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

崇禎皇帝是一個很偉大的皇帝,是一個聖明的皇帝。

爲了不讓唐王世孫朱聿健去哭孝陵,崇禎皇帝不得不答應了朱聿建的要求——封國的丞相及太尉由大明朝廷朝廷指定。如果藩王有自己中意的人選,也要先經過大明朝廷或者說皇室的認可纔可以正式上任。

至於以後其他置換封地的藩王,也一如唐王一系的例子,不會任由藩王自己決定丞相和太尉。

當然,除了這麼一條之外,崇禎皇帝決還是遵守自己前番說過的話——國內一切事務,皆由藩王一言而決。

崇禎皇帝覺得自己的牙齒能當金子使,但是唐王世孫朱聿健可就是一邊兒心裡滴血一邊兒罵娘了。

可以說,朱聿健長這麼大,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溫體仁那王八蛋和崇禎小皇帝真是唱的一手好雙簧,君臣兩人如今算是把自己給逼入了死角了。

可以預見,只要今天的事兒傳了出去,大明朝堂上下都會誇讚自己是個賢王。

然而在所有的藩王之中,自己算是臭了大街了。

自己今天說的話,可以說是給以後所有願意置換封地的藩王們先挖了坑,到時候自己唐王一系除了抱緊大明本地朝廷的大腿,便再也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對於以後的藩王們來說,自己國中丞相和太尉的任命權被交了出去,心裡肯定不爽。

而朝廷上則是可以大大的舒了一口氣。只要控制好丞相和太尉,就不用擔心以後藩國們整出什麼妖蛾子來。

一如漢孝景皇帝時的七王之亂,之所以沒有變成八王之亂甚至於九王之亂,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淮南國和齊國的丞相、衛尉是心向長安的,在齊王和淮南王還沒有發動叛亂之前,就已經先行一步控制了軍隊,否則還有的孝景皇帝頭疼,甚至於大漢朝的歷史會不會在景帝時就先拐個彎也未可知。

崇禎皇帝的心中正暗自高興,盤算着該給溫體仁什麼賞賜——畢竟不能太明顯,而且也不能急於一時,就在此時,小太監來報,英國公張惟賢已經入宮了。

等到崇禎皇帝見到張惟賢時,心中先是一驚。

老國公雖然精神尚可,但是已經很明顯的比之以前經瘦了不少,也更見蒼老了一些。

暗自心驚的崇禎皇帝也顧不得甚麼皇帝的架子,徑直從御座上站了起來,快行兩步,攙住了英國公後問道:“愛卿怎地這般消瘦了?可是有甚麼不舒服的?”

說完,便吩咐王承恩道:“快,傳御醫!”

英國公張惟賢卻是想要掙扎着給崇禎皇帝行禮,只是掙了一番沒有掙開,這才做罷:“臣張惟賢見過陛下。”

見崇禎皇帝臉上的焦急之色不減,張惟賢又躬了躬身,這才道:“陛下,臣倒是無甚大礙,只是年齡大了,難免的事兒,陛下不必爲臣掛懷。”

崇禎見張惟賢這般說法,卻仍然不放心,仍然對王不承恩道:“搬個凳子來,讓英國公坐着說話便好。”‘

張惟賢謝恩之後,仍然半坐在凳子上,拱手對崇禎道:“不知陛下喚臣來是有何吩咐?”

崇禎沉吟了半晌,這才接着道:“倒也沒甚麼大事,乃是爲了王叔祖置換封地一事兒。

朕想問問英國公的意見,究竟置換到何處比較好,還有,就是朕想要讓王叔祖在衛所之中挑選士卒,卻不知道應該挑選哪個衛所的比較好。”

張惟賢聞言,也是沉吟了一番。過了半晌才撫須道:“啓奏陛下,若說是封地置換麼,現在大明之外,除去琉球一帶和草原、遼東,其他的地方都可以。

大琉球雖然孤懸海外,但是若有海上之敵,則大琉球可爲第一道防線,甚至於進可攻,退可守,不至於將烽煙燃到大明的本土之地。

至於草原和遼東,如今大明國勢日盛,以後遼東之地和草原,還是納入大明直接管轄更爲妥當一些。

至於南邊兒麼,除去現有的番國之外,儘可以讓唐王世孫殿下前去。”

崇禎皇帝聞言,卻是肉疼的緊:“南洋之地,不也是如同大琉球一般的要地?”

張惟賢卻拱了拱手道:“陛下,南洋之大,島嶼不知凡幾,十人稱英,百人稱王,千成便是一國。

而且彼地遠離大明,不受我中原教化,自有其語言,管束不便,不如干脆封給唐王世孫殿下,到時候殺其野人,遷我大明之民過去,也算是開疆拓土了不是?”

