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魏國之司馬

秋風寒。

許都的秋風往年似乎更寒了一些。

司馬懿在潭州兵敗,且棄城逃跑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許多。

魏國大殿之,羣臣震驚。

“什麼,唐國竟然這麼厲害,連司馬大人都敗了?”

“這怎麼可能,司馬大人可從來沒有敗過啊,怎麼敗給了唐國?”

“是,是,潭州城十分堅固啊,唐軍怎麼可能攻的下來?”

羣臣震驚,但與此同時,也有人開始落井下石。

“聖,我看並非是那司馬懿打不過唐國,而是他不想打罷了。”

“是,明明還有不少兵馬,可是卻棄城逃跑,這那是在守城,這簡直是在賣國。”

“不錯,不錯,唐軍一攻城,司馬懿棄城了,這算什麼,若我魏國都是他這般貪生怕死之徒,我魏國豈能不滅國?”

“………………”

大家嘀嘀咕咕的說着,聲討司馬懿的聲音很多。

若是以前,自然沒有人敢對司馬懿說什麼,但現在,司馬懿打了敗仗,是說他了,他能怎麼樣?

魏丕坐在龍椅,眼眉微凝。

司馬懿打了敗仗,這對魏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對他來說,卻是除去司馬懿最好的機會。

可現在,他卻很糾結。

司馬懿到底是有本事的人,而且手有兵馬,如今魏國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若是對司馬懿動手,魏國內鬥,只怕被滅的更快吧。

可不滅司馬懿,這司馬懿掌控兵馬,少不得會趁火打劫,奪取他魏國江山。

情況很糾結,讓他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羣臣議論紛紛,魏丕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最後只能擺手退朝。

退朝之後,魏丕將諸葛孔明叫到了御書房。

“諸葛愛卿,司馬懿打了敗仗,如今該如何是好?”

諸葛孔明眼眸凝着,道:“聖,如今不僅諸葛孔明打了敗仗,是其他地方也都打了敗仗,面對三國夾攻,我魏國的勝算實在不大啊,如今,只能看看宋國的情況了。”

他們已經派人去宋國請求援兵了,如果宋國肯出手的話,他們的壓力肯定會小一些的。

不過,諸葛孔明的這句話,明顯沒有回答魏丕的問題,或者說,不能夠讓魏丕滿意。

“諸葛愛卿,司馬懿該如何處置?”

諸葛孔明思慮片刻,道:“司馬懿棄城逃跑,的確有些不厚道,如果他守城的話,也許守不住城,但卻可以極大的削弱唐軍的實力,可他爲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並沒有選擇與唐軍硬拼,不過,如今我魏國危機,還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

“那諸葛愛卿的意思是?”

“派人招司馬懿回京,若他肯回來,與我們一同抗敵的話,那我們饒他一次也行,可如果司馬懿不肯回京,那我們要想辦法滅掉他了,算不滅掉他,也絕不能讓他趁火打劫。”

司馬懿是個老狐狸,他手裡的幾萬兵馬可以說是他的底牌,沒有了這一副底牌,別說抵擋唐國了,是魏國的這些人,也能立馬弄死他。

他得罪的人太多了,想讓他死的人也很多。

所以他所能做的,是保存實力。

諸葛孔明說的不錯,潭州城他若是守的話,肯定守不住,但若與唐軍一戰,滅掉唐軍兩三萬人,也不是沒有可能,這樣,等唐軍殺到許都的時候,也剩不了多少兵馬。

可是他沒有與唐軍死拼,爲的,是保存實力。

聽完諸葛孔明的話後,魏丕憂慮了片刻,然後點點頭:“諸葛愛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派人去宣司馬懿回京。”

------------------------

司馬懿兵敗之後,帶着兵馬向許都反向逃了來,不過,他們的速度並不快。

而且,只要他願意,完全可以帶着兵馬去往任何一個地方。

他是有些緊張的。

打了敗仗,可不是一件小事,這會讓他在魏國經營的很多事情,都受到影響。

如今若是貿然回京,後果不知。

而在不知道後果的情況下,他並不願意回京。

“父親,我們這是要去那裡?”司馬昭的城府顯然沒有司馬懿深,現在已經開始有點着急了。

他們明明是去許都的方向,可是卻又走的不快,唐軍在後面,萬一被唐軍追了,可怎麼辦?

“去那裡,爲父也不知道,現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算去許都,我們也要有完全的準備才行。”

說到這裡,司馬懿一聲輕嘆:“魏國只怕是守不住了,我必須爲自己的將來打算一下。”

見識到了唐軍的厲害,再想到三國圍攻魏國,只怕很快,三國兵馬要集結許都城下了。

那個時候,許多能守住纔怪,他若與魏國聯手,最多也硬撐的時間長一些罷了,可他司馬家,要隨着魏國的破滅而破滅了。

只是,若不與魏國聯手,他們到是可以隨便佔據一城,稱王什麼的,只是滅了魏國之後,其他三國會讓他繼續稱王下去?

