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

李承彥接下來的話,就讓斐迪南三世和一衆的大臣們開始喜出望外了:“因爲是支援極西的兄弟國家,所以我大明皇帝陛下還特意吩咐過,經濟貸款是無息的。

也就是說,無論皇帝冕下向我大明貸款多少,都是免去一切利息的,只需要在借款到期之後歸還本金就可以了。”

先不說斐迪南三世根本就沒有想過賴賬不還,就算是他有那個膽子不還錢也無所謂——大明從來都不在乎銀子的事兒,尤其是花到自己家的銀子。

神聖羅馬帝國以後不就是大明的土地?先期投入一些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吧?

斐迪南三世的心中很激動。

遠東的大明帝國實在是太神奇了,而且對於神聖羅馬帝國來說,實在是太友好了!

他們帶來的御醫已經替瑪麗亞·利奧波丁診斷過了,在幾乎整個歐洲的醫生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那位神奇的醫生只是淡然一笑,用那種神奇的毛筆開出了藥方,並且指出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康復。

雖然這些藥材都需要從遙遠的東方運送過來,但是那位神奇的醫生也向自己保證了,瑪麗亞·利奧波丁絕對可以等到藥物從遠東運過來,並且可以健康的活下去。

心情大好的斐迪南三世爽快的答應了李承彥所提提出來的那些要求,包括由大明的軍所士卒對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進行培訓,大明的商人可以自由的往來神聖羅馬帝國進行商業貿易行爲,還有使節團將在整個歐洲進行遊歷的要求。

甚至於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斐迪南三世提出將給予大明百姓們神聖羅馬帝國公民的身份,所有的權利都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公民相等同,而神聖羅馬帝國應該獲得同樣待遇。

在私下接見李承彥等人的過程中,斐迪南三世仔細的瞭解過大明政治和制度,並且對於這種制度十分的感興趣。

在斐迪南三世看來,大明對於百姓的等級劃分是十分公平合理的——大明百姓自然是處於第一階級的,其後是附屬國的公民,再次纔是其他國家的平民。

當然,最重要的大明的皇帝世系——選舉?那是什麼玩意?

這套制度完全可以搬到神聖羅馬帝國來試驗一下,尤其公民等級和皇帝繼承的制度。

如果搬過來的話,神聖羅馬帝國的貴族就相當於明國的勳貴體系,而羅馬帝國的公民就相當於明國的百姓,至於平民和奴隸?他們沒有資格關注這些大事!

針對於斐迪南三世提出來的這點要求,李承彥僅僅是口頭上表示了同意,但是真正的落實還是要回到大明之後由大明崇禎皇帝來決斷。

在告別了斐迪南三世之後,李承彥等人就往梵蒂岡而去。

斐迪南三世不僅讓李承彥等人帶上了大明的士卒以爲保護,甚至於還派出了自己的衛隊做爲保護,以保證李承彥等人在路上的安全。

相比斐迪南三世的熱情還有談成諸多協議的速度之快,教宗英諾森十世的態度在一開始的時候,遠遠談不上熱情。

當然,這也只是相對來說。

對於任何一個宗教來說,大明都是一個龐大無比的信徒市場,尤其是對於英諾森十世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早在英諾森十世之前,教廷就已經派遣了無數的傳教士前往大明傳教,甚至於在教士們中間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掀起傳教熱潮。

但是早期的時候還好說,後來去大明的傳教士們似乎出了什麼問題,除了回信表示一切正常之外,剩下的信息都很少傳回來了,尤其是明國地理、經濟、軍隊等情報,幾乎等同於零。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情況很不正常,但是隨着荷蘭和西班牙在海上吃癟,再想要派傳教士過去打探情況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想要從陸地上過去,就必須考慮到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這兩家對於傳教士的態度雖然說不上特別壞,但是離好這個詞似乎也很遙遠。

沒有這兩個國家的支持,傳教士想要從歐洲到達遠東,很難。

如今遠東大明的使節團在拜訪了斐迪南三世之後,又來拜見自己,這對於英諾森十世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一場沒有其他人陪同,僅僅只有教宗英諾森十世和李承彥兩人的晚宴,在使節團到達梵蒂岡的第三天晚上舉行。

