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調教預定的太子

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很好的習慣——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如果敢說不是,你可以找閻王爺去問問,到底是誰的!

簡單來說,就是拿來主義。

覺得匈奴人的騎射比較不錯,趙武靈王就玩了一出胡服騎射,覺得龜茲人的音樂不錯,李二就正大光明的弄成了自己家的。

敢說這些東西不屬於中原的,通常都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裡面。

對於英格蘭蠻子們在天啓四年弄出來的《專利法案》,刑部尚書孟兆祥覺得不錯,所以英格蘭的《專利法案》就變成了《大明律·專利律》。

整個朝堂上面的大佬們都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爲孔子他老人家早在幾千年前就教導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總結一下,就是好東西就拿來,不好的就扔一邊去,別傻了巴唧的啥玩意都往自己家裡劃拉。

內閣、戶部、刑部、工部、禮部、吏部這六大衙門的大佬們,在薅掉了無數根頭髮,跟朝堂上面的官員們對噴了無數的唾沫星子之後,《大明律·專利律》終於火熱出爐。

按照《專利律》規定,只要持有大明戶籍,就可以在自己搗鼓出什麼新鮮東西之後,去當地的府衙或者是州衙進行專利資料報備,報備之後,該專利便歸專利持有人所有,有效期三十年。

當然,《大明律·專利律》只保護持有大明戶籍的百姓進行報備,沒有持有大明百姓戶籍的專利報備是不受支持的。

崇禎皇帝在看過《專利律》的草綱之後批覆了一個“可”,這也就意味着《專利律》正式開始生效。

大明的百姓們到此倒是無所謂的很,反正現在的大明幾乎是一天一個樣,《交通律》裡面更是過分到連百姓該怎麼走路都進行了規定。

唯獨工部和吏部開始頭疼。

吏部頭疼的是要往各地州、府派譴負責專利登記報備的小吏,這意味着吏部的俸祿支出又多了一大筆,明年還得找吳老摳去報備申請,同時還要抹去今年突然增加小吏而產生的虧空。

工部頭疼的則是因爲《專利律》剛剛開始實行,各地登記專利的數量簡直多到數不過來,很多以前的東西都被人拿來申請,想要做好甄別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帶着兩個小老婆跑到了南京的崇禎皇帝自然不在意這些破事兒——大明給這些人發俸祿不就是讓他們幹活的?

如果不讓他們幹活,難道要讓自己學習老祖宗朱元璋一樣,把所有的事兒都拿起來自己幹?

自己是狠人,不是狼人,用不着那麼拼命!

從泉州一路到南京,崇禎皇帝一路上都是走走停停,幾乎在每一個途經的州府都要停下來看看當地百姓的生活,還有看看錦衣衛對於當地官員的記載。

朱慈烺總算是理解了崇禎皇帝爲什麼可以滿天下的浪,卻絲毫不擔心這麼龐大的帝國會出現問題了。

究其根本,還是在於民心。

跟歷史上其他那些在深宮裡面長大的皇子、太子不們,早就被崇禎皇帝給帶歪了的朱慈烺對於民心有着跟崇禎皇帝類似的看法。

孩子們可以放心的在街上跑,不用擔心被拐子們捉去折割採生,回家後碗裡總是能有個雞蛋或者那麼一兩片的肉片,大一些的孩子進入的學堂之後基本上不用家裡花費銀錢,這就牢牢的握住了民心,哪怕還是有些百姓吃不飽穿不暖。

對於大明的百姓來說,自己吃不飽穿不暖不是什麼大事兒,只要一家老小能夠活下去就好,而孩子能夠讀書,以後能夠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那就是聖天子嘉大惠於天下了!

所以對於不時看到某個州府在忙活着拆除城牆,朱慈烺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崇禎皇帝同樣很喜歡看到這樣兒忙活的景象,別管是老百姓忙着耕種還是忙着拆城牆,這樣兒的景象總是看不夠的,尤其是看了好幾個月的蠻子之後。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百姓安穩就意味着江山社稷是安穩的,自己也不用擔心哪一天就會掛到煤山的那棵老歪脖子樹上,雖然那棵樹已經被砍掉了。

而且這一路,也不僅僅是一次巡遊天下的過程,更是給朱慈烺灌輸天下和百姓這個概念的旅程。

畢竟,在賣了大兒子朱慈燝和老三朱慈熠之後,太子的人選就只剩下了朱慈烺,而朱慈烺此前的表現也不錯,符合崇禎皇帝心中對於太子的預期。

指了指朱慈烺前面的《專利律》,崇禎皇帝笑眯眯的道:“說說,沒有這東西的話,會出現些什麼問題?”

