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

陸承啓也是倔脾氣,兩頭倔驢碰到了一起,註定是火星撞地球。

徐崇光不用回頭,也知道陸承啓是動了真火,不然怎麼會不顧顏面,居然對他吼了起來?“到底是年輕氣盛啊!”徐崇光心中嘆息了一聲,小皇帝親政以來,一力主導了諸項改革,無不新奇。這讓他幾乎忘了,身後的小皇帝,還是一個年方十八的少年。

這便是老年人和少年人的區別了,老年人活得夠久,見過的事情多了,便知道穩重纔是王道。而年輕人憑着一腔熱血,往往是顧前不顧後,悶着腦袋就往前亂衝亂撞,直到頭破血流才知道走錯了路子。

徐崇光便是不忍心看陸承啓撞得頭破血流,纔出言頂撞。沒想到這小皇帝認死理,怎麼勸說都不聽。心灰意冷之下,與其被視作慫恿小皇帝發動新政的人,被既得利益集團用盡手段趕下臺,還不如就此激流勇退,也好保存個名聲。

這兩人的出發點不同,自然談不攏。徐崇光着眼於既得利益集團的龐大,怕受到牽連,成了陸承啓的替罪羔羊;而陸承啓則心繫百姓,看到了胥吏不加管理的危害,致力於改善現狀,才提出這個十品官制。

兩人都是瞎子吃餃子,心裡有數。至於對方想什麼,都瞭然於心,只不過兩人都是倔脾氣,談不到一塊去而已。徐崇光聽得陸承啓叫自己回去讀《孟子》,直讓他又好笑又好氣。他可是做過貢試主官的人,又怎麼會沒讀過《孟子》?

不過,這也讓徐崇光更加明白了陸承啓心裡所想,這小皇帝是真心想爲百姓做點事的。只是他過於年輕,沒有預料到一旦貿然推行這十品官制,後果是何等嚴重!

先前想一怒而去,但如此想來,總是有些不妥。爲人臣者,仁義以事其君。是儒家一向尊崇的綱常禮教。皇帝可以對臣子不仁不義,但臣子卻不能對君王不仁不義。更何況陸承啓也沒明着對自己如何如何,自己這麼一走了之,便是個不義之臣了。

這番念頭只是在短短一瞬間。徐崇光便已然想得通透。他意圖辭官,不過是逼迫陸承啓就範的手段。見陸承啓絲毫不爲所動,他這殺手鐗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不過,他還藏着另外一個殺手鐗,只聽他淡淡地說道:“陛下。可曾記得先帝時,范仲淹範宰輔?”

見徐崇光去意好似沒有那麼堅定了,陸承啓提着的心也就放鬆了一些。雖然不明白爲何徐崇光要扯出范仲淹來,但既然徐崇光有“回心轉意”的意圖,他也就順着徐崇光的話頭說道:“朕自然記得,範相還在朝中之時,朕不過五六歲。”

徐崇光回過身來,雙眼炯炯有神地盯着陸承啓,沉聲說道:“那陛下可知道範宰輔力主施行的元綬新政?”

陸承啓聽到他提起“元綬新政”來,立時提高了警惕性。沉默了一會,才緩緩地說道:“徐卿是否想要告訴朕什麼?”范仲淹雖然在民間有很好的名聲,但在朝廷裡面,卻是一個忌諱提起的名字。無他,就因爲范仲淹提出的新政失敗了。元綬十四年,范仲淹被貶潁州,知潁州事,他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但元綬爲了顧及朝野文武百官,並沒有做什麼表示。直到元綬帝去世前,才下旨賜范仲淹諡號文正。

元綬駕崩前,曾對徐崇光說過:“朕一生自認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社稷,唯有一人朕對不住。範相因朕一時心軟,遭此大難。此事雖已過十餘年,可朕始終難以心安。徐卿,你是範相學生,朕爲何力阻羣臣彈劾。也要提撥你?便是對範相心中有愧啊……”

元綬帝說出這番話後不久,便駕崩在景福殿中。時人以爲他是先帝託孤之臣之一,也不敢過多迫害。連那時權傾朝野的楊太師,也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纔有了今日的徐崇光。只是元綬帝臨終前的那些話,徐崇光不敢有一刻稍忘。現在眼見着上了陸承啓的賊船,難不成他也要步上恩師後塵,被朝臣羣起而攻之?他似乎也預見了日後可能發生的事,陸承啓頂不住朝野的壓力,下旨貶謫他去知某州府,然後他心中憤懣,最後鬱鬱而終……

想到這,徐崇光更加堅定了要阻止陸承啓的心思,要是阻止不了,他也要舍了這身官服。免得到頭來,輔佐君王一生,卻落得萬景淒涼。

“陛下可知,範宰輔是怎麼失敗的?”

徐崇光說這話時,禁不住上前了一步。陸承啓見他“氣勢洶洶”的模樣,竟被他唬得差點退後了一步,頗有些心虛地問道:“怎麼失敗的?”

“元綬十二年,先帝召見範宰輔,徵詢天下大事。範宰輔言曰,‘歷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生’,先帝曰善。遂範宰輔連同富弼、韓琦等重臣,聯袂上書《答手詔條陳十事》,言論‘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此十條。先帝採納,詔書統一頒佈,以示天下,唯府兵法,因諸臣反對而作罷。元綬十三年,範宰輔又上疏仁宗“再議兵屯、修京師外城、密定討伐之謀”等七事,並奏請擴大相權,由輔臣兼管軍事、官吏升遷諸事,先帝一一恩准。新政再行,諸臣便覺恩蔭減少、磨勘嚴密,希圖僥倖之人深感不便,於是毀謗新政的言論日增,謠言皆說範宰輔、富弼、韓琦等結黨營私,先帝疑之甚慮。羣臣揣摩上意,紛紛上書彈劾範宰輔。範宰輔此時已然六十有三,抱病上朝,直斥羣臣。先帝見範宰輔威嚴如此,疑心更甚。元綬十四年,先帝以幾十封彈劾奏疏,把範宰輔、富弼、韓琦等新政大臣一一貶謫出京。時範宰輔已然病入膏肓,知潁州途中,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二章:失魂症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
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二章:失魂症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