那個時候,他有可能面臨三國圍殺的局面,那情況,他現在更加的悲慘。

一向強大的魏國,現在突然變的有些不堪一擊。

“敵人,還是太多,太強了啊。”

司馬懿這樣走着,很快,遇到了魏丕派來的信使。

“司馬大人,聖宣你快快回京,一同抵禦強敵,扶魏國大廈之將傾。”

信使說着,把信遞交給了是沒有,司馬懿看過之後,眼眉微凝,信裡說的不少,但卻沒有提棄城逃跑的事情,而且還說等他回去之後,把許都的防守大權,全部交給他司馬懿。

很顯然,魏丕這是不準備追究他的責任了,畢竟,如今的魏國太危險了。

看完這封信後,司馬懿頓時老淚縱橫。

“老臣……愧對聖之託,沒能守住潭州,不曾想聖對老臣還如此眷顧,如此眷顧啊,老臣……老臣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方可報聖大恩之一二啊……”

司馬懿說的情真意切,看的其他人都要忍不住落淚。

“你速回許都,告知聖,我司馬懿很快帶兵回去,共赴國難。”

第910章 長安彈劾第540章 戰事難起第1345章 全白費第1683章 不得安寧第626章 得救第480章 司馬懿計成第859章 逃不逃第926章 救不救第1643章 李玄明白第618章 消息入青州第638章 水軍成第366章 出兵否第1174章 守城艱難第1500章 結束一切第1759章 知第1254章 僵持了第186章 三省第30章 嘉獎第1563章 分了吧第809章 宋廷美逃第640章 宋元朗的野心第1487章 大牢裡的人第796章 下棋第619章 綁架第664章 陳友諒第76章 挑撥第913章 難逃第1813章 番外21、背叛的下場第355章 太子事第765章 火攻第683章 明國亡第1378章 秦家家主第1596章 領兵第1482章 不奈何第667章 陳友諒詐降第1474章 夜襲大牢第391章 女子失蹤第360章 華佗入獄第601章 殺之第1199章 暴跳如雷第458章 司馬懿的意思第1454章 衛良不見了第123章 信之第908章 刺殺欽差第1519章 便捷第1116章 恩情第1251章 滅之兵馬第369章 聯盟軍第869章 保護費第341章 輕疑第518章 擊敗漢軍第225章 涇州難攻第1503章 訴訟開始第1079章 輕鬆滅之第1547章 巡按河南道第145章 棉花第403章 馬周冒險第1739章 讓他知道厲害第425章 驅使燕王第359章 大皇子的局第776章 激戰第123章 信之第818章 約戰第1126章 調虎離山計第13章 發芽第1107章 墮落第174章 一日休整後第1256章 唐國震驚了第1476章 蒙田第198章 感染第1129章 不見了第923章 出手第279章 蔓延第1092章 滅秀吉第981章 康巴城第346章 陳平之策第1119章 淪陷第279章 蔓延第946章 衙役抄家第1747章 相見第1283章 登陸難第1473章 控制趙明公第852章 水箭第180章 回京第1594章 退路難第1775章 黃袍加身第1102章 爲之鬧第1344章 沒有救兵第668章 唐軍危機第1512章 走投無路第1527章 殺他第9章 帝師之子第13章 發芽第1468章 大鬧沉香樓第921章 郭子儀第1387章 到了第413章 諸葛孔明的目的第1650章 突厥趁勢第1435章 其心最善第244章 鹽貴
第910章 長安彈劾第540章 戰事難起第1345章 全白費第1683章 不得安寧第626章 得救第480章 司馬懿計成第859章 逃不逃第926章 救不救第1643章 李玄明白第618章 消息入青州第638章 水軍成第366章 出兵否第1174章 守城艱難第1500章 結束一切第1759章 知第1254章 僵持了第186章 三省第30章 嘉獎第1563章 分了吧第809章 宋廷美逃第640章 宋元朗的野心第1487章 大牢裡的人第796章 下棋第619章 綁架第664章 陳友諒第76章 挑撥第913章 難逃第1813章 番外21、背叛的下場第355章 太子事第765章 火攻第683章 明國亡第1378章 秦家家主第1596章 領兵第1482章 不奈何第667章 陳友諒詐降第1474章 夜襲大牢第391章 女子失蹤第360章 華佗入獄第601章 殺之第1199章 暴跳如雷第458章 司馬懿的意思第1454章 衛良不見了第123章 信之第908章 刺殺欽差第1519章 便捷第1116章 恩情第1251章 滅之兵馬第369章 聯盟軍第869章 保護費第341章 輕疑第518章 擊敗漢軍第225章 涇州難攻第1503章 訴訟開始第1079章 輕鬆滅之第1547章 巡按河南道第145章 棉花第403章 馬周冒險第1739章 讓他知道厲害第425章 驅使燕王第359章 大皇子的局第776章 激戰第123章 信之第818章 約戰第1126章 調虎離山計第13章 發芽第1107章 墮落第174章 一日休整後第1256章 唐國震驚了第1476章 蒙田第198章 感染第1129章 不見了第923章 出手第279章 蔓延第1092章 滅秀吉第981章 康巴城第346章 陳平之策第1119章 淪陷第279章 蔓延第946章 衙役抄家第1747章 相見第1283章 登陸難第1473章 控制趙明公第852章 水箭第180章 回京第1594章 退路難第1775章 黃袍加身第1102章 爲之鬧第1344章 沒有救兵第668章 唐軍危機第1512章 走投無路第1527章 殺他第9章 帝師之子第13章 發芽第1468章 大鬧沉香樓第921章 郭子儀第1387章 到了第413章 諸葛孔明的目的第1650章 突厥趁勢第1435章 其心最善第244章 鹽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