朱慈烺明白這是崇禎皇帝對於自己的考校,沉吟了一番之後纔開口道:“啓稟父皇,倘若沒有《專利律》,地方官府在面對着涉及專利糾紛的時候,往往會隨心而行,就像是之前的那些卷宗裡面記錄的一樣,偏袒在所難免,只是有的官員偏袒了讀書人,少數官員偏袒了百姓。

而不論是偏袒讀書人還是偏袒百姓,其實都不是什麼好事情,最起碼會打擊了其他人琢磨新鮮發明創造的熱情。”

崇禎皇帝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又接着問道:“那苗海程呢?又該如何處置?”

朱慈烺知道,肉戲來了——前面的問題只不過是鋪墊,而這個問題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

因爲苗海程的行爲實在是不太好評判——如果說他偏袒了那三個商人,那他又爲什麼要讓三個商人給江鑫龍賠償呢?要知道,五千兩銀子絕對不是個小數目,江鑫龍所謂的十萬百萬,更多的是在信口胡說。

如果說他偏袒了江鑫龍,可是他卻在實際的處置過程中和了稀泥,對於那三個商人盜版江鑫龍設計的事情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

朱慈烺記得,崇禎皇帝教導過自己和大哥,對於一個人不要輕易的下結論,要聽其言,察其往,觀其行,否則就容易被眼前的錯誤信息給誤導,從而得出錯誤的判斷。

仔細琢磨了半晌之後,朱慈烺才道:“父皇,兒臣以爲,苗海程此人有錯,然而訓斥或者罰俸即可,不宜太過於苛責。”

崇禎皇帝笑眯眯的道:“仔細說說看。”

朱慈烺道:“正所謂法不禁止即爲可,《專利律》是在此案之後纔出,並非在此案之前就已經存在,苗海程的過錯並不適用於《專利律》,這是其一。

其二,江鑫龍所設計紡織機,每架售價爲五十兩,確實不是平民百姓家裡能夠負擔的起的。

不管是兒臣此前與大哥一起出行,還是這次從泉州一路走來,都曾注意到,小戶人家一年可能也就攢下個三五兩銀子,多者也不過是七八兩,一架紡織機要五十兩銀子,對於很多人家來說都是十年積蓄一朝成空。

而那三家商人的定價雖然也足有三十兩,然則比之江鑫龍的定價低了接近一半,雖然說是爲了打壓江鑫龍的紡織機,然而卻讓普通百姓有了買的起的希望。

從這方面看,做爲一個七品的親民官來說,苗海程無疑是合格的,最起碼他也在爲百姓們考慮。

其三,通過錦衣衛往常的記錄來看,苗海程在任上並沒有什麼不法的行爲,更沒有在這次的案子中收受什麼好處。

結合這三個原因,兒臣以爲對於苗海程訓斥或者罰俸便足以,倘若因此而去職罷官,未免有些矯枉過正的意思。”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很好,看起來你也長大了啊,再不是當初那個跟在你大哥屁股後面胡鬧的傻小子了。

記住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完全的公正嚴明的,所謂君子國,不過是文人臆想出來的理想社會罷了。

就像是苗海程一樣,他自然要爲自己的錯誤承擔過錯,但是他的錯誤也遠遠沒有大到丟官罷職的程度,相反,這樣兒的人只要培養好了,以後是可以重用的。”

沉吟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才接着道:“準備準備吧,回到京城之後,你也該開府建衙了,朕會讓人挑選一個地方給你,有什麼才華,盡情的展露出來吧。

朕不怕你有本事,朕怕的是你沒本事,朕給你一個機會,證明你會是一個合格的太子,會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否則的話,朕不會立你爲太子,你也不要怨恨,朕不能讓這大好的江山敗在一個無能的太子手裡。

如果,朕說的是如果,以後當你登上了皇位,同樣要記住,太子有能力是好事兒,江山社稷也不是一家一姓的事兒,太子必須有能力挑起江山的重擔,否則百年之後,你便是連血食都不得享了。”

朱慈烺有些錯愕的擡起頭,望向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笑道:“怎麼?很意外是不是?”