教宗英諾森十世一直都很好奇,明國人跑到梵蒂岡的意圖究竟是什麼——要知道,現在的教廷可不是百年前的教徒,在歐洲的話語權已經大大下降,就連所謂的絕罰令都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李承彥則是操着磕磕絆絆的法語道:“如果英諾森教宗對於大明有所瞭解,或者說對於大明之前的歷朝歷代有所瞭解的話,那麼您一定知道,中原的皇帝,其實是集合了教宗與世俗君王雙重身份的。

對於我大明皇帝陛下來說,遙遠的歐洲大概是有兩個人的身份與他相彷彿的,一位是您,英諾森十世教宗,另一位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面對歐洲現在的狀況,我大明的皇帝陛下覺得很不滿意,君不似君,臣不似臣,這是那些藩屬邦國對於皇權的大不敬!

所以,我奉命而來,在提出了我大明皇帝陛下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支持後,又來拜會您,看看有什麼是我大明能幫助到您的?

相信我,不論是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或者是政治上,我大明都將不遺餘力的對您進行幫助。”

英諾森十世十分心動。

能夠得到當世第一大帝國的幫助,對於自己來說當然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兒——沒有哪一個教宗不想重振教廷的輝煌!

嘆息了一聲之後,英諾森十世纔開口道:“現在的教廷,已經不是幾百年前的教廷了,不管是贖罪券,還是絕罰令,已經沒有人害怕,也沒有人會擔心,因爲人們已經開始否認天堂的存在。”

英諾森十世決定先賣慘,雖然這些都是事實。

既然明國的皇帝想要支持自己,那麼就一定要讓明國的皇帝瞭解到自己現在的處境,越慘越好的處境。

也唯有這樣兒,才能從明國的皇帝那裡得到自己想要的。

當然,光憑賣慘是不行的,還得表明自己的優勢之所在:“當然,教廷和教宗的存在,還是沒有人否認的。

就算所有人都否認了天堂的存在,也不會否認上帝的存在,因爲所有人都需要信仰,一個能騙得過自己的信仰。”

李承彥對於英諾森十世的說法還是很認同的。

當然,認同歸認同,自己要乾的事情可跟自己認同英諾森十世的說法沒有絲毫關係:“教宗冕下,或許,天堂是真實存在的。”

英諾森十世卻是不以爲然的一笑。

正所謂位置越高,越不相信神靈的存在,真正虔誠到瘋狂的人,也沒辦法走到教宗的位置上面。

實際上,教宗這個位置下面,是無數的白骨與血肉,比的既不是誰對《聖經》的理解更深,也不是誰對於主的信仰更虔誠。

自己能爬到教宗的位置上,早就對一切都看破了,倘若真的有天堂,那就應該由那些苦修士來擔任教宗,而不是自己。

李承彥自然發現了英諾森臉上的那抹不自然之色,心中也明白英諾森爲什麼會有這種表情,當下只是淡然一笑,對英諾森道:“福壽膏的名字,教宗冕下自然是聽說過的?”

英諾森十世道:“自然是聽過的,現在東印度公司靠着福壽膏可是發了大財。當然,我也知道,這是他們從遠東的大明獲得的神藥。”

李承彥道:“現在,教廷也可以獲得這種神藥,這種上帝賜給他的子民的神藥,讓人們在活着的時候就可以見到天堂。”

李承彥在剛剛見到英諾森十世的時候還不能確定他是否吸食,畢竟科恩那個老傢伙都知道福壽膏的壞處而沒有吸食,難免不會告訴其他人。

但是當英諾森十世將之稱之爲神藥的時候,李承彥就知道了,這位教宗冕下肯定也離不了這種東西。

而英諾森身爲教宗,自然是不可能缺錢的——不缺錢就不存在會斷頓的情況,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這玩意最大的危害是什麼。

“只要教宗冕下願意,您將獲得的神藥,比東印度公司拿到的神藥純度更高,效果也更好,而價格基本上是相同的。

當然,還有大量的軍火,比如火銃,比如火炮,比如戰艦,這些東西都可以慢慢談。

我個人認爲,是時候發出教廷的聲音了,讓那些教宗治下的藩國們知道,什麼叫做上帝的威嚴不可玷污。”

