點不好意思,因爲自己說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繞到了這個問題。
換言之,他套路了周武媚。不過,劉伯溫並沒有因爲這個放棄自己的目的,他點點頭:“不錯,這的確是我此行的目的,只要女皇肯派兵,等我明國解決了這個危機,我們可以對其他國家發動進攻,實現瓜分其他國家的計劃了。
”
周武媚嘴角微動,道:“說的是不錯的,不過我周國還想要一點好處。”
“這個自然沒有問題……”
國與國之間的來往,從來都離不開利益,所以周武媚想要一些好處的時候,劉伯溫並沒有絲毫的遲疑,不給,這談判也沒有辦法繼續下去了。
所以,只要不是太過分,他們都是會同意的。
這種事情,他們明國以前也不是經常做?周武媚見劉伯溫同意的倒是挺痛快,心下也有些滿意,點點頭後,便把情況跟劉伯溫說了一下,這樣說完後,劉伯溫也沒有在周國多做停留,急匆匆嚮明國趕去,周國這邊,並沒有食言,很快調集兵
馬,對宋國用兵。
周武媚是個聰明人,宋國想滅掉他周國的事情他自然清楚,既然清楚,那她更喜歡先下手爲強。
等有機會,他一定要先滅了宋國不可。周國這邊兵馬調集的時候,魏國和宋國這邊,也都在調集兵馬,等着對明國進攻,唐國這邊,也很快接到了消息,蘇傅帶着走自己的蘇家軍,借道陳國,向魏國邊境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