崇禎皇帝聞言,便好好地想了想,發現確實如英國公張惟賢所說。

別的地方不說,便是緬甸之地,從大明的京師快馬過去,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這,還得是好馬,一直不停歇才行,否則拖成兩三個月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就因爲離的遠了,管束也沒有多大的鳥用,說句不客氣的,南洋那塊地兒對於大明來說,就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崇禎皇帝到現在也終於弄明白了爲什麼以明成祖朱棣那般好鬥的性子,也只是不斷地向草原推進,而不是南下搞定南洋那邊兒。

向北上草原推進,還有牛羊馬匹能弄回來,向南有甚麼?皮皮蝦?還是生蠔?或者是扇貝?

問題是這些好玩意,明成祖不知道啊,那時候又沒有蒜蓉粉絲蒸扇貝這種好玩意,搞回來怎麼吃都不知道。

對於中原堂口的扛把子們來說,不能吃,地方又小,蹲在樹上吃果子的野人就多,南洋那個破地方根本就是聖人不到之地,那他孃的纔是雞肋,所以幾千年來,除了始皇帝一心想要北上南下的搞地盤,剩下的大佬們都沒想着去搞南洋。

就連接了始皇帝堂口的老流氓劉邦和後來的歷代漢家天子,基本上都是默認越佗在南越自立的事實——實在是那破地方沒什麼好要的。

可是,崇禎皇帝不一樣啊。

身爲穿越再,再怎麼渣渣,崇禎也知道後世的南洋有多麼重要。

就是因爲那塊地兒上的很多小國家和種花家不是一條心,所以鷹醬纔敢大搖大擺地派航線艦隊過去噁心兔子。

更別說,南洋那裡都產些甚麼?椰子?這玩意據說藥用價值不小,而且可口,好東西。

皮皮蝦,大個兒的螃蟹,生蠔,扇貝,基本上各種海鮮那裡都產,身爲一個大吃貨帝國的馬仔,崇禎皇帝當年可也是在論壇上放過話兒的——一個皮皮蝦都不能讓別人給撈走!南洋必須是種花家的,李家坡那塊地兒也必須是!

李家坡?

突然想到這個地方的崇禎皇帝樂了,乾脆對朱聿健和英國公張惟賢還有溫體仁等人道:“來,咱們看看這裡。”

張惟賢看了朱聿健一眼,訕笑道:“啓奏陛下,此地一如大琉球,不宜分封,不如等以後大明水師恢復永樂年間的規模後,再行駐軍罷了。”

朱聿健的心裡已經開始罵娘了——崇禎這個小王八蛋皇帝,你丫是哪兒哪兒都不想給老子是不?先是跟溫體仁唱雙簧,如今又弄來英國公陪你唱雙簧,你他孃的乾脆把老子弄到海外再當豬養算了唄?

這塊地兒不給,那塊地兒不給,你他孃的還說南洋,這是打算讓老子再被朝廷的大軍給圍起來麼?

本着自己被噁心到,就得再去噁心人的精神,朱聿健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地此不錯,求陛下開恩。”

若是張惟賢沒有這番話,崇禎皇帝倒也敢大手一揮,就把李家坡給了朱聿健。

但是現在張惟賢毫不避諱,甚至冒着得罪唐王一系的風險把話說的這般明白,崇禎皇帝又開始捨不得李家坡這塊地兒了——早晚都是朕的,給了唐王一系算怎麼回事兒?

雖然說肉爛在鍋裡,但是自己以後肯定要有好幾個兒子,到時候給自己兒子多好。

肉疼的崇禎皇帝突然想到了後世的三哥。

三哥現在可不是大明的番屬國,而且那塊地兒可是個好地方啊。

想了想,崇禎皇帝開口道:“不知道王叔祖知道不知道身毒這個地方?”

朱聿健一聽,也就大概明白了崇禎皇帝的意思——這是要把自己給換到那塊地兒去。

仔細想了想,那塊地兒也沒甚麼不好的,朱聿健便躬身道:“啓奏陛下,臣倒是知道一些,前唐時王玄策曾經單騎借兵,平了身毒。”

崇禎嗯了一聲,點頭道:“不錯,就是此地。朕以前翻閱宮中的藏書,發現身毒此地盛產一物,其中好處頗大。”

朱聿健好奇地道:“不知是何物?”

崇禎皇帝見朱聿健上道,便接着道:“此地盛產寶石。朕在書中看過,此地產一種藍色的寶石,頗爲迷人。只是前唐自安史之亂後,無力西進,故而沒有打下身毒。

如今朕既然自食其言,不能將琉球和麻六甲之地換給王叔祖,便以身毒之地替代可好?”

朱聿健原本倒是頗爲擔心身毒是個鳥不拉屎的破地方,如今一聽那裡盛產寶石,心中卻是大定。

到了現在,朱聿健也不指望崇禎皇帝那少得可憐的良心還能剩下多少了——估計早他孃的餵了狗了!

先前還以爲崇禎皇帝會給自己好處,經過溫體仁和張惟賢一事,朱聿健算是明白了崇禎皇帝爲什麼登基之後的大明越來越好了——像開車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和成祖皇帝朱棣一般不要臉的傢伙,能擺不平朝堂上這些貪生怕死的渣渣們?