李承彥的嘴皮子上下翻動,如同引誘夏娃吃蘋果的毒蛇一般噴出毒液,而英諾森卻沒有拒絕這份誘惑。

談判的進程很順利,連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用掉就順利的達成了協議。

大明將對教廷予以支持,就像是大明同樣支持神聖羅馬帝國一樣,無論是軍火還是貸款或者是福壽膏,還有無息的貸款,都將對教廷大明提供。

而教廷要做的也很簡單,一是證明自己對得起大明的這份支持,二是每年派遣上百名近似於金尼閣一樣的傳教士去大明。

當然,他們去大明不是去傳教的,而是進入大明的皇家學院去工作,這份協議的有效期直到教廷認爲可以終止的時候,並不會有任何的強制期限。

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美好,英諾森甚至於沒有在其中發現什麼對教廷不利的地方,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友好和約的典範。

李承彥也很滿意,除了否決掉英諾森提出來的加封大明皇帝爲聖子的提議之外,剩下的條款基本上都完全達成了自己的預期。

神聖羅馬帝國也好,教廷也好,只要簽了這份協議,剩下的也就不需要自己去多操心了。

至於說法蘭西那些國家的意見,那就讓他們保留好了。

想必他們在戰場上發現被神聖羅馬帝國給懟了之後,會自己想辦法打聽這些軍火等物資的來源,到時候自然就會想辦法聯繫大明。

跟神聖羅馬和教廷不一樣的是,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東印度公司的科恩來聯繫大明,而不需要自己跑上門去找他們談判。

這樣兒一來,科恩會得到大量的好處,荷蘭會得到大量的好處,然後就會有更大的耐心和精力去和神聖羅馬帝國硬懟。

當自己回去之後,大明就要開始準備第一批的軍火給神聖羅馬帝國,同時還要派出軍事教官給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廷,替他們培訓軍隊對於火器的使用方式,培訓他們士卒的作戰觀念。

然後等着整個歐洲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就可以了,大明正好藉着這個機會賺取大量的銀子並且通過他們在戰場上的反饋來改進武器。

當李承彥踏上歸途的時候,崇禎皇帝正在宮中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自己的兒子養跑偏了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堂堂的遼王殿下偷摸的跑路了,扔下王府裡面已經有了身孕的興子,自己帶着一些侍衛潛到了東海艦隊出發往蓬萊大陸的船上,跑路了!

當興子將消息傳回到大明的時候,估計朱慈燝那個混賬東西已經隨船到了海上,再想把他找回來也沒有什麼希望了。

完顏玉卓大氣都不敢喘,望着暴怒之中的崇禎皇帝,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宮裡面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崇禎皇帝陷入了暴怒之中,除了周皇后之外就只有宜貴妃能勸得住。

然而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周皇后和宜貴妃自身難保——皇次子,身爲此次出海事件的發起人,就是他帶着朱慈燝一起跑路的,周皇后對此也是無話可說。

兩個年齡大點兒的兒子沒一個省心的,偷偷出宮,潛入艦隊跟着出海,他們兩個混賬東西想要幹什麼?

如果不是自己牢牢的把控着軍權和廠衛,崇禎皇帝都要懷疑這兩個混賬東西是不是串通好了想要造反了!

至於老三朱慈熠,現在正被捆在椅子上學規矩——這個蠢貨也打算出宮去找自己的兩個哥哥!

PS:罵了看盜版然後回來噴正版讀者的垃圾,你們居然還敢噴回來?當真是彼其娘之!

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給歐羅巴放血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張旗鼓去鳳陽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圍大凌城第五十三章 杖斃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便許爾等一地總督(4千字大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見摸不着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五百四十六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禎教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四百章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玩意能吃嗎?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唯一的辦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將除(3K字章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結金蘭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不需要補償!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崇禎皇帝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假道滅虢(第三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番籌劃盡付東流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賣歐洲第三百三十章 該認慫時就得慫(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六十三章 忠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四百八十章 作死的朵顏三衛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第三百一十六章 驚變,好機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肉總是會爛在鍋裡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
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給歐羅巴放血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張旗鼓去鳳陽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圍大凌城第五十三章 杖斃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便許爾等一地總督(4千字大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見摸不着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五百四十六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禎教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四百章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玩意能吃嗎?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唯一的辦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將除(3K字章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結金蘭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不需要補償!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崇禎皇帝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假道滅虢(第三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番籌劃盡付東流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賣歐洲第三百三十章 該認慫時就得慫(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六十三章 忠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四百八十章 作死的朵顏三衛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第三百一十六章 驚變,好機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肉總是會爛在鍋裡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