起身走到皇宮的門口,崇禎皇帝的身影都披上了一層霞光:“看看,看看這萬里江山,沒有人會送給你一寸一毫,是老祖宗披荊斬棘纔打下來的,說是一寸山河一寸血都不爲過。

這裡以前生長的楚人,越人,現在都變成了漢人,而歷史又更迭了多少代?從夏到商,從商到周,再到秦漢三國,乃至於明,一輩輩人煙就如同過客,不變的就只有這萬里江山。

絕對不能敗在我們的手裡,更不能毀在外族的手裡,歷史上幾次神州陸沉,你應該都是知道的,兩腳羊的說法,你也清楚。

朕做到了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這個江山沒有敗在朕的手裡,朕反而爲這個江山拓土地萬里,揚國威於海外,我大明百姓走到哪裡,都是天朝上國的子民,儘可以挺直了腰桿子!

但是朕也怕。

朕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歷朝歷代選擇繼承人的法子,包括我大明祖制在內,都不足以供朕參考。

記住了,所謂的祖制,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是那些混賬東西們用來捆住你的手腳,好讓你按照他們的願意行事的一個藉口,如果神州陸沉,哪兒來的祖制?

所以朕不在乎祖制,朕在乎的是能不能替這個江山,挑選出一個合適的繼承人,一個能夠愛惜百姓,能夠讓大明繼續揚威四海的繼承人。

現在,你有這個機會,把你的才能展現出來,告訴朕你是合適的那一個,不要讓朕失望。

同樣的,朕希望以後你也能將朕說過的話,告訴你的孩子,並且代代相傳下去。”

朱慈烺突然變得有些哽咽了。

朱慈烺能夠聽出來,崇禎皇帝這些話是發自於肺腑之言,自己的父親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是絕對沒有一絲水分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之後,朱慈烺才沉聲道:“兒臣一定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

崇禎皇帝這才笑道:“去吧,趁着現在還有時間玩耍,陪着你皇姐好好在這金陵城裡逛一逛,等回到了京城,你就再也沒時間像現在這樣兒玩耍了。”

讓朱慈烺滾蛋了之後,崇禎皇帝又回到了大殿沉思起來。

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當真是不太好說,因爲可供參考的資料實在是太少了。

不管是老朱家選擇的立嫡立長,還是老李家選擇的狼式選擇太子法子,或者是老劉家選擇的立賢,甚至是後來建奴的遺詔制,其實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參考價值。

幸好,自己還有足夠的時間。

自己的身體條件很好,就算是比不過建奴那幾個跟王八一樣長壽的狗東西,最起碼也能再活上個幾十年,還有的是時間慢慢調教太子,或者更換太子。

到了金陵卻不去秦淮河上浪一圈,崇禎皇帝有些遺憾,雖然崇禎皇帝對於秦淮河上的那些名妓沒興趣,但是那種對於煙花之地的嚮往,卻是深埋在一個男人骨子裡的基因,跟地位和家裡老婆是否漂亮無關。

然而當宜貴妃拉着江靈兒一起換上了薄紗舞衣翩翩起舞的時候,崇禎皇帝又把秦淮河給拋到了腦後。

秦淮河的妞兒再漂亮能比得過自己家裡的這些?開什麼玩笑!

……

PS:獻祭掉《虛景之旅》吧,好像是讀者的作品還是誰的來着?反正祭天就對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七百六十五章 倭奴的新玩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七十九章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二百六十章 倒黴的老回回馬守應(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九十四章 不必五年平遼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七百六十三章 經不可輕傳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四百章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玩意能吃嗎?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四百零六章 女人心狠第四百五十二章 進退維谷的兩難選擇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三百章 敢賣此物者死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見摸不着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七百五十七章 籠罩在世界幕後的黑手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八十章 移封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錢不賺,上帝都不會原諒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朕要親征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們跪的太久了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
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七百六十五章 倭奴的新玩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七十九章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二百六十章 倒黴的老回回馬守應(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九十四章 不必五年平遼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七百六十三章 經不可輕傳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四百章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玩意能吃嗎?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四百零六章 女人心狠第四百五十二章 進退維谷的兩難選擇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三百章 敢賣此物者死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見摸不着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七百五十七章 籠罩在世界幕後的黑手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八十章 移封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錢不賺,上帝都不會原諒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朕要親征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們跪的太久了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