當然,說是崇禎皇帝的良心餵了狗,但是好歹也還剩下了那麼一點兒嘛,這不,給自己的好處就來了。

崇禎皇帝眼見朱聿健不說話,還以爲朱聿健是嫌印度不好,崇禎皇帝乾脆把話頭挑明:“身毒此地不僅盛產寶石,而且一年能兩熟,土地很是肥沃,便是扔把種子下去都能結出糧食。

朕再額外許下一點,王叔祖能帶兵打下多大的地盤,唐王一系的封地便有多大,如何?

若不是爲了補償王叔祖,朕可是捨不得將這裡置換出去,好歹也要留着給以後的皇子們。”

聽着崇禎皇帝半是誘惑半是威脅的話,朱聿健趕忙躬身道:“臣願意置換到此地,臣多謝陛下隆恩!”

崇禎皇帝見朱聿健終於同意了這個置換方案,便點頭道:“如此甚好。現在咱們再說說衛所和招募流民的事兒。”

張惟賢見崇禎皇帝終於把話頭轉了回來,便躬身道:“啓奏陛下,臣有一問。唐王世孫殿下此去,乃是從衛所中抽調兵員,還是從衛所之中招募?”

崇禎唔了一聲道:“自然是從衛所之中招募。便是封國之中的百姓,朕亦是許了王叔祖招募流民。”

張惟賢拱手道:“啓奏陛下,若是如此,流民之事先不忙招募。”

崇禎皇帝和朱聿健都好奇地望向了張惟賢。

張惟賢接着道:“陛下,若是在大明本地之中封地互相置換,招募不招募流民的倒也沒甚麼。

但是殿下此去,乃是開國之舉。到時候帶着大量的流民過去,誰來保護?若是由士卒保護,那又靠誰是打仗?”

崇禎皇帝心中暗罵一聲臥槽,陝西的那麼多流民,還他孃的得朕養着?

但是張惟賢說的也是事實。

一開始的是時候,朱聿健是高興的有點兒昏了頭,崇禎皇帝則乾脆就沒想到這麼一茬。

崇禎皇帝現在大手一揮,在堪輿圖上將印度許給了朱聿健自己去開拓地盤,但是實際上呢?

人家印度也是有自己的土著的啊!

尤其是後世那些三哥們,開掛可是開出了銀河系的,甚麼一輛摩托運送一個班甚至於一個排的兵力,甚麼火車上出掛票,甚麼導彈飛出去後不知道會炸了誰——這麼可怕的三哥民族,崇禎皇帝還真不知道朱聿健能不能搞的定……

左思右想,崇禎皇帝有心先讓朱聿健拿錢養着陝西的災民,但是爲了自己那少得可憐的良心着想,還是算了吧,先讓朱聿健拿錢是招兵買馬懟印度好了,反正最後這錢都得到自己的手裡。

想明白了的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開口道:“這個卻是朕想的差了。既然如此,便先讓王叔祖招募衛所中的士卒,待平定了身毒之後再從大明招募流民過去過了。只是這衛所,究竟該如何選擇?”

張惟賢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除了九邊和遼東之地的衛所,還有京營以及新軍,剩下的衛所之中,便隨便殿下挑選,尤其是甘陝一帶的衛所士卒,更是優先讓殿下挑選。”

朱聿健卻是心中暗罵一聲臥槽尼瑪!你丫的好歹是個國公,說出這麼不要臉的話來真的好嗎?

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零五章 坑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道難題第二百六十章 倒黴的老回回馬守應(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番籌劃盡付東流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須得有人背的黑鍋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三十五章 除爵衍聖公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擁立新君?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將除(3K字章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兩口呢?第五十五章 觀刑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番外篇----狗皇帝碼字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三百四十章 老子就問,你們怕不怕!(PS:這一章算是4號的加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順眼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七百五十六章 給歐羅巴放血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陛下大選秀女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蠻子的新玩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爲難之處?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孃的嚇人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五十一章 朝議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臨時軍團(還債3/100)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七百零二章 黃河大橋必須修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給你帶句話兒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禎審案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二百零七章 九族不夠,十族來湊!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二十一章 比潑婦還潑婦的大明皇帝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第九十五章 挖牆角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六百二十二章 噁心人和好消息
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零五章 坑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道難題第二百六十章 倒黴的老回回馬守應(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番籌劃盡付東流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須得有人背的黑鍋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三十五章 除爵衍聖公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擁立新君?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將除(3K字章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兩口呢?第五十五章 觀刑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番外篇----狗皇帝碼字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三百四十章 老子就問,你們怕不怕!(PS:這一章算是4號的加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順眼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七百五十六章 給歐羅巴放血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陛下大選秀女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蠻子的新玩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爲難之處?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孃的嚇人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五十一章 朝議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臨時軍團(還債3/100)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七百零二章 黃河大橋必須修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給你帶句話兒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禎審案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二百零七章 九族不夠,十族來湊!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二十一章 比潑婦還潑婦的大明皇帝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第九十五章 挖牆角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六百二十二章 噁心人和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